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大學侷限住你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我周遭也有很多朋友是如此。有人甚至沒拿到畢業證書,但仍然有自己的一片天,依舊是個優秀的影像工作者。也有人是年收破百的厲害業務、有人在紀錄片上得獎無數、也有幫知名藝人拍MV的導演、也有入圍過金曲獎的國文老師。

大部分人的成就跟生活都比我好上許多。

在大學庸庸碌碌的我

我雖然唸電影,但我絲毫沒有什麼天賦,後來發現也沒什麼熱忱可言。我後來發現我甚至連看電影的耐心都不怎麼夠,屁股跟長蟲一樣,坐在那邊一小時以上就覺得很難受。

影像敘事能力薄弱的我,在大學修了一堂課叫「進階剪輯」,我實在不知道連基礎都沒什麼的我幹嘛跑去修那堂課。我還記得,每次上課去教室的時候,老師會調侃我說:「哇你出現了,今天沒去上通告啊?」

他會那樣說,是因為,大學的時候我跑去錄電視節目了。只是因為我大學宿營的隊輔是個講幹話的班底,他覺得我會講幹話,就問我要不要去試試看。然後我就上節目表演繞口令,表演我在馬來西亞繞口令冠軍的橋段。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的荒謬且脫離現實,但卻又是鐵錚錚的歷史。

我的文字能力遠優於影像能力,就算不講影像,其實在拍片的現場,我的能力也是很羞愧的。我並沒有符合這個明星科系的養成期待,甚至連能力可能也沒長出什麼來。

有很多東西大學並無法給你

但,世界很大,大學很小,科系更小。

常常會看到很多人唸了什麼,但之後卻做了跟大學科系好像碰不著邊的工作。也有人覺得唸了什麼科系,應該之後就是要做相關工作,不然這樣子很浪費大學四年,很吃虧。

遺憾的是,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沒有辦法幫你背書做擔保你以後一定會有好工作。工作得靠自己去爭取,爭取得看自己的能力,怎麼樣展現出來去說服人,怎麼坐上談判桌來爭取更好的待遇。

凡事沒有絕對,很多人在大學都只是在玩樂,但也有更多人做到了脫離大學找到自己當初真正想要追尋的事物。也許你也並不用像他們那樣激烈,也可以找到在大學之中能運用的資源,利用這些資源朝未知的未來邁進。幫助自己能夠在動盪的時代能夠多一些安全感。

大學很有可能很多東西是這樣子的。你學的東西不怎麼重要,就算重要,老師卻不怎麼會教;就算會教,過了幾年卻也變得不重要。就算過了幾年後還是重要,產業卻變得不再重要,待遇變得沒那麼好。

吾道「一」以貫之,那個一我認為可能是「底層邏輯」,是各種學問的最大公約數。是一種可以帶著走的能力,又或者可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讓你不論在什麼場合都能受用。

不過你畢業於什麼大學什麼科系其實都不重要。

「離開世界之前 一切都是過程

活著不難 最難的是做人

在移開的眼神裡 代表著默認

這一切過程 我們曾經愛或恨」
(過程,熊仔)

我認為重要的是


在有限的時間裡,在過程中領悟出些什麼,然後盡可能地去享受一切。你慢慢會知道什麼東西適合自己,就算很苦很難但那個可能已經是你在這世上,為數不多的最佳解了。慢慢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想要為了什麼事情奮鬥努力。

這樣子下來,大學四年可能不會是你的助力,但也不會是拘束器。如果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哪裡仍然不足,那你就會花錢去學、花時間去磨、花心力去衝。而不是呆呆地傻在原地,認為「喔但因為我大學不是學這個的」,所以這件事情我不能做。

人生並不是不能轉彎的直線

人生隨時都能轉彎,並不像盛夏光年的歌詞裡頭「我不轉彎,我不轉彎」,聽起來雖然浪漫。但有時候迎頭撞上山壁慘死,不轉彎未必是件好事,只是顯得愚蠢至極。真正有熱忱的人是能夠後發先至,彎道超車的。不過當然,彎得過拓海,彎不過填海,能不能成事終究還是得看個人造化。

總而言之,不要讓大學框架著你的未來,讓你的主修科系去定義你。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可以舉,非本科生仍做得比本科生更好的比比皆是,現今這個時代會有許多產業人才,並非在大學就有涉獵過相關知識。但卻能夠用原本的自身所學,結合或創新並落實在工作領域上,巧妙的結合讓智慧能夠應運而生。

你是你自己,不要被大學的科系定義。

大家汲汲營營想擠進的窄門

大家汲汲營營想擠進的窄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北蘭遇叔-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1
yes,但大部分的人都是跟著羊群。
珥東圓子-avatar-img
2024/02/20
沒有學以致用 其實是蠻多人會經歷的過程,因為台灣的教育並不著重於開發個人興趣,而是培養出生產線的機器人。但大學也不是全然無用,有人把大學當作人際關係的拓展點,也有人在修本科系以外的課程中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最重要的還是不要無腦的跟著人潮走吧,要有意識的挖掘自己的內心與腦袋,畢竟從愛因斯坦的腦解剖中得知,人有無限的可能,就差被開發與否
avatar-img
北蘭遇叔的沙龍
60會員
71內容數
北蘭遇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2/25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2024/02/19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2024/02/19
「本文章恐會引起部分人不適,請斟酌觀看;此外本文不批評自殺,但也不鼓勵此行為。若有心理相關需求,建議先洽專業人士協助。」 當事人背景 以目前各家的新聞報導來看是當事人的狀況是 1.有憂鬱症,剛看診完之後失聯 2.被學校列為輔導個案 3.似乎有遭父親辱罵(為尊重當事人故不放截圖)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2024/01/30
人生僥倖活到現在的我有個感想就是「不要說教」 而不是「不要在不該說教的時候說教」 而是盡量把「說教」 改成「分享」or「建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因為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條路,你的所學終將會為你所用。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個臉書專頁藉由「學費補貼」的爭議,討論了「學歷有沒有用」一事,我看了文章後,統整一下我對於學歷的看法。 如果你有以下條件,你可能可以不需要學歷: 家世背景雄厚,喊得出我爸爸是誰,別人還會肅然起敬。 有夠硬的專業技能,且從事行業比起學歷,更加重視實作經驗。 非同凡響、與眾不同的職場或人生經
Thumbnail
前陣子看到有個臉書專頁藉由「學費補貼」的爭議,討論了「學歷有沒有用」一事,我看了文章後,統整一下我對於學歷的看法。 如果你有以下條件,你可能可以不需要學歷: 家世背景雄厚,喊得出我爸爸是誰,別人還會肅然起敬。 有夠硬的專業技能,且從事行業比起學歷,更加重視實作經驗。 非同凡響、與眾不同的職場或人生經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念大學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如果你沒念大學,可能真的不會怎樣。但沒念大學,也不代表你就能怎樣。許多人很愛提那些有豐功偉業的中輟生,比爾蓋茲、賈伯斯...等等,但那些人是因為有出色的天賦跟強烈的意願動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加上一些運氣才能成功的。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從一直都是體制內就讀的學校到服務體制外組織的教育工作者,我看見了許多不同的思維與價值…… 而這些思維與價值,值得我們花時間一起討論。 最近,在島島阿學的讀書會中,有高中自學生提出為何我們要讀大學?
Thumbnail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Thumbnail
你當下所做的選擇,沒有對與錯,只有你能寫出自己的故事。 升上大學之後,你曾想過未來想做什麼事情足以影響全世界嗎?以過來人的角度,希望剛上大學的你,能好好看身邊的同學、好友、師長,哪一個人是你未來想要效仿的對象呢?或是選擇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向外尋找與眾不同的興趣或職業發展?
Thumbnail
社會急遽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價值的多元轉換下,大學教育在過去所具有的傳承功能與主導地位,正面臨巨大的調整與改變。如今上大學雖然容易,畢業後要找到工作卻很難。大學畢業生們面對的是一個比過去數十年,都還要沒有規則可循的未來。如何破解讀大學的「迷思」,重新看待上大學這件事,值得我們好好一同思考。
Thumbnail
社會急遽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價值的多元轉換下,大學教育在過去所具有的傳承功能與主導地位,正面臨巨大的調整與改變。如今上大學雖然容易,畢業後要找到工作卻很難。大學畢業生們面對的是一個比過去數十年,都還要沒有規則可循的未來。如何破解讀大學的「迷思」,重新看待上大學這件事,值得我們好好一同思考。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身邊開始出現「為什麼要念大學?」的疑問
Thumbnail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身邊開始出現「為什麼要念大學?」的疑問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為啥要唸研究所? 以下是我個人的需求,僅供大家參考: 學歷迷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長期以來台灣政界都需要有文憑,找工作要名校,也因此有了碩士比學士感覺有優勢,博士比碩士高一階,當過教授的似乎就是神人,深植人心的觀念,沒了學歷似乎就沒能力;雖然我不認同這種「學歷=能力」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過去以課內學習為主的思維,是把學習的價值綁在成績上,如果我們決定踏出「成績」這個舒適圈,又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學校在我們價值重建的過程中又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大學的價值又在哪裏?我才發現,原來不當一個「學生」這麼難。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Thumbnail
多數人認為,大學是通才教育,研究所是菁英教育,可惜那是歐美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