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須知!醫師教你怎麼看醫師! (1)打聽醫師要慎選消息來源

看病須知!醫師教你怎麼看醫師! (1)打聽醫師要慎選消息來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外科)醫師掌握著我們的身體,但我們大多數人對餐廳的選擇可能都比(外科)醫師挑剔!

本篇要稍微透露一下,(外科)醫師這行的一些狀況,以及選擇(外科)醫師的一些方式。

想知道哪個(外科)醫師好,應該要去問醫護人員,而不是聽他以前患者的推薦。

只要是業內人士,就會遇到那種病人愛得要死,但跟他(她)team的住院醫師以及專科護理師怕得要死的外科主治醫師。看看他(她)的Pre-OP order(手術前準備),同樣的術式,別人都不用備血,就他(她)暨要備血又要病人自費止血耗材,只能給一個大問號。

別人開一樣的術式,只要兩三個小時,就他需要四五個小時!

搞到最後,在醫院內看到會診單要會診給他,都會考慮隔一天再會診,深怕自己家病人出事。

為什麼老病患的評價不可靠?

首先,病患沒有比較的基準!病患就只是一個case report,他的經驗是「真實」但不反映「事實」。這位病患疾病的整治完成,無法代表這個醫生到底對於疾病手術的掌握度有多高,他的經驗以及知識是否跟得上時代。

第二,魔鬼藏在細節裡,細節病人看不出來。假如對疾病、對現代醫療常規不了解,病患無法「比較」出這位醫師是好?是壞?!就像引文所述,你不知道這個手術要備血是正常還是不正常,這個手術需要那些止血耗材是正常還是有問題!?開刀時間的長短是不是有狀況!?

其他醫師的病人也許手術三天就可以出院了,這位主治卻讓你多躺了一個禮拜?!

第三,病患不知道可以更好!只要治療沒有惡化病情,通常病人就會往滿意的方向去,加上主治醫師爽朗的問候與機智的對答,病人就會對治療很滿意,而忽略了也許有機會更好?!

這篇文章不是要攻擊人很好的主治醫師!

相反的,我認為,我經驗到,通常人很好的主治醫師其醫術皆不會太差;因為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絕對是醫術進步的重要過程,人越好的主治醫師,學習不會中斷!也更受到各方人士的幫助!

補充說明:醫療的不確定性。

正是因為每個病人都是一個「人」。醫療上所發生的不確定性才讓我們更加重視。確實,每個人接受的治療,其成果、其副作用不該被拿來做「比較」。但當某位醫師在統計上已經出現問題的時候,我認為不確性不該成為藉口。

本篇的重點只有一個:挑選(外科)醫師,比起聽病人經驗,更應該要去和醫護人員打聽!

接下來我要繼續以醫護從業人員的角度來討論如何挑選(外科)醫師!

如果沒興趣繼續看下去,也請記得:「醫病共享決策!積極參與自己疾病與疾病治療的討論、資料蒐集是找對醫師的不二法門!而去請教熟識的醫護從業人員,則是選對醫師的捷徑!」

avatar-img
拾醫萬個為什麼的沙龍
50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936年,盛岡市出生的三田定則(190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兼附屬醫學專門部主事」。三田定則在1934年時,以帝國學士院會員之尊,來台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創設準備委員。 接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後的16個月,在1937年10月,三田定則從幣原坦(しではら
好的病人可以有更好的預後 (治療成果更好),也可以讓自己(病人)與醫師過得更舒適!
堀內次雄博士畢業於仙台醫學院(後併入東北帝國大學),1894年就隨仙台近衛兵團來台;隨後在台北病院擔任醫師。
中國的經濟好是相比過去中國的經濟,而其龐大的GDP來源就是龐大的人口。不要忘記人口可以是利基也可以是耗損。 當然反過來說,高的人均GDP也有可能源自人口數較少導致的數學結果?! 總之,當
1902年,一上任,高木校長即著手創辦了至今在台灣醫界仍有具有一席之地的雜誌─《臺灣醫學會雜誌》。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臺灣醫誌
1897年5月,臺北病院院長山口秀高在院內開設「醫學講習所」,是台大醫學院的濫觴。
1936年,盛岡市出生的三田定則(190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醫學系),成為「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兼附屬醫學專門部主事」。三田定則在1934年時,以帝國學士院會員之尊,來台擔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創設準備委員。 接任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部長後的16個月,在1937年10月,三田定則從幣原坦(しではら
好的病人可以有更好的預後 (治療成果更好),也可以讓自己(病人)與醫師過得更舒適!
堀內次雄博士畢業於仙台醫學院(後併入東北帝國大學),1894年就隨仙台近衛兵團來台;隨後在台北病院擔任醫師。
中國的經濟好是相比過去中國的經濟,而其龐大的GDP來源就是龐大的人口。不要忘記人口可以是利基也可以是耗損。 當然反過來說,高的人均GDP也有可能源自人口數較少導致的數學結果?! 總之,當
1902年,一上任,高木校長即著手創辦了至今在台灣醫界仍有具有一席之地的雜誌─《臺灣醫學會雜誌》。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臺灣醫誌
1897年5月,臺北病院院長山口秀高在院內開設「醫學講習所」,是台大醫學院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