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投票權應該下修到初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看過大學生的學運,我們也能查到高中生主導抗議的新聞,在民主思潮下成長的孩子,很是我們期待的公民不是嗎?(尤其天天都有一堆政治新聞的現在)
而台灣你們這些投票仔,資歷最老的,也不過參與過1996年第一次台灣民選總統選舉。
我們憑什麼做直升機父母,自以為替學生掃除他們必須提前練習的事項,卻又期待他們年齡一到,就能展現他們的獨立性呢?

握有投票權,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一個普通的台灣家庭情節,如果我們給孩子選擇,表示尊重他們的意願,可選項通常是由父母提出的。
但如果我們給予孩子影響「明天晚餐吃什麼」的投票權,又怎麼進行?爸爸提出明天可以吃烤肉,媽媽提出明天想吃火鍋,小明則提出明天想要飢餓30,邀請父母一起不吃晚餐。只要每個人不能堅持投自己一票,小明是有機會影響父母的決定。
進行家庭投票,代表我們給了孩子影響父母決定的機會,代表父母放出了一部分的主動權。
有多少孩子正在被自身處境折磨,卻只知道向「自己可能都有無力感的父母」求助?
看看多少中學孩子可能認真考慮自殺?學生受調查又多滿意自己的受教育環境?
有多少孩子正在被自身處境折磨,卻只知道向「自己可能都有無力感的父母」求助?
看看多少中學孩子可能認真考慮自殺?學生受調查又多滿意自己的受教育環境?
情況很糟,但還有更糟糕的,那就是「我們不認為他們可能有能力為自己的處境大聲」或者「我們想要用大人滿意的教改來為他們打造新的條件」。擁有「讓議題聚焦自身處境的主動權」。台灣確實有很多人關心學生教育問題,但終究不如鼓勵他們主動提出訴求,因為我們可能忽視的,不代表需求不存在
國中公民課程雖然尚在起步階段,但是否我們緊握投票權,只是出於年齡的歧視?就像歷史上的女性。
公民課程的教育應當提早且受重視,而實踐方式,便是讓學生參與,嘗試並練習,允許孩子及早犯錯,塑造將來更精明且參與率更高的公民。
avatar-img
3會員
3內容數
如果你出生的時候不是嬰兒?如果你出生的時候已經9歲了? 從「試著融入人類社會的小熊」思索生活在人間的種種問題。 你好,我是熊弟弟!我在這分享我如何看待我在人間的所見所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熊弟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總是被告知不要輕易試圖改變他人,我們要從改變自己做起。可是思考自己就究竟為何改變過,或許能找出究竟為什麼「改變他人這麼難?」 改變他人行為肯定是困難的,但若放眼世界的變化,跟風行為、新政策的產生、經濟誘因、幼兒與青少年的思緒變化……,我們其實很常看見行為模式的改變。
我們總是被告知不要輕易試圖改變他人,我們要從改變自己做起。可是思考自己就究竟為何改變過,或許能找出究竟為什麼「改變他人這麼難?」 改變他人行為肯定是困難的,但若放眼世界的變化,跟風行為、新政策的產生、經濟誘因、幼兒與青少年的思緒變化……,我們其實很常看見行為模式的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失敗無法全然定義你是誰,也不會抹去你所有的努力與價值。它是一個過程、一次結果,而不是終點。人生的智慧在於學會擁抱失敗,懂得順勢而為,你就能從不同的角度,發掘出更多的美好。
色彩是生命的象徵,理解色彩就是理解自己。-Johannes Itten Hey 你好,我是 Amber,一名個人色彩分析顧問。開篇文章,我想聊聊我所進修的專業「個人色彩分析」,這是什麼、以及我為什麼會跑去學。 這篇文章,會涵蓋以下三個重點: 什麼是「個人色彩」? 它有什麼功用? 我所抱
Thumbnail
辯論的重點不是在讓對方閉嘴、說對方愚蠢。事實就是事實、我不說、事實還是存在,我們就是看到不同的顏色。不會因為我閉嘴、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你要我看到的顏色。辯論的重點是要知道為什麼大家的觀點不同、為什麼明明看到一樣的東西、卻得到不同的結論,這樣才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本文想探討一個關鍵問題:「線上課為什麼愈來愈難賣?」在上篇中,我將以自身在線上課程產業工作的經驗與觀察,從「人性情感」的角度,探討當前線上課程的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為什麼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慣性」、「惰性」、「情感」、「反彈」等四種心理摩擦力,影響其購買行為。下篇則會試圖提出克服這四種阻力的可能方案。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臺灣9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長時所面臨的親子教育觀念,以及青春期男女之間的相處情形。同時也提出了臺灣教育中缺乏人際互動和兩性關係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選舉日當天,我一早便在車站附近看見投票的引導告示。到公司後,我興致勃勃地跟日本同事說:「今天是選舉日呢!」然而,日本同事只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以為自己沒有表達好,再重複了一次:「今天好像是投票日!我在車站外面看到告示了。」日本同事才露出驚訝的表情:「原來是今天呀!謝謝你告訴我!我都沒注意到呢!」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失敗無法全然定義你是誰,也不會抹去你所有的努力與價值。它是一個過程、一次結果,而不是終點。人生的智慧在於學會擁抱失敗,懂得順勢而為,你就能從不同的角度,發掘出更多的美好。
色彩是生命的象徵,理解色彩就是理解自己。-Johannes Itten Hey 你好,我是 Amber,一名個人色彩分析顧問。開篇文章,我想聊聊我所進修的專業「個人色彩分析」,這是什麼、以及我為什麼會跑去學。 這篇文章,會涵蓋以下三個重點: 什麼是「個人色彩」? 它有什麼功用? 我所抱
Thumbnail
辯論的重點不是在讓對方閉嘴、說對方愚蠢。事實就是事實、我不說、事實還是存在,我們就是看到不同的顏色。不會因為我閉嘴、我看到的世界就是你要我看到的顏色。辯論的重點是要知道為什麼大家的觀點不同、為什麼明明看到一樣的東西、卻得到不同的結論,這樣才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生活方式。
本文想探討一個關鍵問題:「線上課為什麼愈來愈難賣?」在上篇中,我將以自身在線上課程產業工作的經驗與觀察,從「人性情感」的角度,探討當前線上課程的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為什麼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慣性」、「惰性」、「情感」、「反彈」等四種心理摩擦力,影響其購買行為。下篇則會試圖提出克服這四種阻力的可能方案。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乍看{ 孩子你可以不上幼稚園》,真以為台灣的教育問題已經延伸至幼稚園,讓家長寧可將孩子留在家中自行教育。仔細翻閱內文,才知道這是一群家長所提供給孩子的另類選擇,這個另類選擇不僅兼顧孩子的學齡前發展,最重要的是藉由社區家長的力量,讓孩子在一個教學有品質、童年有玩伴的幼兒教室中學習成長。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臺灣90年代出生的孩子成長時所面臨的親子教育觀念,以及青春期男女之間的相處情形。同時也提出了臺灣教育中缺乏人際互動和兩性關係教育的問題。
Thumbnail
在美國社會學扛鼎著作《不平等的童年》後。針對台灣進行在地調整的研究《拚教養》在2019年問世,兩書與兩地有許多可以對照玩味之處。而父母的教養會決定孩子的未來嗎?無疑是肯定的。
Thumbnail
選舉日當天,我一早便在車站附近看見投票的引導告示。到公司後,我興致勃勃地跟日本同事說:「今天是選舉日呢!」然而,日本同事只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我以為自己沒有表達好,再重複了一次:「今天好像是投票日!我在車站外面看到告示了。」日本同事才露出驚訝的表情:「原來是今天呀!謝謝你告訴我!我都沒注意到呢!」
Thumbnail
選舉剛落幕,站在教育的立場不禁有話想說。 很多的選舉口號琅琅上口,什麼「票投某黨、青年上戰場」、「票投某黨、台灣變香港」,最後居然連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的所謂「最好的選擇」都出來了,簡直是天花亂墜,令人啼笑皆非啊。 其實我最關注的是教育的議題,因為我們不能希騙騙子不騙人,只能期許傻子沒有那麼多!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