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祥經講記》02 住適所・正誓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良因法師 講述
經文:
【住於適當所 積前世福德 自有正誓願 是最上吉祥】
「住於適當所」
就是說我們修行人,住的地方很重要!就像孟母三遷,如果住在屠宰場的附近,整天聽到屠戮的聲音,很容易激起我們的瞋恨心。
就像在經典裏面記載,有個國王他有一頭戰象,打仗的時候專門驅策戰象來踩死敵人,非常的殘酷。有一天關戰象的象棚失火了,就暫時把戰象遷到別處。後來再打仗時,戰象不再踩死敵人,就只是用鼻子聞一聞這敵人,然後很和善的走開了。國王很煩惱:「這頭戰象很重要啊!牠現在居然不殺敵,怎麼回事?」
有一位很有智慧的大臣告訴國王:「因為這隻大象現在住處的隔壁是間寺院,牠每天聽暮鼓晨鐘,出家人唱誦梵唄的聲音,內心自然柔和清淨,慈悲心生起,所以不想殺生。」
國王說:「那這樣不行,這該怎麼辦呢?」這個大臣就說:「只要把這個大象遷到屠宰場的隔壁,整天聽屠戮的聲音,來刺激牠的殺心 , 自然會恢復原狀。」果然刺激一陣子之後,這頭大象打仗時又開始衝鋒陷陣,踩死敵人,恢復殘酷的性格,所以環境很重要!
「積前世福德 自有正誓願 是最上吉祥」
因為有過去的福德,以及想要修學佛法的誓願,因此今生能感召到好的環境,可以接觸佛法,我們不要以為這只是個小因緣,而不加以珍惜。
例如杭州目前大約九百萬人口,其中能夠真正接觸正法的人,那是非常的少,按這比例來說,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所以今生能接觸正法,豈是小因緣
所以應當珍惜過去世的善根,以及曾經的誓願,認真學佛,不要讓過去生積累的善根荒廢了。而且要想今生是最末班車了,一定要趕上這末班車往生極樂世界,不然下輩子再來,環境會成甚樣,實在不敢想像。
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的環境,現在又是怎樣的環境?各種染污的境界。所以如果下輩子再來,那時的人心恐怕又更複雜、更難以修道。
所以我們應當發起清淨的誓願,珍惜過去生的善根,不要荒廢掉了!好好修行求生淨土,這才是最吉祥的事情。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我們跟大家談一談一個主題––《大吉祥經》。 過年時大家都希望得到吉祥,我們看除夕時,十二點鐘大家開始放鞭炮,這時的心態是什麼呢?希望透過鞭炮,把去年一年當中的穢氣、不吉祥的事情全部驅趕開,希望新的一年一切吉祥。所以吉祥是大家共同歡喜、希望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心中隱藏著,害怕的人、事、物。 但是,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那麼怕它呢? 就像怕鬼,但只有極少數的人,真正見到鬼。 我們怕某一個人,但往往有時他也其實更怕我們。 我們害怕失去某個東西,但是真的失去了, 我們卻更自在....其實,反觀內心, 我們最怕的,還是心中創造出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人都需要心中的「家」,縱然聖人不與萬法為伴侶, 也是悠遊於空性的智慧中,沒有透過訓練的心, 自然的便以五欲為家,就像渴鹿追求陽焰, 至死不休,這樣的心,永遠像流浪漢一樣, 經歷一次次地努力追求五欲,又一次次的心靈空虛、幻滅。 阿姜查說: 「見不到真理,那麼我們依舊像流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文字般若是「標月指」,為何說佛經是「標月指」? 因為透過佛經的開示中,我們能夠了解 「何者為真心,何者為妄心。」 循著經典的指示,便能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就像我們循著指向月亮的指頭,能夠見到真月, 因此說佛經是「標月指」。 往往有狂禪者,錯解般若者,見佛說離一切相,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自稱為佛教徒,就必須學習佛陀的開示, 依著經典的道理,做為行為的準則。 如何將經典的開示活用, 並且沒有「離經一字」(師心自用), 「依文解義」(錯認經意)的過失呢? 只有透過「聞、思、修」的次第,才能或免此過患。 因此,首先必須透過法師的開示引導, 了解何為如來的真
今天我們跟大家談一談一個主題––《大吉祥經》。 過年時大家都希望得到吉祥,我們看除夕時,十二點鐘大家開始放鞭炮,這時的心態是什麼呢?希望透過鞭炮,把去年一年當中的穢氣、不吉祥的事情全部驅趕開,希望新的一年一切吉祥。所以吉祥是大家共同歡喜、希望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人都有心中隱藏著,害怕的人、事、物。 但是,想一想,為什麼我們那麼怕它呢? 就像怕鬼,但只有極少數的人,真正見到鬼。 我們怕某一個人,但往往有時他也其實更怕我們。 我們害怕失去某個東西,但是真的失去了, 我們卻更自在....其實,反觀內心, 我們最怕的,還是心中創造出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每個人都需要心中的「家」,縱然聖人不與萬法為伴侶, 也是悠遊於空性的智慧中,沒有透過訓練的心, 自然的便以五欲為家,就像渴鹿追求陽焰, 至死不休,這樣的心,永遠像流浪漢一樣, 經歷一次次地努力追求五欲,又一次次的心靈空虛、幻滅。 阿姜查說: 「見不到真理,那麼我們依舊像流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總覺的境界在干擾我們的修行, 殊不知相由心生;紛亂的境界, 是我們紛亂的心的影像。 當心的投影,現種種紛亂相時, 我們接著在攀緣它,起種種貪,瞋,癡,愛 因此的惡性循環, 使得我們作繭自縛,越陷越深。 唯有了解一切不過是心的幻影, 釜底抽薪,將心與此境分離, 才有解脫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文字般若是「標月指」,為何說佛經是「標月指」? 因為透過佛經的開示中,我們能夠了解 「何者為真心,何者為妄心。」 循著經典的指示,便能見到我們的本來面目。 就像我們循著指向月亮的指頭,能夠見到真月, 因此說佛經是「標月指」。 往往有狂禪者,錯解般若者,見佛說離一切相,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我們自稱為佛教徒,就必須學習佛陀的開示, 依著經典的道理,做為行為的準則。 如何將經典的開示活用, 並且沒有「離經一字」(師心自用), 「依文解義」(錯認經意)的過失呢? 只有透過「聞、思、修」的次第,才能或免此過患。 因此,首先必須透過法師的開示引導, 了解何為如來的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房市熱絡、房價持續上漲,關鍵就在政策互相衝突。去年大選前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又在成果發酵前,反手推出『新青安貸款』,同時實施效果相反的房市政策,導致無法達成「房市緩漲」目標 央行的態度在意的是「金融穩定」,顯然覺得銀行在房地產授信問題大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逼銀行「謹慎選擇業務及客戶」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象走田,飛象想過河,不可能之能。 象走田,象眼常被塞,有所為不為。 象走田,雙象換一馬,其勢非英雄。 如果我是如來佛的承相,我自然不過河,坐飛機去行道業。因為象眼會被塞,這世界壞人比好人多得多。致於一馬換雙象,其勢必英雄。抱歉,我只是如來佛的一隻單獨象而已。哈哈哈。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Thumbnail
觀音山「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 」,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天天如法放生,將施放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紫海膽、象牙鳳螺、金鯧、嘉鱲等。敬邀大家把握殊勝十億倍功德增長日一同響應!
Thumbnail
忠走到鳥園時,剛好碰到帝子在這兒賞鳥,忠走上前去問安。帝子不願參加宴會並提到自己的殘疾,對於自己的壞話很在意。在對話中,他逐漸接受了忠的勸說。這時,有位女士對著舞臺的方向大喊「你是我的老公!」,引起了周圍人的討論和驚訝。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房市熱絡、房價持續上漲,關鍵就在政策互相衝突。去年大選前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又在成果發酵前,反手推出『新青安貸款』,同時實施效果相反的房市政策,導致無法達成「房市緩漲」目標 央行的態度在意的是「金融穩定」,顯然覺得銀行在房地產授信問題大了,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逼銀行「謹慎選擇業務及客戶」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象走田,飛象想過河,不可能之能。 象走田,象眼常被塞,有所為不為。 象走田,雙象換一馬,其勢非英雄。 如果我是如來佛的承相,我自然不過河,坐飛機去行道業。因為象眼會被塞,這世界壞人比好人多得多。致於一馬換雙象,其勢必英雄。抱歉,我只是如來佛的一隻單獨象而已。哈哈哈。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說話」是一種能力、一項智慧、更是一門心靈藝術——護念自心、並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三、「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聖經舊約‧傳道書第一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是在宮中飼養。一天這匹駿馬突然無緣無故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氣,要處死那位養
Thumbnail
觀音山「神變月十億倍 天天護生‧保育放流 」,在慈悲 龍德上師加持下,天天如法放生,將施放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紫海膽、象牙鳳螺、金鯧、嘉鱲等。敬邀大家把握殊勝十億倍功德增長日一同響應!
Thumbnail
忠走到鳥園時,剛好碰到帝子在這兒賞鳥,忠走上前去問安。帝子不願參加宴會並提到自己的殘疾,對於自己的壞話很在意。在對話中,他逐漸接受了忠的勸說。這時,有位女士對著舞臺的方向大喊「你是我的老公!」,引起了周圍人的討論和驚訝。
Thumbnail
……回想起自小所受的教育總是在教導我們建立分別心,告訴我們人類為尊,動物畜生為卑;教我們區分什麼是害蟲、什麼是益蟲,而害蟲會傷害我們的安全利益,一定要將牠撲殺消滅。因此,以前的我,蚊子叮我也打,螞蟻咬我也殺,看到蟑螂絕不放過,自私的只為維護保障自身的安全利益,殘忍的不顧眾生痛苦與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