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看有心理或哲學背景的人寫的心靈書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只看有心理或哲學背景的人寫的心靈書籍,其他人寫的一律不看。

也不是說其他人寫的不值得一看,只是對一個已經聽道理聽了30幾年的我來說,早已對那些老生常談失去耐性。比起雞湯,現在的我更迫切需要的是解藥;而所謂藥,必須帶有一些科學理論的配方,才能讓固執的我甘願服下。

凡人說的話我幾乎是聽不進去的了,只有在心理與哲學專業上的碾壓,才能讓反逆心過剩的我,俯首稱臣的接受治癒。

所以,我只看有心理或哲學背景的人寫的心靈書籍,其他人寫的一律不看。

且這個規則,也可以幫助我過濾大多數的心靈書籍,也是我身為極簡生活家該有的作風。

我的100個基本。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82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2023/03/25
挾著正念的名義告訴我「這樣想才是對的」,已經給我巨大的壓力,勝過給我的安慰了。 有一個朋友,最近在上靈性課,也迷上吸引力法則。她跟我說她現在的思考模式都是「我要這樣想(好事)」,都只想好的面向,這樣才會有好事發生。 所以,她現在只要察覺到腦子跑出不好的念頭,就會第一時間用力甩頭,立刻喝叱自己「不要這
Thumbnail
2023/03/25
挾著正念的名義告訴我「這樣想才是對的」,已經給我巨大的壓力,勝過給我的安慰了。 有一個朋友,最近在上靈性課,也迷上吸引力法則。她跟我說她現在的思考模式都是「我要這樣想(好事)」,都只想好的面向,這樣才會有好事發生。 所以,她現在只要察覺到腦子跑出不好的念頭,就會第一時間用力甩頭,立刻喝叱自己「不要這
Thumbnail
2023/03/24
最近剛看完《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有感於書中的啟發,我也想來挑戰同時閱讀兩本書。 雖然我本來就習慣同時閱讀不只一本書,但純粹只是因為自己的隨性,並沒有任何計畫性的意圖,所以根本沒有讓「同時閱讀兩本書」的效力發作在我身上。 這本書告訴我,同時閱讀兩本書,不是只是「兩本書」,而是要「不同
Thumbnail
2023/03/24
最近剛看完《快速抓重點,過目不忘的閱讀術》這本書,有感於書中的啟發,我也想來挑戰同時閱讀兩本書。 雖然我本來就習慣同時閱讀不只一本書,但純粹只是因為自己的隨性,並沒有任何計畫性的意圖,所以根本沒有讓「同時閱讀兩本書」的效力發作在我身上。 這本書告訴我,同時閱讀兩本書,不是只是「兩本書」,而是要「不同
Thumbnail
2023/03/22
要有「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其目的,而且有助於我,所以沒有壞事」的智慧。這是在聽《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的演講收穫到的一句箴言。 每件壞事,都暗藏著一些好事的線索,要有可以找出那些線索的智慧。 雖然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剛遇上壞事時,心情一定超級糟糕,怎麼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正向積極樂觀,就像藝人谢依霖說的「
Thumbnail
2023/03/22
要有「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其目的,而且有助於我,所以沒有壞事」的智慧。這是在聽《內在原力》作者-愛瑞克的演講收穫到的一句箴言。 每件壞事,都暗藏著一些好事的線索,要有可以找出那些線索的智慧。 雖然話是這麼說沒錯,但剛遇上壞事時,心情一定超級糟糕,怎麼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正向積極樂觀,就像藝人谢依霖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努力嘗試閱讀的一個方向:工具類書籍 就是告訴你一個很棒很棒很棒的理論 有時候他們是為了銜接線上課程 有的則是會在書中拆解步驟 教你如何按照此說明書成為更好的人 達到一個具體的目標 這種書沒有問題 我覺得是我 我就是沒辦法看這種書 覺得很無聊 拜託拜託講個故事給我聽 描述給我聽 我會時而沈浸在那些
Thumbnail
最近努力嘗試閱讀的一個方向:工具類書籍 就是告訴你一個很棒很棒很棒的理論 有時候他們是為了銜接線上課程 有的則是會在書中拆解步驟 教你如何按照此說明書成為更好的人 達到一個具體的目標 這種書沒有問題 我覺得是我 我就是沒辦法看這種書 覺得很無聊 拜託拜託講個故事給我聽 描述給我聽 我會時而沈浸在那些
Thumbnail
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 會來邀請推薦的書,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版社才會找你。但是既然是「擅長」的領域,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
Thumbnail
最近我很少接書的推薦,不是因為出版社寄來的書不好,而是部落客其實有個兩難。 會來邀請推薦的書,一定都是平常自己擅長的領域,出版社才會找你。但是既然是「擅長」的領域,代表這些書很多內容已經知道了,看的時候當然覺得不錯,但是對大腦缺乏刺激,久了會覺得自己視角和思維開始限縮。
Thumbnail
到2023年4月底,我在方格子已發表了【85篇】文章。這85篇中,大部份都是個人讀書心得,僅有少部份是個人生活感想及創作。工作之餘,忙碌之下,時間有限當然個人所讀過的書遠遠超過能夠寫下心得的部份。目前只公告85篇之原因很簡單: 看書可以看很快,但要讀後寫出文字,則需要重整思緒、綜合出重點。
Thumbnail
到2023年4月底,我在方格子已發表了【85篇】文章。這85篇中,大部份都是個人讀書心得,僅有少部份是個人生活感想及創作。工作之餘,忙碌之下,時間有限當然個人所讀過的書遠遠超過能夠寫下心得的部份。目前只公告85篇之原因很簡單: 看書可以看很快,但要讀後寫出文字,則需要重整思緒、綜合出重點。
Thumbnail
我只看有心理或哲學背景的人寫的心靈書籍,其他人寫的一律不看。 也不是說其他人寫的不值得一看,只是對一個已經聽道理聽了30幾年的我來說,早已對那些老生常談失去耐性,比起雞湯,現在的我更迫切需要的是解藥;而所謂藥,必須帶有一些科學佐證的配方,才能讓固執的我甘願服下。 凡人說的話我幾乎是聽不進去的了,只有
Thumbnail
我只看有心理或哲學背景的人寫的心靈書籍,其他人寫的一律不看。 也不是說其他人寫的不值得一看,只是對一個已經聽道理聽了30幾年的我來說,早已對那些老生常談失去耐性,比起雞湯,現在的我更迫切需要的是解藥;而所謂藥,必須帶有一些科學佐證的配方,才能讓固執的我甘願服下。 凡人說的話我幾乎是聽不進去的了,只有
Thumbnail
一直看書也沒有嚴謹紀錄,新的一年,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好好記錄自己看過什麼書。 一月看了十本書,是我有史以來看得最多書的一個月份。 《深度洞察力》 《化學課》* 《月亮與六便士》 《活出意義來》* 《病態人格》 《你今天寫了沒?》* 《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 《如何創作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解
Thumbnail
一直看書也沒有嚴謹紀錄,新的一年,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好好記錄自己看過什麼書。 一月看了十本書,是我有史以來看得最多書的一個月份。 《深度洞察力》 《化學課》* 《月亮與六便士》 《活出意義來》* 《病態人格》 《你今天寫了沒?》* 《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 《如何創作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解
Thumbnail
為什麼不同的作者,總是講著相同的道理?因為人類從來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我在找書和念書的過程裡,慢慢可以理解其中的原因
Thumbnail
為什麼不同的作者,總是講著相同的道理?因為人類從來無法從歷史學到教訓?我在找書和念書的過程裡,慢慢可以理解其中的原因
Thumbnail
這社會已經變成非黑即白,這個瘋狂世界充滿著海量的資訊,有心人士則從中作梗,讓你成為原地踏步的呆瓜,在這個極端兩極化的世界,究竟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謊言? 書既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炸彈(迷幻藥),你到底是得到的心靈雞湯還是真正的真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這社會已經變成非黑即白,這個瘋狂世界充滿著海量的資訊,有心人士則從中作梗,讓你成為原地踏步的呆瓜,在這個極端兩極化的世界,究竟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謊言? 書既可以是黃金也可以是炸彈(迷幻藥),你到底是得到的心靈雞湯還是真正的真理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我的選書原則是「能夠完全靠情緒渲染來閱讀的書籍」。撇開學習占星、命理或偶爾有興趣的辦公效率生產力之類的書,我不喜歡教人思考的,更不喜歡分享一堆故事然後講道理的。文字是私人的,閱讀也是私人的,我討厭「共感」被剝奪,所以無法讀到情緒的東西,我都不喜歡。
Thumbnail
我的選書原則是「能夠完全靠情緒渲染來閱讀的書籍」。撇開學習占星、命理或偶爾有興趣的辦公效率生產力之類的書,我不喜歡教人思考的,更不喜歡分享一堆故事然後講道理的。文字是私人的,閱讀也是私人的,我討厭「共感」被剝奪,所以無法讀到情緒的東西,我都不喜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