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機會效應》,想起不知道在哪邊看過一句話「機會就像是一個前面長頭髮後面禿頭的人,一旦經過時你沒把握著,錯過後就也抓不住了。」
過去一年,看的書多是關於「專注」方面,專注本務、專注眼前的事,減少無效社交。所以看到《機會效應》封面寫著「掌握人生轉折點,察覺成功之路的偶然與必然」,不由得好奇,如果真有這個偶然,要如何把握,讓它成為一個必然?
衍伸出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很專注,自然能抓住眼前的機會(例如本職),那又要怎麼發現,甚至抓住從眼邊溜過的機會呢?
這本書作者洪震宇在書中舉了17人的例子,並透過這些例子,歸納出下列六點:
Disorder — 刻意製造混亂。
Discovery — 歪打正著,意料之外的發現。
Diversity — 耕耘多元的人脈植物園。
Dislocation — 絕境的創造力,憂點激發優點。
Disruption — 自我破壞的進擊
Distract — 適度分心,創造洞察的機會
勇敢不一樣
總結這17位人物的最大共通點,就是勇於嘗試,不對機會說不。例如馬桶安裝達人ToToking原本是受薪階級,在聽了朋友的建議後,在網路開設部落格分享安裝馬桶的心得,沒想到找他的人越來愈多,後來乾脆自己當老闆。上網看了一下ToToking的網頁,散發出濃濃的local風,絕對稱不上精美等級,卻有股濃濃親切感,或許是這樣吸引許多人。所以當有機會來時,先別想要做得多完美,先試看看再說。
另一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優席夫,原本擁有好歌喉,參加了歌唱比賽,卻因經濟合約關係沒辦法出唱片,最後赴海外打工刷油漆,一連串因緣際會下,變成了畫家。優席夫也在送給本書洪震宇的書上寫下「勇敢不一樣」,我也想像,如果是自己面對這麼曲折的際遇,是否有辦法勇敢不一樣,找到另一片天地。
機會的潛藏之處--「錯綜複雜/後知」
書中作者用了「已知/未知」、「清楚/複雜」建構出四個象限,說明在「簡單/已知」、「複雜/可知」的象限裡,我們都還有辦法運用現有的知識與專業去應對,而在「錯綜複雜/後知」的象限裡,固然規則被打破,但也因此能產生更多機會。
在「錯綜複雜/後知」的象限裡,也因此能產生更多機會。說來簡單,不過在這狀況下,更多更常遇到的是,危機與絕境,比如,把全家便利商店開在已經在地好幾年的小七旁邊。作者提到遇到絕境,要能改變認知、洞察需求、連結自己的優勢、持續行動,才能改變現狀。而全家店長阿娟,先到附近的學校當導護志工,了解學校的教學需求,讓師生到店裡做戶外教學,學習當店長、消費、折扣等理財概念,解決了校方的痛點,也讓自己的營業額大增。書中標題寫著「憂點激發優點」,實在是畫龍點睛!
人脈--不要小看弱連結
關於人脈方面,作者則認為,泛泛之交的弱連結,比強連結更有幫助。傳統的人脈多帶有目的性,偶遇的人、朋友的朋友等這些弱連結,可以擁有更多我們不知道的訊息。那要怎麼讓這些弱人脈可以「連結」呢?作者分享,可以想辦法幫助其他人成功,持續分享個人知識、資源、時間、朋友與同理心,以便提供他人價值,同時設法將這些不同領域的弱連結編成一張大網,試著成為填補結構洞的關鍵感應者。
經常專心,也要適時分心
最後,這本書給了經常無法專心的我們,一個可以光明正大分心的藉口:「適度分心,創造洞察機會」專心沒有好,只是在專注之餘,要能自由切換觀點,不要把異端當成噪音或錯誤,才能發現機會。所以,重點在於適度、刻意分心,有意識探索,而非隨波逐流地分心,才能得到分心的價值。
西恩後見
會看《機會效應》是因為先看了作者洪震宇的《精準寫作》,《機會效應》裡的17位人物,在作者經年累月的寫作功力鋪陳下,讓人意猶未盡一再翻閱,甚至每位人物的故事在看完後,西恩還特別上網搜尋這些人物的故事。
以這本書來說,看完後,我也思考著,一本書究竟是故事(例子)重要,還是理論重要?比如書中提到,遇到絕境,要能改變認知、洞察需求、連結自己的優勢、持續行動,才能改變現狀。之前我會覺得知道這些理論、邏輯很重要,因為有了理論與邏輯,才能根據這些知識去行動。但看了全家店長阿娟的的故事後,卻又覺得她去當導護志工,了解到校方的教學需求,讓師生到店裡戶外教學,創造雙贏局面,扭轉逆境的行動令人折服。
所以是知道這個理論,可以激發自己更多思考,還是看了這個故事會讓人有更多啟發?在閱讀時,是要多吸收這些理論,還是多汲取這些例子?在跟別人分享時,要多分享這些理論,還是例子?看完這本書,好像又多了更多問號,不知道大家覺得哪個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