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照顧好每一個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了成就每個孩子身心發展的健全,實踐「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崇高的教育理想,人文為孩子的成長,以展賦教育所推動的輔導機制,配合「教訓輔三合一」及「三級輔導制度」,來落實以孩子為主體之辦學理念。
人文推動人師和經師,不同教師角色的制度。其中以家族老師所扮演的人師,輔導孩子的成長,如同孩子在學校父母親的角色。當孩子出現學習和生活困境時,能夠給予及時的輔導和協助。
透過「會議制度與文化」,定期的輔導會議,與各家族老師、課程老師,討論孩子的問題與困境,共同討論輔導對策,解決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獲得即時的回饋與問題的解決。
三級輔導制度是;發展性輔導,針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一般性的輔導。介入性輔導,針對適應困難或瀕臨行為偏差學生,進行專業諮詢和輔導。矯治性輔導,針對嚴重適應困難或行為偏差的學生,進行諮商或轉介輔導。
家族導師負責第一級初級發展性的輔導,班群總導師則做為第二級介入性輔導負責人。當家族和班群皆無法提供有效協助時,就由第三級輔導單位YOYO家族,進行矯治性專業輔導。
輔導小組由教學視導和專業輔導人員組成,並成立輔導YOYO家族,暫時安置和介入,需要個別照顧的孩子,直到能進入家族、班群正常上課為止。提供孩子即時性的輔導,盡力滿足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以實踐「性格調育、個別輔導」教訓輔三合一的任務。
人文在學校組織架構中的教學中心,除了國小幼小銜接、國小統整基礎、國小統整進階,國中適性基礎、國中適性進階外,特別設立輔導調育組,負責學生輔導調育和轉銜事宜,就是針對需要個別輔導的孩子所設立的。
小杰最近常常在課堂上恍神、發呆,也常常遲到,精神不好。家族老師注意到這個情況,下課的時候找小杰晤談,了解是因為小杰的外公最近生病住院,媽媽需要到醫院照顧外公,爸爸又在外地工作,小杰經常需要一個人在家。
家族老師瞭解這個情況後,隨即和小杰的媽媽聯絡,也確定小杰媽媽需要帶妹妹,到醫院照顧病人。家族老師聯絡其他家長,這段時間幫忙照顧小杰,直到小杰的外公出院,小杰又恢復過去的開朗和活潑。
這就是初級發展性的輔導,針對孩子生活、學習有了狀況,隨時給予孩子和家庭協助,處理臨時突發的問題。家族老師能夠處理就自行處理,如果無法解決,再與班群老師,在每週的班群會議中提出討論,尋求解決的辦法。
小強剛由外面的學校轉到人文就讀,在其他學校就有適應困難和學習障礙的問題,經過醫生轉介,到學校就讀。楊文貴教授基於教育的平等,和照顧好每一個孩子理念,接下小強的輔導和學習。
透過班群總導師,和輔導小組在輔導會議中,針對小強的問題,帶領班群老師共同討論,擬定策略。再由班群老師,一起共同協助幫助小強,這就是第二級介入性的輔導。特別為小強安排個別的課表,並做診斷性評量。
另外安排小強到YOYO家族,接受專業輔導老師心理的輔導,並透過小強有興趣的動物飼養和木工製作,提供許多操作學習的機會,慢慢改變他的狀況,就是第三級矯治性的輔導。
在人文,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透過教訓輔三合一和三級輔導機制,落實人文適性教育的理念。隨時「偵測—反應」,迅速及時處理孩子生活和學習的問題,這就是人文的特殊輔導機制。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推行展賦教育,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學校必須投入比一般學校更多的師資人力,教師也必須具備協同輔導的能力,更需要有「有機體」概念,具有「偵測—反應」即時性回饋功能,對學生或是學校,都能隨時反應調整。 以101學年全校約300位小朋友,共有14位正式老師,21位助理教師,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拿到成績單,不管過去的百分比,或是現在的優劣等第。但在人文,你看不到分數和等第,代替的是診斷性評量,以具體的描述,來呈現孩子學習的成果。因為人文很少有紙筆測驗,大多採用動態評量、口頭報告,或是成果展現。 成績單的內容,也不是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的成績,而是生
人文採用主題統整課程教學,沒有分科學習,所以課程皆須由老師設計、編寫。教學目標仍依九年一貫課程之總目標,十項能力指標,和聯合國所提出十四項技能編訂,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以班群設計教學主題。 目的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學習領
一個孩子讀完博士班,拿到學位後跳樓自殺,遺書上寫著;已經完成父母的期望,拿到高學歷了。一位傑出的運動選手,決定繼續考試升學,並不是為了追求更高學問,而是要完成父母的心願。 過去傳統的教育,孩子就是依規定和父母的期望讀書,是不是自己的興趣和選擇已經不重要,甚至將來所從事的職業,也
人文的行動學習課程,是學校特色課程之一。主要以杜威所提「生活即教育」為實施理念,將學習與生活結合,走出教室,走入山野和自然,社區和世界,讓知識的學習,與真實的生活相結合,不是只有在教室內學知識、學生活。 行動學習在幼兒,以戶外自然觀察感官訓練為主,國小部分則以生存能力訓練,和生
◎以語文教學為例 人類透過語言溝通,文字學習,傳遞經驗,造就人類能成為萬物之靈,語文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語文表達的形式,除了口語表達,還有肢體語言、視覺圖像語言、符號文字等,接著再發展成,精緻化的文學表達式語言、文字,例如詩詞歌曲。 在九年一貫課程總目標中的語文領域課程,目標有十項
為了推行展賦教育,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學校必須投入比一般學校更多的師資人力,教師也必須具備協同輔導的能力,更需要有「有機體」概念,具有「偵測—反應」即時性回饋功能,對學生或是學校,都能隨時反應調整。 以101學年全校約300位小朋友,共有14位正式老師,21位助理教師,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拿到成績單,不管過去的百分比,或是現在的優劣等第。但在人文,你看不到分數和等第,代替的是診斷性評量,以具體的描述,來呈現孩子學習的成果。因為人文很少有紙筆測驗,大多採用動態評量、口頭報告,或是成果展現。 成績單的內容,也不是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的成績,而是生
人文採用主題統整課程教學,沒有分科學習,所以課程皆須由老師設計、編寫。教學目標仍依九年一貫課程之總目標,十項能力指標,和聯合國所提出十四項技能編訂,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以班群設計教學主題。 目的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學習領
一個孩子讀完博士班,拿到學位後跳樓自殺,遺書上寫著;已經完成父母的期望,拿到高學歷了。一位傑出的運動選手,決定繼續考試升學,並不是為了追求更高學問,而是要完成父母的心願。 過去傳統的教育,孩子就是依規定和父母的期望讀書,是不是自己的興趣和選擇已經不重要,甚至將來所從事的職業,也
人文的行動學習課程,是學校特色課程之一。主要以杜威所提「生活即教育」為實施理念,將學習與生活結合,走出教室,走入山野和自然,社區和世界,讓知識的學習,與真實的生活相結合,不是只有在教室內學知識、學生活。 行動學習在幼兒,以戶外自然觀察感官訓練為主,國小部分則以生存能力訓練,和生
◎以語文教學為例 人類透過語言溝通,文字學習,傳遞經驗,造就人類能成為萬物之靈,語文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語文表達的形式,除了口語表達,還有肢體語言、視覺圖像語言、符號文字等,接著再發展成,精緻化的文學表達式語言、文字,例如詩詞歌曲。 在九年一貫課程總目標中的語文領域課程,目標有十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小傑遇到暖心的兩位老師,提升了學業成績,充滿了溫暖和正能量。善的循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也讓教育工作者感到幸福和熱忱。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在面對子女學業方面的抉擇過程中所做的決定,從學習聽取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和互相依靠。文中分享了不同年齡段子女的學習狀況以及和孩子們的相處經驗。
Thumbnail
雖然之前有研究過幼托整合,也就是幼稚園和托兒所整合的過程,但畢竟是邏輯和文件的研究。有位朋友這幾年剛考上幼兒園的教保員,我才開始了解一些幼兒園令人驚訝的情形。 從幼托整合時就知道幼兒園師資結構很複雜,當時研究的幼兒園裡,教師共有七種身分,制度完全不一樣。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參加高中生學校家代會,家長們為了自己的小孩都願意盡心付出,但對小孩是否真的有益?家長組織陪唸團隊並提供點心,但這樣的照顧可能反而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訓練。教育上,最重要的是品德,而學業則可能受到遺傳影響。大家對於小孩教養有什麼想法呢?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