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 - 給予正面評價 vs 負面評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個充滿評價的社會,從小時候你可能就是你爸媽拿來炫耀的寶貝,或者是親戚之間品頭論足的對象,傳統學校一路升學上來的你這輩子無時無刻都在被比較,接受周圍的人的各種評價。

那麼停止評價很困難,如果我們不去使用負面評價呢?退一步試著不去做負面評價,多做正面評價,好像就降低了一些難度了。我們都知道學習是必須一步一步來比較容易成功學會,所以評價小孩這件事要大家直接不評價確實有些不切實際,但思考著怎麼樣不要使用負面評價應該是大家可以去練習的,讓我們來舉例一些負面評價。

【你真的很笨。】

【你為什麼連這個都不會。】

【你是一個壞孩子。】

【隔壁老王的兒子表現得比你好。】

諸如以上這些負面評價,我帶孩子在公園玩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聽得到,然後我也看得到孩子被這些負面語言傷害的時候的反應,有的是大哭,有的是已經麻木,但他們的眼中都充滿著難過是可以肯定的,所以訪間這麼多在推動說要正面,看見孩子的優點我覺得是父母可以慢慢練習的,先練習拿掉負面評價,在開始試著去看見孩子的優點。

好比說孩子吃飯吃到一半跑去玩別的東西,負面評價就是【你怎麼吃這麼慢】,但也許你可以試著去看見孩子去玩的另外一個東西,試著去從這裏面轉換你的思考角度【你現在很想玩這個嗎?所以你想要玩完再吃飯嗎?】,然後在網上一層你可以看看他這時候去玩的東西,他展現的是甚麼比如說他組了一個樂高,你可以觀察這個樂高給他回饋,你會發現比起你在旁邊碎念給予負面評價,孩子更有可能因為得到認可而回來繼續做你希望他完成的【吃飯】這件事。

這裡面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其實是【接納】,當我們用負面的語言跟孩子溝通說話的時候,其實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父母將他推開了,沒有承接住孩子的情緒,想當然孩子這時候就會產生情緒的波動也是在自然不過的了,所以很多父母透過負面的評價不斷的刺激孩子,又要求孩子要表現的鎮定這件事充滿了矛盾。

每當孩子做了甚麼事,我覺得試著去觀察很重要,透過仔細的觀察你會發現每一件事情裡面有很多細節是可以給予正面評價而不是永遠都是負面評價的,比如說當孩子想要嘗試拿自己拿玻璃杯裝水的時候,長輩很長出現的負面評價就是【你不要雞婆,你會弄破,大人來弄,小孩子去旁邊。】何不試著往正面一點的回饋【你很想自己嘗試拿杯子對嗎?你拿得很穩很棒!】或者是【你不需要大人幫忙了,你長大了很棒。】當孩子聽到這些評價的時候眼睛總是發亮的。

我也不斷的警惕著自己,不要只會看見缺點,跟著我的伴侶一起去看見孩子的優點!每天都練習,總有一天我們能夠停止給予任何負面的評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實驗教育小人物的沙龍
14會員
27內容數
2023/04/28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2023/04/28
固定每個月會去的剪頭髮的髮廊,設計師跟我分享了他女兒最近發生的事。設計師的小孩目前是小學二年級,從小就送去何嘉仁的幼稚園學英文,上了小學以後很自然的也在何嘉仁的課後安親班就讀,但最近卻因為事件而離開了何嘉仁,故事的輪廓是 ... ​ 「老師,可以借我削鉛筆機用嗎?」
Thumbnail
2023/04/17
嗑藥是一本精彩的談青少年毒品成癮的小說,這裡沒有說教,沒有隱喻,只有少年們彼此交織而生的各種不同觀點,那麼你對於毒品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4/17
嗑藥是一本精彩的談青少年毒品成癮的小說,這裡沒有說教,沒有隱喻,只有少年們彼此交織而生的各種不同觀點,那麼你對於毒品的觀點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4/10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2023/04/10
有時候既使在這邊寫作,還是會猶豫要不要寫一些內心話,畢竟我算是一個非常不正統的教師,體內留著的叛逆之血或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瘋癲,但又覺得如果這是我真心想要傳達出去的話語,又何必要為了迎合讀者而不敢說出真心話?今天就想寫一篇關於教養的魔咒「不要」的故事。 「不要」是一句有效的教養話語嗎? 「不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在大人的眼裡,小孩總是被認為無憂無慮,不需要為沈重的家計煩惱,也無需為生活瑣事煩憂,所以當我們在新聞事件中看見孩子因為不快樂而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時,很容易不自覺產生責怪的心情,時常會聽到這些可憐的孩子被批評:「真是不懂得惜福,做這些事情真的非常不孝。」 我總認為小孩是最弱勢的一群,因為無法獨立而必須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華人社會習慣批評,卻對於讚美很不習慣,想想看:我們是不是常常很快就指出對方的過失或錯誤,卻將對方的好表現或者對對方的佩服放在心裡。但是實際上是讚美比批評更能鼓勵人向上,尤其在我們年紀小的時候! 所以本文跟大家分享找亮點,就談兩個重點:讚美和看見。 捫心自問:你喜歡被讚美嗎?答案是肯定的,真誠的讚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訪間有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告訴父母要看見孩子的優點這件事,作為一個實施【五不】的家庭來說,私心也覺得這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推薦一本書【P.E.T 父母效能訓練】給真的剛好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停止對孩子使用評價的話語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要不評價孩子是非常難的,畢竟我們都生在一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們家有兩寶,大女兒發展得快,沒兩歲就講話清楚,從小除了偶爾少根筋,其他大致不必操煩,在學校表現也算優異,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小女兒就不一樣了,她長得小,發展得慢,做事掉東掉西,都是按照自己的個人觀點,常弄得老師與家長啼笑皆非,她總是一句「沒有關係啦!」帶過所有的問題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兒子與女兒已經脫離了幼稚園階段,離開了我的專業範疇。對於他們的小學生新身份,無論在身心理的轉變,我都是一位邊學邊做的母親。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Thumbnail
孩子都有調皮的時候,會做錯很多事情,又更會時常犯同樣的錯誤,明明已經說過了,但卻還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時身為媽媽爸爸的你,會非常生氣,覺得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何如此頑劣,總是得一二再而三的反覆講很多遍都還是沒做好,會因此而發怒,是不是? 但其實這不是他沒在聽,有時候也不是他不願意這麼做。 3-5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