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普遍碰到的問題是沒時間閱讀,其次是書看不懂,或一看就想睡。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提到,閱讀時若會湧上睡意,這樣的閱讀就是假的,有可能是被迫閱讀,或是礙於他人評價而讀了他人推薦的書,這些都是沒必要的。這是一個觀點。
另一個觀點則是在
《從邊緣到大師》其中一篇演講稿提到,一本書若不適合你看,往往因為時候未到,或者說只有在你準備好時才適合你看。
即便讀了看不懂,或想睡覺,但偶爾還是會拿起來翻閱,並從中獲得自己需要的東西。
在年紀稍長時,你或許會回頭重讀,然後發現書竟然變了——因為你也變了,而且書的內容感覺更有智慧——或更蠢。因為你可能比起過去更有智慧或更蠢。
在英國貨幣制度改為十進制時,物價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迅速飛漲。小時候的尼爾・蓋曼發現用先令標價的書比重新印刷的書便宜了一半,所以他會在書店仔細翻看書本的標價,找尋用先令訂價的書,想辦法用有限的零用錢買到最多的書。
他說,他讀了很多爛書,都只是因為便宜。但他在書裡發現了托馬・迪斯科的《骨頭回聲》,也因此吸引月書店老闆的注意,老闆帶著尼爾・蓋曼接觸更多的事物,他們聊書,也聊科幻。後來 20 歲的尼爾・蓋曼跟書店老闆說他在寫書,書店老闆還引薦他認識出版社的業務代表。
我們會常常會藉著超越自己的界線來發現界線,然後慌張地躲回舒適區,繼續成長、變化,改頭換面。
粉絲專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