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奇異博士與哲學:另一本禁忌之書》

更新於 2023/02/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漫威的著名人物─奇異博士,躍上了世界的大螢幕,開始揮舞著靈環,劃出絢麗的魔法陣,抵禦狂徒的攻擊、傳送你我到世界各地。不管是超級尖端的神經醫學,或是神祕至極的祕術魔法,居然都與哲學脫不了關係!?
●首先,試著思考魔法師卡西流斯的觀點:「時間是人類的敵人,因為人類天性渴望永恆,恐懼死亡,所以時間羞辱了人類。」那麼,如果我們可以征服時間這個大敵,獲得永生,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
我們從小默默接受時間掌控下的世界,這個世界不斷剝奪我們心愛的事物、讓我們衰老,最後還奪取我們的生命。但在我們現有的真實世界裡,古聖先賢們教導我們如何在這樣的掌控中安身立命,默默承受,從來不會嘗試思考:「是否該反抗它?」「如果有一天我們反過來掌控時間?」
假設真有一條真理之路,是我們有機會掌控時間,只要朝向這一條哲學祕徑走過去,就有機會到達那個領地。但若我們從不起步,不大膽彎向那杳無人跡的思維世界,就永遠無法到達。當然,失敗的機率看來非常大,但這不更顯示出冒險的意義與價值了嗎?
當然,所有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嘗試都需先三思。生命有限,走錯了路,浪費大半生的同時也失去了追尋真相的機會。因為,最終解答或許不是卡西流斯所認為的「掌握時間」,而是另一條祕徑裡古一法師所認為的「掌握死亡」,因為:「死亡給予生命意義!」
●如果在某個朝夕之中,有個惡魔潛入你內心最孤寂的自我深處,對你說道:「你的這一生,不論是現在的人生或這輩子的過往,你是否想要照著再活一次,甚至必須再重複活上無數次…」你難道不會被嚇倒在地,咬著牙狠狠咒罵講出這種話的惡魔?還是說,你生命裡也曾經出現過重大的時刻,讓你在彼時願意這樣回答惡魔:「你真是天神啊,我從未聽聞過比這更大的神恩了!」…要不然的話,你得要有多麼熱愛自己與生命,以致於讓你一心別無所求,甘願定下這永恆之約?
一個人能夠對自己的存在如此熱愛,以致於甘願重頭再經歷同樣的生活,包括經歷其中所有的痛苦與折磨、失望與失落,以及無可避免的衰敗、無法逃避的毀滅,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直到永遠—對尼采而言,這樣的終極法門不但可以追求對命運之愛,也可以克服復仇之心。然而有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存在既脆弱又有限,覺得這種人生根本就不夠好,「不該是這樣」,對他們來說,設想自己永遠活在這樣的「時間迴圈」之中,絕對是過不下去的。
●尼采相信永恆復現這樣的想法對某些人會有正面功效,但對其他人卻會造成毒害,是以他把永恆復現設想成為一種武器,可以用來打倒那些不肯接受人壽終有其數的人,例如卡西流斯,還有剛踏上尋找旅程時的史蒂芬。我們沒有理由假設史蒂芬讀過尼采—畢竟如果他真的讀過,當初也許就會有辦法消解掉失去醫學生涯的痛苦,也就不用變賣一切財產後跑到東方去尋找答案了。不過在卡瑪泰姬他確實有學到一些跟「時間迴圈」相關的東西,而且他確實腦子夠好,自行想出了一個辦法來把這個迴圈當武器使用,憑此來以一己之力對抗多瑪暮,而這個對手也正是敵視無常生命的最具代表性角色。
●經驗主義可以解釋很多事情,它讓外科權威史蒂芬· 史傳奇醫師有能力修復受損的神經,也讓他的那位「帥鬍子兄弟」(Awesome Facial Hair Bro)東尼·史塔克有辦法造出鋼鐵裝。經驗主義讓我們可以打造出醫院、汽車與電腦,可以治療疾病、破解犯罪,還可以為所有五花八門的說法提供支持證據,可是卻唯獨有一種說法它支持不了:我們真的可以信任我們的感官。而如果你是一個無法信任自己感官的經驗主義者,那麼也許你會發現自己陷入了猶疑,不確定你到底還能不能問心無愧地宣告自己知道任何一件事。
●我們知道什麼,我們如何知道這些事,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自己知道的事,以上這些都是哲學裡頭至為難解的問題,從有哲學以來,我們便一直在跟這些問題角力,許多思想家也嘗試提供各種理論,希望能說明我們到底可以確切知道什麼東西。但也有些哲學家斷定我們什麼都無法知道,這樣的說法引得其他哲學家只能「以頑石來應對」,當初山繆·詹森(Samuel Johnson-1709~1784年)就是直接踢了一顆石頭,以此來反駁喬治·柏克萊 (George Berkeley)認為物質並不存在的理論。雖然現在已經出現了許多知識方面的理論,但短期內大概沒有哪一個能夠解決所有對於知識的質疑,而這也讓奇異博士—以及我們—有了更多機會,可以大膽在未來這些年歲裡繼續悠遊於漫畫與電影的世界裡,探索各式各樣其他的可能答案。
●身為道德惡的一分子,多瑪暮看來確實很貼合於漫威反派的經典模本,不過他還是辦到了一件好事:他讓我們可以好好思考各種不同的惡,看看這些惡在我們世界裡造成的苦難。雖然多瑪暮的惡只是虛構出來的,但我們的世界裡確實有類似的惡存在。在那部電影裡·克莉斯汀·帕瑪和古一法師一直在為史傳奇出題,要他找出新的辦法來拯救生命,不要再指望用他那雙受傷的手來完成現在已經辦不到的事,現在我也要給你出個類似的題目:既然你可以用哲學來反思世上的諸惡,那你能否找得出辦法來填補這種善的空缺呢?
●史蒂芬·史傳奇和列夫·托爾斯泰都認為惡與暴力是人類的主要威脅所在,此外他們也都相信惡與暴力有著形而上的本質,兩人也都不會接受對人類施暴。至於兩人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於進行非暴力抵抗時會採用什麼方法與手段:托爾斯泰選擇用道德性、社會性與政治性的方法;史傳奇則會採用魔法來當手段。如果托爾斯泰身在奇異博士的那個世界,他也許會打開神聖的《維山帝之書》,掛上阿迦莫多之眼,擔任我們這個星球的捍衛法師,抵禦那些邪魔。在多重的現實裡,一切皆有可能!
~編者/馬克‧懷特(Mark D. White)/史泰登島學院暨紐約市立大學的哲學系主任;編者/威廉‧歐文(William Irwin)/賓州大學威爾克斯─巴里國王學院哲學系教授,現任布萊克威爾出版社「哲學與流行文化叢書」主編
~《奇異博士與哲學:另一本禁忌之書》
~《Doctor Strange and Philosophy: The Other Book of Forbidden Knowledge》
#奇異博士與哲學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奇異博士與哲學》】↓↓
https://adcenter.conn.tw/2-0mt
【金石堂購買《奇異博士與哲學》】↓↓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6會員
2.1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那什麼是「包含個人
★每個人都受過言語的無妄之災波及,各種心悶、不吐不快、委屈、「好想贏」,讓日本PTT(2ch)創辦人、江湖人稱「駁倒王」帶你找到出口! ●能否駁倒對方,關鍵就在於說話的方式是否有說服力。 說服對方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就是「邏輯」和「事實」。比方說,小學生和大人爭論,只要小學生在邏輯或事實上取得優勢,是
★這部代表日本後現代批評的經典著作自成書以來,受到極高的評價,隨著各國版本的陸續問世,在國際上產生廣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般來說,一件事物的「起源」變得清晰可見,通常是它走近終點的時候。1970年代後半寫完《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初稿時,我也曾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但那同時是一種預感—或許會有
★川端康成的結尾竟飄出了BL的味道;三島由紀夫結尾的草食系男子變肉食系,說的正是他自己?!谷崎潤一郎的結尾證明他果然是個變態;海明威的結尾則透露作家其實想當一隻貓… ●非讀不可的名作結尾!你猜得出是哪一本書嗎? 1.「他知道能克服這次危險,靠的是自己的力量。」 2.「這天腹瀉終究沒有停歇,乘上火車後
★吃豬、吃牛、吃雞、吃魚都沒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吃人? 瀕臨絕種的北極熊、跳鼠該救, 為什麼路邊的蟑螂、老鼠卻該死? 去藝廊看裸體素描很高尚,在家看女優寫真集就是下流? 悅耳歌聲與擾人噪音該如何區分? 美甲護膚沙龍限定女性職員,算是性別歧視嗎? ●只要身處人群之中,我們就開始進行哲學思考。我們不需要任
★「愛一個人,就是向他說:你啊,你不會死。」―馬賽爾 ●固然世間的痛苦莫過於愛者們的生離死別。「生離」是愛的試金石,愛可因長久的離別而被淡忘;可是,如果彼此間的愛是深厚的話,人仍能在某程度上克服淡忘的危機。馬賽爾曾與一位要好的舊同學失散了四十年之久;當他們一旦重逢,即使形貌已今非昔比,到底仍能馬上相
「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那什麼是「包含個人
★每個人都受過言語的無妄之災波及,各種心悶、不吐不快、委屈、「好想贏」,讓日本PTT(2ch)創辦人、江湖人稱「駁倒王」帶你找到出口! ●能否駁倒對方,關鍵就在於說話的方式是否有說服力。 說服對方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就是「邏輯」和「事實」。比方說,小學生和大人爭論,只要小學生在邏輯或事實上取得優勢,是
★這部代表日本後現代批評的經典著作自成書以來,受到極高的評價,隨著各國版本的陸續問世,在國際上產生廣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般來說,一件事物的「起源」變得清晰可見,通常是它走近終點的時候。1970年代後半寫完《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初稿時,我也曾感覺到「日本近代文學的終結」;但那同時是一種預感—或許會有
★川端康成的結尾竟飄出了BL的味道;三島由紀夫結尾的草食系男子變肉食系,說的正是他自己?!谷崎潤一郎的結尾證明他果然是個變態;海明威的結尾則透露作家其實想當一隻貓… ●非讀不可的名作結尾!你猜得出是哪一本書嗎? 1.「他知道能克服這次危險,靠的是自己的力量。」 2.「這天腹瀉終究沒有停歇,乘上火車後
★吃豬、吃牛、吃雞、吃魚都沒問題,為什麼就不能吃人? 瀕臨絕種的北極熊、跳鼠該救, 為什麼路邊的蟑螂、老鼠卻該死? 去藝廊看裸體素描很高尚,在家看女優寫真集就是下流? 悅耳歌聲與擾人噪音該如何區分? 美甲護膚沙龍限定女性職員,算是性別歧視嗎? ●只要身處人群之中,我們就開始進行哲學思考。我們不需要任
★「愛一個人,就是向他說:你啊,你不會死。」―馬賽爾 ●固然世間的痛苦莫過於愛者們的生離死別。「生離」是愛的試金石,愛可因長久的離別而被淡忘;可是,如果彼此間的愛是深厚的話,人仍能在某程度上克服淡忘的危機。馬賽爾曾與一位要好的舊同學失散了四十年之久;當他們一旦重逢,即使形貌已今非昔比,到底仍能馬上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
Thumbnail
無論從事哪個工作領域,身處企業職場、學校教學或是專業講師,簡報技巧不外乎是關鍵的重要技能。凡事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時自然有更高的機率掌握住,誠如講師界的神級人物謝文憲(憲哥)所說:「簡報,是職場最不公平的競賽,對的時間,講對的事,給對的人聽,你隨時有機會翻身;反之,亦然。」
Thumbnail
最近閱讀『故事的解剖』,終於來到了後半段的部分,講到關於場景處理「危機」、「衝突」。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些體悟,就當作給自己看的筆記寫在這裡。(但其實已經是幾個月前寫的東西了XD) 故事當中有危機與衝突才能製造高潮,這個道理我以為自己是懂的,也自以為一直有表達在作品裡面。⋯
Thumbnail
總是忍不住擔憂著未來嗎?一行禪師告訴你解法: 「照顧好當下,便無需擔憂未來。」 「照顧好當下,就是確保能有美好未來最好的方法。」 「就在此時此地,我們要活出平和、喜悅,讓愛與了解成為可能,這就是我們為未來所能做的事。」 之前在《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中,讀到減緩時間流逝的解方之一是:「在柴米油鹽醬醋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副標題:中間市場陷落,小眾消費崛起 翻開書的最後頁,是201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10年。以現在來看,這樣的書名一點都沒錯,而我也是被這樣的書名給吸引的 光是書名,就很明顯告知所謂的「小眾」,力量一點也不小,反而是走得長久的原因 是誰為了「利益」開拓(複製)商品,希望能收獲更多的
Thumbnail
無論從事哪個工作領域,身處企業職場、學校教學或是專業講師,簡報技巧不外乎是關鍵的重要技能。凡事做好準備,當機會來臨時自然有更高的機率掌握住,誠如講師界的神級人物謝文憲(憲哥)所說:「簡報,是職場最不公平的競賽,對的時間,講對的事,給對的人聽,你隨時有機會翻身;反之,亦然。」
Thumbnail
最近閱讀『故事的解剖』,終於來到了後半段的部分,講到關於場景處理「危機」、「衝突」。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些體悟,就當作給自己看的筆記寫在這裡。(但其實已經是幾個月前寫的東西了XD) 故事當中有危機與衝突才能製造高潮,這個道理我以為自己是懂的,也自以為一直有表達在作品裡面。⋯
Thumbnail
總是忍不住擔憂著未來嗎?一行禪師告訴你解法: 「照顧好當下,便無需擔憂未來。」 「照顧好當下,就是確保能有美好未來最好的方法。」 「就在此時此地,我們要活出平和、喜悅,讓愛與了解成為可能,這就是我們為未來所能做的事。」 之前在《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中,讀到減緩時間流逝的解方之一是:「在柴米油鹽醬醋
Thumbnail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