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料到我看了「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 」這本書,在中後段把我很多的情緒給引發出來。
這本書很多的介紹都講得很誇張,什麼如果一生只讀一本書,就推薦這本。在瑞典還有很多國家都拿到很多大獎之類的。很多時候這就是出版社推書的一種手法,看看就好,所以我對此書一開始也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本書剛開始看的時候,可能因為我讀書的環境剛好做了點變化,並不是很舒服,所以並沒有讀得很認真。直到我回到我的書桌前,才好好地將書裡的內容看進去,也讓我思考很多問題。
作者是名經濟學家,從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畢業、進入大公司做到財務長後來突然一個內心的聲音要到往前走,他就離職跑去泰國出家,過了十七年,心裡又跑出了一個聲音,他還俗了。雖然我寫得很簡單,但他還是經過一段掙扎探索期。
書名我可能錯了,是作者在泰國的住持導師有天講課所教的箴言,就是當發覺快發生一些衝突時,如果能深吸一口氣,停一下,說出我可能錯了,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可能就會避免更多衝突跟困擾,心裡也會放鬆。但是能這樣輕易說出這幾個字並不容易啊,前提是,你要先覺察並承認自己的錯誤,在氣頭的當下可以覺察到這點並說出這五個字,這真的很難呢!
看完整本書,除了書名說出我可能錯了這幾個重要的字以外,作者其實一直要述說的概念就是「放手」與「當下」,學著不要想控制所有的事情都如自己的想法走,放開緊握的拳頭,學習放手,少一點控制,多一點信任,在你會需要知道的時候,就會知道,你需要知道的事。
這本書裡提到的很多哲理,一直以來都是我面對的課題,所以閱讀此書的時候常常讀到一些金句我就停下好好思考著,但我沒想到在後段作者講述自己父親安排到瑞士安樂死的那部分,我居然有了情緒,有點收不住的情緒,很奇怪,我跳出自己看著流淚的我,問自己為什麼這段反而流淚了,是因為跟死亡有關嗎?後來我發現不是因為死亡的議題,而是我這段期間身心默默地在接受一些情緒但我不知道,或是我無法發洩,但這篇剛好就點燃了,嗯!作為一個感受型的人,偶爾釋放一下眼淚是很好的事。
作者後來得了漸凍症,去年過世,他的人生經歷真的很特別,也因為他這段非凡的歷程,他告訴世人,活在當下,信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