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可能呼攏你,但是數學不會》之閱讀心得(以下內容不包含數學成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下內容不包含數學成分!

以下內容不包含數學成分!

以下內容不包含數學成分!

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怕大家被標題嚇跑,先給大家打個鎮定劑。

雖然我的本業偏向數學,但這篇文章的重點不在於數學,沒有等號,也沒根號;但是本篇文章的重點也在數學,關於數學的哲學思想。

伽利略:「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語言。」

用數學來解決問題

本書的內容為教師隨筆集,內容來自於作者黃光文的臉書貼文,作者以生活化數學的方式,讓大家不排斥數學,甚至愛上數學,而學數學後,許多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應用數學來解決。

那是為什麼呢?舉個例,當人遇到一個複雜的問題,有個好方法稱為「分治法」,如同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將問題分而治之,最早的分治法有應用於數學的「輾轉相除法」,而現在最常用的莫過於電腦科學的演算法,人們發現這不只能簡化問題,更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如「快速排序」。

數學的邏輯

數學其實是都是數字,背面是顏色,在桌上有四張牌,由左至右依序是一張8、一張7、灰色、黑色,接下來我們約定一個規則:「如果紙牌的正面數字是偶數,那麼背面的顏色就是灰色」,現在如果想知道這四張牌中,有哪些違反了這項規則,請問我至少要翻開哪幾張牌才能知道結果?

答案是8跟黑色,8這個可能比較容易,就是條件有了直接看結論,而黑色這個,就得聊一下邏輯了,一個句子假設是「若P則Q」,那它會等價於「若非Q則非P」,所以我們就檢查「如果背面不是灰色的排,那它的正面是否是非偶數?」也就是奇數。

你們答對了嗎?如果錯了也別灰心,據統計,此題答對率為25%以下,而且受試者之中有不少是歐美名校的同學呢!

小結

這裡只舉出書中多個觀念中的兩個,裡面有太多有趣的知識了,而且這篇是希望不要有什麼複雜的數學,如果想知道裡面有什麼複雜數學的道理的話,可以觀看我的專題「關於數學...」。

當然,如果想知道更多有趣的內容的話,可以去看看這本書喔!裡面有幾十篇小短文,篇跟篇之間不像學數學需要前面的背景知識,只需要有顆好奇的心,就能受益無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一些數學的科普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底層邏輯》在【超閱讀觀點83】有介紹過,西恩之所以要把《底層邏輯2》再隔兩本介紹,主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是以許多人聞之色變的「數學」出發,把我們會遇到的「現象」用數學解釋,所以基本上,相較於《底層邏輯》的高易讀性,《底層邏輯2》顯然沒辦法讀那麼快,且更需要思考,不過能得到的收穫也更多。 《底層邏輯
Thumbnail
《底層邏輯》在【超閱讀觀點83】有介紹過,西恩之所以要把《底層邏輯2》再隔兩本介紹,主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是以許多人聞之色變的「數學」出發,把我們會遇到的「現象」用數學解釋,所以基本上,相較於《底層邏輯》的高易讀性,《底層邏輯2》顯然沒辦法讀那麼快,且更需要思考,不過能得到的收穫也更多。 《底層邏輯
Thumbnail
「什麼時候才能用數學歸納法?」 數學歸納法的哲學意義是,當1代入時關係成立,且n成立時發現n+1時成立,那豈不是1成立2就成立,接著3也成立,因此到∞也成立? 所有數學歸納法適用的時機是: 1. 該命題要證明的範圍在自然數系中 2. 能透過「被歸納的訊息」找到「n和n+1 or n和n-1的關係」
Thumbnail
「什麼時候才能用數學歸納法?」 數學歸納法的哲學意義是,當1代入時關係成立,且n成立時發現n+1時成立,那豈不是1成立2就成立,接著3也成立,因此到∞也成立? 所有數學歸納法適用的時機是: 1. 該命題要證明的範圍在自然數系中 2. 能透過「被歸納的訊息」找到「n和n+1 or n和n-1的關係」
Thumbnail
書名: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 作者:剛部恆治 著 王秋陽、中川翔詠 譯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92年9月 頁數:244 定價:220元 數學究竟是一門什麼學科?可以讓多數的人都敗倒在它之下,但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跟它接觸。我們常說數學是一門訓練思考的學科,思考跟數學又有什麼關聯?
Thumbnail
書名: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 作者:剛部恆治 著 王秋陽、中川翔詠 譯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 出版日期:92年9月 頁數:244 定價:220元 數學究竟是一門什麼學科?可以讓多數的人都敗倒在它之下,但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跟它接觸。我們常說數學是一門訓練思考的學科,思考跟數學又有什麼關聯?
Thumbnail
最後的統計機率,以及立體圖形,這大概是國中感到最輕鬆的章節。話是這麼說,因為學生到此通常都煮熟了,要死要活都定案,才感到沒差。筆者在這裡,只會針對一些常見的錯誤釐清,其他就不多說,國三這邊真的只是蜻蜓點水。圖形那邊則稍微提一下,立體概念照理說都有,還沒有的硬補也不行,不如回去先看小學高年級課程。
Thumbnail
最後的統計機率,以及立體圖形,這大概是國中感到最輕鬆的章節。話是這麼說,因為學生到此通常都煮熟了,要死要活都定案,才感到沒差。筆者在這裡,只會針對一些常見的錯誤釐清,其他就不多說,國三這邊真的只是蜻蜓點水。圖形那邊則稍微提一下,立體概念照理說都有,還沒有的硬補也不行,不如回去先看小學高年級課程。
Thumbnail
文章的重點也在數學,關於數學的哲學思想。 伽利略:「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語言。」
Thumbnail
文章的重點也在數學,關於數學的哲學思想。 伽利略:「數學是上帝用來書寫宇宙的語言。」
Thumbnail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Thumbnail
一下的另一個單元,拆成一元一次不等式,還有屬於對數字敏銳度的比例與統計。這要分開講一下,首先談不等式,這跟之前的方程式有不小差距,許多同學會一下子轉不過來,尤其是正負號的轉變上。
Thumbnail
統全數理功用: 1.方便計算機計算過程直觀化,透過時輪系統,一步一步地理解計算過程 2.數理語言的統一規則化 3.可能方便初學者逐步理解   算法案例   二元算法 統全數理法化   次方/平方/立方.次方根,如何計算對數?   算法案例:加法與減法   算法案例:乘法除法
Thumbnail
統全數理功用: 1.方便計算機計算過程直觀化,透過時輪系統,一步一步地理解計算過程 2.數理語言的統一規則化 3.可能方便初學者逐步理解   算法案例   二元算法 統全數理法化   次方/平方/立方.次方根,如何計算對數?   算法案例:加法與減法   算法案例:乘法除法
Thumbnail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Thumbnail
家長真的要記得,小學數學多半脫離不了算術的範疇,但進入數學就有數學語言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學語言,怎麼可能進入科學、工程的領域?就算勉強考進去,多半也只會是半調子。 能夠早點熟悉數學邏輯的思考,以及數學語言的運用,絕對是好事。
Thumbnail
數學在五年級另外的項目,比較瑣碎又需要重視的,筆者認為有兩個:1.用符號代表數(就是未知數的概念) 2. 單位的的了解。未知數就是未來國中方程式的基礎,筆者親身經歷到的困境是,國一上來的新生,對於未知數沒有概念。你會覺得怎麼可能,小學不是教過了?
Thumbnail
數學在五年級另外的項目,比較瑣碎又需要重視的,筆者認為有兩個:1.用符號代表數(就是未知數的概念) 2. 單位的的了解。未知數就是未來國中方程式的基礎,筆者親身經歷到的困境是,國一上來的新生,對於未知數沒有概念。你會覺得怎麼可能,小學不是教過了?
Thumbnail
  眾人一提到數學,的確會想像它是嚴密嵌合的邏輯代碼,是不可移動的判準依據,然實際上,它與現實生活是相互影響的,在更廣袤框架下,自教育、文學、藝術、歷史裡,都可以從中析分出數學意義,這便是所謂文化;從出現、發展到集大成者,當中亦存在著先後與否的因果關係,將現象置放到正確位置給予適當評價,會稱之脈絡。
Thumbnail
  眾人一提到數學,的確會想像它是嚴密嵌合的邏輯代碼,是不可移動的判準依據,然實際上,它與現實生活是相互影響的,在更廣袤框架下,自教育、文學、藝術、歷史裡,都可以從中析分出數學意義,這便是所謂文化;從出現、發展到集大成者,當中亦存在著先後與否的因果關係,將現象置放到正確位置給予適當評價,會稱之脈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