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富裕家庭的小孩為何不快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歐美國家的熱門話題,因為他們有龐大的社工體系,會去挖掘各種情感忽略的(emotional neglect)家庭,把問題暴露出來。

在台灣,沒有這樣的社工體系,所以有些問題只能靠小說家寫故事來讓大家知道,例如吳曉樂寫的一系列文學作品。

什麼是富裕家庭呢?在台灣,或許可定義為「可以讓小孩在小學、國中念私校」的家庭。以歐美國家的經驗,我整理一些重點如下:

raw-image

一、父母都太忙了,忙於工作與社交,沒有太多時間與心思放在小孩身上,沒有時間陪小孩玩、聽小孩說話。

二、父母有時會有感情上的問題,如爸爸有錢找小三、媽媽受到影響整天爭吵,小孩就會被波及。

三、因為有錢,可以請人照顧小孩,或把小孩送去「學習」,所以看起來小孩過得很充實。

四、小孩穿著漂亮、營養充足、言行舉止得體,不容易發現情感上的孤獨與疏離。

五、父母把整個注意力放在學業成績,好像考試就是一切,學校的表現就是一切,小孩覺得「真正的自我」完全不受重視。

六、父母太優秀了,整個家族太優秀了,常會不經意表現出對小孩表現的輕視,一直讓小孩覺得自己不夠好。

七、學校會站在父母那邊,幫忙掩飾小孩的狀況,不讓教育局等政府單位介入。

八、父母會強烈抗拒來自老師、社工、心理師的介入,對任何協助都有強硬的警戒,不容許有任何對他們家庭的批評。

九、即使有家暴出現,鄰居檢舉報警,父母也有強大的社會資源,盡可能擺平這些事情。

十、當老師、社工、心理師、警察要介入時,遇到的是父母高高在上、充滿指責的態度,大家很難好好合作,一起為小孩做些什麼事情。

所以,當富裕家庭的小孩被情感忽略時,他們是很無助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7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豐偉的沙龍
1.6K會員
562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陳豐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23
現在當父母或當阿公阿嬤的人,該如何看待年輕人明明生活富足、資源豐富,陷入壓力、焦慮、憂鬱的比例卻越來越高?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7
夫妻有個共同帳戶,一起決定家用支出,會比分開支付不同帳單,享有更好的婚姻品質----專家這麼說,你同意嗎?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2025/04/14
喜歡打掃的人心情會變好?還是心情好的人會更願意打掃?美國有一家清潔用品公司Clorox,會持續發佈跟清潔打掃有關的調查。雖然不如學術研究嚴謹,但可以鼓勵大家多動手打掃,順便讓身體動動,這些數據還是值得看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許多中產階級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但為什麼他們的孩子仍然會面臨社會階層下滑的風險呢?事實上,僅僅重視學術成就,而忽視情感智慧和社交技能的培養,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社交和職場中面臨巨大挑戰。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看到許多驕縱奢華,目空一切的小孩,感慨之餘不免想到,難道他們的父母親不知道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嗎?甚至也有許多家境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到了三十來歲,在保護之下變成了逃避工作與挑戰,無所事事在家當米蟲的「啃老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最後會非常不快樂,美國有個調
Thumbnail
在生活中常看到許多驕縱奢華,目空一切的小孩,感慨之餘不免想到,難道他們的父母親不知道這樣反而會害了孩子嗎?甚至也有許多家境一般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到了三十來歲,在保護之下變成了逃避工作與挑戰,無所事事在家當米蟲的「啃老族」。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孩子,最後會非常不快樂,美國有個調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正向回饋的根本 – 父母的心態 這些幼兒時期的教學法,就是慢慢建立正確的讀書心態,所以進度不是重點,重點在兩個: 第一,打造定時、定量、持續規律的習慣,讓孩子覺得每天就該坐下來寫點功課,學些東西。 第二,明白成就是累積的,是不停地投入才有這些成果,而非自己天資卓越。
Thumbnail
財富、良好教育、收入優渥內容有趣的工作,乃至擁有一個家,這些寶貴的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布,而是代代相傳,所以孩子們的發展大多也和父母一樣。改變社會階級並非不可能,但不常見。
Thumbnail
財富、良好教育、收入優渥內容有趣的工作,乃至擁有一個家,這些寶貴的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布,而是代代相傳,所以孩子們的發展大多也和父母一樣。改變社會階級並非不可能,但不常見。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潮流下,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一切,在美國,甚至還有人為了小孩的玩具屋,就花了50~60萬塊,簡直令人咋舌。 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窮人想翻身,只能靠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至於父母對子女教育金的儲存,那就更重要了!
Thumbnail
在「少子化」的潮流下,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都想給小孩最好的一切,在美國,甚至還有人為了小孩的玩具屋,就花了50~60萬塊,簡直令人咋舌。 孩子是未來的主人翁,窮人想翻身,只能靠教育,所以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至於父母對子女教育金的儲存,那就更重要了!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孩子教不好,是父母的過錯? 叛逆的孩子應該被嚴格的教導? 孩子的未來必須由父母主導?父母確是應該給予孩子自我的成長空間,但是父母必須鼓勵,同時也要有所懲罰的概念,孩子自身的想法足以改變他們未來的前景及命運。 寫作原因: 父母對孩子的出發點: 孩子的想法: 傳統概念/家中經濟能力/父母背景:
Thumbnail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Thumbnail
書的內容可以算是頗具爭議吧?這本書大致上是在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不如一般大眾想的如此重要,除了最極端的例子外。 不管你走的是Love&Peace的愛的教育,還是鐵血的斯巴達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不大,遠遠不如孩子的同儕團體環境的影響。 作者提倡父母不要把對孩子的教養責任看的過於沉重,花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