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推書:什麼才是好的教養?

2019/11/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籍:《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作者:藍佩嘉
出版:春山出版
---
「人們經常以為教養是個別父母的煩惱。然而,面對不確定的全球化未來、擴大的階級不平等,種種看不見的結構力量與社會界線,正讓當代父母集體感到焦慮與不安。」
---
本書作者從社會學的角度,深入訪談近六十組家庭,遍布都市與鄉村、橫跨中產階級至勞工階級、囊括本土與異國文化,從中剖析本書的核心議題:「階級經驗如何影響父母對益品與風險的看法,從而形塑出不同的教養策略與風格?」
當你從頭開始讀起這本書,你或許會像我一樣越來越感受到混亂。這混亂來自於書中闡述不同的背景脈絡、加上周圍的環境特性都會誘發家長對教育做不同的選擇,每個都有合理的理由,但是也都各有優缺點。你會感受到書中多樣的教養劇本正與你心中原來預期的劇本有所衝突。那麼,哪種方式才是好的呢?書的最後並未直接給予解答,但作者嘗試將問題結構性統性整理出來,並提供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就結構來說,作者綜合父母的資本(經濟、文化、象徵…)以及追求的益品類型(競爭型或自然生長),將教養類型分成四個象限(當然現實中不能硬生生劃分四者,作者有特別強調,這是為了分析所需),包含:
  1. 培養國際競爭力(刻意接出外國的文化,尤其以西方先進國家為主)
  2. 規劃自然生長(刻意安排親近自然)
  3. 順其自然造化(沒有明確方針,隨小孩的造化)
  4. 培育階級流動力(透過讀書、或與更高階級者打交道以換取階級流動機會)
這些方案的選擇,就我自己讀完的感受,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家長會根據自身生活經驗,避開曾讓他不愉快的、並選擇曾讓他快樂或成功的選項。當然,隨著時間、大環境的改變,父母對教養類型的選擇也會改變。簡單來說,每個家庭與孩子都不同,教養風格也就形形色色。作者因此想再深入追究的議題是:「親職的社會差異,如何因為制度與文化的中介,被轉化成家庭資源與下一代生命機會的不平等?」這同時也得回答:「哪些方式有可能消弭教育不平等?」
詳細的內容在此不詳述(要不然推書就沒意義了XD),在這邊只想點出三點。
第一,讀完此書你會感受到「同理」、「反思」的重要性。任誰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不會重蹈自己的覆轍,但有時我們刻意的選擇又帶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所以時時反思「自己為何做此選擇」是重要的;而與他人交流到教養方式時,要知道大家都各有背景脈絡使得彼此選擇不同的教養方式,我們該嘗試減少批判他人的教養觀,而去同理對方。
再來,你會了解教育不平等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家長的經濟能力、地域差異、文化脈絡的不同都會影響教養的樣貌;政策的制定與實行,常因無法完全兼顧所有人而產生資源分配落差;新興教養劇本偏向中產階級思維,也可能使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衝突或距離感加大。問題常常是牽一髮動全身。
最後,目前所有人該都同意我們面對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培育孩子「調適」風險的能力就很重要(不是避免、也不是控制,而是在風險發生當下如何泰然面對)。有趣的是所謂的「調適」思維其實不只出現在教育中,就連我最近關注的環境災害議題也會帶出這個思維,說明所有的領域面對的都是一個不確定性極高的未來。
好的,總之這是一本結構性很強,但也包含很多真實故事的教養相關書籍,我覺得很適合對教養方式焦慮的家長、對家長思維困惑的老師、以及對教育不平等的結構性問題有興趣的人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黃蓋瑞
黃蓋瑞
本帳號停更,將使用新身份經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