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1827之作辦公室比藍領危險!白領裁員潮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不喜歡做摘要,只喜歡發表意見,以下為我的非專業文章,純屬個人心得。
這是一篇標籤為「全球話題」的文章,講的是科技業的白領裁員潮,由於我在整本商周的心得裡提過了,這邊就不再重複。還沒有看過那一篇的讀者,請先點這裡,直接滑到這篇的標題(它與前面的內容是沒有關連的),看完那一小段再回來。
接續著那一篇的內容,我提到基礎與高級的東西,代表著不同的穩定度,在最後,我用了Google台灣區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的話,讓孩子去台積電工作,或許不是一個好的想法。但礙於篇幅的關係,我並沒有完整寫完對這句話的想法,讓我們再讀一次這段話,並思考一下這背後牽扯到的事情。
萬一,二十年後台積電總部不在台灣,讓孩子去台積電的想法就是錯誤了;可是如果孩子去修水電,長長久久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容我先講一個故事,我從小就是一個超級害怕失業的人,因為被身邊的師長(尤其是我爸)灌輸一種觀念,那就是:我將會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很厲害,點鈔不用人力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到超商拿個兩千塊給店員,店員八成都會將它放到點鈔機裡跑一下。但我之所以覺得機器人很厲害,是因為我看過各種機器人的影片,看過機器砍樹、機器搬東西、機器跳舞之類的影片。隨著我慢慢長大,機器人也慢慢進化,我甚至得知電腦也會作詞!寫到這,我突然想到還有一個超經典的廣告,後來被放在閩南語課本裡的,也給了我「電腦/機器很厲害」的想法。
(我沒有要打廣告的意思,只是放著給沒看過的讀者看一看,也讓有看過的讀者回憶一下,第一次看到這個廣告時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講遠了,總之,我從小接觸到的這些東西,都不斷讓我覺得,如果我不努力,我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我可能會失業。也因此,我是很認同「不穩定」這件事情的。換句話說,我很認同簡立峰那句話的前半段「萬一,二十年後台積電總部不在台灣,讓孩子去台積電的想法就是錯誤了」。至於後半段,隨著我慢慢長大,我雖然還是害怕被機器人取代,但也漸漸認清並非所有工作都會被取代,像修水電這種工作,應該還是會需要人力的,因為不太可能人人家裡都有一位「水電機器工」,就算未來修水電時,是一個人帶著機器一起來,也至少會有一個人來,也因此我是認同「如果孩子去修水電,長長久久都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不過家長在「建議」孩子未來工作時,主要考慮的應該不是工作本身的穩定度(我指的是這個工作是否會消失,而非對個人而言是否能長久)。取而代之,薪資、福利、個人穩定度(現在指的就是能不能長長久久做這個工作了)、受到的尊敬度,才是家長在乎的,當然,還有近年來愈來愈被重視的「興趣」。但讓我澄清一下,我不是一位家長,還有加上我開頭寫的,這是一篇非專業文章,所以以上提到的,只是我認為家長們在乎的。如果有家長看見這一篇,並與我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告訴我,讓我了解家長的想法。
言歸正傳,雖說越基礎的東西,越具有穩定性,但講一件滿現實的事情,高薪的工作,卻常是高級的東西,換言之,是變動性較高的。那也是為什麼,有些人雖知道某工作可能會消失,還是希望孩子能朝那個方向努力,因爲這是一個條件很好、很誘人的工作。這麼做勢必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我想講一個我個人的想法,試著去打造出自己的π。
好,π這個說法確實不是我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從「π型人才」這個詞引發的靈感。一般講的π型人才,指的是既有淵博的知識,又有兩個專業領域(當然,後來被借用到很多地方,所以也就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意思),但我想要多加一點說明進去,兩個專業領域,最好的情況下,是一個基礎和一個高級的。其實不要想得那麼難,舉個例子,如果有位高中生,在學校,生物特別好;回家之後,必須幫忙煮晚餐。那麼他至少就有了π的下面兩劃,生物與廚藝,未來的他,可能主要是靠著做生物科技賺錢,但萬一哪天他沒法做生物科技了,至少還能想辦法當個廚師。
當然,我知道上述這個例子中,我真空掉了很多其他的條件。但我想講的是,如果正在閱讀這段的你,恰巧是一位家長,那麼不要只告訴你的孩子去台積電;也不要因為修水電是個穩定的工作,就告訴他去當個水電工。因為誰說水電工和台積電是衝突的呢?(絕無歧視水電工之意,只是那句話中講的剛好是修水電,如有得罪,真的很抱歉)
一不小心又寫好長了,現在回來這篇的標題一下,白領裁員潮。從我閱讀完這篇商周文章,到我寫這個心得之間,我剛好(真的就是剛好而已)在Youtube上看到這支影片
華爾街日報的,影片當中主要是針對科技公司的裁員解釋,但分析的角度與商周比較不一樣。不過我放這個影片主要想講的是,經歷這次的裁員潮後,企業員工數其實就像是回到疫情前一樣。新冠疫情對很多行業都會造成影響,有從中受害的,但也有受益的。我想,隨著疫情慢慢的減緩(雖還是很嚴重),自然有些狀態或數據會恢復到疫情前的樣子。其實就像我們不會希望股價或業績一直下滑,我們也不能期望它永遠只走上坡吧!
所以說呢!不要把裁員潮這件事情看得那麼可怕。但如果你是位遠距工作者,也請不要覺得自己很安全。這篇文章當中,也有一部分是講到遠距工作者的,我很喜歡,有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在商周1827期的第40頁,看完記得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喔!
2會員
7內容數
就像是個生活雜記。有靈感的時候就寫,沒靈感就算了,沒有特定的範疇,可以想像成是喝醉酒後有感而發的文章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商業周刊1827心得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商業周刊-易珈生技廣告企劃稿作為紅豆水領導品牌,易珈生技不斷調整步伐,期望為文明病困擾人群,特別是哺乳媽咪、飲食三高族(高油高鹽高糖)甚至特殊病症者提供解決方案;在開展多元產品線的同時,始終關注效能與安全性。「因為我們知道,消費者抱著多大的期待把產品帶回家。」
Thumbnail
avatar
陳年小被被
2024-05-30
商業周刊文章的金句(輯二)借鏡別人的失敗經驗;促使自己加快成功的腳步。
Thumbnail
avatar
蒔緣
2024-01-03
專精做一件事,爐火純青讓你超群絕倫(商業週刊-刁民酸菜魚創辦人-黃偉豪的成功法則)我不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一萬次的人 黃偉豪(刁民酸菜魚創辦人) 看完商周報導有關刁民酸菜魚的報導後,才知道黃偉豪的創業頭腦很值得學習 要如何做到專而精,在品項選擇少,但營收卻贏過築間、涓豆腐等等強大的集團,
Thumbnail
avatar
Debby
2023-12-27
閱讀分享×心智圖|📕 60秒的威力 商業週刊1876期本篇文章探討,短影音的新商業模式,顛覆以往的規則,也變成企業標配,各行各業都加入這場新模式: 短影音熱潮: Youtube、Instagram、Facebook等社群平台紛紛加入戰局,如youtube Shorts每日平均觀看次數700億次、TikTok用戶每日平均觀看次1小時,這股熱潮正在改變你
Thumbnail
avatar
仰仰與媽 探索世界|ℝ𝕖𝕒𝕕𝕚𝕟𝕘 |𝕋𝕣𝕒𝕧𝕖𝕝
2023-10-28
《最省錢》商業周刊 如何訂閱 最便宜網頁更新日期:2023/7月/20日 商業周刊簡介 商業週刊成立於1987年,主要提供台灣及國際商業、財經、科技和產業等相關新聞報導,是台灣目前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 商業週刊致力於追求專業與客觀的報導,並擁有具備專業知識的編輯團隊,不斷地提供有價值的商業資訊,使其在台灣的商業媒體領域中保持著重
Thumbnail
avatar
Dash
2023-07-20
商業開發筆記 #3 - 商務禮儀 Business Etiquette在成功的商業人士身邊,會有許多優秀的人,在此時我們能否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商業禮儀就是以正確的方式與他們往來,讓對方感受到尊重。
Thumbnail
avatar
Thomas Tang
2023-02-10
商業開發筆記 #2 - 銷售漏斗與AARRR框架當我們在進行商務開發的時候,一定是從收集陌生客戶的名單開始,而這些收集到的名單,勢必不會每個都是成交的客戶,從一開始的收集人數到最後成交的數量,所構成的形狀就像是一個漏斗,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銷售漏斗」。
Thumbnail
avatar
Thomas Tang
2022-12-30
商業開發筆記 #1 - 業務的四種型態一般對業務不了解的人(就像以前的我),可能會對業務有的印象就是銷售,像是保險業務員或是直銷業務員。在台灣,我認為大家對銷售業務的觀感不佳,主要來自於某些其實不適合當業務的人,或是技巧還很拙劣的人,因為他們的強迫推銷和不懂人心而把業務的名聲弄壞。
Thumbnail
avatar
Thomas Tang
2022-12-05
【商業思維日記】創辦人該如何和公司一起成長?之前我停止公共平台寫作將近3個月,理由是這段時間我都在陪同公司一起成長,簡單總結一下近況: 新業務夥伴加入 新節奏適應 知識迭代 未來方向 新業務夥伴加入 近三個月我們的公司業務變得更多了,穩定和許多新企業及新學員保持交流的同時,我們也找了兩位新的夥伴加入: 一位負責接下來更多的B2B開發,希望能將
Thumbnail
avatar
小傑
2022-09-28
商業開發 | 疫情衝擊下,B2B 業務的商業開發轉型之路多數公司採取 WFH 的政策或禁止外賓進入,在這樣的狀況下,身為 B2B 業務在進行商業開發時,會有哪些改變嗎?因應大環境的變遷,又有哪些對應措施哪?在面對新的困境或改變前,首先必須了解目前工作的流程與現況,透過逐一拆解流程的每個環節,發掘真正導致問題的「根本問題(Root Cause)」,才能找到
Thumbnail
avatar
小克 WEN HUA WANG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