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短文,有點難度,適合有心理學背景或心理師閱讀。
有一類精神疾病,它是以表現焦慮、憂鬱、強迫性症狀為主,比如說恐慌發作、或害怕憂鬱心情發作、或擔心自己某方面功能表現不如預期,而造成憂鬱、焦慮或強迫性行為,甚至是恐慌發作。
這類人通常要求自己嚴格,過度承擔角色的責任,所以當上述症狀開始出現時,他會時時檢查、感覺症狀的狀況,來確認自己是否「好了一點」,如果沒有,就會強化症狀的持續或強度。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個人不斷地去檢查、感覺症狀時,他的這個動作本身就會活化、敏感化對刺激的感受,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覺得症狀還是要發生了;所以他處在極度敏感化的狀況,這也轉化成一種疑慮,幾乎揮之不去,是一種「我又要怎樣了?」的內在心情。要患者不去感覺、檢查症狀的狀況又很難,因為他的人格特性會一直催促他去檢查、感覺症狀如何?這是一種強迫性,因為他想要快點好起來,所以一旦他沒有好起來,他又陷入焦慮與憂鬱的情緒。如此循環,他的關注作為敏感化了覺察,維持了症狀的持續,但症狀的持續卻又常常喚起他關注的作為,這就類似森田療法治療神經質症的狀況一般。舉個例來說,一個恐慌發作的病人,對自己的呼吸心跳流汗狀況極度敏感,時常擔心害怕又要發作起來,但要他不去注意呼吸心跳流汗情形又很難,可是一旦他去感覺這些,又容易敏感化感覺進而引發症狀,而這擔心形成焦慮,而這結果又導致了憂鬱。當這類患有精神官能症的病人來到診間,該怎麼辦了?
當然精神科醫生會開些抗焦慮憂鬱的藥物來緩和他症狀發作時的不舒適感,而筆者認為第一步是緩慢下來患者的節奏,細節的作法在此不談(因有個別差異)。再來是停止對自己未來的預期,因為患者想要趕快好起來以讓自己可以正常發揮,而這樣的心理作為正是症狀持續的潛在因素(有點是陰顯,見「
陽刻和陰顯」一文),他(患者)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期待。深化的治療可能還要釐清患者為什麼人格特性上要求完善,對自己嚴格,是否有原生家庭的因素,而釐清時可能遭遇患者意識上的阻抗,必須「繞過防衛」而行。
這種種的治療作為是在患者意識上逐漸浮現打斷上述循環的方法,當開始打斷上述循環時,患者會報告莫明其妙症狀有好一些,比如說症狀頻率的減少或強度的減緩,在這時候,再把患者的注意力持續轉移到外在的事物上而不是對自己內在的感受,比如持續做一些事,養個寵物關照寵物(寵物療法,參考「
你的寵物有這療效」一文)或是回到部份職場.讓患者注意力得以維持在外在事物且「此時此刻」,時間一久,病理性的循環已然被打破,患者再也不需要心理治療了。但有可能在未來的生命時間中,因為壓力、難以克服的任務又再度復發。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