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台灣及世界各國的街道
每個國家街道給人的感覺不盡相同
無法以文字貼切的表達心中感受
閱讀本書後 豁然開朗
「啊~~原來差別在這裡」
作者蘆原義信傾其一生於建築工作
以親身經歷之所察所思
透過深入淺出的實例與圖解照片等方式
讓一般讀者也能輕易理解其概念
全書分為上篇、下篇
各有五章 總計十章
主題包含建築的空間領域
街道的構成、空間考察
世界街道的分析、景觀的構成
世界景觀的分析等
首章〈建築空間的領域〉
點明建築係因地制宜
東、西方對內/外部
城郭及牆的定義不同
建築風格也大逕其趣
「像日本這樣降雨量豐富的地區
很適於常綠針樹的生長
特別是杉及檜柏等
其材質美觀 加工容易
而且強度也大
做為結構材料、構造材料均可採用
以杉木方柱或檜柏圓木等做為建材料時
柱子露明的做法
可謂日式建築精髓的『露柱牆』
一方面是由於工匠的出色技術
同時也是由於木材本身質地的美
西洋木結構僅把柱子做為結構
隱藏在牆壁中的做法
即所謂『隱柱牆』」
第二章〈街道的構成〉
街道與住宅密不可分
作者蘆原義信對日本住宅圍牆的看法
同樣適用於風土民情相似的台灣
「日本的庭院是私用的内部秩序的一部分
它和公共的外部秩序之間
存在著圍牆這一邊界
可以說對街道的構成未做出貢獻
由於這個理由
日本住宅的街道
即使在所謂的高級住宅區
也沒形成西歐那種無圍牆住宅的美妙氣氛
以毫無表情的圍牆圍起來
是無法達到美化街道的效果的
沿道路數公尺的用地是很重要的
圍牆路邊後退加以綠化
或把圍牆處理成綠籬、生動的柵欄
也還是有點辦法。
爲了取消住宅區的圍牆
第一
沒有建住宅的地面
縱使歸個人所有
也應做爲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來考慮
這種觀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第二
爲了具體地保障私密性
用地必須有60平方公尺以上
從日本的現實來考慮
這是不太容易的」
作者也以科學的寬與高之比(D/H)
運用數據論述視覺觀感
原來看似毫無關聯的建築物們
組合在一起又會是另一番風景
「街道的寬度與該處建築的高度之比
是什麼情祝呢?
假設街道的寬度為D
建築外牆高度爲H
當D/H>1時
隨著比值的增大
會逐漸產生遠離感
超過2時 產生寬闊感
當D/H<1時
隨著比值的減小會産生接近感
當D/H=1時
高度與寬度之間存在著一種匀稱感
顯然D/H=1是空間性質的一個轉捩點」
瞭解街道寬度與建築高度之比的奧妙
就能明白為何有些建築物「複製貼上」
卻越顯突兀 東施效顰
「義大利不少有名的建築前方
都有D=2H左右的距離
可以充分觀賞該建築的空間構成
遺憾的是
日本的城市道路窄
沒有廣場那樣的空間
因此
要說可從建築高度2至3倍的距離
充分觀賞該建築的場所幾乎沒有
亦不為過」
本篇章也提到「袖珍型公園」概念
顛覆原本對公園就是要獨立且寬敞的淺見
「袖珍公園採用密接的手法
靠近道路、進入方便
和道路一體化
應當說它是道路的一部分
縱使它很小
然而它的開敞、方便
比大而進入不便的封閉式公園要好
這就是『袖珍公園』的長處所在
在日本東京的皇宫前
也設置了皇太子成婚紀念噴水池小公園
由於位置上沒有密接
所以是連從旁經過的人
都不大知道的小公園
而且周圍種植了樹木
從外面看不到
因此愈發缺乏密接性
到過羅馬的人
必定要參觀托來維噴泉和西班牙大階梯
這些不僅是巴洛克式的美麗景觀
同時也因其向街道開敞
而體現了密接手法
它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熟悉和喜愛
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
第一次輪廓線、第二次輪廓線
是首次接觸的專業名詞
其意涵普羅大眾或許都懂
平日能夠說出專業用語
莫名覺得很帥氣
「街道形成時
建築外牆有重要作用自不必論及
義大利和希臘的磚石結構建築
是建築的外牆決定街道
觀察一下日本的商業街等街道
從招牌林立的外牆上凸出來的東西非常多
從視覺上說
决定街道的不是建築的外牆
而多是這些凸出物
這些凸出物中有暫時性的
甚至還有飄動的
要創造穩定不變的街道視覺形象也就愈困難
決定建築本來外觀的型態
稱為建築的「第一次輪廓線」
把建築外牆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
所構成的型態
稱為建築的「第二次輪廓線」
西歐城市的街道
是由建築本來的「第一次輪廓線」所決定
相對而言
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街道
則多由「第二次輪廓線」所決定」
第六章〈關於空間領域的考察〉
作者以遊覽各國的實例
對比歐洲及日本的差異
其對日本的街道建議
或許也能作為台灣的借鏡
「美國和歐洲的商業街在休假日或夜間打烊後
櫥窗中陳列的商品依然燈火通明
可以只看而不買
而日本的商業街在休假日或夜間則是關門閉戶
說是對建築外觀毫不關心也不為過
銀行等機構下午關閉店門
以致影響街道繁華的情況也很普遍
但在國外 特別是美國的銀行
即使關門後仍具有通透性
對夜間照明也有所考慮
從而為街道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這些仍與日本只重視「內眺景觀」
不重視「外眺景觀」
此一歴史事實有密切關係
随著日本工業產品出口量的增加
國外大城市日本的廣告塔和霓虹燈標誌大量增多
這種情況下
不能只了解日本通用的美學
還必須很好地了解西歐的「外眺景觀」原理
從而指導廣告物的設計
否則由於美學觀念的差異而造成的摩擦
可能會導致貿易上的不利」
第七章〈景觀的構成〉
台灣係為海島國家 水資源豐沛
各縣市近年著手打造水域景觀
水邊美學逐漸成為一門課題
「我們往往無意識地把陸地看成是「圖形」
把水面看做陸地的「背景」
如果改變一下
把水面做爲主角
把陸地看成它的陪襯
把水面做爲「圖形」考慮
把陸地做爲「背景」考慮
那麼城市中水面的景觀就會得到相當改善」
第九章〈世界景觀的分析〉
如同第六章以各國實例及照片
暢談建築與美學、技術與文化
兩相權衡或是兩相加乘
私心認為是最精采的一章
「法國結構主義吾言學家羅蘭·巴特
在〈艾菲爾鐵塔〉一文中
從意義論上對艾菲爾鐵塔做出如下分析:
恐怕這種實用性是沒有什麽討論餘地的
可是與艾菲爾鐵塔達到驚人地步的神話作用相比
比起鐵塔對全世界所產生的意義
它是不注重實效的
鐵塔雖沒有什麽作用而至今仍然存在
是由於它意味著對科學的強烈信仰具有何等尊嚴
並具有喚起人們想像力的偉大功能
它是人類的、為人服務的功能
它的意義是無可比擬的
正如人類完成的某件事物
看來好像沒有什麼意義
反而會有更重大的意義
這一點無論在任何時代
也絕不會輕易就被承認的
這樣看來
東京鐵塔就太過於強調電視發射塔的功能了
造型也和艾菲爾鐵塔太相似了
然而艾菲爾鐵塔沒什麽意義反而更有意義
它做為巴黎的象徵而深刻在人們心中
相反地
東京鐵塔就像是非常實用的大電線桿
而不能成為東京的象徵」
……對這個問題再做進一步分析
那就是「技術」與「文化」的問題了
東京鐵塔是做爲「技術」成果而存在
而艾菲爾鐵塔是做為重視「文化」的象徵而存在
日本自關東大地震以來
建築趨向於單純的工程技術
而歐洲各國的建築則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表現
也做該國的文化表現來考慮」
建築除了是門高深的工藝技術
更能結合藝術文化
成為兼具時代意義的結晶
「來到巴黎逛大街並非最大樂趣
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是流覽塞納河畔的舊書店
或是在七葉樹、懸鈴木行道樹觀賞景色
塞納河上光是在巴黎市內
就架設了30座橋
其中有幾座橋令人印象最深
最古老的新橋(Pont Neuf)
最適宜眺望艾菲爾鐵塔的耶納橋(Pont d'Iea)
在法國民歌中享有盛名的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
藝術性很高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等
亞歷山大三世橋
是為了配合1900年巴黎博覽會
而於1896至1900年建造的
在跨度175公尺的大拱上
飾以金屬的蔓草紋樣
欄杆上每側有144座燈具
橋頭則設置了更大型、更華麗的燈具
在兩端橋頭的四個角上
還配置了約20公尺高、頂上有金像的高塔
一過橋
從橋的高塔之間
可以遠眺對岸的恩瓦立德教堂穹頂
這種空間構成
和聖馬可廣場、嚴島神社的空間構成一樣
都是把照相機取景器中取景般的效果應用到街道上
這些藝術性很高的橋
可以說都是法國古典復興時期的產物
是說明橋並非純交通工程結構物的最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