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3,000元,扣除開銷後,每個月只有3,000元了,都不太能存起來了!如何談股資呢?真的是這樣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有一個網友,曾看過我分享過這本書:「我用3萬元月薪,只買雪球小型股,狠賺3000萬」,他覺得這本書太誇張了!怎麼可能?
她說:
我月薪33000元,扣除房租、外食費、還要扣買衣服、日用品等,所剩無幾,每個月只有3000元了,都不太能存起來了,談股資,太奢侈了!
這的問題很有意思~說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先說結論:「如果要翻身,一定要有決心」。

如果還是這種「我月薪33000元,扣除房租、外食費、還要扣買衣服、日用品等,所剩無幾,每個月只有3000元了,都不太能存起來了,談股資,太奢侈了!」的這種心態:不管十年後、二十年後還是一樣,不會改善的。

月薪33000元,夠不夠?當然不夠。

然後呢? 要想清楚人生的未來是什麼?
為什麼要止於月薪33,000元呢? 這個數值我也曾有過。
但人生路,人人走,各各不一樣。我呢,翻身了。

開源節流是不二法門。

我呢,有目標,很辛苦,一直想要向上游動。
我拚命,我節省,少外食,少花費,住最簡單環境,想辦法多賺錢。至於要如何做,就看決心。網路上成功案例也不少。
不要看郭台銘最在如何成功的? 可以看去他的自傳等等….
每月月薪33,000元,應該有機會自留4,166元吧。
每月省下4,166元,不是存定款,例如固定每個月買0050的零股,40年後就可以達到8,571,415元。
可見會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根本不曉得簡單的投資理論?那他為什麼不曉得呢?因為他沒有貧窮的恐飢感,如果夠認真,就會拚命找各種答案。
例如,努力精進學股資,也是個方式,目的為何?就是要賺大錢。
山富旅遊,股價最低到約12元,買500股需要6,000元。那不要說賣到80元/張,就算賣到62元,獲利就(62-12)*500 = 25,000元(簡單假設不算手續費及稅等成本)。
不要說別人,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只是我張數比較多。 但小資族是可以這樣做的,道理是一樣的

同樣二個人!

第一個人,愛在社群模體視PO早餐吃什麼?或者洩發心情好壞。
第二個人,知道33,000元不夠,會想辦法創造更多所得,下班的時間,要不想辦法再充實自己想賺更多,要不想辦法兼差。
我認為,這二人,若干年後就距愈來愈大了。
我既不能改變我出生。
但我想要改善我平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本身在投資行為上,有理論基礎及多年的實務經驗。雖然讀過的財經書籍至少有二百本以上,但仍然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風險永遠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希望彼此有緣的人,在投資之路上能夠得到應有的報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找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前瞻性投資」(GameChanger Investing)】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告訴大家,科技已不是你我認為的樣子了。書中提到了幾個現在及未來十到三十年正在發展的趨勢。最重要的人口的變化以及組成結構,有人就要食物,糧食的足量性,糧食在氣侯變遷、溫室效應下也要改變結構,人口少子化年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以基本面挑出一年可以漲三的好公司,以技術面決定買賣進出時機,讓獲利最大化,一年最大獲利可以600%以上。一支個股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
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更狂的是,它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防戰略的爭取夥伴。美總統拜登出面,APPLE庫克出面,MSFT出面。Samsuang 與Intel 多麼怕它。
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更狂的是,它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防戰略的爭取夥伴。美總統拜登出面,APPLE庫克出面,MSFT出面。Samsuang 與Intel 多麼怕它。
【找個「改變遊戲規則的前瞻性投資」(GameChanger Investing)】 這本書開宗明義就告訴大家,科技已不是你我認為的樣子了。書中提到了幾個現在及未來十到三十年正在發展的趨勢。最重要的人口的變化以及組成結構,有人就要食物,糧食的足量性,糧食在氣侯變遷、溫室效應下也要改變結構,人口少子化年
因為有高科技為基底,我們才會有機會去創造新境界。例如晶片愈做愈小,5奈米及未來的3奈米,或甚至埃米,也可被期待。讓高速運算下,才能讓海量資料,搭配演算法的機器學習。用人工智慧,直接在圖型辨識比對,強式監督學習,快速預測。在運用上就百花齊放,用在醫學上就能在複雜的基因圖譜中找到疾病之原因,也才有辦法發
以基本面挑出一年可以漲三的好公司,以技術面決定買賣進出時機,讓獲利最大化,一年最大獲利可以600%以上。一支個股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
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更狂的是,它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防戰略的爭取夥伴。美總統拜登出面,APPLE庫克出面,MSFT出面。Samsuang 與Intel 多麼怕它。
台積電是台灣的護國神山,更狂的是,它是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防戰略的爭取夥伴。美總統拜登出面,APPLE庫克出面,MSFT出面。Samsuang 與Intel 多麼怕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本閱讀有關的書,下面列出一些書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心得 策略性閱讀 有錢人專注於閱讀致富的策略,儘管在這個策略中,閱讀量是必要的一環,但僅僅擁有閱讀量還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將閱讀內容活用於工作與生活,並能夠證明其價值。這正是策略性閱讀的充分條件。 如果要將閱讀轉化為財富,必須進行有計畫的策略
Thumbnail
月薪制的薪水不能這樣扣啦! 已經夠低薪還這樣扣? 又不是7月上演鬼故事。 先確認月工資項目有那些? 以下圖為例包括: 固定薪資$27406。 全勤獎金$1100。 伙食津貼$594。 全月工資為$29100。 核對勞保投保級距30300。 員工自付$728屬正確。 該怎麼扣
Thumbnail
這陣子 threads 上有個話題非常熱門,許多人討論著月薪十萬到底容不容易。 許多人分享自己的薪水怎麼領超過這個數字,但更多的人因此感到焦慮。 身為前教育者,我還是要跟大家講:月薪十萬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不要因為演算法把一堆大神、富二代跟騙子一起推到你前面,就讓你以為自己很廢。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通常我們會違反勞(災)保投保薪資級距規定有那些呢? 明明是勞務對價,認為是恩惠式給與。 明明是經常性給與,自以為不是。 結果就是違反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 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高漲的時代,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被房租、伙食和交通等花費壓得喘不過氣。最近,一位月薪33,000元的網友在Dcard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表示扣掉所有必要開銷後,一年僅能存下21萬元,感嘆人生絕望​​。這篇文章引發了廣大共鳴,不少人也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作為房地產仲介,這邊我們也提供房仲經驗供參考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一個月薪水才3萬初,那要怎麼讓自己有更多的被動收入呢?可以利用多餘的休息時間去跑外送或者是經營部落格、YT等等。另外可以嘗試投資,每個月攤出一部分薪水去投資,慢慢累積被動收入,但要注意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本閱讀有關的書,下面列出一些書內容和寫出我的一些心得 策略性閱讀 有錢人專注於閱讀致富的策略,儘管在這個策略中,閱讀量是必要的一環,但僅僅擁有閱讀量還不足夠,更重要的是將閱讀內容活用於工作與生活,並能夠證明其價值。這正是策略性閱讀的充分條件。 如果要將閱讀轉化為財富,必須進行有計畫的策略
Thumbnail
月薪制的薪水不能這樣扣啦! 已經夠低薪還這樣扣? 又不是7月上演鬼故事。 先確認月工資項目有那些? 以下圖為例包括: 固定薪資$27406。 全勤獎金$1100。 伙食津貼$594。 全月工資為$29100。 核對勞保投保級距30300。 員工自付$728屬正確。 該怎麼扣
Thumbnail
這陣子 threads 上有個話題非常熱門,許多人討論著月薪十萬到底容不容易。 許多人分享自己的薪水怎麼領超過這個數字,但更多的人因此感到焦慮。 身為前教育者,我還是要跟大家講:月薪十萬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不要因為演算法把一堆大神、富二代跟騙子一起推到你前面,就讓你以為自己很廢。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通常我們會違反勞(災)保投保薪資級距規定有那些呢? 明明是勞務對價,認為是恩惠式給與。 明明是經常性給與,自以為不是。 結果就是違反勞基法第2條第1項第3款 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
Thumbnail
【賺多少才夠】   每個月的開銷因人而異,但是不可諱言的,一個家庭的開銷一定不小,如果單單靠上班所得,想要買車買房養小孩,如今的社會真的難如登天,縱使有高薪族群,但畢竟不是隨處可見,縱使有科技新貴,但畢竟不是個個三百萬年薪。     業外投資就成了相對的選擇,如何做好投資呢?我自己只會做價
Thumbnail
在這個物價高漲的時代,許多人的日常生活被房租、伙食和交通等花費壓得喘不過氣。最近,一位月薪33,000元的網友在Dcard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表示扣掉所有必要開銷後,一年僅能存下21萬元,感嘆人生絕望​​。這篇文章引發了廣大共鳴,不少人也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作為房地產仲介,這邊我們也提供房仲經驗供參考
Thumbnail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兩種人,一種是薪水不是很高,但非常節儉,即使月薪3萬,也能存下1萬5。另一種是薪水很高可能月收10萬甚至20萬,但卻存不到錢,入不敷出… 想要有被動收入,讓錢為自己賺錢的第一步就是「你必須先存到錢!」。
如果你是一個上班族一個月薪水才3萬初,那要怎麼讓自己有更多的被動收入呢?可以利用多餘的休息時間去跑外送或者是經營部落格、YT等等。另外可以嘗試投資,每個月攤出一部分薪水去投資,慢慢累積被動收入,但要注意避免成為詐騙集團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