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你知道什麼叫做職業學生嗎?」

「你知道大學是什麼嗎?」

「竟然世界加快了5年!」

今天要來介紹由金龍燮於2022年所出版的「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這本書。由於內容蠻實用且較多元,因此會分成上下兩篇來為大家介紹到底大學是什麼?學習是什麼?職業與職場又是什麼呢!

大綱

  • 「職業學生」!?
  • 真正的危機現在才要開始!
  • 大學到底是什麼?以及未來的大學
  • 面對未來,我們該學習什麼!
  • 書中提及的線上學習平台
  • 書中佳句

職業學生!?

本書的一開始開宗明義地說:『未來的世代,是成為一名「職業學生」(Professional Student)的世代

那職業學生到底什麼呢?

在以前,是一種負面的詞彙,代表著沒有特定工作,一昧累積學位的大學生。

然而,隨著世代的遷移,職業學生變成了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且不受到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網路聽取線上課程的時代。這也顯現了終身學習的世代也已經來臨了。

最終學習不再是未了考取大學,也不是未成年人的專利,這是未來的新常態,也是我們的人生。

真正的危機現在才要開始!

一提到2020年與2021年,大家對於這兩年的印象與記憶或許不陌生,那就是改變了我們生活的「Covid-19」(疫情)。但是比這個更為重要的是,這兩年也是機器人、AI、自動駕駛車開始發展的幾年。隨著疫情的嚴峻,病毒的擴散,甚或是還有多種變種式病毒的興起,帶動了好幾家公司的發明,舉例來說LG電子發明了「LG CLOi 殺菌機器人」、三星電子發明了「家用機器人與Samaung Bot」、現代汽車發明了「穿戴式機器人、無椅外骨骼與醫療機器人」。這些技術,以流行病為契機,企業開始慢慢轉往智慧製造、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等自動化的議題,而時事今日,不斷地擴大。

你以為到了2023年疫情減緩的今日,等於危機結束嗎?錯!此時此刻,危機才要慢慢地展開。因為除了上述的科技進步外,世界的變化速度也加快了五年,這也顯現了疫情的爆發,讓人明白人類是最大的風險。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應該要做個「有實力」的人!那就是能創造原創性(即不可被取代、屬於自己的內容)。舉例來說,假設某一公司要為他的員工舉辦進修的演講,但是全台各地都有員工,很難舉行實體的活動,因此公司可以把舉辦10場的實體講座,搬來線上舉辦1場,不僅能省下大筆花費,而且還可以請到擁有原創內容的名人或作者。所以我們要擁有真正的原創性,不仰賴外在組織、環境或是整體變數,而是要靠著自己的實力活下來。

最終的目標,我們都要成為「職業學生」,因為只有職業學生才能存活下來。

而職業學生的三大態度即為「危機處理能力、應變能力與生存能力」。

如果不能抱著學自百歲、工作至百歲的覺悟制定人生,那麼老年不會是禮物,而是孤獨和貧窮的詛咒!

大學到底是什麼?以及未來的大學

「2030年,全球有一半大學會消失」(湯瑪斯 傅萊)
「20年後,我們所熟知的大學將不存在」(凱文 柯瑞)

以上這兩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恐怖呢?雖然如此,這並不代表教育就會跟著不見,大學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論述呢?

蘋果CEO提姆 庫克曾說過:「在大學裡習得的技術,與企業的商業需求存在極大的差異,尤其在程式設計方面更是銜接不上。蘋果2018年在美國僱用的員工,有一半未具備四年制大學學位。

所以,大學模式必須改變,符合未來教育內容與方式才能跟著上腳步。

而未來的大學將會以「微型大學」取代現今的四年制大學。

微型大學指的是以幾週到幾個月短期學習為主的大學,因為知識半衰期的縮短,導致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會失去其價值。

舉例來說,Google近幾年也創立類似微型大學的平台-「grow with google」,提供機器學習、數位行銷、數據分析等多種培訓課程。讓大學培育出來的人才能與企業相符合。

(Grow with Google的畫面)

(Grow with Google的畫面)

然而,以上說了這麼多未來大學,那到底現今讀大學的意義在哪?

其實現在讀大學的意義不再於取得「學歷或學位」,而是讓學生畢業後擁有自己深造的能力

而且讀大學也不能再以文理組或是文科理科來看待,而是為了培養當今所需的專業,我們應該要打破界線,畢竟培養通才型人才(=在各領域具備豐富的知識),對於未來在做轉換時,能更全面以及不同角度的去思考。

因此只要拋下對學位的執著,集中精力的學習,就能在現今創造出新的機遇。未來更是如此。

那既然如此,大學真的還重要嗎?

其實依然還是相當的重要,但是並不是對於每個人都重要

我們應該要拋去過往的舊觀念,要了解「不是書念得多就越有利,技術與實力才是關鍵」、「拋棄追求文憑的態度,大學教育品質才會進化」以及「能夠與時俱進的大學不會被淘汰,這樣的大學更能符合需求以及貼近現實」。

面對未來,我們該學習什麼!

既然前面提到許多科技的進步以及未來大學的發展,那面對未來,我們該具備何種能力呢?

首先,書中提及四大核心能力,包括創造力、溝通、批判思維與合作,以及兩大核心素養-人性與品德、人文與教養,這些都是機器人做不到,只有人類才有的技能。

培養前述的四大能力,重要的在於「討論」。在古羅馬以及文藝復興時期都是小班制進行討論,但是現代教育為了快速培養學生知識,而改以教師單方面授課,讓學生缺乏問題意識、批判性思維以及創造力。這顯然相當的諷刺。

而有討論過程,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實包含下列幾個目標。

第一、培養核心價值:包含提升素養、思辨能力與判斷力

第二、互相尊重、徹底聆聽

那既然知道未來要具備的能力,那我們在選擇大學校系時,到底該選什麼好呢?

先說結論,那就是「沒有哪個科系特別有利,選擇你當下最有興趣以及有關注的領域科系」。

因為你不論選擇哪個科系,最終都會往融合的方向走。無論先學什麼,之後都會再繼續學習進修,並且融合其他學科,所以真的不用太在意第一個選擇的專攻科系。大學科系只不過只是一片拼圖,一個開頭而已,未來已經不再是鐵飯碗的世代,那已經是20世紀的產物,我們要拋下過往的舊觀念,選系已經不等於選職業、科系也不等於未來、一輩子也不能有一種職業…等

雖然如此,還是有可以值得關注的科系,那就是學過STEAM的人會被賦予較多機會

那STEAM是什麼呢?

  • Science科學
  • Technology科技
  • Engineering工程
  • Arts藝術
  • Mathematics數學

書中也提及一關觀念-「沒有所謂夕陽產業,只有夕陽企業

原因在於不是所有歷史悠久的職業都會貶值,他們未來都可能還會健在;也不是所有從事潛力產業的都會前程似錦。所以,選科系,要選自己像做的、感興趣的領域。不是選了科系就一定要做到最後。第一個就讀的科系不過是第一次選擇而已,唯有成為職業學生才有辦法生存下來。2.

書中提及的線上學習平台

Coursera

Udacity

MIT OpenCourseWare

書中佳句

  • 韓國學生每天花15小時再學校與補習班裡認真念書,為了那些將來派不上用場的知識與不存在的職業,浪費寶貴生命(艾文 托弗勒)
  • 就像無視變化(印刷術)的中世紀大學,最終趨於沒落,現今的大學倘落不求改變,將會面臨同樣的命運,政府應該解除大學遠距課程的比例限制。
  • 進來,即使受過良好的教育,在五年之後,那些知識也會立刻變的迂腐陳舊。因此首要之務在於懂得如何找到個人學習目標,要教導學生如何找到解決問題時需要哪些知識。

參考資料

1.STEAM教育對孩子真的比較好嗎?秒懂STEAM教育起源與5大特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袋鼠Kangaroo's Blog
35會員
98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袋鼠Kangaroo's Blog的其他內容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31
在我無意見看見網路上有人討論三模的國文寫作時,讓我特別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題目設計更是引人入勝。首題以一場關於失敗實驗的小遊戲為核心,讓我不禁反思,為何台灣的學生在全球範疇中展現最高的「害怕失敗」指數?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8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關於武敬凱的最新影片-「你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你窮。|階級複製, 富人思維」。而在各大臉書或是論壇當中,我時常看到這個社會時常說到「讀書」可以翻轉階級。但是,過去以往可以用讀書翻轉,但是面對未來變化莫測的世界,對於用讀書來翻轉階級已經是很困難了,不然你想想,大家都想翻轉階級,但是到底有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2023/12/15
引言: 在台灣,教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儘管108課綱的實施意圖良好,但社會上普遍存在對其評價褒貶不一的聲音。這種評價的背後,是一系列教育體制和政策的問題。本文將以專業的態度,從政府教育目的、心態導向、升學競爭、差別待遇等角度深入探討,旨在促使對台灣教育體制進行更深層次的反思和改革。 政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還記得2021年5-6月跟著三級警戒突如其來的遠距教學嗎?孩子們有沒有反過來教老師怎麼用視訊和線上工具,甚至上演數位逃課呢? 別擔心!靈數2.0的孩子雖然可以更快上手這些數位工具,但他們內建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不是任何AI可以解決的。 想知道?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還記得2021年5-6月跟著三級警戒突如其來的遠距教學嗎?孩子們有沒有反過來教老師怎麼用視訊和線上工具,甚至上演數位逃課呢? 別擔心!靈數2.0的孩子雖然可以更快上手這些數位工具,但他們內建系統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不是任何AI可以解決的。 想知道?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2017年初耐吉公司宣佈,即將把在各國生產球鞋的工廠全面自動化,這意味著將會有五十多萬個勞工失業。除了耐吉,不管鴻海、台達電、或者任何以大量生產為主的工廠,在蓋新廠時,一定都是以全面自動化為唯一選擇。 近年來不斷有經濟預測分析所說的:「xx年內什麼行業會不見」已經不是預測,而是現在進行式,專家所說的
Thumbnail
「你知道未來所具備的能力與趨勢是什麼嗎?」 「現在的你,最重要的竟然是忘記所學!」 「職業學生的必修課,那又是什麼?」 這次,要來承接「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上)」所說的內容,來告訴大家既然要成為一個職業學生,那未來的職場樣貌會是什麼?能力與趨勢又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知道未來所具備的能力與趨勢是什麼嗎?」 「現在的你,最重要的竟然是忘記所學!」 「職業學生的必修課,那又是什麼?」 這次,要來承接「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上)」所說的內容,來告訴大家既然要成為一個職業學生,那未來的職場樣貌會是什麼?能力與趨勢又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叫做職業學生嗎?」 「你知道大學是什麼嗎?」 「竟然世界加快了5年!」 今天要來介紹由金龍燮於2022年所出版的「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這本書。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叫做職業學生嗎?」 「你知道大學是什麼嗎?」 「竟然世界加快了5年!」 今天要來介紹由金龍燮於2022年所出版的「懂學的人最後一個被淘汰:擺脫慣性思維,重塑新常態學習策略,做個持續進化的破局者」這本書。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課程,與考試比起來更像是一種未知的冒險。 清大首次開創X-class的課程,掀起一股高等教育線上課程與實體課程的混合式修課模式,這股熱潮將會如何掌握未來教育?
Thumbnail
臺灣所面臨的少子化問題對於教育單位的衝擊擴大,這一波接一波的倒閉風潮吹進了私立大學校園,招收不足額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只能依法停招。然而,已有多位國際名人、高等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的倒閉潮才剛開始,美國未來學家、知名演講者湯瑪斯.傅萊曾提到:「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大學會消失。」
Thumbnail
臺灣所面臨的少子化問題對於教育單位的衝擊擴大,這一波接一波的倒閉風潮吹進了私立大學校園,招收不足額的情況一年比一年嚴重,招生不佳的私立大學只能依法停招。然而,已有多位國際名人、高等教育專家認為大學的倒閉潮才剛開始,美國未來學家、知名演講者湯瑪斯.傅萊曾提到:「203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大學會消失。」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Thumbnail
生活黑客的時代,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各種工具幫你把生活量化、上傳、分析,提供更好的建議。 演算法在我們生活中快速融合、演化,那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我們的工作會不會直接被取代呢?
Thumbnail
非常適合各年齡層閱讀,尤其家中還有國中以下學童的家長!!(強力推薦) 這本書2015年出版,作者為當代經濟學大師之一;內容探討兩大主軸『未來社會型態』及『我們該如何因應』 作者藉由多方研究探討及分析,規劃出未來世界的雛形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道出「未來你在經濟裡的位子」
Thumbnail
非常適合各年齡層閱讀,尤其家中還有國中以下學童的家長!!(強力推薦) 這本書2015年出版,作者為當代經濟學大師之一;內容探討兩大主軸『未來社會型態』及『我們該如何因應』 作者藉由多方研究探討及分析,規劃出未來世界的雛形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道出「未來你在經濟裡的位子」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Thumbnail
  本系列為翻譯「What the future of work will mean for jobs, skills, and wages?」,它有近二百頁內容。寫這篇的原因,是希望讓大學生及剛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