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小孩討論選舉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繪在信箱裡找到一包乾麵條,上面貼著候選人的文宣貼紙。
「哇,這是什麼?」
「這個人送我們麵,希望我們把票投給他。我們家裡還有另外一包麵,回去拿給你看。」
到家後,我們邊吃晚餐邊研究兩包候選人送的乾麵條。
我請小繪看看兩包麵有什麼不同,繪說:
「這一包麵的包裝有花紋。這個貼紙比較大,這個上面有號碼。這張貼紙(的材質)會看到後面(透光)。」
「沒錯,你觀察到很多。那你喜歡哪個配色,你覺得這兩張貼紙各自想跟我們說的重點是什麼?」
小繪說了一些觀察,我也提醒不同的麵條、貼紙,來自不同的廠商,成本也隨材質有所不同。
「所以,這兩包不一樣的麵,兩個不同的候選人在上面貼貼紙,發到信箱,讓我們收到可以認識他們。他們希望我們把票投給他。」
「投給他要做什麼?」
我想了一下該怎麼跟繪解釋市長跟市議員。
「汪汪隊裡面有市長對嗎?你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小繪立刻回答。
「那你覺得他們兩個市長的工作是什麼呢?你比較喜歡哪一個市長?」
「我比較喜歡古威市長,另外一個市長他很頑皮或是做不好的事。」
「嗯嗯。市長的工作是讓這個城市變得更好,但有的人覺得更好,是讓住在這個城市的人賺更多錢,有的人覺得是有新鮮的空氣和水住起來很舒服,有的人覺得是狗狗跟小孩都能住得方便又安心。有各種不同的好,每一個人都有他們希望的方向,他們就可以把票投給跟他想的比較像的市長。」
「我覺得關心流浪狗跟老人跟小孩很重要。」繪繪發言。
「嗯,繪繪很重視弱勢,就是比較少數或是需要幫助的人的權益。
而這兩包麵是市議員,他們代表我們,可以去問問市長,ㄟ這件事滿重要的呀,你什麼時候要開始做。這些候選人關心的事情,就比較可能是他們去提醒市長該做的事。」
我請小繪看兩包麵,一包有寫政見、一包有寫號碼。兩個候選人都在笑。
「這個上面的國字寫著OOOOOO,是他之前做過的,或是之後想做的事。這一包上面的號碼,是跟你說,如果不記得名字,可以記得要投這個號碼喔。」
我們一起查了幾個候選人的政見,小繪聽完心有所屬。「我要投給這個人。」
「可惜你還不能投票」
「為什麼?(氣)」
稍微解釋一下為什麼,也提到18歲公民權。
我說:
「除了這兩個人,還有好多人出來選,有的人有發麵、有的人沒有發,為什麼呢?」
「麵要用錢買。」
「對,有的人有資源可以買麵,有的人即使有很好的政見,但沒有發麵條,就比較少人會認識他們。或是他們只有自己發,你看發我們社區要發多久才發得完。好累喔~什麼,還有這麼多棟!
(繪哈哈大笑。)
此外,這些候選人有的人屬於某個小組。像是在學校分組那樣,他們選擇加入某一個組,在選舉的世界這個組叫做「黨」。有的黨關心樹和地球,有的關心別的事。

如果你加入某個小組,小組的組員也會一起幫忙發麵條,介紹你讓更多人認識你。」
小繪思考一下:「我覺得加入小組比較好。」
「對,但是,有一個缺點。如果你加入小組,好多人幫助你,那如果他們比較不想關心流浪狗,希望你不要蓋溜滑梯給小孩。應該把錢花在多蓋幾條新馬路,是不是也要參考他們的意見? 」
阿繪眉頭一皺。
「那這個人呢?他有小組嗎?」
「嗯,他雖然沒有寫出來,但他屬於某一個小組。這個小組以前做過一些讓人傷心害怕的事,像是假如有人跟他們想的不一樣,說他們不喜歡的話,他們就會把那個人抓起來關起來,或是更嚴厲的處罰他。雖然應該給人改過的機會,但我還是會擔心。」
好恐怖。
「好難喔,那可以不要去嗎?」
「你是問,可以不要投票嗎?可以,但這就會讓其他人幫我決定以後城市想要的樣子。一個人當選,他會從燦燦現在,一直當到燦燦小學一年級喔。或是從你現在,當到小學四年級喔。」
「當那麼久?!」
「對呀。所以雖然很難,我還是想要找到一個內心的基準去投票。那天我也會帶你跟燦燦一起去。陪媽媽去蓋印章。」
試著盡量說明一個袖珍的民主樣貌,真不容易。

一邊憂慮,一邊對孩子的未來有無限想像:關心地球、喜歡美食、有著善良的心的孩子,會長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中秋時節,婆家給了三支竹筍。 過往不知怎麼了,燒出的竹筍都有苦味。冷水下鍋微開蓋煮滾,放涼切片冰鎮涼筍、切絲炒肉,那尾韻均有苦感,讓筍子料理乏人問津。以致我有點失去信心。後來鮮少買竹筍。 這次來了三隻,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下鍋前我捧著帶殼竹筍要給繪比看:「你看,這就是竹筍喔。竹筍長大會變成竹
昨天接比比的時候,他手上拿著一個手搖鈴、一隻鴕鳥寶寶玩偶、和貌似一個裝著杯子的紙盒。 老師解釋:「我們這陣子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賺錢,比如有幫忙,或是做了什麼事可以得到獎勵。今天他們用賺到的錢買了一些東西回家。」商品應該是前一陣子學校辦活動,向家長勸募舉辦市集,活動後剩下的東西。
比比感受力敏銳細膩,對語言的掌握也敏感精準,她的回應讓我意識到這些的確是不同面向,也提醒了我。 身為母親對於比比的愛,無庸置疑。愛是廣而宏偉的;就算我在生氣時、碎念孩子時、或是孩子去上學,我們各自做自己的事時,總是確切愛著,凌駕一切之上。
繪比剛開始學琴,每次上課半小時,老師請他回家把每一樣練習做五次。項目不多,順利的時候可能10分鐘內可以解決。 這一兩週繪比練琴彈錯時,會很著急說:「這一次可以不算嗎?」他想要完美的五次。但是每次都會學習新東西,回家的練習都有新的嘗試,很難一開始就彈對,遑論五次! 覺得繪比真的很厲害。
咕咕從新生兒時期,感覺就和比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月子中心時,比比就時常皺眉,我常暗自幫她配音「這對父母果然是新手啊」「什麼呀我是要喝奶,不是尿布」、「不要再拍照了快拍嗝」,諸如此類。 不知道是不是功力加深了,咕咕的兩歲開端,我目前常能平靜以對。 --
有幾次看到朋友轉發的教養文章,讀完心裡覺得不舒暢,想想,通常是因為看似有理的論述底下,隱藏著不把孩子當完整個體的前提。 一邊檢討我是不是太自滿了,以為這樣看孩子的角度才是真理;一邊思考,有些思緒清明的媽媽(多半是媽媽)到那些教養文章下力述文章盲點提供新的視角,這樣的勇氣與戰鬥力給我的感受。 --
中秋時節,婆家給了三支竹筍。 過往不知怎麼了,燒出的竹筍都有苦味。冷水下鍋微開蓋煮滾,放涼切片冰鎮涼筍、切絲炒肉,那尾韻均有苦感,讓筍子料理乏人問津。以致我有點失去信心。後來鮮少買竹筍。 這次來了三隻,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下鍋前我捧著帶殼竹筍要給繪比看:「你看,這就是竹筍喔。竹筍長大會變成竹
昨天接比比的時候,他手上拿著一個手搖鈴、一隻鴕鳥寶寶玩偶、和貌似一個裝著杯子的紙盒。 老師解釋:「我們這陣子讓他們有機會可以賺錢,比如有幫忙,或是做了什麼事可以得到獎勵。今天他們用賺到的錢買了一些東西回家。」商品應該是前一陣子學校辦活動,向家長勸募舉辦市集,活動後剩下的東西。
比比感受力敏銳細膩,對語言的掌握也敏感精準,她的回應讓我意識到這些的確是不同面向,也提醒了我。 身為母親對於比比的愛,無庸置疑。愛是廣而宏偉的;就算我在生氣時、碎念孩子時、或是孩子去上學,我們各自做自己的事時,總是確切愛著,凌駕一切之上。
繪比剛開始學琴,每次上課半小時,老師請他回家把每一樣練習做五次。項目不多,順利的時候可能10分鐘內可以解決。 這一兩週繪比練琴彈錯時,會很著急說:「這一次可以不算嗎?」他想要完美的五次。但是每次都會學習新東西,回家的練習都有新的嘗試,很難一開始就彈對,遑論五次! 覺得繪比真的很厲害。
咕咕從新生兒時期,感覺就和比比有很大的不同。 在月子中心時,比比就時常皺眉,我常暗自幫她配音「這對父母果然是新手啊」「什麼呀我是要喝奶,不是尿布」、「不要再拍照了快拍嗝」,諸如此類。 不知道是不是功力加深了,咕咕的兩歲開端,我目前常能平靜以對。 --
有幾次看到朋友轉發的教養文章,讀完心裡覺得不舒暢,想想,通常是因為看似有理的論述底下,隱藏著不把孩子當完整個體的前提。 一邊檢討我是不是太自滿了,以為這樣看孩子的角度才是真理;一邊思考,有些思緒清明的媽媽(多半是媽媽)到那些教養文章下力述文章盲點提供新的視角,這樣的勇氣與戰鬥力給我的感受。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清晨,閉眼靜坐,在床上。妮妮在我旁邊一起坐,坐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耳邊突然傳來妮妮說話的聲音: 嬌聲細語:你好,我的名字叫小藍,請問你的媽媽都叫你什麼? 假低沈聲:小藍你好,我媽媽叫我小寶貝。 嬌聲細語:你好,我的名字叫小白,請問你的媽媽都叫你什麼? 假低沈聲:小白你好,我媽媽叫我心肝小寶貝
Thumbnail
智障才覺得沒爸爸幫台灣能跟中共抗衡,要玩真的就通緝+撤銷國籍,再凍結父母資產,看將15歲的小孩送出國 「閃兵」的有錢人怎麼辦
Thumbnail
我有跟小孩討論新聞時事的習慣,原因有三: 1. 語文作為認知與表達工具,內容遠遠超出課本所寫,理應落實在生活中。在新聞時事的閱讀與討論中,小孩會學到許多書面語或專業詞彙。 2. 社會新聞通常有清楚的因果邏輯與脈絡,通過適當引導,可以協助小孩發展閱讀理解與思辨表達。 3. 社會新聞往往有各階層的
由於睡覺會做夢,朋友有建議我可以趁現在去跟小孩一起睡,促進情感之外,可以看看是否能改善風水。
那天剛好接到一個緊張的家長 拿著小孩的作品給我看看問我畫的好不好 要添加什麼要交作品了 我通常不會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再來 正因為在台灣的藝術教育方式 我認為畫畫作品根本不應該拿來被評分 畢竟從小科班出生 最知道所謂的美術班應該需要怎麼樣的作品呈現 才能達到老師所謂的好 可是正因為這樣 扼殺了小孩的創
Thumbnail
帶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是學習建構的前提;思考學生需要什麼,為他量身打造,才是專題式學習的教學設計;老師在教學活動與反思感受間優雅切換,才能建立「安全的學習環境」。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說過:「你不能教一個人任何東西,你所能做的,只是幫助他發現已經存在他裡面的東西。」我也是這樣相信的~
下班後到常去的素食自助餐廳買晚餐。一打開餐廳的門,只見一個年紀約莫三、四歲的小女孩,正張著清澈靈動的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我。我對著小小孩笑了一笑,她看著我,害羞地笑了笑,然後一溜煙地鑽進了餐桌底下。
Thumbnail
週日午後,到公館女書店參加《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新書發表會。講者講完後,主持人希望大家能多發言,直接請每個人做簡單的回應或提問。想想超多場面是,台上的人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然後換來一陣沉默或是超零星的發問,所以好在主持人這般「簡單且暴力」的作法,才能聽到大家的回饋,我喜歡。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清晨,閉眼靜坐,在床上。妮妮在我旁邊一起坐,坐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耳邊突然傳來妮妮說話的聲音: 嬌聲細語:你好,我的名字叫小藍,請問你的媽媽都叫你什麼? 假低沈聲:小藍你好,我媽媽叫我小寶貝。 嬌聲細語:你好,我的名字叫小白,請問你的媽媽都叫你什麼? 假低沈聲:小白你好,我媽媽叫我心肝小寶貝
Thumbnail
智障才覺得沒爸爸幫台灣能跟中共抗衡,要玩真的就通緝+撤銷國籍,再凍結父母資產,看將15歲的小孩送出國 「閃兵」的有錢人怎麼辦
Thumbnail
我有跟小孩討論新聞時事的習慣,原因有三: 1. 語文作為認知與表達工具,內容遠遠超出課本所寫,理應落實在生活中。在新聞時事的閱讀與討論中,小孩會學到許多書面語或專業詞彙。 2. 社會新聞通常有清楚的因果邏輯與脈絡,通過適當引導,可以協助小孩發展閱讀理解與思辨表達。 3. 社會新聞往往有各階層的
由於睡覺會做夢,朋友有建議我可以趁現在去跟小孩一起睡,促進情感之外,可以看看是否能改善風水。
那天剛好接到一個緊張的家長 拿著小孩的作品給我看看問我畫的好不好 要添加什麼要交作品了 我通常不會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再來 正因為在台灣的藝術教育方式 我認為畫畫作品根本不應該拿來被評分 畢竟從小科班出生 最知道所謂的美術班應該需要怎麼樣的作品呈現 才能達到老師所謂的好 可是正因為這樣 扼殺了小孩的創
Thumbnail
帶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解決真實的問題,是學習建構的前提;思考學生需要什麼,為他量身打造,才是專題式學習的教學設計;老師在教學活動與反思感受間優雅切換,才能建立「安全的學習環境」。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說過:「你不能教一個人任何東西,你所能做的,只是幫助他發現已經存在他裡面的東西。」我也是這樣相信的~
下班後到常去的素食自助餐廳買晚餐。一打開餐廳的門,只見一個年紀約莫三、四歲的小女孩,正張著清澈靈動的一雙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我。我對著小小孩笑了一笑,她看著我,害羞地笑了笑,然後一溜煙地鑽進了餐桌底下。
Thumbnail
週日午後,到公館女書店參加《哇!原來這是性別與科技!?》新書發表會。講者講完後,主持人希望大家能多發言,直接請每個人做簡單的回應或提問。想想超多場面是,台上的人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然後換來一陣沉默或是超零星的發問,所以好在主持人這般「簡單且暴力」的作法,才能聽到大家的回饋,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