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學伴或是讀友,常會交流關於筆記的話題。內容不外乎是…
- 你有做筆記的習慣嗎?
- 是用紙本筆記,還是數位筆記?
- 你都是怎麼做筆記的?
- ……
擇其所好,愛其所擇
市面上的關於筆記術的書籍琳瑯滿目,手機或電腦上的筆記 APP 也推陳出新地上架著。
2021 年發現 Roam Research 後,我便愛上了它。簡約的空白頁面 + 雙向連結,這二大功能輕鬆地解放了我的大腦,也很適合應用寫子彈筆記。
不過 Roam Research 需要付費訂閱,每月 15 美金,長期下來是項負擔,成了數位筆記新手望之卻步的門檻。後來發現 Logseq ,免費版本的功能已符合我的筆記需求,便將 Roam Research 上的全數筆記匯入 Logseq,從此 Logseq 成了我每日都會打開的必用 APP 之一。
讀友群中還有 Notion 高手,Notion 強大的資料庫管理功能也是我的最愛,運用得宜時它還能化身為個人部落格模樣。
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筆記軟體也一樣,鮮少有一種筆記軟體就能涵括所有需求,各個筆記軟體間都有它的訴求主軸,沒有所謂最好的,只有找出適合你的。
會用它且用得來,就是最適合你的筆記方式。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魯曼最早做筆記的方式跟多數人一樣,在書本旁的空白處寫下想法,或者彙整到筆記後按日期或主題分類收集。持績一陣子之後,他發現這樣的筆記並不能產生什麼作用。
於是他改變自己做筆記的方式,他把筆記全部寫在卡片上,在邊角上寫上編號,然後放在盒子裡,也就是卡片盒。
卡片盒筆記法的特點是,每個知識、想法或感覺,都書寫在單獨的卡片上,然後開始想:如何把卡片連結到不同的上下文脈絡裡,替新的文本做出貢獻。
為什麼要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當我透過寫作表達觀點時,有時寫著寫著會發現重點移轉到另一個地方,此時若執著於原來的主題,就會呈現文不對題之感。
有時則是寫著寫著就萌生了新的主題靈感出來,而當下可能對新主題的觀點是更為完整的,我便會放下原來的寫作主題,開始書寫新主題內容。
最常見的是一時的靈感興起,但寫作過程被中斷,回頭要繼續書寫時,發現情境與氛圍銜接不上本來的想法。
總結以上的情況,就是在寫作的過程裡,其實摻雜著許多變數,這些變數都有可能導致寫作無法符合最先的預期或計畫。
而這些情形最常見於主題式寫作,也就是用由上而下的思維邏輯在進行寫作。
跳脫計畫的框架
《長銷》這本書提到賓州大學頂尖心理學家史考特.貝瑞.卡夫曼詮釋創意的來源:
「創意的過程通常不是一條筆直的線,而是經過許多彎彎繞繞,最後才看到成品。創意的構想在本質上會隨著時間進化,反映出各種想法的激盪,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能忍受模糊、挫折和計畫的變化。」
由下而上的寫作思維
《卡片盒筆記》作者則是說,在寫作過程裡, 如果你制定了個計劃,等於是為自己強加一個計劃,那就可能會把自己限制住了!若想依照計劃前進必須強迫自己寫作,且會耗用自己的意志力。
作者認為寫作不是線性的過程,必須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中切換,只要一卡住,他就去做別的事。
要能維持在不同的工作項目間的掌握感,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保有各種選項,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最開頭發想的那個想法。
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他能補捉住當下的想法,將想法逐一的寫在個別的卡片上,他要做的就是在卡片中找到相關性,並進合彙整出新的筆記 ( 也可視為是文章的產出 )。
又或者卡片與已存在的文章有所連結,便可將卡片插入舊文中,為舊文章帶來新的因子,讓原先的想法發揮貢獻。這就是由下而上的寫作思維。
我的卡片盒筆記
Logseq 非常適合用來實作卡片盒筆記法,除此之外,可結合卡片筆記術的數位筆記還有:Roam Research、Heptable、Obsidian 、Notion、Evernote…等,最原始的紙本卡片也很適合。
魯曼有兩個卡片盒,一個是書目用卡片盒,另一個則是用來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用的卡片盒。
書目卡片盒
魯曼的書目用卡片盒裡面包含參考資料,還有對於文獻內容的簡單記載。
每當他讀到某些值得記載的東西,他第一步會把書目資訊寫在卡片的一面,在另一面寫下資訊內容的簡短筆記,這些卡片會放進書目卡片盒裡。
Logseq 中的 「quick capture」就是我的書目卡片盒,無論是閱讀或追劇,看到不錯的內容就會隨手摘錄到「quick capture」中。除此之外,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也會當下記在「quick capture」裡,不便打字或書寫時,我會運用 iPhone 的聽寫備忘發錄下關鍵內容。
想法卡片盒
魯曼另一個用來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的卡片盒,內容主要是回應他讀過的書目盒裡的卡片。
魯曼會在一段短時間後回頭查看書目卡片盒裡的卡片筆記,思考它們對於自己的想法和寫作有什麼樣的關聯性。接著把自己的想法、評論或看法,寫在新的卡片上,每一張卡片只寫一個想法。
我在 Logseq 中以 「觀點想法🤔」頁面當作是魯曼的想法卡片盒,這個卡片盒內裡的卡片筆記就是未來寫作的核心卡片。
主題卡片盒
當想法卡片盒裡的核心卡片累積到一些數量後,再尋找卡片之間的關聯度,找出共同主題並設定主題頁面,比如「做自己」、「寫作力」、「閱讀力」…等主題。
後來新增的核心卡片,若與原來的主題有連結,會直接串連起來。經過日積月累,就可以彙整其中一個主題卡片盒裡的卡片,將之編排潤飾後成為一篇可發表公佈的文章。
寫作不是從空白頁開始
由上可知,我的寫作並非由一頁空白開始,而是始於平時積累的筆記,將之彙整潤飾後的產出。
如果平時沒有閱讀,沒有卡片記錄,就容易回到過去學校學的由上而下的寫作思維,從一頁空白開始發想主題,搜集素材,擬定大綱,其中最難的就是發想主題,及文章的引言開頭。
由上而下的寫作思維有個特點,因為素材太空洞,寫作過程中必須先尋找素材,就容易在尋找素材中分心。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網路搜尋某資訊時,意外發現其他感興趣的資訊,然後就被網路綁架了,偏離原來的搜尋主軸。
結語
完整的卡片盒感覺是相當複雜的,在開始摸索時,我的腦子都要打結了,光是釐清一堆的筆記名稱就已讓我不知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把自己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某天突然想到,魯曼寫了那麼多本書及論文,那些都是高層次、高水準的產出,他的筆記運用當然也已達到另一個境界。
而我,只是想透過寫作釐清思維,並藉此督促自己要閱讀與寫作;又或者在進行解決問題的閱讀之後,透過寫作加深閱讀印象,或驗証閱讀效果,然後再將寫作文章在網路上公佈分享而已,其寫作的層次水準尚不能與魯曼或
《卡片盒筆記》的作者同言而喻。
頓悟這點後,我便能藉由 Logseq 這個工具將卡片盒筆記法熟練的運用,大致的流程是:
- 平時記錄當下學到的知識、想法甚至於情感,一個知識就是一張卡片,在 Logseq 的呈現就是一個 block。
- 一段時間之後回頭看第一點的筆記,把產生的想法論點寫下來,成為核心筆記。
- 再由核心筆記中找出關連性與之串連,個人的習慣性做法是用主題標籤來區隔。
- 最後由主題標籤裡發想寫作的主題與架構,並將核心卡片穿插於架構內,成為永久筆記。
你慣用的筆記方式是哪一種呢?歡迎留言或私訊交流。
購書資訊連結:博客來 | 讀墨
你可能也感興趣…
本文經【闆娘的夏天雜貨舖】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