豔光四射到黑暗無光——周美玲導演與《流麻溝十五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金馬影展系列專題
翻開三十多年的台灣同志電影史,有一個絕對無法迴避的名字:周美玲。拍攝紀錄片出身的周美玲導演,憑藉紀錄片《私角落》得到2002年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獎,而開始受到關注。之後,2004年的首部劇情長片《豔光四射歌舞團》即獲得第41屆金馬獎年度最佳台灣電影的殊榮。再後來,2007年上映的女同志電影《刺青》,更是一舉拿下當年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從此,周美玲和她的同志電影成為了台灣電影史上不可抹滅的重要印記。
圖片來源:《流麻溝十五號》劇照

​同志系列三部曲

​周美玲導演的電影,呈現了豐富多元的同志/性別景觀。《豔光四射歌舞團》將道士形象與變裝皇后結合,展示身體與扮裝的越界可能;《刺青》以「刺青」作為隱喻,刻畫兩位女性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三段式的《漂浪青春》(2008),則觸及了視障、老年同志、愛滋病、阿茲海默症等更加邊緣的非主流議題和群體。這三部於2000年代面世的電影,合而為「同志系列三部曲」,是周美玲導演創作前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六城彩虹

​2017年,周美玲導演與其伴侶劉芸后的全新創作系列「六城彩虹」,用同志的六色彩虹旗為概念,計畫拍攝台北、北京、成都、香港、新加坡、檳城六座城市,六部同志影片,期望能紀錄、反映當代亞洲華人的LGBT生命史。成都篇《偽婚男女》(2017)為「六城彩虹」之起點,之後是北京篇《替身》(2017)、新加坡篇《帥T空姐》(2019),到最新的台北篇《愛・殺》(2021)和檳城篇《弓蕉園的秘密》(2021),從形婚、宗教、政治和族群等多重視角,再深挖同志議題。
​其中,《弓蕉園的秘密》(2021)即是以白色恐怖時期的1979年和美麗島事件作為時代背景,講述來自高雄旗山和馬來西亞檳城,兩個女大學生的愛情故事。電影將馬來西亞華人與台灣人並置於影像之中,形成對照。政治投射、性別隱喻和族群議題,環環相扣、彼此牽動,發人深省。

​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

​而今年,周美玲導演推出了新作《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改編自曹欽榮的口述書籍《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繼《弓蕉園的秘密》後,周美玲導演又再次觸碰白色恐怖時期,只是這次她將目光轉向1950年代的綠島,描述一批女性思想犯的故事。
​整個故事以綠島新生訓導處於1953年4月發生的「再叛亂案」為原型,再叛亂案共計有29名「思想犯」涉案。最終,陳華、吳聲達、宋盛淼、張樹旺、楊俊隆、許學進、崔乃彬、蔡炳紅、傅如芝、游飛、陳南昌、高木榮、吳作樞、楊慕容14人被判處死刑。黃采薇、方宗英、黃祖權、宋孟韶4人判感化;劉文俊、傅鍾韓、盧鴻池、施顯華、張皆得、吳相故、彭金木7人判無罪;吳樂焱、洪文瀾、許曉霞、張常美4人則判不付軍法審判。(容許我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列出)
他們分別因結合反抗力量、破壞感訓目的、筆記出現反動文字、拒絕參與「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等事由而遭到指控並接受軍法審判。《流麻溝十五號》則選擇用三位女性作為全片的核心人物,揭露了這一段被逐漸遺忘的傷痛歷史。

​他們都笑著赴死

​周美玲導演在《流麻溝十五號》裡,以女性視角形塑了余杏惠、陳萍和嚴水霞三位女性人物,她們就像是現實中再叛亂案的所有女性思想犯的集體共相;分飾三位女性角色的演員余佩真、連俞涵和徐麗雯亦表現得相當出色。可惜,全片卻因人物眾多與過於複雜的情節,分散了敘事的完整性,反而失去該有的力道。
​然而片中仍不乏有精彩之處,最令人震撼的一幕,即是嚴水霞被槍決前,笑著赴死的模樣。這不禁令我想起目前正在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紀念園區展出的「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特展中,那14名被判死刑的思想犯們,同樣也都是掛著滿臉笑容而慷慨就義的。
​讓人動容的還有一名叫作昭娣的女性,她在「新生」訓導處裡生下了孩子。雖然嚴水霞堅定認為:「犧牲會帶來力量。」但周美玲導演卻透過這名「新生」兒,投以了更多女性/母性的力量。當所有人圍繞著孩子,笑著逗弄著孩子的時候,彷彿所有的苦難都瞬間消失了,畫面裡盡是滿滿的愛與溫柔。
​《流麻溝十五號》當然是一部必看的電影。畢竟它乘載的是一段真實的過去,更難能可貴的,它是一段「Untold Herstory」。在那黑暗的時代裡,她們曾渴望自由,儘管不為人知,卻值得被永遠銘記。
圖片來源:《流麻溝十五號》劇照

​豔光四射到黑暗無光

​從「豔光四射」走到「黑暗無光」,從性/別議題跨足政治歷史,周美玲導演一直都以女性的眼光溫柔對待,但是該大聲質疑的時候,她也不曾退怯。相信,在《流麻溝十五號》之後,她依舊會持續為台灣電影貢獻更多,屬於周美玲的理解,屬於周美玲的獨具風格的影像作品。
🎬 本片已於10.28全台正式上映。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咒》假恐怖之名,操弄良善與惡意的兩面;《一家子兒咕咕叫》藉由養鴿人家的故事,帶出生死議題、展演台灣在地文化的實際面貌;《哈勇家》則以淡筆形容濃厚溫暖的情感,點出原住民族群的日常模樣與生活遭遇。三位導演,都是會說故事的人。
《咒》假恐怖之名,操弄良善與惡意的兩面;《一家子兒咕咕叫》藉由養鴿人家的故事,帶出生死議題、展演台灣在地文化的實際面貌;《哈勇家》則以淡筆形容濃厚溫暖的情感,點出原住民族群的日常模樣與生活遭遇。三位導演,都是會說故事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香港影壇有《黑玫瑰》系列,主要是女俠盜的故事,亦舒有小說《玫瑰的故事》寫黃玫瑰的多段情愛經歷,更不用說張愛玲著名短篇傑作〈紅玫瑰與白玫瑰〉了。〈白玫瑰〉裡,邱蕾仙以帶刺的玫瑰,將女性自覺帶入了武俠,甚有意思。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今天想來介紹一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昭和33年(西元1958年)的京都祇園,看到京都祇園就該知道我又要來聊藝妓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昭和33年對藝妓來說又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在日本有著解放女性、提倡女權意識的社會運動在街頭上沸沸湯湯四處展開。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今天再來聊聊"鬼龍院花子的一生"這部電影,想來說說電影版當中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橋段,這個哀美的橋段是原著小說當中沒有的,應該是導演亦或者是編劇刻意的安排。 "鬼龍院花子的一生"拍攝於1982年,是作家宮尾登美子與導演五社英雄合作的第一部電影,隨後兩人又於1983年合作了"陽暉樓",1984年合作拍
Thumbnail
無法忘記當初看了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後,那種令人感到心痛、憤慨、與不捨的激動與震撼,在電影院裡看到淚流滿面,周遭觀眾的啜泣聲更像是共鳴般此起彼落。對於這段歷史,我們了解的終究太少,後來發現有同名的口述歷史書,以及這本以該書為根據的漫畫版本,便迫不及待的借來閱讀。 這是八個女性政治受難者的故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說起來這次書展我買的除了一堆神學書籍以外,剩下的都是台灣漫畫,一些小說類的後來都決定買電子書就好…… 這也是其中一本,而說起來,我之前對於這主題已經發過兩篇文章了,分別是「讀書心得: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還有「影評: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而這次要介紹則是漫畫板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香港影壇有《黑玫瑰》系列,主要是女俠盜的故事,亦舒有小說《玫瑰的故事》寫黃玫瑰的多段情愛經歷,更不用說張愛玲著名短篇傑作〈紅玫瑰與白玫瑰〉了。〈白玫瑰〉裡,邱蕾仙以帶刺的玫瑰,將女性自覺帶入了武俠,甚有意思。  
Thumbnail
時代巨輪的轉動從不曾為誰而停下來,在這徐徐而行的時光歲月中,總會有著一波波的坎坷顛頗,有人懷念過去的安逸,有人乘著勢頭竄起,也有人選擇下車逃避,今天想來聊聊一部關於對抗固有體制、檢討父權價值的議題型電影,日本松竹映畫於1954年上映,由導演木下惠介編劇、監督指導的電影,"女之園"。
Thumbnail
今天想來介紹一部1999年上映的電影,電影的背景設定在昭和33年(西元1958年)的京都祇園,看到京都祇園就該知道我又要來聊藝妓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昭和33年對藝妓來說又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在日本有著解放女性、提倡女權意識的社會運動在街頭上沸沸湯湯四處展開。
Thumbnail
故事對往日的回想和對「彼處」的期盼,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是對未來可能的展望和探索。在路的盡頭,周未難對「此處」、「那處」與「彼處」的反思和體悟,成為了他尋找自我、理解生命意義的關鍵。
Thumbnail
臺灣近年來也不少以臺灣歷史為基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如2022年上映的流麻溝十五號,和今年「尋找湯德章」的紀錄片,電影主題圍繞著臺灣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代。 本集許律師將從電影尋找湯德章出發,討論政治檔案與臺灣轉型正義相關的法律問題。
Thumbnail
今天再來聊聊"鬼龍院花子的一生"這部電影,想來說說電影版當中我自己很喜歡的一個橋段,這個哀美的橋段是原著小說當中沒有的,應該是導演亦或者是編劇刻意的安排。 "鬼龍院花子的一生"拍攝於1982年,是作家宮尾登美子與導演五社英雄合作的第一部電影,隨後兩人又於1983年合作了"陽暉樓",1984年合作拍
Thumbnail
無法忘記當初看了電影《流麻溝十五號》後,那種令人感到心痛、憤慨、與不捨的激動與震撼,在電影院裡看到淚流滿面,周遭觀眾的啜泣聲更像是共鳴般此起彼落。對於這段歷史,我們了解的終究太少,後來發現有同名的口述歷史書,以及這本以該書為根據的漫畫版本,便迫不及待的借來閱讀。 這是八個女性政治受難者的故
Thumbnail
#小獸吃書 3/8是 #國際婦女節 ,也是基隆228的紀念日,相信有很多更加專業的帳號分享了為什麼基隆是在這天來紀念,所以書屋就來推薦幾本好書吧! ◆《查某人的二二八:政治寡婦的故事》 白色恐怖壟罩的是整個台灣,所有生活在這座島嶼的人都受其迫害,只是有形或無形、身體上或思想上、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二
說起來這次書展我買的除了一堆神學書籍以外,剩下的都是台灣漫畫,一些小說類的後來都決定買電子書就好…… 這也是其中一本,而說起來,我之前對於這主題已經發過兩篇文章了,分別是「讀書心得: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還有「影評:流麻溝十五號 Untold Herstory」,而這次要介紹則是漫畫板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