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盒筆記》讓碎片的想法記錄,幻化為系統性架構的文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學伴或是讀友,常會交流關於筆記的話題。內容不外乎是…

  • 你有做筆記的習慣嗎?
  • 是用紙本筆記,還是數位筆記?
  • 你都是怎麼做筆記的?
  • ……

擇其所好,愛其所擇

市面上的關於筆記術的書籍琳瑯滿目,手機或電腦上的筆記 APP 也推陳出新地上架著。

2021 年發現 Roam Research 後,我便愛上了它。簡約的空白頁面 + 雙向連結,這二大功能輕鬆地解放了我的大腦,也很適合應用寫子彈筆記。

不過 Roam Research 需要付費訂閱,每月 15 美金,長期下來是項負擔,成了數位筆記新手望之卻步的門檻。後來發現 Logseq ,免費版本的功能已符合我的筆記需求,便將 Roam Research 上的全數筆記匯入 Logseq,從此 Logseq 成了我每日都會打開的必用 APP 之一。

讀友群中還有 Notion 高手,Notion 強大的資料庫管理功能也是我的最愛,運用得宜時它還能化身為個人部落格模樣。

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筆記軟體也一樣,鮮少有一種筆記軟體就能涵括所有需求,各個筆記軟體間都有它的訴求主軸,沒有所謂最好的,只有找出適合你的。

會用它且用得來,就是最適合你的筆記方式。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法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魯曼最早做筆記的方式跟多數人一樣,在書本旁的空白處寫下想法,或者彙整到筆記後按日期或主題分類收集。持績一陣子之後,他發現這樣的筆記並不能產生什麼作用。

於是他改變自己做筆記的方式,他把筆記全部寫在卡片上,在邊角上寫上編號,然後放在盒子裡,也就是卡片盒。

卡片盒筆記法的特點是,每個知識、想法或感覺,都書寫在單獨的卡片上,然後開始想:如何把卡片連結到不同的上下文脈絡裡,替新的文本做出貢獻。

為什麼要使用卡片盒筆記法

當我透過寫作表達觀點時,有時寫著寫著會發現重點移轉到另一個地方,此時若執著於原來的主題,就會呈現文不對題之感。

有時則是寫著寫著就萌生了新的主題靈感出來,而當下可能對新主題的觀點是更為完整的,我便會放下原來的寫作主題,開始書寫新主題內容。

最常見的是一時的靈感興起,但寫作過程被中斷,回頭要繼續書寫時,發現情境與氛圍銜接不上本來的想法。

總結以上的情況,就是在寫作的過程裡,其實摻雜著許多變數,這些變數都有可能導致寫作無法符合最先的預期或計畫。

而這些情形最常見於主題式寫作,也就是用由上而下的思維邏輯在進行寫作。

跳脫計畫的框架

《長銷》這本書提到賓州大學頂尖心理學家史考特.貝瑞.卡夫曼詮釋創意的來源:

「創意的過程通常不是一條筆直的線,而是經過許多彎彎繞繞,最後才看到成品。創意的構想在本質上會隨著時間進化,反映出各種想法的激盪,在創作的過程中,要能忍受模糊、挫折和計畫的變化。」

由下而上的寫作思維

《卡片盒筆記》作者則是說,在寫作過程裡, 如果你制定了個計劃,等於是為自己強加一個計劃,那就可能會把自己限制住了!若想依照計劃前進必須強迫自己寫作,且會耗用自己的意志力。

作者認為寫作不是線性的過程,必須一直在不同的工作項目中切換,只要一卡住,他就去做別的事。

要能維持在不同的工作項目間的掌握感,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保有各種選項,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最開頭發想的那個想法。

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他能補捉住當下的想法,將想法逐一的寫在個別的卡片上,他要做的就是在卡片中找到相關性,並進合彙整出新的筆記 ( 也可視為是文章的產出 )。

又或者卡片與已存在的文章有所連結,便可將卡片插入舊文中,為舊文章帶來新的因子,讓原先的想法發揮貢獻。這就是由下而上的寫作思維。

我的卡片盒筆記

Logseq 非常適合用來實作卡片盒筆記法,除此之外,可結合卡片筆記術的數位筆記還有:Roam Research、Heptable、Obsidian 、Notion、Evernote…等,最原始的紙本卡片也很適合。

魯曼有兩個卡片盒,一個是書目用卡片盒,另一個則是用來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用的卡片盒。

書目卡片盒

魯曼的書目用卡片盒裡面包含參考資料,還有對於文獻內容的簡單記載。

每當他讀到某些值得記載的東西,他第一步會把書目資訊寫在卡片的一面,在另一面寫下資訊內容的簡短筆記,這些卡片會放進書目卡片盒裡。

Logseq 中的 「quick capture」就是我的書目卡片盒,無論是閱讀或追劇,看到不錯的內容就會隨手摘錄到「quick capture」中。除此之外,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也會當下記在「quick capture」裡,不便打字或書寫時,我會運用 iPhone 的聽寫備忘發錄下關鍵內容。

想法卡片盒

魯曼另一個用來收集想法跟產生想法的卡片盒,內容主要是回應他讀過的書目盒裡的卡片。

魯曼會在一段短時間後回頭查看書目卡片盒裡的卡片筆記,思考它們對於自己的想法和寫作有什麼樣的關聯性。接著把自己的想法、評論或看法,寫在新的卡片上,每一張卡片只寫一個想法。

我在 Logseq 中以 「觀點想法🤔」頁面當作是魯曼的想法卡片盒,這個卡片盒內裡的卡片筆記就是未來寫作的核心卡片。

主題卡片盒

當想法卡片盒裡的核心卡片累積到一些數量後,再尋找卡片之間的關聯度,找出共同主題並設定主題頁面,比如「做自己」、「寫作力」、「閱讀力」…等主題。

後來新增的核心卡片,若與原來的主題有連結,會直接串連起來。經過日積月累,就可以彙整其中一個主題卡片盒裡的卡片,將之編排潤飾後成為一篇可發表公佈的文章。

寫作不是從空白頁開始

由上可知,我的寫作並非由一頁空白開始,而是始於平時積累的筆記,將之彙整潤飾後的產出。

如果平時沒有閱讀,沒有卡片記錄,就容易回到過去學校學的由上而下的寫作思維,從一頁空白開始發想主題,搜集素材,擬定大綱,其中最難的就是發想主題,及文章的引言開頭。

由上而下的寫作思維有個特點,因為素材太空洞,寫作過程中必須先尋找素材,就容易在尋找素材中分心。

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就是在網路搜尋某資訊時,意外發現其他感興趣的資訊,然後就被網路綁架了,偏離原來的搜尋主軸。

結語

完整的卡片盒感覺是相當複雜的,在開始摸索時,我的腦子都要打結了,光是釐清一堆的筆記名稱就已讓我不知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把自己搞得一個頭兩個大。

某天突然想到,魯曼寫了那麼多本書及論文,那些都是高層次、高水準的產出,他的筆記運用當然也已達到另一個境界。

而我,只是想透過寫作釐清思維,並藉此督促自己要閱讀與寫作;又或者在進行解決問題的閱讀之後,透過寫作加深閱讀印象,或驗証閱讀效果,然後再將寫作文章在網路上公佈分享而已,其寫作的層次水準尚不能與魯曼或《卡片盒筆記》的作者同言而喻。

頓悟這點後,我便能藉由 Logseq 這個工具將卡片盒筆記法熟練的運用,大致的流程是:

  1. 平時記錄當下學到的知識、想法甚至於情感,一個知識就是一張卡片,在 Logseq 的呈現就是一個 block。
  2. 一段時間之後回頭看第一點的筆記,把產生的想法論點寫下來,成為核心筆記。
  3. 再由核心筆記中找出關連性與之串連,個人的習慣性做法是用主題標籤來區隔。
  4. 最後由主題標籤裡發想寫作的主題與架構,並將核心卡片穿插於架構內,成為永久筆記。

你慣用的筆記方式是哪一種呢?歡迎留言或私訊交流。

購書資訊連結:博客來 | 讀墨

你可能也感興趣…

本文經【闆娘的夏天雜貨舖】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依儒-avatar-img
2022/10/02
好棒的分享唷!
avatar-img
闆娘Summer的沙龍
20會員
45內容數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朗朗上口的一句話。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總有覺得不得已的時侯。那麼,要如何降低這些不得已時刻發生的機率呢?掌握情緒、思考、金錢、效能…等各面向,拿回主導權,你我都能更愜意的做自己的主人。
闆娘Summ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5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2023/06/15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2023/04/07
《人生大事》看似以殯葬業與死亡為主軸,實則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劇裡武小文與外婆午睡,她醒了,外婆卻再也醒不來;病故小女孩的父親懊悔平時忙於工作疏於陪伴關懷;熙熙的先生酒駕車禍、面目全非的當場死亡;莫大姐一通電話道上莫老爺辭世的惡耗…這些都是在陳述人生無常、愛要及時的橋段。
Thumbnail
2023/04/07
《人生大事》看似以殯葬業與死亡為主軸,實則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劇裡武小文與外婆午睡,她醒了,外婆卻再也醒不來;病故小女孩的父親懊悔平時忙於工作疏於陪伴關懷;熙熙的先生酒駕車禍、面目全非的當場死亡;莫大姐一通電話道上莫老爺辭世的惡耗…這些都是在陳述人生無常、愛要及時的橋段。
Thumbnail
2023/03/28
那一年春天,母親確診淋巴癌末期,餘命預估一年。我向公司提出請降職級的要求,放棄勞健保及主管的津貼與福利,如此一來行程不用被大小會議或課程活動所束縛,時間安排上更自主。 前輩跟我說:「世上得癌症的人那麼多,又不是只有妳媽得癌症,幹嘛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一般,連工作都不顧。」與這位前輩的互動過程中,我從他各
Thumbnail
2023/03/28
那一年春天,母親確診淋巴癌末期,餘命預估一年。我向公司提出請降職級的要求,放棄勞健保及主管的津貼與福利,如此一來行程不用被大小會議或課程活動所束縛,時間安排上更自主。 前輩跟我說:「世上得癌症的人那麼多,又不是只有妳媽得癌症,幹嘛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一般,連工作都不顧。」與這位前輩的互動過程中,我從他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首創,利用這樣的筆記法,魯曼成為20世紀最多產的社會學理論家,且其創見橫跨多個領域。雖然卡片盒筆記是一個可適用於學術及非虛構寫作的筆記術,但本書的預設情境多是放在學術寫作的脈絡下,且更講究卡片盒筆記的原理說明,個人較建議搭配其他實作型的書籍一同閱讀。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由德國社會學家尼可拉斯.魯曼首創,利用這樣的筆記法,魯曼成為20世紀最多產的社會學理論家,且其創見橫跨多個領域。雖然卡片盒筆記是一個可適用於學術及非虛構寫作的筆記術,但本書的預設情境多是放在學術寫作的脈絡下,且更講究卡片盒筆記的原理說明,個人較建議搭配其他實作型的書籍一同閱讀。
Thumbnail
我覺得無論是寫小說還是知識寫作,最痛苦的就是腦中一片空白還要硬擠出東西,或是腦中思考混亂不知從何下手,不知起點在哪?也不知終點在哪?這樣的寫作過程真的會讓人焦慮到想逃避。最近讀到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我覺得像是發現了如何讓寫作的汪洋浮出一些沙洲,累積成小島與陸地的過程。
Thumbnail
我覺得無論是寫小說還是知識寫作,最痛苦的就是腦中一片空白還要硬擠出東西,或是腦中思考混亂不知從何下手,不知起點在哪?也不知終點在哪?這樣的寫作過程真的會讓人焦慮到想逃避。最近讀到卡片盒筆記這本書,我覺得像是發現了如何讓寫作的汪洋浮出一些沙洲,累積成小島與陸地的過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由德國的社會學家魯曼發明的,透過這個筆記法他總共出版了 70 本書和 400 篇論文,是位相當多產的學者。 卡片盒筆記法的德文原文是 Zettelkasten,其中 Zettel 是卡片 / 筆記的意思,而 Kasten 則是盒子 / 箱子的意思,兩個字合起來就是「卡片盒筆記」。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一書,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所發明,透過這套系統式地學習方式,他成功撰寫出70本以上專書、400篇以上論文,因此本書便是以此為出發,向讀者介紹「卡片盒筆記」究竟有甚麼魔力可以幫助我們思考,產生源源不絕的洞見!
Thumbnail
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後來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
Thumbnail
管理腦袋中突然想到的點子並做出行動,實際上非常困難。現在網路上的好資訊很多,自己受啟發的好點子也很多。問題是:這些點子真的能被我們保存下來、甚至轉變成行動嗎?後來我才發現:「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就是在解決多數知識工作者都會面臨到的難題 - 把模糊不清的碎片想法,組合成具體可行動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的概念 記得學生時期,上課作筆記時,總是從第一章開始,由上而下一句一句抄下重點,把填滿筆記本視為一種成就。長大後,偶爾有寫文章的需求,也依照學校教的:訂定主題,擬定章節大綱,然後想辦法填滿其中內容。這樣習以為常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的概念 記得學生時期,上課作筆記時,總是從第一章開始,由上而下一句一句抄下重點,把填滿筆記本視為一種成就。長大後,偶爾有寫文章的需求,也依照學校教的:訂定主題,擬定章節大綱,然後想辦法填滿其中內容。這樣習以為常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呢?
Thumbnail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Zettelkasten),Zettel(Note or Slip)和Kasten(Box),翻成中文就是卡片盒筆記。 這是德國魯曼教授發明的筆記法,他靠著這個獨創的筆記法自學有成。 卡片盒筆記的主要3個概念 由下而上的筆記法 先說說什麼是由上而下的筆記法。 總結
Thumbnail
什麼是卡片盒筆記? 卡片盒筆記(Zettelkasten),Zettel(Note or Slip)和Kasten(Box),翻成中文就是卡片盒筆記。 這是德國魯曼教授發明的筆記法,他靠著這個獨創的筆記法自學有成。 卡片盒筆記的主要3個概念 由下而上的筆記法 先說說什麼是由上而下的筆記法。 總結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申克.艾倫斯是德國學者,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教育哲學。本書詳細介紹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魯曼是相當多產的學者,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他多產的秘密。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申克.艾倫斯是德國學者,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教育哲學。本書詳細介紹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魯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魯曼是相當多產的學者,卡片盒筆記法就是他多產的秘密。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是什麼?既然卡片盒這麼厲害,那究竟應該要怎麼操作?那跟一般的筆記方法有什麼不同?我在看完「卡片盒筆記」之後的現況。我現在已經讀完了三本書(不包含「卡片盒筆記」),那目前我每天還是持續在閱讀跟寫筆記,但我並沒有感覺負擔,而且還很想要持續下去,這些大概是一個月內完成的事...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是什麼?既然卡片盒這麼厲害,那究竟應該要怎麼操作?那跟一般的筆記方法有什麼不同?我在看完「卡片盒筆記」之後的現況。我現在已經讀完了三本書(不包含「卡片盒筆記」),那目前我每天還是持續在閱讀跟寫筆記,但我並沒有感覺負擔,而且還很想要持續下去,這些大概是一個月內完成的事...
Thumbnail
在疫情和政治氣候的雙重壓抑下,向來已是居家工作的我,已經幾個月沒踏出自己居住的區域。 從小,排解鬱悶的方法都是看書,由於記性不好,也習慣寫閱讀筆記;無奈,如上一篇所說,往往連寫過的筆記都忘了。 而近來唯一令我開心的事,就是學習到到Zettelkasten Method 卡片盒筆記法——
Thumbnail
在疫情和政治氣候的雙重壓抑下,向來已是居家工作的我,已經幾個月沒踏出自己居住的區域。 從小,排解鬱悶的方法都是看書,由於記性不好,也習慣寫閱讀筆記;無奈,如上一篇所說,往往連寫過的筆記都忘了。 而近來唯一令我開心的事,就是學習到到Zettelkasten Method 卡片盒筆記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