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58】分類30篇大師精選文,讓你站在巨人肩膀看更遠--《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哈佛商業評論》於1922年創刊,《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這本書精選30篇文章,其中只有5篇出自《哈佛商業評論》前60年,而有9篇在2015年後,這也代表百年來,尤其近代變動有多劇烈。
創刊號上面寫著,「沒有系統、沒有計劃,對許多人而言就是一場糟糕的賭博」所以最早的文章是以提升營運效率為重點,到後來加入總體經濟趨勢,以及員工動機、領導能力等健全組織應具備的面向。
西恩將書中的30篇文章做分類,分成自我管理、領導統御、種族與兩性、未來趨勢與公司經營策略。

自我管理

01「杜拉克教你自我管理」
10「為什麼你至少要有兩份職業」
15「互惠讓同事贊同」
16 「溝通的障礙與大門」
19「成功人士與眾不同的九個做法」
28「你感受到的那份難受,其實是悲傷」

領導統御

02「成為全方位領導人」
08「重任之下有勇夫」
09「小進展大力量 」
11「管理緒論:長官入學考試」
20「別再高喊沒時間 」

種族與兩性

03「真誠領導」
12「每位女性都放在辦公桌上的備忘錄」
13「為何有這麼多不適任的男性成為領導人」
14「如何推廣辦公室的種族平權」

未來趨勢

17「人工智慧大商機」
18「企業最誘人的職缺」
24 「你的企業.是否已準備迎接好零碳未來」
27 「商業太空時代來了」

公司經營策略

04 「競爭力如何形塑策略」
05「藍海策略」
06「掌握破壞式技術浪潮」
07「領導變革:為何轉型未竟其功?」
21 「精實創業改變全世界」
22「將敏捷工作法帶進整個組織裡」
23「創新公司的三種領導人類型」
25「跟愛迪生學創新」
26 「行銷短視症」
29「混合工作場所的心理安全感」
30「策略意圖」

西恩後見

這本書將近600頁,雖然很厚,但因為是結合30篇不同觀點的文章,彼此沒有交互關聯,所以把它視為30位大師的濃縮功力來看的話,讀來並不會太大負擔。
這本會不會是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書,可能還要在看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產業而定。30篇文章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20章的「別再高喊沒時間」。
文中將主管的時間管理分成上司佔用、組織佔用與自身佔用,並強調應減少在自身佔用時間內處理部屬的問題,再利用增加的自由支配時間,好好妥善處理上司與組織的要求。
其實這個道理我們都知道,只是不好做到。作者用了很巧妙的比喻,要我們思考「猴子在誰背上?」
如果部屬請示上級問題,而要等這個問題被解決後,經上級回覆、指示後,才能再推動下一步工作,那此時猴子就跳到了上級的背上,當主管的背上有很多猴子,那這位主管就沒辦法處理在處理別的事,所以,主管得擺脫猴子。
而要擺脫猴子,得先確保部屬擁有主動權。從五個等級的主動性來看1、等待對方告知(主動性最低);2、詢問該做什麼;3、提出建議,然後採取定案行動;4、採取行動但馬上提出建議;5、自己行動,然後定期報告(主動性最高)主鬼要禁止部屬採取1跟2級主動性。
至於如何照料猴子,則有五個規則。規則一、如果不餵猴子,就把它殺了;規則二、根據主管時間,決定猴子的數量上限;規則三、只能在約定的時間餵養猴子;規則四、餵養猴子應該面對面或透過電話,不要透過郵件;規則五、要確定每隻猴子下次餵養的時間與主動性等級,可以由雙方共同決定修改餵養時間,但要明確說明,否則猴子會餓死或跳到主管身上。
這篇文最初發表在1974年的11-12月,在將近50年後讀來,竟然還能如此受用,謝謝這篇文章用這麼簡潔的比喻,讓西恩明白如何好好分配猴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1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許多談論投資理財的書都會提到這本書,是由波克夏副董事長、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著。一開始西恩以為《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會是一本有常識1、常識2分類的書,沒想到是蒐整查理.蒙格的十一篇講稿。 所以在閱讀這本書時,會有部分內容是重複的,因為這十一篇講稿算是各自獨立,所以有些觀念會
《大局思維》的內容 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內容是在講述如何拓展思維,細讀後發現作者以大局的角度,藉由行為科學分析,幫助個人成功達成目標的書。作者從目標、時間、內在認同、外在影響、環境、韌性六個面向,談論如何達成大格局目標。 簡言之,在腦海裡有了明確的願景後,要找時間,並營造環境執行小步驟,同時消除自己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如果擁有絕佳專注力,就可以做好每件事了。」 真的是如此嗎? 身強體壯的獅子可以花一整天捕捉田鼠來吃,但田鼠能補充的能量遠比捕捉時消耗的來得少,因此與其花時間專注捕捉田鼠,不如把時間花在捕捉羚羊,還可以餵飽整個獅群。 所以專注的重點,並不在於要完成很多事,而是要完成很多重要的事。 那如果有了絕佳的專
作者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的後記中,提到他第一次參加阿德勒心理講座時, 聽到台上的講師說「今天在場聽過我這番話的人,從這瞬間開始就能變得幸福」時,他有極大的反感。 如果我是在看這本書前就先看到這句話,可能也會這麼想。不過西恩是在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後,才看到這段話,細想似乎是有這麼點道理。
當我們要煮好一道菜,可能需要用到菜刀切菜、鍋子炒菜、鍋鏟翻菜,透過這些工具交互運用,才能完成一道佳餚。 那在面對事情,有沒有一道基本的模組,或是思考的模式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 「想要徹底理解世界,關鍵在於建立思維模型的框架。」《思考的框架》作者夏恩.派瑞許認為,我們依據思維模型來推斷因果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許多談論投資理財的書都會提到這本書,是由波克夏副董事長、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著。一開始西恩以為《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會是一本有常識1、常識2分類的書,沒想到是蒐整查理.蒙格的十一篇講稿。 所以在閱讀這本書時,會有部分內容是重複的,因為這十一篇講稿算是各自獨立,所以有些觀念會
《大局思維》的內容 一開始看到書名,以為內容是在講述如何拓展思維,細讀後發現作者以大局的角度,藉由行為科學分析,幫助個人成功達成目標的書。作者從目標、時間、內在認同、外在影響、環境、韌性六個面向,談論如何達成大格局目標。 簡言之,在腦海裡有了明確的願景後,要找時間,並營造環境執行小步驟,同時消除自己
寫作要怎麼力求精準? 其實文字反映的是我們想法,所以要能夠達到「精準寫作」的地步,首先要訓練的其實是「精準思考」,然後再談如何用文字、句子、段落乃至於標題,鋪陳我們的想法。 作者洪震宇提到這本書的重點是「精簡」、「精巧」與「精深」,也就是不僅要能夠濃縮,還要濃縮得恰如其分,更要提煉出最重要的精華。
「如果擁有絕佳專注力,就可以做好每件事了。」 真的是如此嗎? 身強體壯的獅子可以花一整天捕捉田鼠來吃,但田鼠能補充的能量遠比捕捉時消耗的來得少,因此與其花時間專注捕捉田鼠,不如把時間花在捕捉羚羊,還可以餵飽整個獅群。 所以專注的重點,並不在於要完成很多事,而是要完成很多重要的事。 那如果有了絕佳的專
作者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的後記中,提到他第一次參加阿德勒心理講座時, 聽到台上的講師說「今天在場聽過我這番話的人,從這瞬間開始就能變得幸福」時,他有極大的反感。 如果我是在看這本書前就先看到這句話,可能也會這麼想。不過西恩是在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後,才看到這段話,細想似乎是有這麼點道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提問不夠精準,讓對話陷入尷尬?又或因未能掌握關鍵問題,導致決策失去先機? 「如何問好的問題?」 這個問題充斥在你我的生活,舉凡新聞上有時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記者提問,到與別人聊天的問答拋接,再到工作的應對,甚至對自己最深層的靈魂提問。在生活與工作中,問什麼問題,攸關得到什麼答案,也無形間
Thumbnail
AI已經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從拍攝零食營養成分來檢測過敏,到AI生成圖像與音樂,這些功能讓我們覺得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是否也會有一天,我們發現,便利的AI反而成為了我們的威脅? 對於未來的恐懼,多來自於未知。《AI生成時代的工作革命》這本書,介紹AI當前的發展、我們該培養的能力,以及未來的趨勢。前
Thumbnail
《紅色賭盤》(Red Roulette)是前北京政協委員沈棟撰寫的回憶錄,沈棟在中國出生、香港成長、留學美國,之後再回到中國。雖然出生在中國,但後續成長跟留學都不在中國,甚至有留洋背景。而他的前妻段偉紅是在中共「內圈」打通關的高手,兩個人背景、所長不同,卻剛好互補搭配。 《紅色賭盤》這本書紀錄
Thumbnail
現在要再回想求學時期,還記得歷史課本得哪些內容,好像只剩下「貞觀之治」之類的太平盛世,而《龍椅背後的財政秘辛》,以財政的角度,提供另外一個觀點看待歷史,全書有大概五百頁,探討中國古代王朝如何透過稅收、賦役和經濟政策來鞏固政權,以及皇室、地方政府與人民各自面臨的挑戰與關聯。 國營事業的兩難 從
Thumbnail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是今年初出版的暢銷書,我想這本書之所以暢銷,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歸功於書名,打中了許多人的心。因為生活在現代,因網路與社群的興起,導致有太多人與事,無所不用其極要引起我們的反應:手機、購物慾望、工作等,所以在希望「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同時,又會疑問,怎麼可能「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莉茲.懷斯曼曾在 2019 年入選世界無五十大管理思想家。書中,她從一個問題出發:為什麼有些管理者發揮「影響力領導」,帶領團隊創造佳績;有些卻會讓扼殺人才,讓團隊無法發揮所長?
Thumbnail
《西遊記》角色行為提供了管理與激勵團隊成員的框架, 領導者可從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身上學習如何利用每個人的長處,以及創造價值。該文章探討職場中領導者、團隊成員間的人際關係和管理哲學。
Thumbnail
受到安克日本CEO猿渡步所寫的書籍啟發,探討成功的六大習慣,以及公司整體優化、創造價值、持續學習和偷懶的習慣。文章中提到許多豐富的內容,就像是日本版本的零規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是否曾因提問不夠精準,讓對話陷入尷尬?又或因未能掌握關鍵問題,導致決策失去先機? 「如何問好的問題?」 這個問題充斥在你我的生活,舉凡新聞上有時出現讓人啼笑皆非的記者提問,到與別人聊天的問答拋接,再到工作的應對,甚至對自己最深層的靈魂提問。在生活與工作中,問什麼問題,攸關得到什麼答案,也無形間
Thumbnail
AI已經悄悄融入我們的生活,從拍攝零食營養成分來檢測過敏,到AI生成圖像與音樂,這些功能讓我們覺得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是否也會有一天,我們發現,便利的AI反而成為了我們的威脅? 對於未來的恐懼,多來自於未知。《AI生成時代的工作革命》這本書,介紹AI當前的發展、我們該培養的能力,以及未來的趨勢。前
Thumbnail
《紅色賭盤》(Red Roulette)是前北京政協委員沈棟撰寫的回憶錄,沈棟在中國出生、香港成長、留學美國,之後再回到中國。雖然出生在中國,但後續成長跟留學都不在中國,甚至有留洋背景。而他的前妻段偉紅是在中共「內圈」打通關的高手,兩個人背景、所長不同,卻剛好互補搭配。 《紅色賭盤》這本書紀錄
Thumbnail
現在要再回想求學時期,還記得歷史課本得哪些內容,好像只剩下「貞觀之治」之類的太平盛世,而《龍椅背後的財政秘辛》,以財政的角度,提供另外一個觀點看待歷史,全書有大概五百頁,探討中國古代王朝如何透過稅收、賦役和經濟政策來鞏固政權,以及皇室、地方政府與人民各自面臨的挑戰與關聯。 國營事業的兩難 從
Thumbnail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是今年初出版的暢銷書,我想這本書之所以暢銷,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歸功於書名,打中了許多人的心。因為生活在現代,因網路與社群的興起,導致有太多人與事,無所不用其極要引起我們的反應:手機、購物慾望、工作等,所以在希望「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同時,又會疑問,怎麼可能「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Thumbnail
我們已經很難再靠「一招半式打天下」!在這不斷加速、變化的時代,曾經的成功策略許多都不再管用。從《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我提取出一些突破階段瓶頸的例子,適用於組織或個人運用於管理與創意的參考方向。(▼ 系統思考圖解,掌握僵化瓶頸的本質原因) ❍ -- 打破僵化,管理也需要進化
Thumbnail
《第五項修練》是一本企管經典書籍,提出了建立學習型組織的三種方式,並探討了管理制度對組織內個人思考能力的壓制。本書使人反思組織中的平庸與熟練之無能,並呼籲讀者正視心智模式,激勵實現個人與團隊共同願景。文章內提供了《第五項修練》的購書連結。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莉茲.懷斯曼曾在 2019 年入選世界無五十大管理思想家。書中,她從一個問題出發:為什麼有些管理者發揮「影響力領導」,帶領團隊創造佳績;有些卻會讓扼殺人才,讓團隊無法發揮所長?
Thumbnail
《西遊記》角色行為提供了管理與激勵團隊成員的框架, 領導者可從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身上學習如何利用每個人的長處,以及創造價值。該文章探討職場中領導者、團隊成員間的人際關係和管理哲學。
Thumbnail
受到安克日本CEO猿渡步所寫的書籍啟發,探討成功的六大習慣,以及公司整體優化、創造價值、持續學習和偷懶的習慣。文章中提到許多豐富的內容,就像是日本版本的零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