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來自情緒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習有三種:人生、知識領域、考試成績的學習。家長要確保孩子在人生找到好角度、對知識有熱情、考試成績當下過得去。
我認為學習的動機來自於情緒(喜怒哀樂、痛苦、自尊等),而絕非理智;孩子絕不會被你說服,如果他被說服,只是當下要討你歡心。孩子激發出學習熱情的動機,有時是來自同儕間羨慕的眼光(這也是情緒),而不是對於知識本身的追求。家長要務實,不是要你不重成績,而是幫孩子找窗口、找工具和方式,家長應該花一點心思來引導出孩子的動機。
偏偏教學現場,都是講課本,都是知識的灌輸、孩子聽不進去的大道理。你以為講「好好讀書對你人生有幫助」很白話、很淺顯,但他沒有真正聽進去,沒有真正感受到。況且二十五歲前,大腦前額葉沒有發展完成,所以在那之前,要不要做都是靠情緒在決定,找藉口才用理智。講再多道理沒用,孩子不想做就不想做,你要他做,他做到也是「你叫我做的」。這些情緒,往往不足為外人道也,自己也講不出來。
讓電影跟他講大道理
我覺得一起看電影是和青少年談話很好的觸媒。因為看電影會有感動,不用講大道理,找到合適談論的影片,挑起對的情緒,家長只要丟點東西可以討論就好。
另外,社團很重要,可以培養綜合性的能力,包括同儕互動必須溝通、協調合作;有機會從發想、規劃找資源、找同伴,靠著自己去完成一件事;而且可以提早練習失敗,要讓孩子不斷有失敗的經驗,學生時代失敗愈多成本愈低。考試考一百分對未來沒有幫助,這種能面對失敗、溝通協調、有信心去執行規劃的能力,才更重要。如果沒有適當的社團,就鼓勵孩子找幾個好友,自己去計畫,去完成一件事,這個訓練很重要,偏偏在我們教育中很少有這種練習的機會。
例如,我雙胞胎女兒之一的B寶在北一女的國文課,老師要每個人挑一個論語中的人物來拍一段四分鐘、有劇情的影片,讓你跟四、五個人一起去完成。當老師真的有心安排,孩子就多了這種訓練。其實各科都可以這樣做,跟一群人溝通協調、從發展到執行完畢、從執行中經歷失敗。做什麼都可以,辦演唱會也是練習啊!
自己選擇,就能說服自己忍受
另外,讓他們在青少年階段,有機會為自己做決定、並為選擇負責任,也是很重要的練習。AB寶小五時我就問她們:「你想讀怎樣的高中大學?」當時他們就讀社區附近的小學校,選擇國中時,我們可以選擇留在社區附近的小型中學,或是要到市中心念滿額學校,但勢必會非常辛苦。於是我問他們自己的想法。她們都回答,想讀好的高中大學。我問為什麼?她們說可以認識好的朋友。但我認為這個理由太單薄,繼續追問她們,她們才說可以學到比較多能力,去幫助別人。
這樣的動機我覺得就比較好,學習新東西雖然可能很快樂,但準備考試、考高分的過程卻很枯燥乏味,要自己去忍耐。她們自己選擇讀競爭激烈的滿額學校,就要能忍耐其中必然的痛苦,是自己願意,才有讀的動力。
剛上國中第一個禮拜A寶每天哭,因為以前學校很小,她是風雲人物,很快樂。國中每個年級二十幾班,每天考試,她每天覺得很寂寞、很難過。不過因為是自己選的,就可以慢慢接受。即便不適應,知道有一個更大的目標,知道自己要做這件事的動機,就能說服自己去忍受。
我常常鼓勵孩子,當他們設立學習和成就的目標時,不是要看自己能得到第幾名,而是要想辦法把動機放在能夠幫助別人。譬如他們得到獎學金、稿費,都會拿去認養小孩、或捐到孤兒院。
我不覺得這是太唱高調的教養,而是希望他們養成一種能夠安身立命的價值觀。因為未來的時代,如果一直追求在任何專業「贏過別人」,你會非常挫折,因為失敗的機會比成功的機會多太多。
全球化時代,好工作是極少的,只需要最頂尖的一、兩個人才,若你不是這頂尖的一兩個,你學的東西就沒有用。我看到太多孩子認真、資質好,父母條件也好,但全球化下,那麼多好孩子,還是只有幾個能有優勝的機會。而即便你是那最頂尖的人,你也會經歷失敗;也許目前有優勢,但很快會被人比下去,因為競爭太激烈,典範轉移太快,優勢一下就沒有了。即使你很認真、很努力不犯錯,還是會失敗,但那不是你的緣故。所以,你的價值若放在我賺到多少錢、達到怎樣地位,我才有價值,那註定會失敗。所以應該把時間花在更實在、更適合你的地方,動機放在幫助別人,就永遠不會失敗。因為你考不好,還是可以幫助別人,積極主動對社會做出貢獻,即便是最卑微、最簡單的工作,還是有貢獻。我有機會就幫一千個人,沒機會還是可以幫十個人,都有價值啊,我從不會用成績來鼓勵孩子,我讓他去幫助別人,從中獲得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考試與學習的隨想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幸福的來源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飲食的隨想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咖啡的隨想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孩子的飲食習慣是父母的責任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淺談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什麼?該如何引發與維持?有哪些有效的策略和心法?《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如果你要他們去造船,不是叫他們去砍木頭,而是讓他們渴望大海。」而如果把這句話濃縮成最核心的兩個字,我想那就是:「動機」。但至於到底什麼是學習動機?該如何引發和維持?就值得好好探討!
    Thumbnail
    avatar
    高中自學生聊教育
    2024-06-09
    對於引起星星兒學習動機,就需要奬勵品在愛培自閉症基金的應用行為分析,認為要以持續推動星星兒的學習動機,就要以代幣為主。 當然,重點在於,有和星星兒建立關係為前提。 而在應用行為分析的進行過程,是以〝正加強〞為主。 因此,這麼做,比較簡單。 就以星星兒的減肥為例,在正餐之前星星兒無法承受肚子餓,就是活用等待卡的最佳時機 在星星
    avatar
    宋雲燕
    2024-03-06
    #45 如何點燃孩子學習動機在陳志恆心理師的書[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裡, 特別提到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 情感、價值、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四個方面。 這集就帶著你 1) 理解 四種學習動機 2) 核對孩子在哪裡陷落 3) 父母的核心陪伴方法 讓我們陪伴孩子跨越學習困境 有辦法 !
    Thumbnail
    avatar
    孫子玲
    2023-12-14
    關於自閉症者的學習動機說實話,這需要從小建立。 因為,在應用行為分析的訓練,是協助自閉症者建立學習動機。 而我的肯勤學,反而是因為環境因素。 (我的出生年是76年,當時是自閉症資訊不夠發達的年代期間) 而在應用行為分析,在台灣也開始漸漸受用。 因此,很多自閉症訓練機構,開始用應用行為分析,做媒介。 而建立自閉
    avatar
    宋雲燕
    2023-08-21
    【秀岡校區】運動興趣激盪學習火花 陳星頤如願進入萊斯大學人體運動學系陳星頤,畢業自康橋秀岡校區高中部,熱愛游泳和鐵人賽等運動的她,除了在運動賽事表現傑出而廣為人知,並活躍於校內各項事務活動,其應用Arduino程式融合運動題材的作品,更獲得IEYI 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台灣區及世界賽雙料金牌,允文允武的優異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Thumbnail
    avatar
    康橋國際學校
    2023-07-20
    一個缺乏「社會情緒學習」素養的社會,誰來幫助我們度過社會衝突?三月中旬社會最多關注的國內焦點,莫過於台中一中的師生課堂衝突的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涉及層面很廣。 有人討論老師權威的態度是否過時,如何才是適當的教育者態度? 有人討論現在的學生難教、沒有禮貌,動不動就上網爆料,行為怎麼這麼無法無天?
    Thumbnail
    avatar
    蘇絢慧
    2022-03-15
    童話故事結合心理諮商,學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引用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的角色人物——蛤蟆先生,他走入諮商室,透過與心理師蒼鷺的一次次對話,從童年記憶開始,逐步釐清自己的情緒、行為,走出諮商室後,不敢說完全「治癒」,畢竟學習理解自己與他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
    Thumbnail
    avatar
    指指
    2022-02-23
    來自大自然的學習現在正在進行我們的台灣旅遊,第一個星期我們從宜蘭開始,接著來到武陵農場,梨山,合歡山到現在的清境,脫離了城市的生活型態,來到了比較自然的環境。 在物資相對比較不方便的武陵和梨山,讓我發現其實生活不需要擁有太多物質,這裡的飯店雖然少了城市裡的摩登感,但卻多了一份誠摯樸實的真誠。
    Thumbnail
    avatar
    胖胖太太
    2020-06-17
    創新來自探索、行動學習來自於「把手弄髒」社會影響力製造所,顧名思義,是一群追求改善社會、實現友善社群的朋友們,共同組成的團體。社會影響力(social impact)的概念在近年逐步升溫,是一種衡量一個專案或團體實際紮根在社會中時,是否可能達成擾動社會、引起他人注意,並且落實社會改善的實質效果。
    Thumbnail
    avatar
    雜學校
    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