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爭議:精神疾病 VS 保前疾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有關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請領保險理賠,而遭保險公司以保前疾病為由拒賠,所生理賠爭議層出不窮,邇來有一判(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桃保險簡字第 146號判決),則認保戶係於投保後確診,且保險公司未能舉證保前即已發生該理賠疾病,故認定無保前疾病之情事,保險公司仍應依約理賠!

上開判決理由略為:

  1. 若保險人依系爭附約第2條第1款之約定及保險法第127條之規定抗辯被保險人於保險契約訂立時已罹患保險事故之疾病而不負給付保險金額責任,就此權利排除要件之事實,自應由保險人負舉證責任
  2. 就此本院依被告之聲請,以前揭原告之病歷資料,囑託臺北榮民總醫院進行鑑定,該院則覆以:「精神疾病之診斷、相關治療計劃及其他病患之病情需較長時間之診療及對病患之了解後才能確認,病患長期診療之主治醫師才能掌握實際病情並作出判斷」等語(本院卷155頁),本院復依被告之聲請,以前揭原告之病歷資料,囑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進行鑑定,該院則覆以:「所詢問題仍應以詢問原診治醫院與原診治醫師為宜。精神科臨床評估內容眾多,包括病患之情感、行為、思考、驅力等不及備載,病歷記載並不等同於病患之全盤表現。是故,實無法要求從未診治過該病患之醫師進行診斷;單憑病歷記載亦無從推知其疾病何時開始、其陳述之正確性是否知悉自身罹患精神疾病等情」等語(本院卷162頁),均未能證明原告係於投保系爭保約前即已罹患系爭疾病
  3. 復觀諸前揭原告之病歷資料亦顯示原告係於109年7月1日桃園療養院住院治療方被診斷罹患系爭疾病乙節,則被告就其所辯既未能舉證以實其說,依前揭規定及說明,被告前揭所辯,即非可採。



實務上,保險公司對於投保後因精神疾病申請理賠之案件,多會謹慎處理,更有不少以保前疾病為由拒賠之案例,然此拒賠事由仍應由保險公司負舉證責任,就上開案例而言,原治療機構已明確以投保後時點確診住院之疾病;雖委由其他醫院鑑定,但明確回覆無法以此鑑定保戶是否於投保時即已發生該等疾病,故保險公司既未能舉證確有保前疾病之情,則獲本件敗訴,當然後續還能上訴,結果尚未確定。
註:筆者近來有一精神疾病涉及保前疾病之訴訟案件,亦獲一審勝訴,就此爭議實頗有心得,未來待判決定讞,再公開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政恩律師的沙龍
11會員
53內容數
勞工們!!重視你們的勞動權利,不開口,就沒有人聽;不爭執,誰要理你!! 但是,動之以情,也要言之有理,讓我們一起學習當代血汗勞工應有的權利吧!!!!
2023/09/07
前幾個月有一件保險理賠訴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保險字第133號判決),原告為被保險人之配偶,主張被保險人騎自行車環島後失蹤許久,並獲死亡宣告,其間又有多起颱風事故,主張屬意外死亡而請求保險公司理賠,然保險公司主張該被保險人之死亡宣告係因一般原因而非特別災難....
Thumbnail
2023/09/07
前幾個月有一件保險理賠訴訟(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保險字第133號判決),原告為被保險人之配偶,主張被保險人騎自行車環島後失蹤許久,並獲死亡宣告,其間又有多起颱風事故,主張屬意外死亡而請求保險公司理賠,然保險公司主張該被保險人之死亡宣告係因一般原因而非特別災難....
Thumbnail
2023/07/10
參照上開判決之重要理由: 1.實際治療之醫師認定「有住院必要」固應尊重,但仍須符合醫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以符合保險為最大善意及最大誠信契約之契約本旨。是前揭附約條款關於「經醫師診斷有入住醫院之必要性」,解釋上自不應僅以實際治療之醫師認為「有住院必要性」,即認符合前揭附約條款之約定,而應
2023/07/10
參照上開判決之重要理由: 1.實際治療之醫師認定「有住院必要」固應尊重,但仍須符合醫理,不得違背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以符合保險為最大善意及最大誠信契約之契約本旨。是前揭附約條款關於「經醫師診斷有入住醫院之必要性」,解釋上自不應僅以實際治療之醫師認為「有住院必要性」,即認符合前揭附約條款之約定,而應
2023/04/25
最近有一則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北保險小字第8號判決)認定縱使在投保前短期間內有發生與後續理賠相同疾病,因可認原罹患之疾病已痊癒,嗣後縱然再生相關疾病尚非得認帶病投保(保險法第127條參照)
Thumbnail
2023/04/25
最近有一則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北保險小字第8號判決)認定縱使在投保前短期間內有發生與後續理賠相同疾病,因可認原罹患之疾病已痊癒,嗣後縱然再生相關疾病尚非得認帶病投保(保險法第127條參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解析度小姐投保前,因債務問題造成失眠而前往就醫兩次,並服用抗憂鬱劑及安眠藥,之後因為子宮肌瘤接受手術治療,向保險公司請領理賠,保險公司以解析度小解於投保前五年內曾因精神病接受醫師治療,並未於投保時告知,主張解除契約,這樣合理嗎?
Thumbnail
解析度小姐投保前,因債務問題造成失眠而前往就醫兩次,並服用抗憂鬱劑及安眠藥,之後因為子宮肌瘤接受手術治療,向保險公司請領理賠,保險公司以解析度小解於投保前五年內曾因精神病接受醫師治療,並未於投保時告知,主張解除契約,這樣合理嗎?
Thumbnail
「曾經罹患某疾病,現在想要買保險,需不需要告知?」幾乎每二、三天就有人來詢問,想必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 前言: 這個問題的背後,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到底什麼需要告知?什麼不需要告知?」「告知了,會不會賠?如果不告知,又會不會賠?」
Thumbnail
「曾經罹患某疾病,現在想要買保險,需不需要告知?」幾乎每二、三天就有人來詢問,想必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人。 前言: 這個問題的背後,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到底什麼需要告知?什麼不需要告知?」「告知了,會不會賠?如果不告知,又會不會賠?」
Thumbnail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先寫這個,但這些似乎對大眾比較重要,加上今天回診時,醫生建議我某些部分可以先壓著不發表,所以先來寫比較不起爭議的部分,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分享給別人。 以下都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不同意,你是對的,你要快樂。 快速懶人包 精神科病史會影響商業保險,你保好了嗎? 挑選診所或
Thumbnail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先寫這個,但這些似乎對大眾比較重要,加上今天回診時,醫生建議我某些部分可以先壓著不發表,所以先來寫比較不起爭議的部分,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分享給別人。 以下都來自於我個人的經驗,如果你不同意,你是對的,你要快樂。 快速懶人包 精神科病史會影響商業保險,你保好了嗎? 挑選診所或
Thumbnail
本章接續上一章內容,討論其他幾個與「診斷」相關的常見問題。 ★我的診斷為什麼很奇怪? 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以後,我發現自己的診斷很奇怪。明明只告訴醫師我睡不著,為什麼診斷卻是憂鬱症? 除了上一章「為什麼不同醫師給我的診斷不同?」提過的原因以外,另一個常見理由是「健保考量」:
Thumbnail
本章接續上一章內容,討論其他幾個與「診斷」相關的常見問題。 ★我的診斷為什麼很奇怪? 下載「健保行動快易通」App以後,我發現自己的診斷很奇怪。明明只告訴醫師我睡不著,為什麼診斷卻是憂鬱症? 除了上一章「為什麼不同醫師給我的診斷不同?」提過的原因以外,另一個常見理由是「健保考量」:
Thumbnail
有關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請領保險理賠,而遭保險公司以保前疾病為由拒賠,所生理賠爭議層出不窮,邇來有一判(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桃保險簡字第 146號判決),則認保戶係於投保後確診,且保險公司未能舉證保前即已發生該理賠疾病,故認定無保前疾病之情事,保險公司仍應依約理賠!
Thumbnail
有關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請領保險理賠,而遭保險公司以保前疾病為由拒賠,所生理賠爭議層出不窮,邇來有一判(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0年度桃保險簡字第 146號判決),則認保戶係於投保後確診,且保險公司未能舉證保前即已發生該理賠疾病,故認定無保前疾病之情事,保險公司仍應依約理賠!
Thumbnail
裁判字號: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09 年度勞訴字第 145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6 月 29 日 裁判案由: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主  文:確認原告與被告間僱傭關係存在。 原告主張: 原告受僱於被告公司,月薪新臺幣43,000元,原告於民國106年8月2日上班途中,在進入工作場所高
Thumbnail
裁判字號: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09 年度勞訴字第 145 號民事判決 裁判日期:民國 111 年 06 月 29 日 裁判案由: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等 主  文:確認原告與被告間僱傭關係存在。 原告主張: 原告受僱於被告公司,月薪新臺幣43,000元,原告於民國106年8月2日上班途中,在進入工作場所高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判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0年度保險字第10號民事判決),原告主張其因車禍有憂鬱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傷害,符保險失能給付表「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遺存障害,由醫學上可證明局部遺存頑固神經症狀,且勞動能力較一般顯明低下者。」,已屬失能得向所投保之數家保險公司請求數百萬元保險金!
Thumbnail
最近有一則判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0年度保險字第10號民事判決),原告主張其因車禍有憂鬱症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傷害,符保險失能給付表「中樞神經系統機能遺存障害,由醫學上可證明局部遺存頑固神經症狀,且勞動能力較一般顯明低下者。」,已屬失能得向所投保之數家保險公司請求數百萬元保險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