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島讀書會筆記:非學校化社會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

你是否想過如果今天沒有了學校,世界會怎麼樣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本文章將探討《非學校化社會》第一章-為什麼我們必須解散學校?

大綱

  • 筆記重點
  • 討論內容
  • 思考議題

一、筆記重點

1.學生「被教育」的邏輯:治療越多,結果愈好;升級導致成功

2.教育與學習、年級進步與教育、文憑與能力、流利與說出新事物的能力混為一談

→想像力被「訓練」到接受服務而非價值

3.依賴學校來指導我們的生活

4.建立一個機構唯一的方法就是提供資金

BUT為何改善窮人的教育會失敗

  • 金錢不可衡量兒童的表現
  • 金錢被無能地花掉(應當設置不同課程)
  • 金錢只花在這所學校,並非是兒童身上→錢被用來監護、灌輸和社會角色的選擇與教育

5.古巴:所有生活都是一種教育體驗

6.學校對社會具有反教育的作用,學校被公認為從事教育的機構,甚至家庭生活都依賴於學校來培養他們預設的習慣與知識

7.平等的教育機會是理想目標

8.一個成功的學校系統將會驅使家長與學生不斷追求更高階的學校教育

9.學校的教學對象只是那些完全按照得認可的社會控制的要求進行學習的人

10.禁止學歷歧視

11.大多數人都是在學校之外獲得他們的知識

12.大多數的學習都是隨意性的,即使是目的性最強的學習,大多也並非是有計畫教學的結果例如:自身的母語

13.知性選配(intellectual match):將自己的資料輸入到計算機系統,並表明尋求的夥伴一起討論書、文章、影片…。幾天之後,會收到與自己有相似需求的夥伴名單,可以自行安排會面討論

14.為人人而教育(education for all)-由人人來教育:讓所有人都可以參與教育活動

15.減少對學校進行專門化全日制教學的依賴

16.唯有不是把人強制性的收容進專門教育機構,而是讓所有人都參與教育活動才能形成大眾文化。

17.包括大學的學校中,大部分資源都被用來保證少數人能有足夠的時間與熱情去學習那些從例行規定的範圍中預先選定的問題

二、討論的內容

1️⃣關於自主學習

由於前些日子剛好是聚起來與島島阿學聯合舉辦的論壇活動,在過程中也有提到「雖然大人們都強調自主學習,但他們不相信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原因是,他們覺得能夠自主學習是上學的成果。」

這句話其實蠻有意思的,且剛好可以配合非學化社會來深入探討。其實很重要的一點是台灣某部分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自主學習感到害怕,且不相信他們所做的決定,最重要的是由於家長過往的教育是遵從體制與規定,所以他們害怕改變,覺得一定要有大人幫他們決定好。而另外一點,有時候家長會先肯定自主學習帶來的壞處,例如有些孩子會利用自主學習玩遊戲等。但是,他並沒有看到自主學習帶來的好處是什麼,並且我們該如何引導學生自己去主動學習,畢竟面對未來快速變動的社會,如果不自己主動自主學習,那未來該怎麼辦呢?所以,談論自主學習時,要回歸自主學習的本質來談,學習這件事已經不僅限制在校園內了,他也包括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其實都是在學習。

在這裡,我也想要說明我對自主學習的定義。自主學習最核心的關鍵是你發自內心的去學習你所想要的事物,並且在過程中激發熱情與改變。所以,我認為108課綱的自主學習課程雖已經成功了一小部分,但是離真正的自主學習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為以現在的制度來說自主學習還是在升學的學習歷程裡面,有些人為了升學而做,但是當你真正拿掉這些制度後,自主學習才是真正的開始。畢竟還是要「發自內心」才是真正自主學習的核心。

2️⃣關於學校的產生

Q:學校化的產生,曾經幫助了什麼?又產生了限制,去學校化的過程,有沒有哪些要小心的?

當初學校的產生是因為在資訊不普及且也尚未發達的年代,要讓人民擁有基本的知識,並且能看得懂機器操作手冊(因為那時台灣的從農業時代轉為工業時代)。但時是今日,學校與教育的意義需要被改變。就像金融是經濟上的工具,而學校是教育的工具,但是工具都有其限制。以經濟來說,金融化可以借貸,若到了停滯期又一直投,則會造成各種不平等且資金流向富人。教育也是一樣,學校化這個工具,會開始慢慢停留在學校的限制而無法成長,故需要找到另一形式發展,例如以互聯網來破除這些限制。

因此,我覺得以漸進式的去學校化,可以減緩較少的過度期且也會慢慢的成長。例如:108課綱上路,自主學習這門課程應循序漸進的規劃,像是國中生因為依賴性還比較強,所以自主學習可能每週1~2節課。但是,高中生會比較獨立且有想法,則可以達到一週3~4節課。

Q:你覺得學校極限的瞬間!!!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蠻有意思的!

其實就是回歸於我們自身,來思考你覺得學校的極限在哪?

回想起來,我覺得學校極限的瞬間應該是國中吧(好像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國中XDDD)我自己國中讀明星國中,想當然老師一定很在乎且要求成績,並且那時候還會看到某些國三的班級,下課會在窗邊罰站訂正模擬考題本,這就讓我們思考,教育的本質到底是為了學生學習知識與技能,還是不斷的考試、測驗呢?

下面我將整理大家討論出來的答案,都還蠻有意思的。

1.校規不合理(例如以下幾張圖)

raw-image

2.學校的教育沒辦法有很多新的東西進來,但社會上新的東西已有龐大體系(例如AI、元宇宙)

3.如果為了實用技能的話,學校其實沒有用。因為會變成課程,就是考試測驗分數,就很無聊

所以總結以上,書中其實也有提到「大多數人都是在學校之外獲得他們的知識」,就像大家耳熟能詳的學習金字塔,透過實作與應用所學知識技能,才是真正的在主動學習。

raw-image

Q:你覺得學校讀幾年最好呢?

對我來說,還是維持12年,但是在這12年當中,是漸進式的教育目標

國小:基本生活的知識與能力之建立+建立社會群體與世界的概念

國中:基礎核心能力+自我探索

高中:進階學科能力+培養軟實力+更多的自我探索

(高職:除了自身專業外,也要有自我探索與軟實力的培養,畢竟你讀的科系,不一定未來會從是那個行業,要多元的探索與發展,因為生涯定向是一輩子在探索在規劃的事情,而非國高中生就可以決定的)

以下,我將整大家討論出來的答案

1.我想去掉高中階段,高中就可以找工作了。學生可以當副業。因為我認為只要國中階段有興趣的發展,之後就可以直接探索,學校的極限我認為就是在高中,這時候最適合開放自學或在網路上以社團活動為學習方式。

2.維持十二年,多一點彈性

3.九年~為什麼要十二年呢?因為慢慢關閉技職體系,和經濟政策也有關係,因為開始外籍勞工取代這些工作,想讓台灣人做更高產值的工作。教育跟經濟沒辦法脫離來看呢!

4.要從很多面向與很多問題來看。 台灣不太尊重專業,國外只講求能力,雇主會太刻板印象,那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喔)

三、思考議題

1.你覺得你理想中的學校是什麼呢?

2.對你而言學校是….?老師是…..?(各自代表什麼角色)

3.你覺得學校該讀幾年呢?每個階段各自有什麼要讓學生學習的目標嗎?

補充的資料

1.關於台大生連續自殺,我想說……

https://vivienneyang.com/關於台大生連續自殺,我想說/

2.55.4%上班族學非所用 技職學用落差高於普大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2808

3.發現我的天才: 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47312485837

4.為什麼念了「三次大學」還是讓我懷疑人生?

https://vocus.cc/article/602e800bfd89780001a34ef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7會員
99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Thumbnail
上學=教育? 「你受過幾年的教育呢?」「你的教育程度是什麼呢?」當有人這樣問,我們通常會回答上學的時間以及最高學歷。然而,如果廣義地來看「教育」,它不必然要與「學校」掛勾。若教育是引發人類探索事物的熱忱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之整體歷程,那將人們按「有無上學」來劃分為「受教育」與「未受教育」,其實沒有辦法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我們一提到教育,你是否想到「一科又一科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裡,寫著不同的考卷?」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隱性功能是什麼嗎? 你知道老師與學生在教育上的關聯又是什麼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隱性功能是什麼嗎? 你知道老師與學生在教育上的關聯又是什麼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 你是否想過如果今天沒有了學校,世界會怎麼樣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你有想過學校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嗎? 你是否想過如果今天沒有了學校,世界會怎麼樣嗎? 今天,我要來整理與談談這禮拜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許多人從開始上學起,就活在學校和補習班忙碌且壓力繁重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都已被體制事先安排好,因此對於個人主見較強的人,很多時候不免感到在現行體制下無法照自己的意願學習。但由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學習必然是辛苦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危險的,所以應該努力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因為這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
Thumbnail
許多人從開始上學起,就活在學校和補習班忙碌且壓力繁重的環境中。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都已被體制事先安排好,因此對於個人主見較強的人,很多時候不免感到在現行體制下無法照自己的意願學習。但由於我們從小被教育:「學習必然是辛苦的、放縱自己的慾望是危險的,所以應該努力把學生的本分做好,因為這是為了讓你成為更好、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在這學習無邊界的時代,人人都是自學生,不管孩子多大甚至父母本身,都必須時時刻刻把我們自己當作自學生來看待 我住的社區裡有三個混齡的自學團體,人數從十來位到二十多位都有。我周邊的朋友也有許多人將孩子送到如雨後春筍不斷增加中的實驗小學,那種依著固定課程與課綱上課的傳統學校,在很多家長眼中,似乎已經無法給
Thumbnail
學習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看見自己與不懂之間的關係,這種連結大致上可以放大到知識、常識、課業、各領域的專業、做人處事的態度,更可以放大到對世界、社會的認識...等等。對人生抱有希望與活力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力。在某些教育方式下,孩子學了好多好多大人也說不出來的知識,可卻一點一點地消逝對生命的熱情
Thumbnail
學習最大的價值與意義,在於看見自己與不懂之間的關係,這種連結大致上可以放大到知識、常識、課業、各領域的專業、做人處事的態度,更可以放大到對世界、社會的認識...等等。對人生抱有希望與活力下,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學習力。在某些教育方式下,孩子學了好多好多大人也說不出來的知識,可卻一點一點地消逝對生命的熱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