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美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漫步於台灣及世界各國的街道
每個國家街道給人的感覺不盡相同
無法以文字貼切的表達心中感受
閱讀本書後 豁然開朗
「啊~~原來差別在這裡」

作者蘆原義信傾其一生於建築工作
以親身經歷之所察所思
透過深入淺出的實例與圖解照片等方式
讓一般讀者也能輕易理解其概念

全書分為上篇、下篇
各有五章 總計十章
主題包含建築的空間領域
街道的構成、空間考察
世界街道的分析、景觀的構成
世界景觀的分析等

首章〈建築空間的領域〉
點明建築係因地制宜
東、西方對內/外部
城郭及牆的定義不同
建築風格也大逕其趣

「像日本這樣降雨量豐富的地區
很適於常綠針樹的生長
特別是杉及檜柏等
其材質美觀 加工容易
而且強度也大

做為結構材料、構造材料均可採用
以杉木方柱或檜柏圓木等做為建材料時
柱子露明的做法
可謂日式建築精髓的『露柱牆』
一方面是由於工匠的出色技術
同時也是由於木材本身質地的美

西洋木結構僅把柱子做為結構
隱藏在牆壁中的做法
即所謂『隱柱牆』」

raw-image

第二章〈街道的構成〉
街道與住宅密不可分作者蘆原義信對日本住宅圍牆的看法
同樣適用於風土民情相似的台灣

「日本的庭院是私用的内部秩序的一部分
它和公共的外部秩序之間
存在著圍牆這一邊界
可以說對街道的構成未做出貢獻

由於這個理由
日本住宅的街道
即使在所謂的高級住宅區
也沒形成西歐那種無圍牆住宅的美妙氣氛

以毫無表情的圍牆圍起來
是無法達到美化街道的效果的
沿道路數公尺的用地是很重要的

圍牆路邊後退加以綠化
或把圍牆處理成綠籬、生動的柵欄
也還是有點辦法。

爲了取消住宅區的圍牆
第一
沒有建住宅的地面
縱使歸個人所有
也應做爲公共性外部秩序的一部分來考慮
這種觀念性革命是很必要的

第二
爲了具體地保障私密性
用地必須有60平方公尺以上
從日本的現實來考慮
這是不太容易的」

raw-image

作者也以科學的寬與高之比(D/H)
運用數據論述視覺觀感
原來看似毫無關聯的建築物們
組合在一起又會是另一番風景

「街道的寬度與該處建築的高度之比
是什麼情祝呢?

假設街道的寬度為D
建築外牆高度爲H
當D/H>1時
隨著比值的增大
會逐漸產生遠離感
超過2時 產生寬闊感

當D/H<1時
隨著比值的減小會産生接近感

當D/H=1時
高度與寬度之間存在著一種匀稱感
顯然D/H=1是空間性質的一個轉捩點

瞭解街道寬度與建築高度之比的奧妙
就能明白為何有些建築物「複製貼上」
卻越顯突兀 東施效顰

「義大利不少有名的建築前方
都有D=2H左右的距離
可以充分觀賞該建築的空間構成

遺憾的是
日本的城市道路窄
沒有廣場那樣的空間

因此
要說可從建築高度2至3倍的距離
充分觀賞該建築的場所幾乎沒有
亦不為過」

本篇章也提到「袖珍型公園」概念
顛覆原本對公園就是要獨立且寬敞的淺見
「袖珍公園採用密接的手法
靠近道路、進入方便
和道路一體化
應當說它是道路的一部分
縱使它很小
然而它的開敞、方便
比大而進入不便的封閉式公園要好
這就是『袖珍公園』的長處所在

在日本東京的皇宫前
也設置了皇太子成婚紀念噴水池小公園
由於位置上沒有密接
所以是連從旁經過的人
都不大知道的小公園

而且周圍種植了樹木
從外面看不到
因此愈發缺乏密接性

到過羅馬的人
必定要參觀托來維噴泉和西班牙大階梯
這些不僅是巴洛克式的美麗景觀
同時也因其向街道開敞
而體現了密接手法

它為世界各國人民所熟悉和喜愛
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

第一次輪廓線、第二次輪廓線
是首次接觸的專業名詞
其意涵普羅大眾或許都懂
平日能夠說出專業用語
莫名覺得很帥氣

「街道形成時
建築外牆有重要作用自不必論及

義大利和希臘的磚石結構建築
是建築的外牆決定街道

觀察一下日本的商業街等街道
從招牌林立的外牆上凸出來的東西非常多
從視覺上說
决定街道的不是建築的外牆
而多是這些凸出物

這些凸出物中有暫時性的
甚至還有飄動的
要創造穩定不變的街道視覺形象也就愈困難

決定建築本來外觀的型態
稱為建築的「第一次輪廓線」
把建築外牆的凸出物和臨時附加物
所構成的型態
稱為建築的「第二次輪廓線」

西歐城市的街道
是由建築本來的「第一次輪廓線」所決定
相對而言
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街道
則多由「第二次輪廓線」所決定

第六章〈關於空間領域的考察〉
作者以遊覽各國的實例
對比歐洲及日本的差異
其對日本的街道建議
或許也能作為台灣的借鏡

「美國和歐洲的商業街在休假日或夜間打烊後
櫥窗中陳列的商品依然燈火通明
可以只看而不買

而日本的商業街在休假日或夜間則是關門閉戶
說是對建築外觀毫不關心也不為過

銀行等機構下午關閉店門
以致影響街道繁華的情況也很普遍
但在國外 特別是美國的銀行
即使關門後仍具有通透性
對夜間照明也有所考慮
從而為街道的繁榮做出了貢獻

這些仍與日本只重視「內眺景觀」
不重視「外眺景觀」
此一歴史事實有密切關係

随著日本工業產品出口量的增加
國外大城市日本的廣告塔和霓虹燈標誌大量增多

這種情況下
不能只了解日本通用的美學
還必須很好地了解西歐的「外眺景觀」原理
從而指導廣告物的設計

否則由於美學觀念的差異而造成的摩擦
可能會導致貿易上的不利」

第七章〈景觀的構成〉
台灣係為海島國家 水資源豐沛
各縣市近年著手打造水域景觀
水邊美學逐漸成為一門課題

「我們往往無意識地把陸地看成是「圖形」
把水面看做陸地的「背景」

如果改變一下
把水面做爲主角
把陸地看成它的陪襯

把水面做爲「圖形」考慮
把陸地做爲「背景」考慮
那麼城市中水面的景觀就會得到相當改善

第九章〈世界景觀的分析〉
如同第六章以各國實例及照片
暢談建築與美學、技術與文化
兩相權衡或是兩相加乘
私心認為是最精采的一章

「法國結構主義吾言學家羅蘭·巴特
在〈艾菲爾鐵塔〉一文中
從意義論上對艾菲爾鐵塔做出如下分析:
恐怕這種實用性是沒有什麽討論餘地的
可是與艾菲爾鐵塔達到驚人地步的神話作用相比
比起鐵塔對全世界所產生的意義
它是不注重實效的

鐵塔雖沒有什麽作用而至今仍然存在
是由於它意味著對科學的強烈信仰具有何等尊嚴
並具有喚起人們想像力的偉大功能
它是人類的、為人服務的功能
它的意義是無可比擬的

正如人類完成的某件事物
看來好像沒有什麼意義
反而會有更重大的意義
這一點無論在任何時代
也絕不會輕易就被承認的

這樣看來
東京鐵塔就太過於強調電視發射塔的功能了
造型也和艾菲爾鐵塔太相似了

然而艾菲爾鐵塔沒什麽意義反而更有意義
它做為巴黎的象徵而深刻在人們心中
相反地
東京鐵塔就像是非常實用的大電線桿
而不能成為東京的象徵」

……對這個問題再做進一步分析
那就是「技術」與「文化」的問題了
東京鐵塔是做爲「技術」成果而存在
而艾菲爾鐵塔是做為重視「文化」的象徵而存在

日本自關東大地震以來
建築趨向於單純的工程技術
而歐洲各國的建築則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表現
也做該國的文化表現來考慮

建築除了是門高深的工藝技術
更能結合藝術文化
成為兼具時代意義的結晶

「來到巴黎逛大街並非最大樂趣
最愉快的事情之一
是流覽塞納河畔的舊書店
或是在七葉樹、懸鈴木行道樹觀賞景色

塞納河上光是在巴黎市內
就架設了30座橋
其中有幾座橋令人印象最深
最古老的新橋(Pont Neuf)
最適宜眺望艾菲爾鐵塔的耶納橋(Pont d'Iea)
在法國民歌中享有盛名的米拉波橋(Pont Mirabeau)
藝術性很高的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等

亞歷山大三世橋
是為了配合1900年巴黎博覽會
而於1896至1900年建造的

在跨度175公尺的大拱上
飾以金屬的蔓草紋樣
欄杆上每側有144座燈具
橋頭則設置了更大型、更華麗的燈具
在兩端橋頭的四個角上
還配置了約20公尺高、頂上有金像的高塔

一過橋
從橋的高塔之間
可以遠眺對岸的恩瓦立德教堂穹頂

這種空間構成
和聖馬可廣場、嚴島神社的空間構成一樣
都是把照相機取景器中取景般的效果應用到街道上

這些藝術性很高的橋
可以說都是法國古典復興時期的產物
說明橋並非純交通工程結構物的最好例子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mico的沙龍
9會員
159內容數
生命是場未知的旅行,你以為此生自傳大抵如此。原來,只是動魄驚心前的醞釀。
kemi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9
「家」是用來住的,用來裝滿一個人的故事與歷史。We are what we buy,如果你不認識自己,只要看你如何花錢,如何布置你的家。
Thumbnail
2023/07/19
「家」是用來住的,用來裝滿一個人的故事與歷史。We are what we buy,如果你不認識自己,只要看你如何花錢,如何布置你的家。
Thumbnail
2023/06/14
命運不停地從你身邊取走一些,甚至你覺得是全部,你捨不得、放不下、扛不住,可是不活下去,你就無法發現,命運歸還給你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3/06/14
命運不停地從你身邊取走一些,甚至你覺得是全部,你捨不得、放不下、扛不住,可是不活下去,你就無法發現,命運歸還給你的是什麼。
Thumbnail
2022/12/07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奇蹟。活著,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呢!
Thumbnail
2022/12/07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奇蹟。活著,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座由吉田鉄郎設計、經隈研吾重新設計的建築,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紅磚和木質結構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而現代的玻璃和金屬元素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細細品味這些極具對比的設計,仿佛穿越在歷史與創新之間,讓我深刻感受到京都文化的獨特魅力。每一步都是一次視覺盛宴,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這座由吉田鉄郎設計、經隈研吾重新設計的建築,將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紅磚和木質結構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而現代的玻璃和金屬元素則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細細品味這些極具對比的設計,仿佛穿越在歷史與創新之間,讓我深刻感受到京都文化的獨特魅力。每一步都是一次視覺盛宴,讓人流連忘返。
Thumbnail
大家有去過岡山的倉敷美觀地區嗎?這裡可是藏著不少驚喜哦!運河兩旁的白牆黑瓦傳統建築,配上隨風搖曳的柳樹,簡直像是穿越回江戶時代。一種奢華而高貴的氛圍在這裡蔓延,是其他江戶街道少見的高級氣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迷人的歷史區域,感受它的獨特魅力吧!
Thumbnail
大家有去過岡山的倉敷美觀地區嗎?這裡可是藏著不少驚喜哦!運河兩旁的白牆黑瓦傳統建築,配上隨風搖曳的柳樹,簡直像是穿越回江戶時代。一種奢華而高貴的氛圍在這裡蔓延,是其他江戶街道少見的高級氣息。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迷人的歷史區域,感受它的獨特魅力吧!
Thumbnail
拜訪合掌村是這趟日本行的重點,也是人生清單之一,想一睹傳奇般的建築技術,合掌村在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一棟棟的木造建築,由一層又一層的茅草覆蓋陡峭的屋頂。村落裡大大小小的合掌建築,乘載的古老的智慧與文化
Thumbnail
拜訪合掌村是這趟日本行的重點,也是人生清單之一,想一睹傳奇般的建築技術,合掌村在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一棟棟的木造建築,由一層又一層的茅草覆蓋陡峭的屋頂。村落裡大大小小的合掌建築,乘載的古老的智慧與文化
Thumbnail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Thumbnail
這天早上京都微雨,知名的祇園花見小路只見行人三三兩兩撐傘踽踽前行,街道兩側佈滿傳統兩層木造樓房,彷彿置身於古早年代日本。 使用谷歌地圖在狹窄巷道查找門牌地址非常不容易,幾經周折終於在某個巷口找到了那幢不起眼的樓房。
Thumbnail
近年嚟,我有幸遊歷咗日本嘅40個都道府縣,使我對日本嘅旅行經歷有啲唔同嘅感悟,我覺得大家對日本有啲地方過於言過其實。 舉例嚟講,好多人都聽過被譽為「忍野八海」嘅景點,但實際上只係一片小小嘅池塘。唔少園林同建築,要麼係仿古,要麼係喺中國人嘅眼中唔太吸引。 自然風景亦令人感到失望,好多被賦予宏偉名字
Thumbnail
近年嚟,我有幸遊歷咗日本嘅40個都道府縣,使我對日本嘅旅行經歷有啲唔同嘅感悟,我覺得大家對日本有啲地方過於言過其實。 舉例嚟講,好多人都聽過被譽為「忍野八海」嘅景點,但實際上只係一片小小嘅池塘。唔少園林同建築,要麼係仿古,要麼係喺中國人嘅眼中唔太吸引。 自然風景亦令人感到失望,好多被賦予宏偉名字
Thumbnail
今天的演講有人問到:什麼是「長押」?這個幾乎寫完就被我忘記的東西。 剛好今天的演講有放我們研究室去三重老旅館住宿的照片,剛好拍到兩張我的老師,可能是這樣吧!今天的觀眾的問題都特別有深度(演講日期:2023.09.09北投文物館)(09.03是ドラえもん的誕生日喔!)
Thumbnail
今天的演講有人問到:什麼是「長押」?這個幾乎寫完就被我忘記的東西。 剛好今天的演講有放我們研究室去三重老旅館住宿的照片,剛好拍到兩張我的老師,可能是這樣吧!今天的觀眾的問題都特別有深度(演講日期:2023.09.09北投文物館)(09.03是ドラえもん的誕生日喔!)
Thumbnail
主要是以「如果在這些地方定居,最好知道什麼民情」這樣的角度來輕鬆切入
Thumbnail
主要是以「如果在這些地方定居,最好知道什麼民情」這樣的角度來輕鬆切入
Thumbnail
作者蘆原義信傾其一生於建築工作,以親身經歷之所察所思,透過深入淺出的實例與圖解照片等方式,讓一般讀者也能輕易理解其概念。
Thumbnail
作者蘆原義信傾其一生於建築工作,以親身經歷之所察所思,透過深入淺出的實例與圖解照片等方式,讓一般讀者也能輕易理解其概念。
Thumbnail
最近某出版社因為「中國」和「大陸」的問題點起了兩派戰火。而,筆者剛好也遇到中國化名詞來解釋日本建築的問題。去問日本人,日本人絕對不會說:我們日本建築是中國建築,這要從日本建築史的演化過程講起。
Thumbnail
最近某出版社因為「中國」和「大陸」的問題點起了兩派戰火。而,筆者剛好也遇到中國化名詞來解釋日本建築的問題。去問日本人,日本人絕對不會說:我們日本建築是中國建築,這要從日本建築史的演化過程講起。
Thumbnail
日本的民家最早可以推演到十七世紀初期,到二十世紀初,相較於前三者,為庶民住宅,通常為茅葺屋頂、土壁,也會受限於幕府的《禁奢令》。有些研究會特指都市住宅,這些都市住宅前店後寢,類似台灣的街屋,也就是所謂的「町家」。
Thumbnail
日本的民家最早可以推演到十七世紀初期,到二十世紀初,相較於前三者,為庶民住宅,通常為茅葺屋頂、土壁,也會受限於幕府的《禁奢令》。有些研究會特指都市住宅,這些都市住宅前店後寢,類似台灣的街屋,也就是所謂的「町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