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愛計較」的人嗎?這是一篇計較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民視有一部播出長達數年的連續劇,叫做「親戚不計較」。

raw-image

以前難得有叔公嬤級的長輩來家裡作客,一定是打開電視轉到民視,好好招呼他們的眼睛,偶爾我也會很應付性質的,陪著收看片刻。粗皮雄跟那些我根本弄不清楚彼此關係的親友們,總有吵不完的架。既然劇名是「親戚不計較」,看樣子是劇情裡的人物總是在計較某些事情,所以才一直吵架。總之,劇情的中心思想就是在呈現,人間關係愛計較的壞處。

但是,「不計較」跟「愛計較」,對人類社會來說,真的可以善惡的標籤,來截然區分嗎?那得要看,是誰在計較?計較甚麼事?還有,那些總愛說人家「愛計較」,希望人家「別計較」的人群,都是哪些人?


raw-image

一個理性的人,其實應該可以分清楚,甚麼是「理性的計較」跟「非理性的計較」。

例如,你想讓人際關係,有點基本的界線,讓自己過奇檬子更好的生活,而不是醬缸式的,甚麼都不分你我,所以跟對方提出問題,重新畫個有相處又有尊重的界線,這是「理性的計較」。

至於老是愛強調「不要分你我」,藉由不分清楚、沒有或刻意不釐清的灰色地帶,有意識(甚至貪婪),或無意識到自身站在既得利益的位置,享受著便宜行事的好處,這是「非理性的計較」。

在台灣,很多透過「非理性的計較」來剝削他人的既得利益者,最喜歡的就是台灣最美的風景:善良又沒原則的人們,與理盲濫情的社會風氣。

當你提出保障權益的呼聲,或認為至少獲得某些基本的尊重,像是有誠意的道歉,至少得露出甜美微笑(裸露身體的某個部位表示歉意這太低級我不行),那些原本受惠於沒界線又不尊重人的對方,就會被覺得打到痛處,對應的方法就是趕快解決像你這種提出問題的人。不然,像你這樣的人要是越來越多,他們還得重新學習甚麼是界線跟尊重,過往在台灣最美風景的保護傘下,他們得以不被揭穿的醜陋人設,就會面臨崩壞。

然後,這樣的人就會使用各種姿態(ㄑㄧㄥˊㄌㄜˋ),跟你來個「非理性的計較」,像是氣急敗壞的辱罵,或是滿腹委屈表情反擊,指責你「愛計較」。


raw-image

歷史課本背不求甚解的背完了,考試考完了,就通通還給老師了。也不想想人類的生活可以發展到現在,或是個人在歷史的變局中得到幸福(不見得是大眾的幸福),都是千百年來,有人不停的,在事事計較。

馬丁路德開了宗教改革的第一槍,計較贖罪券是斂財、計較經典的閱讀與解釋被壟斷、計較神職人員腐敗。其實,當年馬丁路德也可以選擇不要計較,他好好當個威登堡大學教授,不要寫甚麼《九十五條論綱》去跟教廷對著幹,也可以過得很舒服阿。

路德的改革呼聲,致使教會再次分裂,各教派打打殺殺,人類從流血中逐漸學習到宗教寬容,至今教派百花齊放數不清,當然,不信的自由也成為現今普世價值。

19世紀末,也是有個人決定跟清廷計較,到處去募款搞革命,沒錢就去找海外華僑當金主要錢。因為搞革命東奔西走,認識了很多年輕的紅粉知己,後來還當上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而且有很長一段時間,台灣的校園,在升旗周會的場合,還得向他的遺像行三鞠躬禮。

我就問,要是他不愛計較,好好當個清國的順民,別說是大總統、大元帥、非常大總統,更別說他作為羅莉控令人稱羨的幾段情,會成為現在的美談嗎?

raw-image

遠的不說,講點近事。

台灣能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也是因為挺婚平的進步人士不斷在努力計較,婚姻家庭不應該只有一種形態,讓大眾了解同婚不會讓爸爸變不見;讓相愛的彼此能夠有法律保障,不會因為其中一方過世,無法繼承財產,或是有一方躺在醫院,不能探病也不能簽署手術同意書。

所以從同婚入民法的付委、愛(礙)家公投訴求婚姻家庭全民同意,然後748釋憲案通過,因為計較,台灣的民主與人權,才會走在其他亞洲國家前面。

老人都愛話當年,以前每當老媽講起他力爭上游讀到台大的勵志故事,都會提到一位女性長輩(實際有沒有這個人我不清楚),勸他「女人不用讀太多書,會寫信就好」,但是他總告訴我,自己很不認同,也不願意複製貼上家族那些女長輩們,因為沒讀書沒知識,嫁娶跟職業沒有太多選擇的後塵。當年很多戰後嬰兒潮的台灣人,努力往更高的教育程度上走,計較著以後過能更好的生活。


raw-image

計較其實不是壞事,壞就壞在,對社會上某些既得利益者來說,那些「理性的計較」,是他們背上的芒刺。最好你就不要跟他們計較,乖乖聽話不要提出問題,不然,你的「理性的計較」就會被惡意包裝成,被社會上以負面眼光看待的「愛計較」。

當年財大勢大的教廷,最希望大家別計較贖罪券的收益、聖經的權釋,還有內部腐敗的問題。

幹嘛計較那麼多呢?我們都是信同一個上帝讀同樣的經典啊,我讀經典給你聽,那就跟你自己讀經典是一樣的,我又不會害你,聽PAPA的話就對了。

當初同婚法案在立法院在付委討論之際,有某黨的立委還表示,同志們不能合法結婚,也都這樣幾十年了,法案沒有通過的急迫性,意思就是同志團體好愛計較喔,已經沒那麼多歧視與汙名了,居然還要享有合法婚姻。

愛把「非理性計較」當武器的人們,往往是權力或道德位階上的既得利益者,也就是所謂「討厭的大人」。他們那張嘴,老是勸人「不要計較」,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好愛計較喔!他們完全忘了自己也年輕過,當年那份計較也曾經是理性的,拿自己的人生願景,跟上一代計較說:

你們那種沒知識又貧窮還嫁雞隨雞的人生,我才不要。我就是要升學,看更大的世界有更好的婚姻家庭,我不要跟你們一樣沒水準。

他們當然是不會明目張膽的,批評上一代的層次很低,但是默默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那本來就是在計較阿!不過呢,卻在擁有了權力與道德的優勢地位之後,把自己包裝成擁有「不計較」美德的大人,接著更能以不言明的,不費追灰之力的方式,計較到很多好處。

面對比自己下位的人們,那些試圖獲得應有的權益與尊重的「理性的計較」,他們總是急忙撇清:

我都沒計較你幹嘛計較,幹嘛分那麼清楚,我又不會害你(那就是會)!


其實他們沒說的是:

我可以跟你計較但是你不能跟我計較!


raw-image

例如搭火車根本沒買座位,但是大辣辣坐在別人位置上的長者,推說自己腰不好,借坐幾站就下車(以下省略五萬字)。他要的就是買座票的乘客,別跟他計較,因為我老你小,我可以計較你的座位,你來要回座位,就是欺負我老,你就是愛計較。

人善良,更要計較,自己的生活才會變成你喜歡的樣子。那些把「不要計較」放在嘴邊的既得利益者,總是把「不計較」無限放大、膨脹,包裝為的一種義務而不是美德,對於「合理的計較」則被他們汙名化為「愛計較」的惡德。

有發現都是哪些人沒穿褲子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淺咖啡-avatar-img
2022/12/04
把爭取權利說成「 計較」,是既得利益者最好用的藉口
Cathy Tsai │ 蔡凱西-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4
就是囉
大家多少都會計較一點吧,這就是人
Cathy Tsai │ 蔡凱西-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4
連狗勾都會計較了何況是人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4會員
332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3/29
大河劇裡的紫式部,餘溫漸退,蔦重現正熱映中,2026年由豐臣兄弟接棒,繼之將由松坂桃李演繹小栗忠順這位曾被明治政府以「逆賊」之名處死,遺忘在歷史角落裡的「敗者」。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5/01/03
1984年朝日新聞刊登的全版廣告,刊登了10種當時話題新商品,隨著時代的演變,當年這些商品部份在外型和功能上持續進化,還成為現代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反映出廠商向消費者置入方便、安全與健康的行銷。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2024/12/30
回顧2024年在方格子平臺上的創作活動與合作經歷,包括發表的文章數量、書籍合作、文稿審訂等。此外,作者分享了參加各種文學活動的體驗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表達了對合作夥伴和支持者的感謝,並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合作邀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人性要是這麼好概括就沒那麼多問題了。 人性本「多元」。 雙方都可以舉出支持自己性善論、性惡論的例子,以及抨擊對方的反例。這已經不是拿特例當通例的無賴行為,而是雙方都是通例,何以如此,就因為兩邊的例子都他媽太多。 到底何謂「好人」、何謂「壞人」呢?如果你還是只能這樣二分,那你對這個社會的評斷,大抵上還
Thumbnail
最後,筆者要來談一些比較鬆散、瑣碎的觀念,釐清一些現代常常說,尤其台灣常講,但其實非常有問題的東西。道理無比真實又殘酷,人類對於自身際遇的判斷,是比較而來。窮人看到富裕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窮,我們會珍惜現有,是因為知道以前過更糟,其他人更慘,回頭看才覺得現有一切值得珍惜。
Thumbnail
最後,筆者要來談一些比較鬆散、瑣碎的觀念,釐清一些現代常常說,尤其台灣常講,但其實非常有問題的東西。道理無比真實又殘酷,人類對於自身際遇的判斷,是比較而來。窮人看到富裕生活才會覺得自己窮,我們會珍惜現有,是因為知道以前過更糟,其他人更慘,回頭看才覺得現有一切值得珍惜。
Thumbnail
「互相」只適用在水準相當的人物,水準有所落差,就是二個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互相」只適用在水準相當的人物,水準有所落差,就是二個不同的世界!!
Thumbnail
相處是要多多體諒,互相幫忙與照應的一個模樣。
Thumbnail
相處是要多多體諒,互相幫忙與照應的一個模樣。
Thumbnail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過往,我有著自己的見解與立場,選了一邊站, 如今,我選擇相信不同立場的人都是善良的, 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足以能了解事實的全貌, 放下自己的世界觀,拾起謙虛, 負自己的責任。
Thumbnail
Marija Zaric on Unsplash   看我的廣告宣傳,就知道現在的台灣人對什麼主題有興趣,並且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在預設中,我們仍堅持這個,就像我常常讓別人告訴我的:為什麼要放下堅持的預設立場?有這個不好嗎?你在所謂的堅持之中,有看到什麼?你的生活,關乎你的家人朋友,你的生活形狀通通與
Thumbnail
Marija Zaric on Unsplash   看我的廣告宣傳,就知道現在的台灣人對什麼主題有興趣,並且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在預設中,我們仍堅持這個,就像我常常讓別人告訴我的:為什麼要放下堅持的預設立場?有這個不好嗎?你在所謂的堅持之中,有看到什麼?你的生活,關乎你的家人朋友,你的生活形狀通通與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在這個販賣焦慮的時代,說到「比較」,不少人會聯想到攀比,覺得喜歡比較的人是慾望過多,不懂知足常樂。 許多文章、媒體、電影,甚至親朋好友,都在崇尚「無須比較」這個道理。雖然大多是出於好意,但當自己事情經歷多了,又覺得這句話像是自我安慰居多。
Thumbnail
Kamila Maciejewska on Unsplash   這幾年寫了不少文章(我只是指其他地方),講得都是對這人際之間,社會之間以及我們之間的觀察,我沒有說我是對的,也或者我是錯的,因為在對錯的那一塊上已經叫人是非分不清。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即便我看不慣(即使我表弟),把他們的行為訴諸一種正
Thumbnail
Kamila Maciejewska on Unsplash   這幾年寫了不少文章(我只是指其他地方),講得都是對這人際之間,社會之間以及我們之間的觀察,我沒有說我是對的,也或者我是錯的,因為在對錯的那一塊上已經叫人是非分不清。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即便我看不慣(即使我表弟),把他們的行為訴諸一種正
Thumbnail
我們從小就喜歡搞小團體,因此久而久之只要價值觀與我們不同的,我們就會有意無意的表達出排斥的感覺,這造成了社會的隔閡,傷害到彼此的感情,我們不是真的想要評判他人,但我們就是這樣做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我們不該強加自己的思想到別人身上,不過如果你沒有價值觀,你該進來看看。
Thumbnail
我們從小就喜歡搞小團體,因此久而久之只要價值觀與我們不同的,我們就會有意無意的表達出排斥的感覺,這造成了社會的隔閡,傷害到彼此的感情,我們不是真的想要評判他人,但我們就是這樣做了。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我們不該強加自己的思想到別人身上,不過如果你沒有價值觀,你該進來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