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 金善英/平安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書封
作者: 金善英
譯者:黃莞婷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6
ISBN:9786267181553
《心得感想》
雖然沒媽媽活不下去,我卻無法跟媽媽一起生活。」作者在自序就開宗明義道出了很多人不敢承認卻血淋淋的事實。也許,東方社會家庭觀都差不多吧?韓國、臺灣都一樣。我們從小就被洗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彷彿父母所有的言行都是「對」的,孩子不可抗拒,不然你就是「壞孩子」。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啊!總會有不適任的父母存在。傳統社會甚至現在,還是多由母親這個角色承擔起大多數育兒責任,對子女的對待養育方式,因社會對男女性別期待不同自然有所差別。這些母親也通常兼具或擔當過「女兒」這個角色,他們和同性別也扮演「女兒」的孩子之間的關係往往比和兒子更緊密卻又更複雜。
本書主要分為兩個章節,第一章作者在書中用故事的方式舉出幾個不同樣態的媽媽及其對女兒的影響,非常巧合的是我個人在這些案例中或多或少都聽過一模一樣的話或是體驗過類似的場景。而這些帶給我的負面影響讓我很長一段時間,活得不太輕鬆,花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透過專業幫忙,很努力才能「校正回歸」到一個比較讓自己比較舒適的狀態,不再勉強自己當個「好」孩子。作者想必也是走過類似的路,因此,第二章節,提供了幾個方向與課題讓「女兒們」可以練習,脫離名為母愛的桎梏。這些練習效果不會立竿見影,並且需要反覆練習,但練習過程中。你能爬梳自己的陰暗面,讓內心的陰霾透出點光,多少你會更愛自己一點。
本書雖然教你當個「壞」女兒,但如果不想當「讓女兒討厭的媽媽」也可以借鏡觀形。這世界對女性、對母親這樣的身分有太多的期待跟敵意,我們的母親甚至自己都被社會氛圍潛移默化,不停的復刻那些不好的態樣。好在現在民智已開(?),可能我們改變不了自己的上一代,但開始練習修復被傷害的自己,並且讓下一代不要也被同樣的理由傷害,一天一天練習,你不一定會感到幸福美滿,但至少會離不快樂遠一點。
感謝平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書介……………………………………………
母女關係的缺口,不是因為愛得少,而是因為愛得太多……
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 「看完這本書,一定可以過上更幸福的生活。」YES24網站8.9分超共鳴好評!
想做個好女兒,就先從當「壞女兒」開始,
告別母愛帶來的創傷,妳就能治癒自己的人生!
像老師的媽媽:妳的表現又退步了,太讓我失望了!
過度保護媽媽:我會處理,妳不要動!
情緒勒索媽媽:我把妳養大,送妳出國留學,妳要感恩!
執著緊盯媽媽:妳不接電話,我就打到妳接為止。
重男輕女媽媽:有錢時找兒子,累的時候找女兒。
長大後,傷口不會留在身上,卻會藏在心裡。越不想變成她,就越無法擺脫她帶來的陰影。
「媽媽」在家庭中,是「絕對」的存在。我們相信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媽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母親都完美無缺。面對母女關係造成的傷,即便我們覺得:「真的好痛苦!」也有苦難言。
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妳不只是媽媽的「女兒」,也可以成為媽媽的「媽媽」,理想的母女關係是照顧與關懷,而非控制與消耗,唯有勇敢面對問題、治癒創傷,才能擺脫情緒的泥淖,在更理想的關係中重新出發,與媽媽一起找到屬於妳們的幸福時光!
名家推薦
【作家】林佳樺、【《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作者/心理師】黃惠萱 專文導讀、【親子作家】彭菊仙、【諮商心理師】蘇絢慧  溫柔推薦!
也許有些母親看似大人,內在仍是小孩,她們的情緒與小孩的成就黏著在一起。這些母親夠努力了,但正因為過度努力,才造成孩子們的逃離。「討厭媽媽」與當「壞女兒」的內在緣由都是為了修補。母女都是女人,一分為二,看似對決,最終是希望將母親與女兒各自修補成完好的大人。──【作家】林佳樺
當妳不斷練習當個母女關係裡的「壞女兒」,同時成為一個愈來愈健康、愈來愈懂得怎麼讓自己幸福的人,此時妳要對自己說「我真的很不錯,我是個好女兒,我也會是個好母親,我愛我自己,我也會好好地愛每一個角色的我」。──【《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作者/心理師】黃惠萱
作者-金善英(김선영)
韓國家庭諮商研究所所長,專門諮商家庭矛盾問題。韓國祥明大學家庭福利諮商研究所碩士,美國加爾文大學諮商學博士。曾參加維琴尼亞.薩提爾家庭諮商專家課程,擁有家庭諮商師、夫妻諮商師與社工師資格。現在是韓國高陽市精神健康福利中心的諮商委員。曾獲得KBS電視節目《餘裕滿滿》、EBS電視節目《紀錄片視線》、MBC電視節目《直播今日早晨》、MBN電視節目《白了髮的夫妻課題》等節目邀請擔任現場來賓。
譯者-黃莞婷
灣科技大學資管碩士,現為自由譯者。為了更自由的玩樂,努力工作著。譯作:《金色證書之路:TOEIC最強滿分教師團隊的閱讀全真模擬試題+解析》、《從土裡栽種品牌》、《我們一起走的時間》、《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等書。工作連絡信箱:kellyh.viva@gmail.com
avatar-img
5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慢性處方謙 的其他內容
書名:貓咪的最後時光 作者: 有川浩 譯者:王華懋 ISBN:9789573339809 《心得感想》 「熱淚盈眶!!!!」 趁著午休時間,想說這次出版社只提供12頁的電子書稿節錄,大概看一下內容好了。想不到不但一口氣看完〈貓咪的最後時光〉這個試讀章節,還邊看邊發出會心一笑最後甚至差點哭
端莊優雅大小姐與天真爛漫小少爺 我自己也覺得標題取這樣美俗什麼俗濫的言情小說,但這真的是幾次動物溝通後我對我家兩位毛小孩的評價。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人類總是怕自己做太多壞事會死後下地獄,何必怕?人類自己就能創造地獄,而且還自以為是神所做的善舉。或者,能像神一樣,隻手遮天。    
書名:貓咪的最後時光 作者: 有川浩 譯者:王華懋 ISBN:9789573339809 《心得感想》 「熱淚盈眶!!!!」 趁著午休時間,想說這次出版社只提供12頁的電子書稿節錄,大概看一下內容好了。想不到不但一口氣看完〈貓咪的最後時光〉這個試讀章節,還邊看邊發出會心一笑最後甚至差點哭
端莊優雅大小姐與天真爛漫小少爺 我自己也覺得標題取這樣美俗什麼俗濫的言情小說,但這真的是幾次動物溝通後我對我家兩位毛小孩的評價。
『無法預測結局的極端親情推理,必須讀到最後才能解開的謎底!』出版社的內容簡介這麼描述本書。係金ㄟ!我以為結局就是如此,但作者在最後章節又有幾個小反轉,跟前陣子看過東野圭吾的《透明的螺旋》一樣,給我一種「小彩蛋」的驚喜感。
 人類總是怕自己做太多壞事會死後下地獄,何必怕?人類自己就能創造地獄,而且還自以為是神所做的善舉。或者,能像神一樣,隻手遮天。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在光仔四個月左右,我開始面對副食品這件事,一開始沒什麼概念只有既有印象吃粥吃糊,後來一位好友媽媽分享BLW(Baby-led weaning)這個概念,查了些資料,再看到SUNNY老師在YOUTUBE上的分享後(連結),我決定試試這個方法。 什麼是BLW 我們如何挑選及處理食物? 我們如何吃?
這篇除了分享上面找幼兒園時間點的心得外,會分享一些我所經歷到的現象以及歸納,不是一個絕對答案,但是可以作為一個對照的參考值。 1. 幼兒園新生入學時間?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三大主要理念包括:提供環境自主學習:以自由為基本原則,讓兒童自由地探索周遭事物,出於自願和主動地激發她/他們的潛能。而當兒童可以自由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活動時,便會專心投入,因而能夠發展智力,培養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書作者:黃大米,以豐富的人生經歷闡述且提供讀者新的世界觀,從作者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溫暖的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如果子女是父母心頭上的一塊肉,孩子的喜怒哀樂都會在他們身上加倍感受,而人生的起伏又是不可避免的,那通往幸福的道路或許便是重拾快樂的能力吧!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母愛與本能母性之間的關係。文章探討了一位母親透過面對自己的過去,來恢復本能具備的能力,並以個人觀點提供了一些思考。作者觀點認為世界上本沒有母愛這回事,更別提什麼母性本能。如果你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母愛而感到自責難熬的人,這篇或許會給予你幫助和陪伴。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