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l 書名:「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龍蝦的世界中,爭地盤,強欺弱,被打敗的龍蝦有了創傷經驗會一輩子畏縮,終生在龍蝦群體邊緣游離。想不到人類的大腦與龍蝦的小腦神經化學機制幾乎一模一樣。天啊!我們人類還自稱是高等動物!這個老生物的權力階層已存在五億元了,在贏者通吃的世界中,在龍蝦在人類均同,金字塔頂端1%人口財富跟底層50%的總財富一樣多。而曾經有被類似霸淩經驗者,容易用防衛性的卑躬保護自己,避免與別人四目相視,被被解讀想去挑戰支配權。萬一形成憂鬱,若困在惡性循環中,在群體生態中,恐會退縮更退縮。於是作者提出十二項法則,法測一:「站直、抬頭挺胸」。

****************************************************************

【書名】:「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原文】:12 Rules for Life: An Antidote to Chaos

【作者】:Jordan B. Peterson

【出版社】大家 2019

**************************************************************

raw-image


我們要先承認人生隨時都身處在苦難之中,人類有局限也不完美,來自外界社會嚴苛評斷,要如何自處?本書的作者嚐試用他的心理學、神學、哲學背景,幫忙正處於價值混亂當代的我們,提出生存的十二項解方。

會讀到本書乃源於社團內某位曾分享本書心得,引發我好奇。書本厚薄其次,個人讀起來總是覺得內容飄忽不定,先談心理學,突然跳到歷史,又突然跑出聖經內容,甚到飛到談道德經與太極,我很不容易抓住核心,坦白說,內容幾乎有三分之一以上我是勉強啃完。我上網查了一下大家的書載,好像沒有人可以很完整地貫穿要旨描述周全?或許本書哲理性過高,我駑鈍,寫不出好評析。

但就我的觀察,本書作者使用用二個核心概念貫穿全書:


【秩序(Order) 】VS 【混沌(Chaos)】



◆秩序(Order):如同太極兩儀中的「陽」,如權力階層、社會結構,是已被探索且成熟。

◆混沌(Chaos):無法預測,像大災難,可能是創造也可能是毀滅,可能是新事物源頭亦或終點。未被探索、無邊無際。

秩序與混沌交互影響,彼此會產生糾纏、苦難、紛爭。混亂在哪裡?在於霸淩、壓迫!(註一:用龍蝦世界來嘲諷人類)。所以需要靠秩序,秩序有階級結構,浮現在演化長河中,由秩序能確認身分地位,又能規範身邊的人,如果可以用共同信仰讓人相互理解

無需過度的保護,反倒要培養足夠的能力。這樣的人們,值得尊重。尊重,是一種互相的概念,對待他人和自己並無區別。原則、鞭策、承諾、獎勵、信賴和激勵這六點,得以形成一個正回饋循環。但反過來,如果是憂慮,會退縮,會更退縮,最後病傷加重。這循迴左右向上的正念或沈淪的病情。

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適應性考驗。除非人類「看到自己在進步,否則不會快樂」,當新的想法出現時,雖然可能會摧毀舊有的舒適圈。人們必須在已知和未知取得平衡,進而體察生命的意義。大腦會給予偵查你身處何種社會地位,但不一定會隨著時間或外在環境變化而更新。如果能夠迫使自己改變,勇於挺身而出。「我們都只看到自己瞄準的目標,其他都被掩蔽,,如果目光或評估的瞄準點設定稍微高些,連續三年後,你的人生就會徹底不同,你的瞄準目標是「你想到什麼,你看到什麼?」

本書中,直率且近乎殘酷剖開人類生存的真相,人類這物種是多麼擅長輕賤自己並且傷害到別人。生物史本來就是永恆的演化史,依作者看法,這些紛爭並不是不能改善,只要人類願意用集體智慧來突破侷限。例如,「包容」是多數人的性格缺陷,我們難免內心有批評聲音與靈魂,動不動就發表吵雜意見,譴責平庸的成就,那麼善用愛的力量及群體智慧協助克服孤獨的心。「人生的苦難」不可能完全靠自己而不靠親密關係;「個人的靈魂」永遠渴望真實存在的英勇無懼,願意承擔責任,決心過有意義的人生。

本文作者是有名youtuber,累積了眾多點閱率,他本來提出高達幾十項法則,在與編商討論後,挑選出十二項法則。就直接看法則,字義簡單人口,但他的演譯下卻有很深意涵。

法則二:善待自己,就像善待任何你有責任幫助的人。

法則三:結交希望你變好的朋友。

(跳到第十二條,有興趣的人去GOOGLE一下,就有這12條)

法則十二:在路上遇見貓,就摸一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曹滴掉~ 寬廣vs渺小的沙龍
11.9K會員
190內容數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26
兩人結合在一起,曾經有過共鳴,也曾享愛甜密生活。但為什麼會從熱烈轉成冷淡?大多數皆從雙方的「情緒波動」開始,慢慢地在生活中感受不同頻!認知裂痕愈來愈大,關係愈來愈冷淡,最終可能走向分離之途或者只是形成陌路的硬撐。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6
張忠謀,台積電創辦人,肯定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但為什麼要看這本書呢?原來看完這本書後才知道張忠謀這個人為什麼能夠成功創辦台積電這個國際型大公司(現在台積電市值已在全球前十大之中),台積電能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跟張忠謀有很大的關連,我們不能證明沒有張忠謀策劃下,台積電是不是更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張忠謀。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2025/04/05
這個人就是黃仁勲(Jenson Huang),一個“狂人”。但它的狂跟其他獨領風騷的人有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聰明、反應快、工作認真、有想法只是基本條件而已,他的狂是顯示於偏執、固執,他易暴怒,陰晴不定難以捉摸,噴罵如日常,罵人不給你留餘地,他自信到無可救藥,“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是合理的解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不要把社會結構的罪孽加諸在你身上,你會痛苦是因為你對自己有期待。
Thumbnail
不要把社會結構的罪孽加諸在你身上,你會痛苦是因為你對自己有期待。
Thumbnail
中文書名【生存的十二條法則】,英文書名是【12 Rules for Life】,在生存與生活上的用字上,在讀此書之後,個人認為中文書名翻譯的書名【生存】可能更貼切。人的存在就是一場場苦難與試煉不斷重複,從一開始哭喊就是在奮鬥,好運的話,含著金湯匙出生,奮鬥歷程會通順,但還是不免老、病與死亡
Thumbnail
中文書名【生存的十二條法則】,英文書名是【12 Rules for Life】,在生存與生活上的用字上,在讀此書之後,個人認為中文書名翻譯的書名【生存】可能更貼切。人的存在就是一場場苦難與試煉不斷重複,從一開始哭喊就是在奮鬥,好運的話,含著金湯匙出生,奮鬥歷程會通順,但還是不免老、病與死亡
Thumbnail
  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   這是一本充滿真知灼見的書籍,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社會中的種種價值觀與迷思。書中的作者,橘玲,以犀利的筆觸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勵志書所探討的一些痛點與謬誤。她質疑了所謂的「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這一神話,並指出有些能力是天生的,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改變。  
Thumbnail
  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   這是一本充滿真知灼見的書籍,讓我重新審視了現代社會中的種種價值觀與迷思。書中的作者,橘玲,以犀利的筆觸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勵志書所探討的一些痛點與謬誤。她質疑了所謂的「做喜歡的工作就會成功」這一神話,並指出有些能力是天生的,無論如何努力也難以改變。  
Thumbnail
在龍蝦的世界中,爭地盤,強欺弱,被打敗的龍蝦有了創傷經驗會一輩子畏縮,終生在龍蝦群體邊緣游離。想不到人類的大腦與龍蝦的小腦神經化學機制幾乎一模一樣。天啊!我們人類還自稱是高等動物!這個老生物的權力階層已存在五億元了,在贏者通吃的世界中,在龍蝦在人類均同,金字塔頂端1%人口財富跟底層50%的總財富一樣
Thumbnail
在龍蝦的世界中,爭地盤,強欺弱,被打敗的龍蝦有了創傷經驗會一輩子畏縮,終生在龍蝦群體邊緣游離。想不到人類的大腦與龍蝦的小腦神經化學機制幾乎一模一樣。天啊!我們人類還自稱是高等動物!這個老生物的權力階層已存在五億元了,在贏者通吃的世界中,在龍蝦在人類均同,金字塔頂端1%人口財富跟底層50%的總財富一樣
Thumbnail
【閱讀筆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如何成為吸引人的瘋子 這本書紀錄了作者訪問各種類型的精神病患者,以及少數作者認為有點精神狀況的朋友,歷經四年著作而成的一本書。 以往我們認為精神病患者都是認知有問題,或是精神上有缺陷,所以才會被判定為精神病患者。
Thumbnail
【閱讀筆記】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如何成為吸引人的瘋子 這本書紀錄了作者訪問各種類型的精神病患者,以及少數作者認為有點精神狀況的朋友,歷經四年著作而成的一本書。 以往我們認為精神病患者都是認知有問題,或是精神上有缺陷,所以才會被判定為精神病患者。
Thumbnail
個人的靈魂永遠渴望真實存有的英勇無畏,願意承擔這份責任,就等於決心過著有意義的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12條法則,希望能藉由這些法則幫助人們理解自己,找到意義,證明人生與其必然的苦難是有道理的。
Thumbnail
個人的靈魂永遠渴望真實存有的英勇無畏,願意承擔這份責任,就等於決心過著有意義的人生。作者在本書中提出了12條法則,希望能藉由這些法則幫助人們理解自己,找到意義,證明人生與其必然的苦難是有道理的。
Thumbnail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Thumbnail
本文重點 當我們以「改善存有」作為生命最高的價值,願意以信仰的精神獻身給存有良善的本質,就會尋得意義。 指責這個世界很糟糕以前,先讓自己成為「不要製造問題」的人。畢竟,厭惡生命的人無法創造生命。 把話講清楚,把思緒理清,聚焦問題,才能繼續向前走,看見新的可能。 人生而受苦,我們無須懷疑苦難的真實性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