在開始談本書的最後兩個章節前,先說說我一個好姐妹的感慨。她目前任職於某個公立小學,是個導師,陪伴了許多孩子的畢業,有天我們聊起彼此近況,她告訴我她由衷感慨一件事情,「孩子可以努力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但無法改變自己的智商」。她說的話完全呼應了蘋果橘子經濟學的最後兩個章節:理想父母。
在書中,作者從統計的資料中得到一個結論:父母是什麼,比父母做什麼,還更重要,因為父母做什麼,特別是養父母做了什麼,對孩子的影響力遠不及親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我的朋友則告訴我,她發現有些孩子的父母,顯然是社會的勞動階層,他們的孩子先天就受到較少刺激,畢竟父母的教養也很單純,相較起來全班同學,反應算是較慢的。但真正讓她感到唏噓的是,因為孩子的父母所知有限,導致孩子們想像的能力或是反應也相對更差,先天的不良加上後天也沒有機會調整,她只能看著這些孩子們僅管很努力,卻進步很有限,她內心很無力,不知道如何能夠幫忙。
原來書本裏說的,是鐵錚錚的實事。作者發現僅管有些孩子,在養父母的努力與陪同之下,原以為能給孩子們一些不同的機會,然而數據告訴我們,這些努力帶來的改變並不大。數據顯示領養兒童的學校成績普遍表現較差,他發現許多受到領養的孩子,他們的養父母條件都不錯也認真地引導孩子,但這些被認養的孩子們普遍表現仍舊不好,似乎養父母的正面影響及努力,遠不及遺傳的力量(書裹提到,不單是智商或是基因的問題,而是這些孩子親身母親在懷孕的過程裡,很多都是不想要孩子的,因此可能繼續維持抽煙喝酒甚至吸毒等不益孩子的行為)。作者在書中形容有些父母深信自己的行為可以改變孩子,因而寫道:強迫型的父母彷彿是相信金錢萬能的候選人,殊不知,如果選民壓根不喜歡你,就算散盡世上財富也不能夠讓你獲選。所以作者在結尾時感慨著,父母對孩子的重要影響是在孩子出生前就開始的,然而很多父母卻操很多心在那些幾乎沒有作用的事情上。
因此作者的感慨讓我覺得大開眼界,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努力,遠不及父母本身是什麼對孩子根深柢固的影響力。我當然知道,每個人的人格特質,是難以後天調整的,但我並不了解先天的影響力如此巨大。然而真實世界之中,有非常多父母致力於後天的教養行為,其實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影響力微乎其微,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夠接受這樣的結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