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發現|EP4|情緒|社會人才不會有情緒呢》Podcast 搭配文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收聽平台
Spotify | Apple Podcast | SoundOn | KKbox | Youtube | Google Podcast


這篇文章簡記 Podcast 《我們如何發現|ep4|情緒|社會人才不會有情緒呢》的內容並且將我們對談中提到的書籍列出來,方便所有聽眾回想Podcast 內容和延伸閱讀。


本集中,接著ep2低潮的引子,我們繼續討論了情緒的這些面向:
(1)遇到情緒的時候,我們是排斥還是接受?
(2)為什麼情緒普遍來說是個負面的詞彙呢?
(3)怎麼面對負面情緒、抓住正面情緒?

這一段談話中,有書籍、理論的分享(研究發洩是否有助於處理憤怒),也有綵跟閃亮的親身實踐分享(把自己當做小孩陪伴、讓情緒流走、讚美日記、感謝日記)

我們自己聽完這集後覺得彷彿把情緒當做一個人,好好的認識了他一番。

希望這一集的錄音內容也能讓聽眾們經歷「接受情緒」→「讓他流走」→「再創造好情緒」的感受!


Q: 為什麼要聊情緒呢?(00:09)

綵:好多朋友即使獨處的時候,也不允許自己有情緒出現。情緒的出現就等於我太過情緒化,若這樣想,我覺得很可惜。

綵:你會這樣嗎?假設你現在一個人覺得很傷心的話,你會怎麼做?

閃亮:不會耶。我如果很傷心,那我會沉浸在情緒裡。然後想一下我要不要處理?要的話,那我可能會寫下來或者是跟朋友家人聊聊。不要的話那就算了,這時候就分心先去做別的事

綵:我覺得不要的狀況有兩種可能性,1)現在很忙 2)議題太大了先不想處理。後者我認同這時候就先擺一邊

Q: 怎麼拿捏跟情緒的距離?(02:45)

閃亮:這個很像是把情緒比喻成人,滿有趣的

綵:對啊,我覺得情緒跟理智很像天使與魔鬼,會輪流登上舞台。

綵:我以前會很壓抑情緒(請見ep1),假裝他們不存在。所以朋友說他們很情緒化的時候,我會想到以前的自己。可是我不喜歡以前的自己的樣子,然後我就會不小心投射到他們身上,跟他們說「不可以把情緒擺到一邊」

但這時候很危險,如果沒有發現這是自己的課題,會不小心像是攻擊到朋友。(也是自我覺察的重要!)

Q: 我們要怎麼跟情緒共處?(05:24)

綵:ep2低潮 我們說到要讓情緒流走,後來我回去思考了一下,覺得少了一個步驟。在讓他留走之前,可以先完全的感受他。沉浸在情緒的過程,可以讓你接納跟看見情緒,不會到丟棄情緒的感覺。

閃亮:有點解答我在ep2的時候的疑惑

綵:讓情緒流走是從書裡面讀到的,是《怎麼坐》這本書寫的,他寫的流走的意象很美。

閃亮:我也有讀《憂鬱的演化》,裡面也有提到一樣的作法(叫做正念思考)

怎麼坐
憂鬱的演化

綵:而且,我想大家也有不同的方式。像我覺得也可以用演的
閃亮:怎麼演?
綵:我覺得可以在腦袋裡面演
閃亮:你會碎碎唸嗎?
綵:不會耶,但可能會有台詞
閃亮:好寂寞喔,我會碎碎唸
綵:我知道也有人用文字在思考,所以我覺得寫出來應該也滿有效。也有人用繪畫。


Q: 為什麼想要接受情緒?(09:30)

綵:我是在跟朋友分享讓情緒流走這件事情的時候發現的,那時候我正在引導他......

閃亮:等一下,你跟朋友會聊天的時候進入這個狀態嗎?

綵:對啊,我就是這麼奇怪,嘗試看看朋友能不能接受

綵:那時候朋友想像的是海邊的情景,所以我建議他可以想像葉子上面寫著他的情緒,然後看風把他們帶走,此時可以跟他們說聲謝謝 結果他說他最後想像的情景是他把葉子丟出去。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在讓情緒流掉之前也要先有一個發洩的出口


Q: 為什麼綵會覺得情緒很重要?(11:45)

綵:我們小的時候,哭就是跟世界溝通的方式。越長越大,我們有語言之後卻越來越不允許有情緒出來了。但我看一些 IG 教養帳號,感覺好像這比較是我們這代的狀況

閃亮:那現在的狀況會是怎麼樣?

綵:我們這代幼稚園之後就比較不能表達情緒了。比如我幼稚園要去上游泳課,但我每次游泳課前一天都會哭說不要去,有時候會有用,所以我都會努力賭那一次,甚至有時候會哭更大聲

閃亮:那現在IG帳號如果遇到這件事情,父母們會怎麼做?

綵:先說,我看的時候有種被療癒的感覺,似乎小時候那個哭的我被那些爸媽接受了。
可以問他說「為什麼要去游泳」並且提醒他「游泳有什麼好玩的」,等不開心的心情抒發之後,再討論「為什麼不想去」。然後不要只在游泳前一天才溝通。

閃亮:感覺就是理解原因,然後協助一起解決

綵:我覺得陪伴待在那個情緒裡一陣子也是可以的,像我覺得小時候沒有被陪伴度過負面情緒的經驗,長大之後也會很容易就把情緒壓回去

閃亮:好像...真的想不起來被陪伴負面情緒的經驗耶!

綵:我媽會這麼做,在他情緒處理好之後

(閃亮補充:我後來有想到!)

綵:我有聽過說爸媽會在小孩子哭的時候把他丟到黑暗的房間裡面,等他哭完

閃亮:這有點因人而異吧,如果小孩子在黑暗的空間會安心的話,是可以這麼做

綵:若小孩子理解爸媽這麼做是要幫他放鬆那就ok,但如果是強壓式的就很可怕

閃亮:因為我們以前比較少這樣的經歷,所以現在遇到情緒就比較想要壓下來嗎?

綵:我覺得是整個社會比較缺乏這樣的經歷,並不是誰的錯,而且已經有家庭開始有變化了



Q: 長大的我們,要怎麼做才比較好?A: 照顧內在小孩 (22:18)

綵:長大的我們,有時候會讓我們想起小時候的不好的經驗。比方我大學曾經因為朋友一個眼神,而覺得自己被拋棄,被拋棄是我小時候的感受。我後來發現,這樣的我太敏感了,所以是我想要調節的。這也是我想要去諮商的原因(諮商的細節可見ep1
那我現在已經幾乎不再會這樣了。我做的練習是,想像我小時候的樣子,然後現在我的樣子去坐在他旁邊,跟他說:「沒事了有我在這裡陪你」

閃亮:我最近才理解到「內在小孩」是什麼意思。他是說,如果有一個真正的小孩在我面前的話,我會溫柔的對待他們,但是我卻不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我自己。所以我是值得用對待小孩的方式來對待我自己的

綵:我大學同學有個是非常喜歡小孩子的,我最近就跟他分享內在小孩的方法,我就想他那麼喜歡小孩,一定會有很多想法。結果他說,「不知道耶,不知道要跟小時候的我說什麼」這種矛盾感就滿妙的。 因此,或許可以先想像內在小孩發生的狀況,是發生在另外一個真正的小孩身上時,我們會怎麼做,然後再想像自己對內在小孩這麼做



Q: 為什麼情緒在我們的社會,常常被唾棄?(27:42)

閃亮:因為情緒常為人們帶來生理跟心理的痛苦吧

綵:怎麼說?

閃亮:最近讀到一本日本人寫的書,裡面講到他們發現有超多人承受長期的腰痛,但是他們的腰並沒有問題,腰痛是他們的煩惱導致的
我國中有類似的經驗,那時候我有個口頭禪是「我好胃痛」結果講了兩週之後,我發現我真的說出口的時候胃開始痛了,那之後我就不再說了

(以下是關於靈氣的事情,不喜歡的人可以跳過)(30:39)

綵:我也想分享一下相關的事情。我最近學「臼井靈氣」,施作的人透過將好的能量導到個案的身上。我覺得信念會影響情緒,情緒會影響身體的感覺。而透過靈氣的施作,就可以用好的能量來平衡不好的信念,來影響情緒跟身體。就我自己覺得,小時候被拋棄的感覺,有透過靈氣獲得療癒。我相信不靠靈氣也可以做到,但只是想分享我的方式。
另外,我身上有滑滑板的時候的舊傷,老師說可以問問看膝蓋感覺如何。我後來就問了,膝蓋跟我說時常的照顧我就好。但後來有一次做靈氣時,我意識到為何我會因為膝蓋受傷而大受打擊(更多後續請見ep6),這是因為我其實從滑滑板的過程體會到了「自學的快樂」,但受傷好像是在告訴我,我不該這麼做,我應該去上課
我還會想像如果我去看醫生,醫生聽到我是滑板摔傷的,他會說類似「唉極限運動還是要多注意喔」這類的
總之經歷這麼多之後,我慢慢接受對自己憤恨的情緒,最近膝蓋也終於恢復了

閃亮:憂鬱的演化這本書裡面有提到,負面情緒讓人注意到威脅、正面情緒讓人注意到機會。你說的靈氣,我覺得有一點點像是要把人的正面情緒開關打開的感覺

綵:對,就像一把鑰匙。(另,我知道膝蓋本來就會隨時間自己慢慢好,請大家受傷一定要去看醫生)
我覺得確實不能只靠靈氣而已,確實要像你剛剛講的,自己要在正面情緒開啟之後多去探索一些改變的可能性,把危機當成轉機

綵:而在做改變之前,可以讓自己先接納情緒。讓情緒被自己、朋友、諮商師看見跟接納

(靈氣橋段已經結束)



Q: 負面的情緒有沒有用途?(40:05)

綵:比方說,當我生氣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大聲說話

閃亮:我也會,生氣是個讓人很有力量感的情緒

綵:雖然相反來說,也會有人沒有生氣的情緒。像是我對於老師這種角色,往往都是乖學生的形象,私下也不會對老師生氣

閃亮:我有一個經驗是,某個老師對我提出能力上的質疑,當下我立刻覺得我要改。但是三個月之後,我突然覺得他可以那樣想,但我覺得我沒有要改的地方

綵:這樣很好耶~我的話是不對老師憤怒,所以變相覺得讓老師對我提出建議跟批評,是我的不好。結果後來就有一天忍受不了,跟我爸媽怒吼這些不滿



Q: 我們要怎麼處理憤怒?(43:43)

閃亮:有個實驗是讓受試者經歷憤怒的事情,然後做1)揍沙包 or 2)把不爽的情緒罵出來 or 3)想別的事情。做的前後都會記錄憤怒指數,結果發現做 3)想別的事情(轉移注意力) 最有助於降低憤怒指數

我看到這個實驗的時候,就有想到為何要讓「情緒被水流走」。因為你不能用暴力去面對,以免養成用暴力短暫紓壓的習慣;但又不能只是單純的轉移注意力不去管他。所以「讓水流走」是一個有處理,但又不暴力的作法

綵:這讓我想到有其中一種「藝術治療」的概念也是類似的。治療師可以幫助個案來對作品進行詮釋,而創作跟詮釋的過程似乎也是一種不暴力但又能讓情緒被流走的方法。

【事實確認】上述實驗出自於《反叛》第八章
學者想要透過這個實驗得知「發洩是否有助於處理憤怒」
正確的實驗內容:
研究者讓受試者得到針對他們文章的嚴厲批評,包括毫無創意、文筆很差等,接下來受試者會被隨機分配到任一組:
1) [發洩] 打沙包,而且想著給出批評意見的人
2) [轉移注意] 打沙包,但是想著自己在健身
3) [控制] 靜靜坐在電腦前兩分鐘
之後,受試者可以自己決定要用多久、多大的噪音來對付給他們負評的人。
最後結果發現,1)[發洩] 的人攻擊性最強。
研究最終結論是:發洩不能熄滅怒火,反而會助長怒火。



Q: 要怎麼多加接觸正面情緒?(47:33)

綵:在自我探索之前,我對正面情緒也非常不熟悉(請見ep1)。開始自我探索之後,也是想要先處理負面情緒。但我覺得對於正面情緒,我們可以多去覺察哪些事情會讓我們有好心情。實際的作法是每天寫感謝日記,寫下3件值得感謝的事情。我寫了之後,發現他帶給我「原來我一天之中可以找出光亮的事情」的感覺。

閃亮:你什麼時候會寫?

綵:我現在沒有每天寫,但是低潮的時候會寫

閃亮:低潮的時候還會寫很強耶

綵:喔!這就是練習的重要性啊,低潮的時候要提醒自己現在要做這件事情

閃亮:我最近兩個月是寫「稱讚日記」,我會很明確的寫,例如「我今天注意到同事情緒不好,所以跟他聊了五分鐘」就是要這麼具體

綵:我稱讚跟感謝日記都有寫,而且我覺得可以先從稱讚日記開始寫,我覺得相對簡單一點

閃亮:你要舉例一下怎麼寫感謝日記嗎?(51:44)

綵:「我要感謝我哥哥家的貓,今天在我打開門的時候探頭出來,那個可愛的樣子讓我一整天都有好心情 或是「今天有一隻螞蟻走過來的樣子好好笑,讓我換一個心情」這種 或是「感謝今天的白飯很好吃」這種

閃亮:我也提供一個例子,因為我很喜歡一種紫色,所以我可能會寫「今天在路上看到了我喜歡的紫色,今天很開心!」

綵:你把你喜歡的紫色色號提供出來好了(閃亮補充:#CECEFF)

綵:也來幾個稱讚日記的例子吧,「我今天早上很低潮,外面又很熱,但我還是走到了閃亮家來錄音,我可以完成這麼艱困的任務太厲害了!」

閃亮:我的話......「我今天也花15分鐘享受閱讀,這樣的我很讚」

綵:我很意外今天錄完音之後心情整個好起來,因為我本來早上超級低潮

閃亮:喔,感覺這也是可以被寫進感謝或稱讚日記的事情

綵:對。而且我也覺得這是一個接受情緒,讓他流走的過程,甚至最後也創造了好的情緒進來

閃亮:謝謝所有聽眾(讀者)跟我們一起經歷這段旅程,我們下集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閃亮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閃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2
雖然今年的閱讀量不如 2022 年,但自栩為喜歡閱讀的我,還是很喜歡進行閱讀的盤點,並且將我認為最棒的幾本作品分享給大家。 2024 年我的總書籍接觸量是 37 本。我把它整理在文末。 總書籍接觸量 因為我有許多書不打算看完或正在看,因此用「總書籍接觸量」來形容。 其中我最喜歡的 5 本分別
2025/01/12
雖然今年的閱讀量不如 2022 年,但自栩為喜歡閱讀的我,還是很喜歡進行閱讀的盤點,並且將我認為最棒的幾本作品分享給大家。 2024 年我的總書籍接觸量是 37 本。我把它整理在文末。 總書籍接觸量 因為我有許多書不打算看完或正在看,因此用「總書籍接觸量」來形容。 其中我最喜歡的 5 本分別
2024/11/10
距離上一次斷捨離衣服竟然已經將近3年前了 ,這段期間衣櫃還是有增減、汰換一些東西,但沒有大幅度的整理。 這次又起心動念大動作,是因為近兩次去比較寒冷的地方旅遊,從我媽那裡拿了兩件(然後就還不回去的)厚外套,把衣櫃整個塞的不得動彈。我想,正式時候了...... 先回顧上一次整理之後得出的選衣結論:
Thumbnail
2024/11/10
距離上一次斷捨離衣服竟然已經將近3年前了 ,這段期間衣櫃還是有增減、汰換一些東西,但沒有大幅度的整理。 這次又起心動念大動作,是因為近兩次去比較寒冷的地方旅遊,從我媽那裡拿了兩件(然後就還不回去的)厚外套,把衣櫃整個塞的不得動彈。我想,正式時候了...... 先回顧上一次整理之後得出的選衣結論:
Thumbnail
2024/05/10
閃亮:大家好,歡迎回來『我們如何發現』我是閃亮 綵:我是綵 閃亮:這是睽違已久錄音有閃亮的出現 綵:太棒了 綵:沒錯,終於不是一個人錄了 閃亮:沒錯。我先交代一下,就是因為我去年一整年,其實沒有到一整年啦,去年一月到十月我在準備國考。然後後來十二月放榜發現有考上,所以⋯⋯ 綵:什麼叫發現
2024/05/10
閃亮:大家好,歡迎回來『我們如何發現』我是閃亮 綵:我是綵 閃亮:這是睽違已久錄音有閃亮的出現 綵:太棒了 綵:沒錯,終於不是一個人錄了 閃亮:沒錯。我先交代一下,就是因為我去年一整年,其實沒有到一整年啦,去年一月到十月我在準備國考。然後後來十二月放榜發現有考上,所以⋯⋯ 綵:什麼叫發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聽到情緒這兩個字 你~ 第一個想到是什麼? 憤怒 恐懼 悲傷 內疚 羞恥 痛苦 難過 害怕 自貶 是不是?! 哈哈,我不知道~ 但我所認識的人呢,幾乎都是想到這些負能量情緒,但這是非常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我也會這樣想啊,我也是一想到情緒就想到都是負能量的。 但我沒想到是,情緒也是有正面的
Thumbnail
聽到情緒這兩個字 你~ 第一個想到是什麼? 憤怒 恐懼 悲傷 內疚 羞恥 痛苦 難過 害怕 自貶 是不是?! 哈哈,我不知道~ 但我所認識的人呢,幾乎都是想到這些負能量情緒,但這是非常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我也會這樣想啊,我也是一想到情緒就想到都是負能量的。 但我沒想到是,情緒也是有正面的
Thumbnail
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面對不開心的負面情緒時,都只會將它收進"床下底"不理它,不處理,放在床下底自己從此就看不見了,那就等如沒事了!其實情緒垃圾不清理,它此終都不會消失,當你越積越多垃圾時,就會臭,會滋生細菌,例如抑鬱症,燥狂症,嚴重一點癌症都會出現。
Thumbnail
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面對不開心的負面情緒時,都只會將它收進"床下底"不理它,不處理,放在床下底自己從此就看不見了,那就等如沒事了!其實情緒垃圾不清理,它此終都不會消失,當你越積越多垃圾時,就會臭,會滋生細菌,例如抑鬱症,燥狂症,嚴重一點癌症都會出現。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這會是一個系列,在這個聊天室中,我會跟自己的各種情緒/感受對話來更加貼近自己和完整自己的感受,有興趣的你歡迎持續追蹤。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情緒/感受對話了呢?其實情緒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講座】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主講人】胡展誥  好喜歡今天的課程,更多的學習跟認識。而且非常淺顯易懂。很喜歡當中老師帶的深呼吸的部分,這讓身體更容易覺察跟放鬆。也更能敏銳的感受身體的感覺。 以下課程摘要: ■讓情緒流動 情緒無關對與錯: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我們怎麼解讀這件事的觀點,而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講座】別讓負面情緒綁架你 【主講人】胡展誥  好喜歡今天的課程,更多的學習跟認識。而且非常淺顯易懂。很喜歡當中老師帶的深呼吸的部分,這讓身體更容易覺察跟放鬆。也更能敏銳的感受身體的感覺。 以下課程摘要: ■讓情緒流動 情緒無關對與錯:當我們遇到一件事,我們怎麼解讀這件事的觀點,而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一直以來,情緒對我們來說總是一個很深的學習領域,一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情緒,為何要有情緒?常常有人在苦惱的時候,會說出: “如果不要有這情緒就好了!” 我也是好想不要有情緒喔!不過,今天聽了這場精彩的講座之後,我對情緒就更喜愛了!原來,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樣貌去看待他。 以下摘錄課程內容: #情緒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的情感和慾望十分簡單純粹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傷心就大哭一場,開心就大笑一場    但是人漸長大無論父母,老師,長輩都會要求你好好將自己情緒收起來  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心情  而是要求你不要影響其他人  慢慢你會知道如果自己將情緒毫無保留表達出來  不但不會被欣賞,更會被其他
Thumbnail
小時候我們的情感和慾望十分簡單純粹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傷心就大哭一場,開心就大笑一場    但是人漸長大無論父母,老師,長輩都會要求你好好將自己情緒收起來  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心情  而是要求你不要影響其他人  慢慢你會知道如果自己將情緒毫無保留表達出來  不但不會被欣賞,更會被其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