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圖像 決定你未來的生活

更新於 2023/02/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有一個朋友頻頻跟我抱怨,他的工作人際關係不順利,他有一兩個討厭的同部門同事,在公司聚餐的時候,他想要請病假來避開這個難受的時光。我不禁想像,他的工作在他心裡的圖像是甚麼呢?我在帶職涯課程的時候,第一堂課就會問學員,關於工作,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甚麼? 給他們10秒鐘的時間回答。現在也請你給10秒鐘的時間想一想,再繼續看下去。
以下是學員的回答:
1.工作就爆肝阿
2.工作就是聽慣老闆的指揮
3.工作就是賺錢
4.工作是很痛苦但有意義的事
5.工作是興趣,充滿熱情,再累也是很快樂的事。
看到上面的回答,你就知道誰的每天工作會比較開心吧? 答案就是第五個學員,他在課程成果發表會中,果然就亮出了他現在的身分,他白天在咖啡廳工作,晚上則讀夜校,得過好幾次的咖啡師的拉花比賽獎,他打算畢業就回苗栗南庄將自己家裡的舊咖啡館升級成一個冠軍咖啡館。
你可能會問,嵐圖姐是選哪一個呢?我的圖像就是封面的圖,跟很多國家的同事一起開會,在會議中能夠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賺很多錢然後享受高級料理,一個乾淨舒適的房子。
我想,這就是我一直努力待在外商承受高壓的工作環境,但仍舊堅持的點,因為我的心裡圖像在這邊完全被實現了~
你對於工作的心理圖像又是甚麼呢? 這將會決定你接下來的工作職場命運。
avatar-img
12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圖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2年12月21日主計處公告台灣人的薪資報告,報告中,中位數為50.6萬,平均數則為67萬,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100個人中間排名第50名的人領50.6萬,而從第一個加到第一百個在平均下來是67萬,也就是高薪者拉高了平均值的意思。
最近去學校做職涯演講,學生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我該選擇有興趣的工作?還是有錢途的工作?這應該是職涯上排名的常見問題前三名,但是卻有著邏輯上的盲點。有興趣跟有錢的工作一定是互斥的嗎? 你只能選擇一種工作嗎?
根據統計指出,85%的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想想看,你碰到的十個人裡就有將近九個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不過不喜歡是一回事,換工作又是另一個課題。 該換工作了嗎?測驗一下以下七個問題,來看看你與現在的工作分手的指數。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什麼? 安靜離職(躺平族)跟工作生活平衡有什麼不同? 安靜離職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遇到安靜離職的同事該怎麼辦? 主管遇到安靜離職的下屬的常見對策?
這是一場美國的鴉片戰爭,一百年前發生在中國,一百年後發生在美國,而美國的這場,竟是由藥廠引發的。 平台:Disney+ 片名:毒疫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裡面的官司,賠償都是真的。 藥是毒,這是我上藥理學課的時候印象極深的一句話。只有適當的劑量才能藥品的效果,要不,就是一種毒。
2022年12月21日主計處公告台灣人的薪資報告,報告中,中位數為50.6萬,平均數則為67萬,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也就是100個人中間排名第50名的人領50.6萬,而從第一個加到第一百個在平均下來是67萬,也就是高薪者拉高了平均值的意思。
最近去學校做職涯演講,學生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我該選擇有興趣的工作?還是有錢途的工作?這應該是職涯上排名的常見問題前三名,但是卻有著邏輯上的盲點。有興趣跟有錢的工作一定是互斥的嗎? 你只能選擇一種工作嗎?
根據統計指出,85%的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想想看,你碰到的十個人裡就有將近九個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不過不喜歡是一回事,換工作又是另一個課題。 該換工作了嗎?測驗一下以下七個問題,來看看你與現在的工作分手的指數。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什麼? 安靜離職(躺平族)跟工作生活平衡有什麼不同? 安靜離職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遇到安靜離職的同事該怎麼辦? 主管遇到安靜離職的下屬的常見對策?
這是一場美國的鴉片戰爭,一百年前發生在中國,一百年後發生在美國,而美國的這場,竟是由藥廠引發的。 平台:Disney+ 片名:毒疫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改編,裡面的官司,賠償都是真的。 藥是毒,這是我上藥理學課的時候印象極深的一句話。只有適當的劑量才能藥品的效果,要不,就是一種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壓力和同事關係。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同時也需要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問題。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壓力和同事關係。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面臨各種挑戰和壓力,同時也需要應對各種人際關係問題。
你的工作是你熱愛的嗎? 我一邊做著餐飲內場兼職,一邊畫插畫和閱讀,為什麼選擇內場兼職呢?我大二時也有做過一年的內場兼職,當初在找打工時,覺得最不需要有經驗的工作就是餐飲,但本人很內向,心裡的想法又會寫在臉上,我怕遇到奧客會一整個臭臉+翻白眼,然後被客訴之類的,我完全不想接觸客人,所以選擇做內場,做
Thumbnail
作者:洞見MK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一個人工作的絕大部分壓力,並不來源於工作本身,而是源自人際交往中產生的內耗。 有人自我調侃道:上班拿的不是薪水,而是精神損失費。 每一個職場人,都經曆過這種心酸。 被工作任務壓得半死,還要擠出笑臉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對
Thumbnail
離職決定是一個內心交戰的過程,產生離職念頭到離職確定的過程中的情緒變化,又如何面對職場厭倦情緒,文章做了剖析,分享了個人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近期思考職涯的主因,不太正面,主要是不太喜歡聒噪的同事, 這樣的出發點,而讓我非常困擾與覺得這個環境不是我想要的, 讓我每天出發上班都相當不舒服。而目前看起來,我應該謝謝自己發現這個困難點。 所以跟先生也開始討論,我真的適合做什麼? 也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專業,專業的定義是,老闆願意高薪聘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