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倡導「人人都有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IG: mag__art_

IG: mag__art_

從十八世紀精神疾患者只能放火燒死,到這本 1935 年出版的小說「腦隨地獄」背景來看,已盛行認為精神疾病能系統性的治療風氣,接著是 1940-1950 年間瘋迷的前額葉切除術,又不到一百年間從「文明病」這個詞起頭,到現在倡導「人人都有病」。

雖然上述的病徵和嚴重度有所不同,但這兩百多年不斷的在精神解放。

那些文化束縛造成的不敢說、不敢做,在現在看來已毫無不正常,頂多認為是特立獨行,若我能再活五十年,我們會去哪裡?還能看到什麼變化?可能只有這點才讓人想活得久一點。

以下是 mur mur

萬一我沒有後代也無法有人把結果燒給我,我們真的能順利抵達五維時空嗎? 如果2122年有人看到這段請燒答案給我拜託🙏

#照片是我去二戰物館雖然不知道為何放這張
#好險我活在不用擔心會被抓起來燒死的年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紅酒小蘋果的沙龍
40會員
96內容數
從小為理解自己的憤怒與悲傷等情緒從何而來,接觸心理學、哲學和諮商的療癒之路日記。
2023/10/16
關於惜物,困擾我十幾年的 deep shit,此時想寫在紙上,暫時從心頭放下。 中秋家庭聚會上,姑姑問我「你現在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愛惜東西嗎?」雖是日常閒聊,我卻文不對題的說「摁… 因為資源變多了,所以現在有東西壞掉也沒關係。」
Thumbnail
2023/10/16
關於惜物,困擾我十幾年的 deep shit,此時想寫在紙上,暫時從心頭放下。 中秋家庭聚會上,姑姑問我「你現在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愛惜東西嗎?」雖是日常閒聊,我卻文不對題的說「摁… 因為資源變多了,所以現在有東西壞掉也沒關係。」
Thumbnail
2023/10/12
我時不時會想起那格格不入的感覺。那種每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行雲流水時,你開口好像就躑入一顆石頭,打破那滑順的漣漪。
Thumbnail
2023/10/12
我時不時會想起那格格不入的感覺。那種每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行雲流水時,你開口好像就躑入一顆石頭,打破那滑順的漣漪。
Thumbnail
2023/01/26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Thumbnail
2023/01/26
我感謝每次的重大分離,2021 年和交往四年的教練 (前男友) 分手逼迫我和自己對話,長期以來連我都不願意和自己相處,把責任丟給伴侶。 2022 年離開兩年八個月的工作讓我發現,面對突發事件,我有能力冷靜、條理的面對及處理。分手、疫情、離職,每個事件都令我的認知,和生活方式又再改變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代人必須人手一本! 數位科技發展的速度快到難以想像,以為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帶來的卻是失眠、焦慮⋯等各種文明病。 作者先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進化本來就不是用來適應數位化,所以會有這麼多問題,是因為我們跟不上現代社會;再從醫學、科學的角度,將各種情緒是如何產生?大腦如何運作?以及數位化
Thumbnail
現代人必須人手一本! 數位科技發展的速度快到難以想像,以為會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生活,沒想到帶來的卻是失眠、焦慮⋯等各種文明病。 作者先從演化的角度來說,人類的進化本來就不是用來適應數位化,所以會有這麼多問題,是因為我們跟不上現代社會;再從醫學、科學的角度,將各種情緒是如何產生?大腦如何運作?以及數位化
Thumbnail
有覺得身邊越來越多人罹濫鬱症嗎? 精神病真的大流行了嗎?!
Thumbnail
有覺得身邊越來越多人罹濫鬱症嗎? 精神病真的大流行了嗎?!
Thumbnail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Thumbnail
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
Thumbnail
從十八世紀精神疾患者只能放火燒死,到這本 1935 年出版的小說「腦隨地獄」背景來看,已盛行認為精神疾病能系統性的治療風氣,接著是 1940-1950 年間瘋迷的前額葉切除術,又不到一百年間從「文明病」這個詞起頭,到現在倡導「人人都有病」。
Thumbnail
從十八世紀精神疾患者只能放火燒死,到這本 1935 年出版的小說「腦隨地獄」背景來看,已盛行認為精神疾病能系統性的治療風氣,接著是 1940-1950 年間瘋迷的前額葉切除術,又不到一百年間從「文明病」這個詞起頭,到現在倡導「人人都有病」。
Thumbnail
死後世界若如此般,我願是撲火飛蛾。
Thumbnail
死後世界若如此般,我願是撲火飛蛾。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作為傳說擁有五千年文化的我們,"中華文化"擁有很多很仔細及固執的傳統觀念;在現在連老一輩都開始逐漸瞭解<<傳承>>的重要性的同時-他們到底何時能夠接受科技及前衛的發展方向?還是只是口頭承諾,事實上無限拖延...,傳統的思維有時候真的"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格局"。 思想/工作: 結論:
Thumbnail
1947 年 34 歲的卡謬出版了《瘟疫》,這本書因為這兩年的肺炎,有了陡升性的流行。尤其在七十年過去後,版權不再是阻止各家出版社的問題,一時之間各種譯版紛紛出籠。我個人則是選擇了大塊文化的版本,最初的理由是因為封面設計,雖然我不太懂意境,但他的色塊設計讓我很喜歡⋯⋯
Thumbnail
1947 年 34 歲的卡謬出版了《瘟疫》,這本書因為這兩年的肺炎,有了陡升性的流行。尤其在七十年過去後,版權不再是阻止各家出版社的問題,一時之間各種譯版紛紛出籠。我個人則是選擇了大塊文化的版本,最初的理由是因為封面設計,雖然我不太懂意境,但他的色塊設計讓我很喜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