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紐波特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

卡爾.紐波特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2 共鳴讀書】~奪回數位自主權

。卡爾.紐波特 (Cal Newport) 《深度數位大掃除 Digital Minimalism》(時報文化,2019.12,340頁)/ 國家資訊圖書館電子書借閱(JPG格式)


Hyread Gaze X +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Hyread Gaze X +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是哪一本書,才看不到一半,就無懸念地讓我抓起手機,把Facebook 臉書 app 刪掉?

是 《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作者 卡爾.紐波特的《深度數位大掃除》!


這本書的書名原文直譯是「數位極簡主義」,裡面也用了「數位斷捨離」(digital declutter)這樣的標題。「斷捨離」的倡議,不只是在物質生活,更應該為現今人們使用數位科技,尤其是社交媒體上,提供進一步的反思機會。

也許就在不知不覺當中,你我就跌入了強迫性的數位連線上癮症黑洞中,難以自拔。當發現不管是吃飯時、等待時、行走時、與家人對話時...,總不自覺拿起手機滑臉書;當發現自己發了一篇文之後,便開始魂不守舍地確認按讚人數與分享流量;當發現居然和友人在 Message 或 Line 當中一則一則短訊持續進行對話...

對,我確認我疲勞與上癮,而且深切影響自己的生活及幸福感。



「數位極簡主義」Digital Minimalism

「數位極簡主義」Digital Minimalism


書中陳述,在我們沒有充分自覺的情況下,數位連線引誘著人們一步步走向過度使用的上癮深淵,正是因為所有的App與網站公司,傾全力利用人性的弱點,刻意設計將之如同「吃角子老虎機」一般,放入我們的口袋。


「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卻想要你的靈魂」(p.34)


操弄的是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回饋迴路。按「讚」行為,帶來「假歡愉的振奮感」,我們何時可以得到別人的「讚」,是一種無法預測的回饋,所以,總是掛心地不斷確認著貼文動態,不知不覺,時間就這麼憑空消失了。社交媒體平台就是要以此盡可能佔用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


「你的時間 = 他們的獲利」 (p.300)


除了讓人又愛又恨的「多巴胺」魔咒之外,還有人類天生追求社會認可的心理需求。那些「點擊式」的社交關係,即使連續天天互動,難道就表示彼此關係是深厚的嗎?又如「標記」這件事所帶來的社交滿意感,就代表我們都是深度支持的同路人嗎?


看著這些探問,真是令我嚇出一身冷汗。人類經過多少世代的演化,發展出應對彼此面對面的複雜資訊處理系統,現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居然滿足於按「讚」的那麼一丁點資訊交流,卡爾.紐波特不客氣地說,這是對人類的一種污辱!




怎麼辦呢?卡爾.紐波特提出了實際可行的「數位排毒 30 天」實驗計畫:

  1. 定義科技使用規則
  2. 停用30天,重新發現對自己重要與喜歡的事
  3. 30天之後,重新導入科技,用三點來篩選:是否可以支持自己重視的事?支持自己深信的價值觀?擬定操作程序限制(包含時間與使用方式)


作者極度倡議「獨處」的好處:從容的反思、獲致洞察力與情感平衡。提出了許多歷史名人的好看故事以佐證,如:林肯、梭羅《湖濱散記》、尼采、富蘭克林...等等,「散步」、「書寫」等「寧靜思考」的時間與空間,都提供了不受外界影響,專注在自己想法與創意的體驗。而在現此時,這件事必須反映在盡可能遠離智慧型手機上。


同時,有品質的社交關係,應建立於「對話為主的交流」(conversation-centric communication),具體建議依然是「別按讚」或留言,批次處理必須簡訊,設定固定實體會面或電話對話的交流時間。雖然一時戒斷連線的社交邊緣弱連結,也許會引發難以適應的孤獨感,但是,請深信,實體互動的豐富性將可帶來更飽滿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有意識地選擇與使用新科技,讓科技為我們的價值觀與信念服務,從半強迫的數位成癮泥沼裡抽離,奪回注意力自主權。

數位大掃除,可以就從今天開始!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卡爾.紐波特《深度數位大掃除》共鳴讀書表格 from Jinna Sun




avatar-img
Jinna Sun 藝起來共鳴
152會員
112內容數
盡信書不如共鳴,在字裡行間覺察自己。 一種幫助您有感閱讀且共鳴產出的高效讀書筆記法。 請至此處雲端連結下載空白表格檔案❤️:https://reurl.cc/NXld26 邀約分享聯絡信箱:jinnasu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2022年清明連假四日,除了例行家庭活動和部份依然得處理的工作之外,我就是抱著一台電子閱讀器,瘋狂啃書。(關於電子書閱讀的眉眉角角...)
嚴長壽 ,《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天下文化,2021年1月,277頁) 很榮幸收到嚴長壽先生贈書, 因為餞行學思達教學法的關係,有機會認識嚴總裁,甚至一次年會餐聚和總裁同一桌擔任桌長,近身體會到總裁的細心...
從「觀看藝術」到「鍛鍊思考」,從「讓思考可見」到「善用圖像表達」,視覺表達力在現今教育場域已普遍被重視,所指的不只是「敘事」、「敘思」、「敘理」,還要可以「敘感」、「敘情」、「敘念」。讓在腦中運作的感知、思維和決定,可以順暢傳遞給對方或社群,與之連結溝通,甚至是對社會發聲與倡議。
小說有一種魅力, 虛實辯證, 牽引著讀者的心。 我人在1770公尺高的武陵農場, 但每當拿起小說閱讀時, 便穿越到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 ,隨著小說主角日籍女作家青山千鶴子,和她的台灣通譯小千 小說有一種魅力, 虛實辯證, 牽引著讀者的心。  我人在1770公尺高的武陵農場, 但每當
旅行和閱讀這兩件事,其實是如此近似, 一個刺激點,決定 出走/閱讀, 期盼獲得原本沒有的 體驗/知識。 這兩件事的起始, 都是那面對未知的渴望。
我們在越清醒的情況底下,創意反而越被壓抑;越放空,大腦越能探索新奇點子。
2022年清明連假四日,除了例行家庭活動和部份依然得處理的工作之外,我就是抱著一台電子閱讀器,瘋狂啃書。(關於電子書閱讀的眉眉角角...)
嚴長壽 ,《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天下文化,2021年1月,277頁) 很榮幸收到嚴長壽先生贈書, 因為餞行學思達教學法的關係,有機會認識嚴總裁,甚至一次年會餐聚和總裁同一桌擔任桌長,近身體會到總裁的細心...
從「觀看藝術」到「鍛鍊思考」,從「讓思考可見」到「善用圖像表達」,視覺表達力在現今教育場域已普遍被重視,所指的不只是「敘事」、「敘思」、「敘理」,還要可以「敘感」、「敘情」、「敘念」。讓在腦中運作的感知、思維和決定,可以順暢傳遞給對方或社群,與之連結溝通,甚至是對社會發聲與倡議。
小說有一種魅力, 虛實辯證, 牽引著讀者的心。 我人在1770公尺高的武陵農場, 但每當拿起小說閱讀時, 便穿越到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 ,隨著小說主角日籍女作家青山千鶴子,和她的台灣通譯小千 小說有一種魅力, 虛實辯證, 牽引著讀者的心。  我人在1770公尺高的武陵農場, 但每當
旅行和閱讀這兩件事,其實是如此近似, 一個刺激點,決定 出走/閱讀, 期盼獲得原本沒有的 體驗/知識。 這兩件事的起始, 都是那面對未知的渴望。
我們在越清醒的情況底下,創意反而越被壓抑;越放空,大腦越能探索新奇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