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想探討一個關鍵問題:「線上課為什麼愈來愈難賣?」主要寫給線上課程的業內人士,或對線上課產業發展有興趣的人。
文章分為上、下兩篇。在上篇中,我將以自身在線上課程產業工作的經驗與觀察,從「人性情感」的角度,探討當前線上課程的商業模式與行銷策略,為什麼容易使消費者產生「慣性」、「惰性」、「情感」、「反彈」等四種心理摩擦力,影響其購買行為。下篇則會試圖提出克服這四種阻力的可能方案。
你買過線上課程嗎?
這幾年人人都在談「知識變現」,線上課程蓬勃發展。台灣主要的線上課程平台,平均一個月推出 20 幾堂新課,各種主題都找得到。
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選擇變多,學習新知也更方便。但對課程平台來說,市場紅海化帶來的生存壓力不小。
歷經疫情的課程大爆發,如今各種主題早就有一堆網紅、講師、大師卡位,對現在想加入開課的講師來說,擠出一條活路,甚至殺出重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對平台而言亦是如此。那些有聲量、有名氣、有教學經驗的第一線講師,在前幾年激烈的搶人大戰後,差不多開發到了極限。就算同一個老師想開第二堂、第三堂,姑且不論有多少學員願意繼續支持,老師也不一定有那麼多東西能教。
不僅如此,賣課的利潤空間也愈來愈薄。
課程從前期的市場研究到拍攝、製作,必須投入大量資源。若想創造社群話題,向外破圈?那就得再砸下幾十萬、幾百萬的廣告行銷費。如此一來營收都已去了大半,還得再和講師分潤。有些甚至有講師「保底」條款。
PressPlay 營運長幾年前就曾指出線上課程出現「死亡迴圈」。課程要爆,才有利潤;課程想爆,就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和人力,製課成本飆升,然後課程就需要「核爆」才能賺錢。(參考:賣課比賣腎好賺?我看到線上課程有個死亡迴圈)
為了賣課,課程 PM 和行銷無不絞盡腦汁,不斷思考如何突顯課程特色,和競品做出差異?怎麼包裝課程才能精緻有質感,還有創意?用什麼方式打中受眾的痛點、夢點、癢點、爽點,才會有感?要怎麼做才能讓消費者願意「再買一堂」,縱使他們已經買了一堆課程還沒看完?
上述種種問題,最後通常會導向一個結論:「我們必須想辦法提升課程的吸引力。」
但有時候,明明課程內容超級豐富,也很符合目標受眾需求,銷售就是沒起色。無論砸下多少行銷費,轉單率就是慘不忍睹。難道課賣不出去,只是因為課程「還不夠」吸引人嗎?或者有什麼被忽略的因素呢?
我認為,課程賣不出去的關鍵,在於那些被忽略的情感阻力。
更仔細地說,我認為當前線上課的商業模式和行銷策略,對消費者的購課過程產生過多情感上的阻力。這些阻力包括慣性阻力、惰性阻力、情感阻力、反彈阻力。它們和課程吸不吸引人無關,而是和人性有關。
接下來,我會引用《心理摩擦力》這本書的分析框架,結合自己在線上課程產業工作的觀察,分析這四種心理摩擦力如何在賣課過程中出現,阻礙消費者買課。
第一種阻力,是慣性。
簡單來說,人們總是傾向穩定、熟悉的事物或觀念,排斥變化與不確定性。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同樣是教「談判技巧」,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來教,肯定比一般的企業內訓講師更容易賣;國內知名講師來教,肯定又比沒人認識的海外講師還好。學員對講師的熟悉感是影響銷售的關鍵因素,這大家都知道。
不過,我想談的是一種更大的慣性——「學習」的慣性。
疫情期間,人們長時間待在家,為線上課程創造大好契機。當時無論什麼主題,只要不要太冷門,有基本的品質,都能賣到還不錯的成績。
但疫情紅利消退之後,我們仍得面臨「和實體課相比,線上課有什麼優勢?」的問題。
在多數人的認知裡,實體課仍是一種比較理想、熟悉的學習方式。線上課雖然有不受時間、空間限制觀看的優點,終究很難做到如實體課一般高度的共時、共地與互動性,尤其像是烘焙、健身這類仰賴親身體驗的領域,線上課很難與實體課競爭。
疫情雖然擴大了線上課的市場,但沒有徹底改變多數人習慣的學習方式。當人們逐漸回歸正常生活,便很難再有那麼多時間,待在家花幾個小時看線上課。簡單來說,這種買線上課的學習方式,還不是多數人習慣的樣態。
為了幫助理解,我們不妨想像一個凹谷,一顆球在裡頭來回擺盪。在沒有滾出凹谷的狀況下,這顆球最後終究會靜止在凹谷底部,達到穩定。若想要讓球滾出凹谷,擺盪的力道和幅度就要夠強才行。
實體課和線上課,就是不同的凹谷;前者比較深、比較寬,後者比較淺、比較窄。學習需求則可以想成那顆球。
疫情作為一股外力,讓這顆球盪出了實體課凹谷;但因為線上課凹谷不夠深、不夠寬,這顆球滾進去又盪出來,最後還是在慣性之下,回落至實體課凹谷。我們可以說,實體課相較於線上課,是一個更加穩定的狀態。
線上課程在製作前,通常會利用問卷蒐集潛在消費者名單、測試市場反應。據我觀察,問卷蒐集回來的名單,極高比例之前曾買過線上課。這代表如今課程大多是不斷地重複賣給同一群人,整體市場沒有明顯向外擴的跡象。
試想,這群人還能再買多少課呢?隨著課程平台增加,競爭愈來愈激烈,如果線上課整體的凹谷沒有持續加深、擴大,克服消費者對實體課的慣性,賣課只會愈來愈困難。
第二種阻力,是惰性,主要出現在目前「先銷售,後開課」的行銷策略上。
目前多數線上課程平台,消費者在買課的時候,內容通常還在製作。消費者買課後,大約要等一至兩個月,才能分批看到內容;等到課程完整上線,常是近半年後的事情。
從製作方的角度,這可能是為了分擔課程前期需投入的成本;但從消費者的角度,會因此產生兩股很強的惰性阻力。我稱為「懶得等」和「懶得研究」。
假設今天你花錢買了一本書,但要等一個月後才會收到,而且你收到時,還只有本體的三分之一,完整內容還要每個月陸續寄給你。這樣的書,你還會想買嗎?
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對於未來的價值回報評估,會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而降低,因此人類和動物都傾向選擇「即時的」較小回報,而非延後的較大回報。
如果當下花錢,卻無法當下享受回報,就會形成一種很強的阻力,讓人寧可不要買。
消費者之所以想買課,通常是目前有這方面的需求。例如一個上班族規劃年後要轉職外商公司,急迫地需要一堂能快速提升商業英文能力的課。或者某人生活最近陷入低潮,急切地需要一堂能幫他找回平靜的身心靈課程。
遺憾的是,遠課救不了近火。廣告說這堂課能解決他的問題,但就算現在買了,他也看不到內容,甚至不確定幾個月課程上線後,自己是否還有這方面的需求。
這種「懶得等」的惰性,會迫使消費者思考有什麼替代方案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解決自身問題?例如,報名一堂講座?買書?上網 Google?既然你無法滿足我當下的需求,我何必要買?
另一方面,正因課程尚未上線,沒有修課學員的評價可供參考,消費者必須花更多時間和心力去判斷課程到底可不可信、值不值得,這個過程非常麻煩,也非常耗費心力。
舉例來說,近年市場上開出大量以「XX邏輯」、「XX思維」為名的課程。每堂課都在講系統化的思考方法,可以幫助學員拆解問題、看懂局勢,洞察職場與人際關係的底層邏輯。
但 A 課教的問題拆解方法,和 B 課有什麼差異? C 講師的背景,和 D 講師比起來有什麼更厲害的地方嗎?它們彼此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這些對 PM 和行銷都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就別指望消費者能分辨得出來了。
當愈來愈多人在社群上批評自己買的線上課內容很水、很空洞,消費者買新課程前就會愈謹慎;當他投入愈多時間和精力,買了課程的期待就會愈高,若課程不合期待所帶來的失望就會愈重。
天啊,這一切都好麻煩、好複雜。只要不買,一切不就通通都解決了嗎?
俗話說:「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將「當下」面臨的不確定性,以及需要投入的心力,和「未來」可能得到的價值相比,或許可以理解不買課其實是很理性的決定。
線上課程的「超低完課率」,一直是個非常值得討論的議題。
根據資料,目前多數課程平台的完課率大約落在 5% - 20%;換言之,超過八成的人買了課但只看了一部分,或者根本沒打開過。
完課率究竟重不重要,業界也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認為,過低的完課率可能反映出學員「棄課」的狀況嚴重,可能是課程品質出問題,也或許是行銷不夠精準。這些都會影響學員的體驗,進而影響後續的複購或推薦。但也有人認為,完課率的高低和課程銷售成績沒有太強的關聯,且想提升完課率,勢必得投入更多維運成本。
商業思維學院的院長游舒帆在這篇文章就指出,完課的重點不在於「上了多少比例」,而是在於是否「產生學習成效」。每個人產生學習成效,覺得「值了!」所需比例不同,有些人只看一部分就覺得有幫助,有些人必須從頭開始按部就班學習。
但我認為,完課率之所以應該被重視,關鍵在於它會對消費者產生「買很多課,但都沒看完」的壓力。這就是第三種情感阻力的其中一個面向。
假設有一堂課非常精彩,你只看了五分之一,就已經覺得值回票價,照理說剩下的五分之四就算沒看完,也不會影響你對這堂課的評價。但若你花了好幾十萬,買了幾十堂課程,看的比例都不到五分之一,買下一堂課時,難免會多猶豫一下對吧?
你可能會想,既然這些課都看一部分就夠了,是不是代表買課不是個好投資?或者,你可能會告訴自己之前買的都沒時間看了,新買的很高機會也不會打開,豈不是浪費錢?又或者,你可能會想再多觀望、多評估一下需求,再決定要不要買。
人都有追求「完滿」、「完整」的傾向;沒有 100% 的進度條,看起來就是有點刺眼,好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這裡有個「你沒做完」的待辦事項。它會成為一種焦慮、壓力的來源,阻止消費者再買下一堂課。
此外,怕被割韭菜也是一種常見的情感阻力。
前幾年興起一股「網紅開課」的風潮,許多網紅、YouTuber 紛紛加入開課行列,有人教資訊彙整、有人開語言課、有人教看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總是深諳流量之道的愛莉莎莎自媒體銷售課。
然而,網紅開課也引發外界「割韭菜」的批評,認為有些網紅不具有專業,但憑藉粉絲的支持和名氣,靠課程賺了大把鈔票,但實際上內容空洞,給人上當受騙的感受。其中鬧得最大的莫過於網紅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課。
(參考:志祺七七|網紅狂開線上課,是在割韭菜?真的賺很大嗎?為何線上課越來越貴?)
目前台灣一堂線上課,單價平均落在 2,500 - 4,500 左右(此處指的是募資價)。有些主打「質感精品」的課程,可能賣到 6,000 - 8,000,甚至破萬也有。相較國外的線上課程,價格確實高昂,也難怪普遍存在買線上課程的人是「韭菜」、「盤子」的說法。
「買線上課的我,是不是被當韭菜了?」這個看似不怎麼樣的問題,背後卻有強大的負面情感阻力。同時,它也反映出消費者對於課程平台過度行銷的反彈。
最後一種阻力,是反彈。人們不喜歡被迫改變或屈從要求,如果覺得自主性受到威脅或強制,就會下意識地予以反擊。
在網紅開課被批評「割韭菜」之後,這幾年課程平台更傾向找真正的領域專家、行業職人來開課。但新的問題出現了,隨著消費者愈來愈熟悉線上課的行銷手法,也開始對課程不斷販賣知識焦慮,以及假募資倒數的促銷手法產生反彈。
消費者有學習需求,平台提供對應的課程,本該是美事一樁。但由於課程競爭激烈,更多時候消費者表面上的需求,其實是課程平台透過大量行銷廣告「創造」出來的。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刺激「知識焦慮」。
舉例來說,近年有許多 AI 相關課程,在宣傳時會不斷向受眾傳達「若沒跟上這波浪潮,你的工作可能被 AI 取代」、「想要成為頂尖人士,你必須學會 AI」諸如此類的訊息。甚至有些課程,會用像是「想要......,你需要......」這種粗糙、甚至近乎傲慢的方式推課。
這種引發受眾對知識匱乏的焦慮和恐懼,吸引他們購課的作法,其實和強調課程特色一樣,都屬於「吸引力導向」的行銷策略,只是一種是正面吸引、一種是負面吸引。但它們共同的問題是:打得愈用力,反彈愈大。
此外,也開始有人質疑「優惠倒數」的作法,根本是一種虛假型飢餓行銷。為了做出漂亮的折數,課程的定價通常非常高,打了一個見骨的折數後,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貴,藉此對消費者施加壓力。
然而平台方也知道,價格超過一定程度就不會有人買,因此每一波段的倒數可能只有 1 折,換算價差根本不到 100 塊;甚至有那種倒數完其實沒漲,或者課程賣了好幾個月還在限時特惠。
當消費者識破這種行銷手法背後的心理機制後,效果就會變得愈來愈差。消費者可能會想,反正倒數完也不過就漲 100 塊不到,有必要那麼急著買嗎?反正我有折價券,就算等一下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他們可能把課加進購物車,然後就放在那裏不結帳。
當消費者考慮的時間不斷拉長,波段倒數的策略又被看破,沒辦法有效對消費者施加壓力的狀況下,價格持續升高,直到超過消費者認為可以接受的臨界點,他就會徹底放棄購買這堂課程了。
這些行銷策略有其行為心理學的基礎,實務上也確實有效。既然好用,那就一直用,這也無可厚非。但隨著愈來愈多人識破行銷手法背後的意圖,也就愈能抵抗這樣的促銷。
甚至,愈是用力推、意圖愈是明顯、手法愈是粗糙的廣告行銷,消費者不滿、受夠了的反彈也愈大。像是最近社群上有網友抱怨,近期愈來愈多 YouTuber 或 Podcaster 以「訪談職人」之名,行「推銷課程」之實。很多上節目的來賓到最後,都是要推自己的線上課程,讓節目聽起來充滿了業配。
諸如此類的反彈力,會讓賣課變得更加困難。
那麼,該怎麼樣才能克服這四種阻力呢?
下篇我將試著從課程平台的角度,提出可能的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