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國運之變:聖君賢相的賭博·涿州沙上飲盤桓

2022/11/15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秀才強兵

神宗曾經寫了一首四言詩,大意是五代的時侯天下不安定,獫狁[xiǎn yǔn,匈奴的舊稱]猖獗。宋太祖平定了天下,有所治理,還設置了內務府召募人才。到了我這一代,哪敢忘記先人遺志呢。
五季失固,獫狁孔熾。
藝祖肈邦,思有徵艾。
爰設內府,基以募士。
曾孫守之,敢忘厥志。
— — 宋神宗
神宗還用這32個字,每一個字設立一個庫房,共32個庫房儲藏絹帛。後來又增設了20個庫房,再賦五言詩四句:
每虔夕惕心,忘意遵遺業。
顧予不武資,何日成戎捷。
— — 宋神宗
分貼於庫房上。可見神宗“慨然有恢複幽燕之志”。
帝即位,乃更景福殿庫名,自制詩以揭之曰: 五季失固,玁狁孔熾。藝祖肇邦,思有徵艾。爰設內府,基以募士。曾孫守之,敢忘厥志。自是設為三十二庫,基後積羨贏,又揭以詩曰: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遺業。顧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由此觀之,帝之隱痛與其遠志,不已昭然與天下後世共見耶?善夫王船山之論曰:“神宗有不能暢言之隱,當國大臣無能達其意而善謀之者。帝初蒞政,謂文彥博曰:養兵備邊,府庫不可不豐,此非安石導之也,其志定久矣。
— — 梁啓超,王安石傳·一九

保甲法

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十二月頒布。
保甲制肇始於商鞅變法。商鞅在秦,開阡陌,編什伍,實現連坐制。但真正作為一種概念和基層政治制度則源自北宋熙寧變法。
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由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邨住戶,每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保甲制表面上是藏兵於民,實現明兵制度。但是宋朝已經全面實現了更專業的職業軍隊,民兵的戰鬥力實在地下。但其核心的連坐制度,現在民眾自由,強化統治,限制社會的創新和發展。
變法失敗後,宋朝廢除了保甲制度。在中原王朝历史上,實行保甲制都是社會上最黑暗的時期,包括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或稱洪武帝,明朝開國皇帝,原名朱重八,曾改名朱興宗,投軍被郭子興取名元璋,字國瑞,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統稱“太祖高皇帝”)從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開始實行的保甲法與關律法。清康熙(滿語:ᡝᠯᡥᡝ ᡨᠠᡳᡶᡳᠨ,穆麟德:elhe taifin;蒙古語:ᠡᠩᠬᠡ ᠠᠮᠤᠭᠤᠯᠠᠩ,鮑培轉寫:engke amuγulang,西里爾字母:Энх-амгалан;1662年-1722年。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於康熙二十三年(1628年)開始實施擴充的保甲法 — — 把在內地開張貿易和置實業的人、旗民邨莊、鹽廠和礦廠工人、紳士、邊外蒙古地方種地民人、沿海商漁船只、船員、水手、內河船只、寺觀僧道等全部納入保甲制。
保甲一司,上下官吏無毫發愛百姓意,故百姓視其官司,不啻虎狼,積憤銜怨,人人所同。
— — 資治通鑒長編·卷361
保甲法要求農民習武,訓練、裝備都要農民自己購置。訓練時,官吏認為不合格,則受臀杖,甚至可以留置,造成農民不能回去種田,於是只好行賄。宋史記載定州新樂縣一教場,保丁五十人,有四十九人受“臀杖”(打屁股),而且先打一邊,留一邊下次再打。於是造成貧困戶逃跑外鄉,甚至有的貧下戶自己弄瞎眼睛,切斷手指,變成殘廢來逃避充役。
今籍鄉邨之民,二丁取一以為保甲,授以弓弩,教之戰陳,是農民半為兵也。三四年來,又令三路置都教場,無問四時,每五日一教。特置使者比監司,專切提舉,州縣不得關預。每一丁教閱,一丁供送,雖雲五日,而保、正長以泥堋、除草為名,聚之教場,得賂則縱,否則留之。是三路耕耘收獲稼穡之事幾盡廢也。
— — 司馬光,乞罷保甲狀
不僅司馬光反對保甲法,禦史中丞劉摰認為:行保甲法,無疑鼓勵民兵,甚至可能導致地方勢力增長和兵變。這導致神宗狐疑不決,一度打算廢除保甲法,但被王安石勸解,得以保留。結果沒有想到保甲之危害全部被反對變法者事先言中。
諸路盜賊蜂起,皆保甲為之,本欲禦寇,乃自為寇
— — [南宋]李心傳(1167年-1244年,字微之、伯微,世稱秀嚴先生。南宋隆州[四川]井研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96紹興五年十二月丙午
從元豐七年(1084年)開始,各地爆發了保甲動亂,州縣不敢奏報。更有單安、王乞驢、張謝留等為首的保丁起義,往來二州之間,搶奪財物,焚燒房舍,擊殺官吏,一度還攻入衛州城(中國南北朝時設置的州,在今河南省境)。獲鹿縣的保丁,砍射教練的官員提勾孫文、巡檢張宗師。陝西軍士王沖在商、虢州界起義,聚眾數千,乘保馬各處殺傷官吏。
執指使,逐巡檢,攻提舉司〔勾〕當官
— — 資治通鑒長編·卷361

裁兵法

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定期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置將法

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為防止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分遣禁軍,輪番更戍各地,將官所統無常兵。兵不知將,將不知兵。戰力疲弱,還耗費財政。
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開始,王安石用逐漸推廣的辦法,在各路分別設將,每將各統一軍,加強訓練。全國共置將九十二員,每將置副一人,東南兵額在三千人以下的僅有單將,不設副職。另編馬軍十三指揮,忠果十指揮,士兵二指揮。
置將容易撤將難。哲宗元祐初,司馬光廢除新法,欲盡罷各路將官,受到激烈反對而止。以後將領只增不減,到北宋末年,軍政腐敗,缺額大增,河北將兵十無二三,置將法僅存形式,完全喪失了戰鬥力。

保馬法

神宗熙寧5年(1072年)頒布。
宋朝積弱和沒有統一西北養馬之地有很大關系。宋朝戰馬只有十五萬餘匹,王安石鼓勵西北邊疆養馬,要求民間必須從政府“貸馬”(政府把從西北收購來的馬貸給養馬人飼養)。每戶一匹,富戶兩匹。養的馬肥瘦病亡由官府界定,有了損失還要求養馬人賠償。
愚民貪母馬之小利於目前,幸牧地之免徵於後世,貿貿然而任之。迨其子孫貧弱,種馬死,牧地徒,閑歲納馬,馬不能良,則折價以輸,一馬之值,至二十五金,金積於閹寺,而國無一馬,戶有此役,則貧餓流亡、求免而不得,皆保馬倡之也。夫馬,非其地弗良,非其人弗能牧也。
— —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薑齋、又號夕堂,或署一瓢道人雙髻外史,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遺民,湖廣衡陽縣人,明末清初大儒,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晚年隱居於石船山麓,世遂稱船山先生

軍器監法

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七月頒行。
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制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集中式生產的專業兵工廠)。
軍器監就是建設中央一級的兵工廠。北周建德四年(575年)最早設立。唐代沿其舊制設置軍器監,下設甲坊署。
王雱(1044年-1076年,字元澤,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名臣王安石的長子)建議仿唐代設軍器監。於是熙寧六年八月廣設軍器監,負責監督制造武器;並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使兵器制造品質大為改觀。

道德取士

太學三舍法

熙寧四年(1071年)頒布。
“三舍法”,即把太學分為外舍、內舍、上舍三等。始入太學者為外舍,通過考試依次升降舍。上舍免發解及禮部試,召試賜第。學行卓異者,可直接被推薦給中書省,由中書省授以官職。

科舉改制

王安石為了獲取真才實學的人才,特別制定了以“一道德”為用人取士之道。
王安石認為唐代以詩、賦、帖經取士,浮華不實,於是並多科為進士一科,一律改試經義。還親自撰寫了教材《周官新義》,王雱、呂惠卿(1032年-1111年,字吉甫,號恩祖。晉江人[今福建泉州],著述甚豐,有《文集》、《孝經傳》、《道德經註》、《論語義》、《莊子解》等書)撰《毛詩義》、《尚書義》等所謂“三經新義”。熙寧八年(1075)頒於學校, 成為法定教材。
王安石改科舉,暮年覺其失曰:“本欲變學究為秀才,不謂變秀才為學究。”蓋舉子專誦王氏章句而不解義,正如學究誦註疏耳。
— — [宋]潘自牧(?-?,宋婺州金華人,字牧之。寧宗慶元二年(1195)進士。历官龍游常山令),記纂淵海
由於科舉取士,涉及面廣,神宗詔令都堂集議,蘇軾認為不能以“有用”和“無用”來評判,他說對於政務,詩賦、策論都是無用。自孔子開始,儒家就極重視詩教,因詩賦是人的性情的體現,難以作偽,而思想立場卻是可以偽裝的。自唐以來,以詩賦得為名臣者不可勝數,現在策論,剽竊經史作為自己的論述,有司如何分辨真偽? — — 蘇軾的思想深度,對世俗的見識,人性的洞察,真是王安石不可比擬的。
自文章而言之,則策論為有用,詩賦為無益;自政事言之,則詩賦、策論均為無用矣。雖知其無用,然自祖宗以來莫之廢者,以為設法取士,不過如此也。豈獨吾祖宗,自古堯舜亦然。《書》曰:“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自古堯舜以來,進人何嘗不以言,試人何嘗不以功乎?議者必欲以策論定賢愚、決能否,臣請有以質之。近世士大夫文章華靡者,莫如楊億。使楊億尚在,則忠清鯁亮之士也,豈得以華靡少之。通經學古者,莫如孫複、石介,使孫複、石介尚在,則迂闊矯誕之士也,又可施之於政事之間乎?自唐至今,以詩賦為名臣者,不可勝數,何負於天下,而必欲廢之!近世士人纂類經史,綴緝時務,謂之策括。待問條目,搜抉略盡,臨時剽竊,竄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且其為文也,無規矩準繩,故學之易成;無聲病對偶,故考之難精。以易學之士,付難考之吏,其弊有甚於詩賦者矣。
— — 蘇軾,議學校貢舉狀

一道德

王安石個人非常有才華,即使說是古今一人,怕也不為過。除文學造詣外,王安石還通過對傳統經學的研究,創立了在當時以及後代具有卓越影嚮力的學派 — — 荊公新學。新學對宋明之季的經學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影嚮,它包含了儒家學說,同時又秉持實務主義的理念,雜糅了周禮(又稱《周官》,先秦典籍不見徵引,全書的定型是在戰國時期,相傳為周公所作)荀子(約公元前316年-約公元前237年至公元前235年,名,被尊稱為荀卿,又稱孫卿戰國時代儒家學者和思想家,趙國人。有韓非、李斯等弟子,著作後世編為《荀子》一書)、韓非子和商君書(商子)等其他經籍論著中的思想。
王安石設立學校的目的過於狹隘,完全出於為了新法培植人才,“一道德”,希望定自己的新學研究為一尊,反對獨立見解和個人思考,破壞了北宋的包容和多樣性思想的開放環境。北宋的包容,讓王安石有機會改革,但改革的結果,卻是禁錮了思想。
晚清《點石齋畫報》諷刺習於八股制藝的讀書人為“時文鬼”
而王安石堅持的“一道德”就是只以道德取士,對科舉制度影嚮深遠,從南宋推崇程朱理學,到明清兩代的八股取士,文人再沒有北宋時代的縱橫開闔,中國也就喪失了一大重要的機遇。王安石晚年也感嘆科舉改革:“本欲變學究為秀才,誰知變秀才為學究!
宋熙寧中,王安石始廢詩賦用經義,元祐後複罷,迨元仁宗延祐中,定科舉考試法。於是王充耘始選八比一法,名《書義矜式》,遂為八股濫觴。
— — 鄧之誠(1887年11月19日-1960年1月6日,字文如,號明齋,又號五石齋,江蘇江寧[南京]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历史學家),中華二千年史·卷四“制藝文”

變法年表

表中碧綠色為新黨(變法派)得勢時期,紅色為舊黨(守舊派)主政時期 — — 引自維基百科

神宗:

哲宗:

徽宗:

欽宗:

旭,2022年9月22日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行在地獄之上,凝視繁花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體天法道·王以民為天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體天法道·民以食為天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黨項崛起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元昊立夏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三戰立國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西夏立國·慶历和議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慶历新政·真心半解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慶历新政·朋黨之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書生意氣作三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天道無常惜英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法家非法作無法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總把新桃換舊符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天將生意與人間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不畏浮雲遮望眼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涿州沙上飲盤桓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人生失意無南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聖君賢相的賭博·肯與君王卷土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越南立國·城頭變換大王旗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越南立國·南國山河南帝居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知兵止戰,好戰國亡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里昆侖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元祐更化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風流天子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唯金不變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燕雲十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盟約如紙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殘陽如血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萬竅怒呺風喪我·震懾無聊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千波競湧水無心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人情共恨春猶淺,不問寒梅有幾枝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握手更知禪迫遠,隔雲靈鷲碧千尋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拔地萬重清嶂立,懸空千丈素流分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不是攝心除妄想,求真
賭上國運的熙寧變法:直至如今千載後


關註我,和我一起看朝陽;分享我,我們就是世界;贊賞我,我們一起榮燿天地
— — 旭,日在九天

25會員
125內容數
曆史中的閃耀時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