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賦教育在人文....自編語文教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以語文教學為例
人類透過語言溝通,文字學習,傳遞經驗,造就人類能成為萬物之靈,語文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語文表達的形式,除了口語表達,還有肢體語言、視覺圖像語言、符號文字等,接著再發展成,精緻化的文學表達式語言、文字,例如詩詞歌曲。
在九年一貫課程總目標中的語文領域課程,目標有十項能力,分別在各年段實施完成。人文教學團隊依此目標,將各項學習能力放在各階段班群實施,以達成學生能精熟使用語文能力,並能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經過一年級娃娃國象形文字認字教學,以及大量繪本閱讀,和注音符號教學,奠定語文的基本能力。二、三年級以後,因為人際互動增加,開始會使用較難的字彙和詞句做溝通,並理解他人的意思。
到了國小統整基礎班和進階班學生開始,以前一階段所發展和學習的成果,除了溝通與表達,並開始用來思考和問題的解決,以語文遊戲和感官體驗,進行多元的語文的學習。
課程內容有闖關活動、生活體驗、環境探索、角色扮演、小組演戲、語文創作、小書製作、影片觀賞、創作與討論等,讓學生不斷使用語文,並配合多元角落(書籍多媒體和音樂角)的布置,透過閱讀來延伸課程的內涵和素材,以增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實施的時間是利用每週二早上,統整課程的多元語文課,時間從早上九點到十點,接著下課三十分鐘,再接著從十點半到十二點,二大堂次做完整的學習。人文不以固定時間分節課上課,希望提供師生一個完整學習的時間<P47>。
學科系統知識的學習,是學術研究後的產物,將知識解構成細小單元學習,然後組成大能力。在技能學習如游泳、體操的練習尚可行,但在一般知識的學習,會落入瞎子摸象的窘境。
結構性的學習並不是孩子學習本來的認知,為了讓孩子回歸學習的自然過程,例如孩子對詩詞兒歌有興趣,不需要先從認識每一個字,了解每一個詞意開始教學,而是先熟悉整篇詩詞,從誦讀中體會音韻之美,再從詩篇中去學習字詞句。
上課時間,除了週二的統整課程多元語文時間進行,還利用了週五家族和多元課程時間,一星期內完成此一課程,總共四大堂、五個小時,孩子可以完整學到一些語文的能力,不同於一般學校,每週完成國語一課的教學。
人文的老師,需要在學期前規畫討論出,這學期孩子所需要學到九年一貫的某些語文能力,然後編寫設計主題教學的活動,並依孩子的能力和興趣,分成不同的組別,給予不同的活動和課程。
雖然是很困難的挑戰,所有學習活動,都需要透過教師群的討論和設計、規劃。但經過十多年的歷程,留下許多不錯的學習活動,可以延續使用。但也隨時依老師的不同,以及孩子的變動,和學校教學資源的補充而有所變動,達到有機體學校的靈活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會員
611內容數
以人為鏡,以文為友。喜歡隨手記錄下當下的心情,也是個人的反思。您也可以在我的文章中,找到共鳴和意見,做為生活利用的參考,歡迎您的閱讀和指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利古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除了一年級單獨成立娃娃國,國小二、三年級和四、五年級,國中六到九年級,皆採混齡教學。主要目的是實踐家庭化和社會化的教學目的,回歸教育原來的面貌,也達到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教師的協同教學。 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不是國內創新,在國外幼兒教育的先驅蒙托梭利,早就率先實施。但在國小國中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又回到暌違六年多的人文上班,轉眼也快二個月了。這段期間,每天認真地走訪校園內外每個角落,拍寫許多照片、文章,真實記錄人文的現況。 之前,有太多傳聞和負面消息,不斷的進入我的訊息,讓我十分擔憂和難過。2003年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召見我,囑咐重任,希望推介適
有個故事這樣說的: 一群動物媽媽們,聚在一起開會,大家都十分擔憂,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困難,孩子的未來會很辛苦,討論的結果是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們讀學習各種技能,以應付未來艱困的生活。於是大家集合起來,辦了一所動物學校,所有的小動物都送到這裡來學習技能。 第一堂課是游泳,結果小烏龜獲得第一名,烏龜
小名,已在校長室待了一年多,每天利用電腦學習,偶而會去班群上課,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校長室。他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不喜歡在教室學習,但電腦能力卻是讓人望塵莫及。 一年多前,校長室裡來了一位家長:「楊校長,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小名的媽媽一臉焦急、無奈。單親的她,帶了三個孩子,從台北回到宜蘭鄉下,
「我叫瓜瓜,我代表幕後工作人員上台報告。我想說的是這齣戲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我擔任的是燈光組,為了調整燈光,我爬到屋頂,不小心還被電到。」哈!哈!哈!台下響起一片笑聲。 在苗栗通宵的演藝中心,來了七、八百位觀眾,欣賞人文行動高中所組成的人文展賦劇團,演出<我的未來 誰
「下課了,你要不要去水生池玩啊?」小杰離開教室前跟小敏說。 「好啊!昨天我有看到蜻蜓的幼蟲喔!好像叫水蠆的,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小敏十分興奮的報告他的發現。 「好啊!我對昆蟲最有興趣了,我要看看牠怎麼變蜻蜓的。」小杰回答說。 利用下課,二個人愉快地跑向人文的水生池,去做他們兩個最愛
除了一年級單獨成立娃娃國,國小二、三年級和四、五年級,國中六到九年級,皆採混齡教學。主要目的是實踐家庭化和社會化的教學目的,回歸教育原來的面貌,也達到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教師的協同教學。 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不是國內創新,在國外幼兒教育的先驅蒙托梭利,早就率先實施。但在國小國中
二O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我又回到暌違六年多的人文上班,轉眼也快二個月了。這段期間,每天認真地走訪校園內外每個角落,拍寫許多照片、文章,真實記錄人文的現況。 之前,有太多傳聞和負面消息,不斷的進入我的訊息,讓我十分擔憂和難過。2003年星雲大師在佛光大學召見我,囑咐重任,希望推介適
有個故事這樣說的: 一群動物媽媽們,聚在一起開會,大家都十分擔憂,因為他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困難,孩子的未來會很辛苦,討論的結果是辦一所學校,讓孩子們讀學習各種技能,以應付未來艱困的生活。於是大家集合起來,辦了一所動物學校,所有的小動物都送到這裡來學習技能。 第一堂課是游泳,結果小烏龜獲得第一名,烏龜
小名,已在校長室待了一年多,每天利用電腦學習,偶而會去班群上課,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待在校長室。他是一個特別的孩子,不喜歡在教室學習,但電腦能力卻是讓人望塵莫及。 一年多前,校長室裡來了一位家長:「楊校長,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小名的媽媽一臉焦急、無奈。單親的她,帶了三個孩子,從台北回到宜蘭鄉下,
「我叫瓜瓜,我代表幕後工作人員上台報告。我想說的是這齣戲是大家合作的成果,我擔任的是燈光組,為了調整燈光,我爬到屋頂,不小心還被電到。」哈!哈!哈!台下響起一片笑聲。 在苗栗通宵的演藝中心,來了七、八百位觀眾,欣賞人文行動高中所組成的人文展賦劇團,演出<我的未來 誰
「下課了,你要不要去水生池玩啊?」小杰離開教室前跟小敏說。 「好啊!昨天我有看到蜻蜓的幼蟲喔!好像叫水蠆的,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小敏十分興奮的報告他的發現。 「好啊!我對昆蟲最有興趣了,我要看看牠怎麼變蜻蜓的。」小杰回答說。 利用下課,二個人愉快地跑向人文的水生池,去做他們兩個最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接軌到世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概念,它牽扯到社會各個層面。語言教育僅是重要因素之一。 單靠政府的 “雙語政策” 以 “CLIL - 學科與語言整合學習法” ,並不就是有效接軌的保證。 從小超前引導子女們更行重要。本文提出幾個重點供參考。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英文融入延伸活動,雙語課程好好玩 長期多元課輔是德內ㄦ重要的助學項目之一。老師們會在學期間定期前往偏鄉學校,為孩子們在放學後進行閱讀教學。帶孩子閱讀後,老師會設計多元有趣的延伸活動,讓他們透過親自體驗,學習更深刻呦!有鑑於英語能力的重要性,老師們也設計了雙語課程,在有趣的活動中帶孩子們開口大聲說英
Thumbnail
學生升上國中,在考試壓力之下,很容易開始討厭文言文--這一討厭,就是六年之久,直到高中畢業才解說,那何不如早一點開始「玩」文言文呢? 在我們的課堂上,五、六年級就開始「玩」文言文,關鍵在於「主動產出」,賦予學生創作的自由。一路玩下來,怎麼會討厭文言文呢?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接軌到世界」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概念,它牽扯到社會各個層面。語言教育僅是重要因素之一。 單靠政府的 “雙語政策” 以 “CLIL - 學科與語言整合學習法” ,並不就是有效接軌的保證。 從小超前引導子女們更行重要。本文提出幾個重點供參考。
【透過學習互動來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圖/全球教育機構提供)】 【李婉如/ 報導】2019年政府推動108課綱,讓台灣的教育,從過去強調學生學習知識與能力,加上態度,轉變成培養素養,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是我們熟悉的填鴨方式,現在的學生正面臨比過去更加複雜與動盪的世界,為因應政府推出108課綱教育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在兩歲這個階段,只要讓普通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觀察、探索和模仿,就是很大的刺激,為他們即將發展出的心智理論奠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