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歡做摘要,只喜歡發表意見,以下為我的非專業文章,純屬個人心得。取材自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第196期,封面故事F1常勝軍的奪冠方程式。
我真的對運動競賽沒特別興趣,但不知為何,最近合意的文章,都和運動有些關係。上次
巨大那篇還不算是直接關聯到運動,不過今天的就真的是在談論運動管理了。這篇文章講的是稱霸F1賽事的車隊Mercedes-AMG Petronas(梅賽德斯)的管理方式。其實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超猶豫的,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賽車比賽,對F1更是毫無了解,不過我還是選擇寫了,因為裡面有很多的管理觀念,不是只適用於賽車的。
這篇文章是哈佛商學院教授艾尼塔.艾伯斯近距離觀察車隊後,總結出的六項心得,我選其中三個分享我的個人看法。
1.為每個人設定最高標準
在這個部分中,我喜歡沃爾夫(Toto Wolff,梅賽德斯車隊領隊)聘請衛生經理,然後親自向他示範怎麼清潔廁所的那一段,雖然這看起來有些強迫症(例如:他會要求把肥皂瓶的正面朝前擺放),但完完全全顯示出他對細節的要求。我想,在賽車車隊中要求細節,是一件滿好理解的事情,畢竟每一個小差錯,都有可能會出大問題嘛。而清潔馬桶這件事情,或許是沃爾夫要求細節的一小環,又或者想成是帶動「在乎細節」氣氛的起始點,這個我不確定。但如果純粹只有以上這個原因,並不足以讓我喜歡。
實際上,沃爾夫對衛生經理的要求不止於此,他還希望在忙碌的週日,衛生經理能直接守在廁所旁邊,以確保廁所能夠維持絕對的乾淨。也許有些人和我剛看到這段時的反應相同,覺得沃爾夫有些太嚴苛了。但這個工作辛苦歸辛苦,卻有著明確的目標,便是讓到使用廁所的人感到乾淨,這也因此讓衛生經理知道他的重要性。「每一個小螺絲釘,都是很重要的」這個觀念早就不新鮮了,但重點是要怎麼讓每一個小螺絲釘都感覺到他們的重要性,想要透過幾個比喻就達成,只怕是很難的。透過為每一個人設定最高標準,或許會是一個可嘗試的方法。
2.培養公開、不指責的文化
這是延續原文的上一點「分析錯誤」的,因為在分析錯誤時,很可能會出現互相指責的情況。然而,「責怪」這個行為,輕則使內部氣氛不佳、同事間感情不和睦,重則出現報喜不報憂的情況,也就是我最不樂見的。不過,我分享這一點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是所有團體都需要面對的問題,也許是企業、球隊、班級甚至家庭,如果想成為一個有共同目標的Team,就得盡量避免這樣的狀況。
至於怎麼做呢?艾尼塔.艾伯斯在篇文章中,主要提到的是沃爾夫親自承擔責任的態度。當中的兩個例子,都滿能顯現出這一點的,第一個例子頗有趣的(我以一個旁人的角度來看)是關於換胎的,不過如同我先前提到的,我對賽車真的是毫無了解,所以我不知道一班進維修站換胎的時間會是多長。事情是這樣的,這個輪胎很頑固(頑固是我自己說的),卡得很死,最後是整輛車運回英國工廠,用特殊工具將車輪切斷(我覺得有趣的點,是這個輪胎真的有夠頑固)。這件事情讓負責的技師很傷心。幸好,事後在記者試圖指責這個技師時,沃爾夫挺身支持他。
我覺得這世界上有一件令我很討厭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犯錯很自責的時候,還被身邊的人責怪。在上述的故事中,沃爾夫挺身支持技師,一方面是避免掉了我很討厭的事情,讓技師的心裡稍稍好過一些;另一方面是展現出一種團隊內互相包容的精神。至於包容和包庇的界線,又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這個改天聊吧!
3.堅持對抗自滿心態
這標題明顯是一個很態度面的東西,文中有一個比喻,「當你一直是第一名是,你將不再是獵人,而是被追趕的獵物,但你要保持獵人的心態。」但我在想,聰明的獵人除了追趕獵物,還要記得使用自身的優勢。所謂自身的優勢,可能是利用獵物的劣勢,或善用既有的資源,例如槍械、陷阱之類的。靠著這種方式捕捉到獵物,雖說也沒有不好,但又似乎不太正當。不過,以上解釋有點過於表面,我就是覺得,也許有更好的比喻。回到自滿的部分,雖說我不是那麼滿意文中這個比喻,但確實,人們在感到自滿時,就會容易看不見自己的問題。
這是一篇被哈佛商業評論歸類為「領導」,我個人覺得比較偏向「管理」的文章,但無論是領導或管理,在它沒有被實踐的時候,就只是一個理論。若正在閱讀的你恰巧是位管理者,文中的幾個方法,也許可以拿來試試,若沒看過哈佛商業評論原文的人,也能從「為每個人設定最高目標」著手。借一下文中我很喜歡的三個詞,「心態」「價值觀」「行動」,這三個詞對每一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領導者。最後,用一句沃爾夫的話作結吧!
即便是勝利,仍要分析每一個環節,了解自己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