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島讀書會筆記:非學校化社會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隱性功能是什麼嗎?

你知道老師與學生在教育上的關聯又是什麼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本文章將探討《非學校化社會》第二章-學校現象學

大綱

  • 筆記重點
  • 討論內容
  • 思考議題

一、筆記重點

1.學校現代系統(Modern school system)所執行的各種「隱性功能(latent functions)」,包含監護、選拔、教化、促進學習學校界定為與教師有關,要求特定年齡階層的人接受全日制地學習必修課程(obligatory curriculum)的過程

2.年齡-兒童

  • 兒童從屬於學校
  • 兒童在學校中學習
  • 兒童只能在學校中受教育

童年時代的成長,乃意味著被束縛於自我意識與角色之間的折磨人性的衝突過程之中

  • 制度性常識→兒童需要學校,兒童在學校中學習,但制度性常識本身乃是學校的產物

3.教師與學生

  • 學校是基於學是教之結果所建立起來的制度
  • 學生大部分的學習都是自己進行的,即使老師經常在場時也是如此
  • 每個人都是在學校之外學習如何生存的
  • 窮人家長之所以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學,所關心的與其說是孩子們將可學到的東西,不如說是通過學習將可獲得的文憑以及自己賺的錢
  • 學校只替教師創造工作,而不管其學生從他們那裏學到什麼

4.全日制就學

  • 受自身性質的制約,學校往往對其成員提出時間與精力上的全面要求,其結果使教師成了監護人、道德家與診治者

(1)監護人的教師(teacher-as-custodian):是司儀的角色,引領學生走過冗長且迷宮般的儀式(只對學生進行基本常規的訓練,而非激發學生進行任何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習)

(2)道德家的教師(teacher-as-moralist):告訴學生在學校乃至社會中,那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以家長姿態出現在學生面前)

(3)診治者的教師(teacher-as-therapist):有資格處及其學生個人生活,以便幫助學生成長為人

  • 義務就學之規定,使得學校的教室就像一個不可思議的子宮,一到每天放學時間與學年結束之時,變將學生們排洩而出,直到最終將他們進入社會。
  • 假如沒有學校,則既不會出現大眾化的、長年累積的學生時代,也不會產生使人窒息的課堂氣氛
  • 要弄懂為何要非學校化社會,我們必須要把視線集中在「隱性課程」

(1)學校教育各種典禮或儀式本身即構成了此種的隱性課程

(2)學校這類的隱性課程必然會使社會對其部分成員不僅存有不公,而且還有偏見

二、討論的內容

✨關於童年成長

這本書中提及了一件事情,「童年時代的成長,乃意味著被束縛於自我意識與角色之間的折磨人性的衝突過程之中。

我發現這件事情好像說明了一個目前的狀況~

假設以成年(18歲)為一個界線,我看到的現今台灣的狀況是,我們現在不管是有無成年,我們好像都在角色之間的拉扯

像是之前我在高中生論壇看到的一個問題,有人在問說到底第二外語該學習日語或韓語(因為家人說日商比較有出路,可是學習韓語沒什麼用)

從這件事情,其實就是家長與學生之間角色的拉扯。對於學生而言學習自己想要的語言,可是對於家長而言,卻用自己主觀的意見來建議自己的孩字,覺得學習語言要和未來工作劃上等號,但真的是如此嗎?

這幾天,一個新聞事件也可以用角色的例子來說明

清大設立家長專區,網路上很多人在爭吵,這該存在嗎?

但其實不只清大,台灣所有的大學都有設立

那就變成兩派的留言

對於某些家長與學生覺得大學生就是成年人,應要讓他自己完全負責

但是另一方面,某一部分的家長卻說學費是他們在付的,難道我不用管嗎?

而此時就會形成學生與家長角色的對立衝突

老實說,上述兩派的留言都沒對錯,只是立場的不同,但是看待一件事情,我們要從事情的初衷「大學生的角色是什麼?他該如何在社會上生存?」這些核心議題開始去層層思考,而非先被自己或是他人既定的印象給綁架住

接著,我們開始造句練習,你覺得幾歲可以...

13歲以前可以自己規劃與選擇,但我認為還在學習社會化的階段,需要旁人提供引導

14歲有教育選擇權,可以依自己適合的學習方式選擇學校型態,只要有計畫與想法

我們希望申請自學的步驟能放在公民課本裡

我們希望實驗學校學費比照公立學校

14歲開始選擇自己想要的事物,且不受他人干涉

15歲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權,但前提是不要有危險性

16歲開放實習,畢竟很多能力都是實習或是體驗的過程中學習的技能,而非到了大學才能實習,畢竟體驗式的學習成效會比在教室的理論還要來的有效(不然怎麼會有很多公司會說,很多技能進公司之後要重新學習呢,畢竟大學在教授眼中的定位是學術場所麻)

✨你覺得學校現代系統的各種「隱性功能」,除了監護、選拔、教化、促進學習外,還有什麼隱性功能呢?

我覺得服從與懲罰也算是學校的隱性功能

學校是讓我們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地方,為何要付從許多不合宜的規定,並且懲罰呢

舉個例子:大家在學校肯定被罰抄課文、罰寫題目N變吧

可是,我們此時要去思考,這些規定對你往後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肯定是沒有的吧~

其實台灣目前的教育很像把學生變成「資本的奴隸」

每天一大早到學校,考試又上課,上課又考試,回到家在繼續讀書補習,日復一日,為了就是國中三年的會考、高中三年的學測,然後讀大學….

你是否有想過來到這世上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

就像書中講到的「義務就學之規定,使得學校的教室就像一個不可思議的子宮,一到每天放學時間與學年結束之時,變將學生們排洩而出,直到最終將他們進入社會。

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很符合目前台灣的社會現況!

就很像關在籠子裡面的動物一樣,除了某些時間放他出來之外,其他時間他都關在裡面,然後不管他們心情如何....

另一點,在書中也有提及「學校只替教師創造工作,而不管其學生從他們那裏學到什麼」

這讓我想到之前高一數學老師放給我們的影片,由龍騰出版社所拍攝的影片-「最難的一堂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hhxP_Q9aI

這個教育體制到底帶給老師與學生是成績升學還是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呢?

三、思考議題

1.你覺得在這個社會中,幾歲可以有完全自主決定的能力?(例如:辦信用卡、在哪學習的權力)

2.你覺得理想的教育是什麼?

3.教育最終的核心目標又是什麼呢?

補充的資料

1.逃避自由:透視現代人最深的孤獨與恐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69192

2.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

https://saylordotorg.github.io/text_social-problems-continuity-and-change/s14-02-sociological-perspectives-on-e.html

3.What does a modern school look like?

https://www.learningedge.me/sensemaking/what-does-a-modern-school-look-like/

4.「逃避自由」_ 『如果沒有愛,一切都只是廉價的酒店遊戲而已。』

https://player.soundon.fm/p/9d6410cd-bd89-466d-aa64-ec54799b06df/episodes/74c938b4-4aae-4abe-ad40-6ccc635cfed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8會員
99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位好友和我閒聊著。 會呀! 我想這是一個思維擺盪到了極端的自然結果。 是現在的孩子的「自我」, 被過度保護了呀! 而且我還時常感覺到, 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工作混淆, 加劇了這個現象。 ▪️ 教育的大方向應當是: 由「家庭教育」守護好孩子的自我,再配合「學校教育」去完整他的社會化。 可是現在卻變成,
Thumbnail
一位好友和我閒聊著。 會呀! 我想這是一個思維擺盪到了極端的自然結果。 是現在的孩子的「自我」, 被過度保護了呀! 而且我還時常感覺到, 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工作混淆, 加劇了這個現象。 ▪️ 教育的大方向應當是: 由「家庭教育」守護好孩子的自我,再配合「學校教育」去完整他的社會化。 可是現在卻變成,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引用「超級歪 SuperY」頻道【歪歪看世界EP1:當代教育出了哪些問題?】一片 影片附於文末 傅柯說:學校的本質不是教育,而是整形外科(orthopedics),把下一代人整形成國家想要的樣子 學校、軍隊、監獄、醫院都是十八世紀國家為了以最「理性」的方式管控社會人口,而設計出來的機構。(傅柯《監視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隱性功能是什麼嗎? 你知道老師與學生在教育上的關聯又是什麼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隱性功能是什麼嗎? 你知道老師與學生在教育上的關聯又是什麼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 你是否想過如果今天沒有了學校,世界會怎麼樣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 你是否想過如果今天沒有了學校,世界會怎麼樣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