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惜物,困擾我十幾年的 deep shit,此時想寫在紙上,暫時從心頭放下。(太赤裸所以文長到希望大家都沒有耐心看)
中秋家庭聚會上,姑姑問我「你現在還會像小時候一樣愛惜東西嗎?」雖是日常閒聊,我卻文不對題的說「摁… 因為資源變多了,所以現在有東西壞掉也沒關係。」
這句是我想了很多年,才得出的答案。
我可是出了名的「惜物」,正確的講是非常害怕東西壞掉,怕到回頭看學生時期的我,完全可以貼上 #小氣 #斤斤計較 的標籤。
從小,妹妹借了我任何的包包衣服鞋子,回到家我會嚴厲的檢視有沒有折損;大學男友把食物潑灑到最愛的外套上而大發雷霆(畢竟當時任何情緒只會用生氣來表達)更別說是文具、工具,甚至是食物。
直到 28 歲我才知道,嚴以律己也嚴以律人是因為,在當時「很多東西我都只有一個」。
過去,我們家絕對不貧窮,但對於單親爸爸的女兒來說,資源是有限的。即使我爸從未讓姐妹感受到生活緊縮,我也會主動約束自己。
很多東西對成長歷程的我來說,都是「只有一個」壞掉就沒有了,加上當時智力還無法認知到能怎麽修復壞掉的工具或髒掉的衣服,更別說那盒不願分享出去的蛋捲,我其實打算要吃一兩週的。
如今,我口袋有點錢,加上穩定的收入,想買的東西幾乎可以不必考慮太多,什麼東西舊了、壞了、沒了、借出去了,再買就有;乃至買禮物給在乎的人沒在看價錢,我高興的話每天吃一盒那 400 元的蛋捲當宵夜都不是問題。
昨晚洗畫筆時特別有感觸,才終於把這段縈繞在我腦中無數個夜的往事,放在紙上。
畫筆才剛買,過兩個小時後就洗壞,浮現第一個念頭是「好可惜,但這是新手要付出的成本吧,明天再去買一支。」
雖然沒有金錢寬裕到有奢侈的權利,但現在的我有負擔任何損失,與對身邊的人付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