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基督徒的反同婚運動,與羅馬帝國基督教確立「三位一體」思想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英國史學家吉朋的巨著「羅馬帝國衰亡史」花了很多篇幅在介紹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的發展過程,其中「三位一體」的思想演進相當的耐人尋味。基本上在君士坦丁大帝主導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所通過的《尼西亞信經》就確定了這個思想,但是因為反對「三位一體」的亞流派取得了君士坦丁大帝、以及後繼的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支持,讓「三位一體」的領袖亞他那修主教被放逐而暫時受挫。讓「三位一體」被重新確認為正統的思想,是在約維安登基、重新任命亞他那修為主教之後。然而,最後的拍板定案則是在狄奧多西一世宣告「三位一體」的正統地位之後,從此亞流派就被打為異端,受到宗教迫害而衰落。
等一下,我們是在講宗教思想的發展,還是在講政治思想的發展?為什麼「三位一體」思想成為正統,和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有關?那是因為當年的羅馬帝國,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所以只要是與羅馬帝國安定有關的事務,羅馬皇帝都會插手。因為「三位一體」實在吵得太兇了,沒有人出面來統一基督教各派系的歧見的話,基督教一定會分裂,對於一天到晚為了帝國的完整到處打仗的羅馬帝國來說,是很大的社會危機,所以直接以政治力來解決宗教上的分歧,是社會成本最低的解決方式。至於「三位一體」的爭議,在狄奧多西一世拍板定案後,就從此天下太平了嗎?當然不是,只要聖經裏沒有白紙黑字的寫下「三位一體」,一定會有抱持不同看法的教派持續出現,只是這些教派(例如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通常都會被認為是異端就是了。
接下來要討論異端的定義。以「三位一體」這個例子來說,亞流派的主張並不算偏激,他們只是認為基督是上帝所創造的、比人類地位高的「神」,並不具備與上帝相同的地位。即便如此,他們還是信奉聖經的虔誠信徒,有必要因為他們信仰上的些微差異,而要把他們視為異端、逐出教會並迫害他們嗎?
絕對必要!因為脆弱的社會是容不下任何異端的,就算異端只造成了一點小小的裂縫,但是因為社會太脆弱了,一點小裂縫都會造成致命的危機。以當年已漸漸衰落的羅馬帝國來說,早已擋不住外來蠻族的入侵了,衰敗的社會需要人民更強的向心力,絕不容許社會上因為不同意見而造成紛爭,所以堅持「三位一體」才會變得那麼重要。反觀羅馬帝國創國初期,因為國力強盛,甚至容許異族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可以信奉異族自己的神,完全不需要以國家的力量來統一信仰。可見得一個國家越強盛,社會的包容力就越大,越不容易發生打擊異端的情況。
在台灣,2016年的反同婚運動,讓原本互不往來的宗教界,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不論是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一致發聲反對同婚納入民法,而2018年的公投結果也讓當年的民進黨政府灰頭土臉。這個事件,應該可以視為近年來宗教界合力打擊「異端」的代表作,儘管後來同婚轉以專法的型式合法化,但是宗教界團結一致反對同婚的堅定立場卻一直延續至今,只剩下少數幾位法師、牧師用微弱聲音來支持同婚。這次宗教界異常團結的反同婚,背後原因與羅馬帝國支持「三位一體」的原因有些類似:(以下摘自端傳媒反對同性婚姻的主力,為什麼來自基督教?
女性身體被解放,生殖功能被改變,誘發了兩個層次的憂慮:傳統家庭結構的崩解,讓動盪時代家庭作為緩衝的功能消失;在基督教團體身上,家庭價值這條戰線受到嚴重挑戰。
教會傳統上對政治的影響力也在消褪,例如1962年美國最高法院禁止公立學校禱告。連同上述墮胎案的判決出爐後,教會意識到他們必須更積極進軍政治領域。
因為宗教近百年來,在科學與女權運動的雙重夾攻下,已經漸漸失去社會上的影響力,尤其是堅持「家庭價值」這個最後堡壘,又即將要被同婚攻破(這當然是過份誇大的危言聳聽),教徒們的焦慮可想而知。因為宗教勢力衰微,無法靠宗教自身來反抗,所以就轉攻政治領域,透過組織人民團體(護家盟、幸福盟…)向政府施壓。可惜和羅馬帝國政教合一的環境不同,光靠宗教的教義,並沒有辦法說服大眾一起來鏟除他們所認定的「異端」,所以在同婚專法通過之後,就沒有辦法再繼續有所作為。
如果台灣宗教界的力量沒有那麼衰弱,是否就不會把同婚視為「異端」,甚至轉而接納這些不是「正常異性戀」的族群呢?對照羅馬帝國的衰亡史,我認為非常有可能,會大量樹立「異端」並群起攻擊他們的社會,一定是一個自己快要垮掉的不穩定社會。很慶幸這次台灣社會沒有跟著這些宗教狂熱份子一起打擊「同婚異端」,證明台灣社會的體質還算健康,不會因為這些佔台灣人口不到5%的LGBT族群要結婚就天翻地覆。
君子成人之美,過得幸福的人不必靠別人的不幸來成就自己的幸福,狂熱的打擊「異端」只能突顯自身的無能為力,絕非實現正義的表現,這是我們往後在面對這些動機可疑、理念不明的「反XX」運動時,所應抱持的審慎態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訴諸悲情不是台灣文學唯一的選項,更多的搞笑吐嘈才能豐富我們的文化
你也受不了孩子在家裏無效率的遠距教學嗎?來思考一下改善之道吧!
台灣的文化傳統,也會像理念一樣刀槍不入嗎?還是像眾多被遺忘的傳統一樣,永遠被淹沒在現代巨量資訊的洪流中?
請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清冠一號」會被搶購一空?
姐控/妹控文化不是只有現代才有,來讀讀日治時期的姐控/妹控傑作吧!
張文環唯一充滿奇蹟的長篇小說,請大家一起來見證奇蹟
訴諸悲情不是台灣文學唯一的選項,更多的搞笑吐嘈才能豐富我們的文化
你也受不了孩子在家裏無效率的遠距教學嗎?來思考一下改善之道吧!
台灣的文化傳統,也會像理念一樣刀槍不入嗎?還是像眾多被遺忘的傳統一樣,永遠被淹沒在現代巨量資訊的洪流中?
請讓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清冠一號」會被搶購一空?
姐控/妹控文化不是只有現代才有,來讀讀日治時期的姐控/妹控傑作吧!
張文環唯一充滿奇蹟的長篇小說,請大家一起來見證奇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基督教的末世論,揭示上帝對人類罪孽的憤怒以及即將來臨的大災難。引用聖經啟示錄的相關經文,分析當前社會的問題與道德淪喪,並反思人類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筆者呼籲人們關注目前的社會現狀,尤其是某強國所面臨的嚴重困境,並指出唯有回歸信仰與上帝的教導,方能尋求救贖與憐憫。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任何帝國都有許多黑暗面,拜占庭帝國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面向,就是帝國利用基督教實施的宗教壓迫。 隨著帝國在宗教上越來越趨於「一尊」,基督教的其他教派、其他的宗教等等,生存空間也就越來越小。其中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希臘、羅馬多神教的消失。 希羅多神教是很昌盛的。即使在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基督教化後,多神
Thumbnail
信仰多神教的羅馬就算征服了其他大帝國,也不曾要求屬民改變信仰。羅馬人唯一長期不願接受的,只有屬於一神信仰、並堅持要傳福音的基督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在公元863年,各以羅馬與君士坦丁堡為首的基督教,再次陷入分裂。原因是皇帝米海爾三世任命的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佛提烏一世,不得教宗認可。雙方於是互相開除教籍,史稱佛提烏分裂(Photian schism) 雙方都唇槍舌劍,用信件作激烈的筆頭攻擊。根據教宗尼可拉斯一世的回信,皇帝說教宗用
Thumbnail
雖然黑暗時期的教會想辦法保存了過去的知識,但那個時代還有各種問題,首先是西羅馬帝國消失,東羅馬帝國本身也積弱不振,反倒穆斯林很強大,吞吃了地中海南、東岸還有西班牙一代的地盤。 而歐洲的政治勢力還在重新學習如何治理國家,因為有太多民族、語言、風俗存在,基本上歐洲再也沒有像羅馬一樣的超大型帝國了。
Thumbnail
先前提到,早期的教父們寫的一堆教父書信,除了勸勉自己教區的信徒,同時寫信指責其他教區的神學觀點,這樣不斷的透過神學辯證來強化各稐論述,但基本上還是各自信各自的。 但到了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的時候,沒想到這招卻有了很大的影響。 是這樣的,日耳曼蠻族來了,之所以說是蠻族,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文字能力(盧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前幾天我們提到早期教會採用的神學觀點,與當年社會處境有著密切關係,或者說,是性命攸關的問題,這一點早從使徒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最早的吵架,保羅跟使徒間的衝突。 雖然現在新教徒都能朗朗上口因信稱義,但要知道在第一世紀,因信稱義是會要人命的。  對,就是那麼危險,我說過,猶太教是合法宗教,基督徒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