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隨筆|關係性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今年的春假有整整10天,我相信不只是我,大部分的讀者都很享受假期吧,時間過的如此之快,明明有這麼多的時間,希望大家都有好好陪伴自己和家人。

百廢待興,包含寫作也是,所以今天只是想簡單聊聊在這段期間內我看了什麼,和我想的的一些事情。老實說我有點在逃避寫文章這件事,也許是同一件事情做了太久,或是在過去寫好的文章裡做了反思,即使我持續在看書、也持續在思考,有新寫了一些東西,但也沒有想要發出來。

這個寒假後半一直在看《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電視劇原著小說,蠻好看的,和電視劇不太一樣,但基本上把書裡頭有的刺激片段都原封不動的呈現出來,在人物劇情的改動之下,電視劇和原著並無太大差別,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主角與配角的戲份差異,沒寫過劇本,但一齣篇幅有限的電視劇,要捧主角是無可厚非的。原著真的蠻有趣,更有趣的是作者的補充,作者是有心去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封建制度的演變,以及儒家在經歷各個朝代統治者易主之後發生的變化,同時也補充了很多「紅學」知識,真的蠻不錯的。

這也讓我重新思考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性,不談古時候儒家這種吃人的禮教的結構,關於「關係性」,在之前提到賽博龐克的時候我其實已經在思考人如何得已為人了,換句話說,人要怎麼證明自己是人?在很多寓言故事裡揭露了人性的多樣性,在實際生活的社會中我們也見識到人類的黑暗面,如今我們在面對已經出世的AI技術,我們要一再的詢問自己,當AI出現了之後,人類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要怎麼面對我們與AI哪裡不同?的問題了。

之前在攻殼機動隊真人版上映之後(其實我很多關於賽博龐克的東西都是我爸愛看所以跟著看),我爸就在車上跟我討論這些東西,但是他那時候跟我說的答案是:人之所以和機器不同,是因為人類能藉由「生殖」融合出新的生命體。

但我覺得不太一樣,所以是只要人不生,就不能做人了嗎?那現在大多數的人類和機器沒兩樣了吧?我的答案有點明顯了,我覺得身為人,和機器有最大的差別,就是人類懂得如何維持與其他人類之間的關係性,機器之間能不能維持這種關係呢?

除了這個題材之外,關於戀愛、追求者與被追求者、男性與女性的關係與其兩者之間思考的差別和相處的藝術,真的是十分巧妙啊,雖然從以前就在搞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在這方面真的還是經驗不足,畢竟想時時刻刻搞清楚另外一個人在想什麼,有點太累ㄌ,還有之前我說的「和我交流有點難」,但看完之後我很確定我難聊真的不是我的問題(哈哈哈),因為即使專業不同,聽得懂的真的聽得懂,然後也可以拋問題給我,我一直在懷疑跟他人交流有障礙的這件事可以放下心了。與人交流還是要平衡的展現你的深度,不為他人師、不道他人隱私,話題接得住的真的接得住,接不住的真的跟你無緣,交流是要產生交集,而不是同化啊。


持續閱讀、保持思考

訂閱我,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年冬天重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1,線上串流nonstop~
avatar-img
瑰琦的珍奇櫃
46會員
137內容數
從影劇到哲學,從穿搭到社會象徵。 願你我都活在美好年代。
瑰琦的珍奇櫃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是我們開始不再相信夢?還是我們知道夢終究還是要醒?
Thumbnail
2025/04/22
是我們開始不再相信夢?還是我們知道夢終究還是要醒?
Thumbnail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4/09
在戰後的廢墟裡,穿搭不是時尚選項,而是一種情感重建的儀式。
Thumbnail
2025/03/25
我們好像常常都以為「早點知道會比較好」,但有些事真的不是「知道」有用,而是你要痛一次、哭一次、搞砸一次, 你才會真的把它放進身體裡,變成你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5/03/25
我們好像常常都以為「早點知道會比較好」,但有些事真的不是「知道」有用,而是你要痛一次、哭一次、搞砸一次, 你才會真的把它放進身體裡,變成你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結論:比工作效率人類沒有價值。 如果AI能夠畫得比人類好、語言學得比人類好,那我們幹嘛還要學那些東西?通通交給AI不就好了嗎?(「這麼會你來就好啊」的感覺) 反過來想,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語言、學習繪畫? 是為了成為語言大師,還是享受語言之間的差異與樂趣? 是為了成為第二梵谷、米開朗基羅,還是體會情感轉
Thumbnail
結論:比工作效率人類沒有價值。 如果AI能夠畫得比人類好、語言學得比人類好,那我們幹嘛還要學那些東西?通通交給AI不就好了嗎?(「這麼會你來就好啊」的感覺) 反過來想,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語言、學習繪畫? 是為了成為語言大師,還是享受語言之間的差異與樂趣? 是為了成為第二梵谷、米開朗基羅,還是體會情感轉
Thumbnail
近日玩了底特律變人,劇情讓我意外地覺得好玩,算是我目前玩過最好玩的,也可以說看過最好最完整的互動式電影,儘管它是電玩,但當電影來看也無違合。 因為是互動式電影,所以結局都有可能不一樣,故事中的三位仿生人,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每一個關鍵時刻的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劇情走向。有十幾種不同結局
Thumbnail
近日玩了底特律變人,劇情讓我意外地覺得好玩,算是我目前玩過最好玩的,也可以說看過最好最完整的互動式電影,儘管它是電玩,但當電影來看也無違合。 因為是互動式電影,所以結局都有可能不一樣,故事中的三位仿生人,玩家可以自由選擇他們每一個關鍵時刻的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劇情走向。有十幾種不同結局
Thumbnail
你和GPT相處得如何? 這4個月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之後的世界,自己要如何將「人機協作」的技能掌握得更好。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尋求知識和規律,以此創造工具和方法,讓生活更加便捷。然而,隨著AI的出現和發展,我們人類已經不再是世界規律的唯一感知者和發現者。所以,在這個新時代變局下,我們需
Thumbnail
你和GPT相處得如何? 這4個月以來,我一直在思考之後的世界,自己要如何將「人機協作」的技能掌握得更好。 自從啟蒙運動以來,人類一直在不斷地尋求知識和規律,以此創造工具和方法,讓生活更加便捷。然而,隨著AI的出現和發展,我們人類已經不再是世界規律的唯一感知者和發現者。所以,在這個新時代變局下,我們需
Thumbnail
如今我們在面對已經出世的AI技術,我們要一再的詢問自己,當AI出現了之後,人類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要怎麼面對我們與AI哪裡不同?
Thumbnail
如今我們在面對已經出世的AI技術,我們要一再的詢問自己,當AI出現了之後,人類的價值在哪裡、我們要怎麼面對我們與AI哪裡不同?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一段話:「那些感受到 AI 威脅的人,如何去接受 AI、向 AI 學習,摸索人類與 AI 的共存之道。從人類與 AI 的相處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弱點及可能性。」細品後發現字裡行間充滿意涵。接下來會透過拆解此句來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一段話:「那些感受到 AI 威脅的人,如何去接受 AI、向 AI 學習,摸索人類與 AI 的共存之道。從人類與 AI 的相處方式,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弱點及可能性。」細品後發現字裡行間充滿意涵。接下來會透過拆解此句來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我認為還有一個特質特別劃清了人類與機器的界線,這其中參雜了理性與感性,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上也經常發生 「明知結果會失敗仍願意放手一搏 拚了命去爭取不可能中的可能」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未來科技展-人文沙龍講座後記 去年科技部已辦了一場《AI的文學夢》的講座,探討AI與文學的可能性。邀請文學創作者 李奕樵、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的專家 林守德與詩人 唐捐分別就 Ai 的主題演說。講座很有趣,所以今年的講座我也去聽了。
Thumbnail
未來科技展-人文沙龍講座後記 去年科技部已辦了一場《AI的文學夢》的講座,探討AI與文學的可能性。邀請文學創作者 李奕樵、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的專家 林守德與詩人 唐捐分別就 Ai 的主題演說。講座很有趣,所以今年的講座我也去聽了。
Thumbnail
人工智慧這個議題,大概不是我能真正碰觸核心,只能享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方便和不便,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會是哪裡?取代還是被取代,這是談論危機與轉機的問題,從人類分工的社會化來說,分工精緻效能越高,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更多豐富生活的事情,因此我不是走向悲觀論者,走著是另一種新的期待,但並不是沒有需要面對問
Thumbnail
人工智慧這個議題,大概不是我能真正碰觸核心,只能享用人工智慧帶來的方便和不便,而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會是哪裡?取代還是被取代,這是談論危機與轉機的問題,從人類分工的社會化來說,分工精緻效能越高,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做更多豐富生活的事情,因此我不是走向悲觀論者,走著是另一種新的期待,但並不是沒有需要面對問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說:「哇!現在的科技好進步呀!」,但是人們可曾細思科技發展會帶來什麼重大的影響? 當AI智慧發展到像人類一樣,我們是否要給於機器人人權?科技一直在進化,人們 不只要與時俱進,不然到時候,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Thumbnail
我們時常會說:「哇!現在的科技好進步呀!」,但是人們可曾細思科技發展會帶來什麼重大的影響? 當AI智慧發展到像人類一樣,我們是否要給於機器人人權?科技一直在進化,人們 不只要與時俱進,不然到時候,錯誤的就是人類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