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謊言---如果你正要投入大筆資金,追隨電動車發展的趨勢,你最好再想一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圖轉載自104職場力
要讓更多的人如你所願完成工作,你必須具備的不是一招半式的管理技巧,而是能在千軍萬馬中指揮若定的心理素質。

過去幾年來,對於電動車發展的趨勢,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
大家都說電動車環保,但是電動車充的電不耗能嗎?
上週正好看到一篇關於Toyota汽車社長豐田章男交棒的新聞,我的疑惑才終於獲得解答。Toyota對於電動車的發展一直沒有使出全力,做為汽車產業的龍頭,Toyota產品主力,始終還在傳統汽柴油車跟油電車,因而飽受市場質疑。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7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管理成功心法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10會員
437內容數
走過職場三十年,法蘭克想在這裡跟你分享在職場上,如何讓丹田充沛、思慮清明的內功心法。世界一直在變,商業推陳出新。唯有具備清澈澄明的正確心態,才能波瀾不興、腳步穩健地發揮你的才能,存取成就步步高升,獲得富足和諧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近日,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車法案,Toyota社長無預警地宣告提前卸任,坦承「這是我的極限」。 這些大刀闊斧的舉動,深刻影響了汽油車的前景,隱喻「全球品牌都會變綠」的預言正在實現。時代翻轉,考驗著領導者的先機洞察與決斷力,我想起了柯達。 柯達並非被競爭對手打敗,而是被時代淘汰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營養級越高的行業越複雜,越具創新性,增長越快。中國電動汽車獨霸全球即是中國完整供應鏈的全面開花。但中國仍遠落後無完整供應鏈支持的美國SpaceX星艦飛船。關稅壁壘、尖端技術(如AI算力)、及晶片管制只能影響全球化貿易的公平競爭。
在迎接未來的挑戰中,電動車供電設備(EVSE)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和環境永續議題日益重視,電動車作為一項清潔能源交通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然而,要實現電動車的普及,建立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全球永續意識抬頭,推行電動車逐漸成為各國施政的默契。 歐盟曾在2021年提出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與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然而歷經新冠疫情與經濟起伏的耗損,近期竟紛紛傳出「延期」與「降低電動車普及目標百分比」。這不禁讓人懷疑:電動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我一直以為我與能源的距離,就是開車用油、電器品用電。 過年期間,親朋好友聊天時,很多人都在問:要不要換電動車? 我相信,你對購買電動車最大的顧慮,是來自里程焦慮。 目前主流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能保證在500~700公里,基本夠用了。 我對特斯拉電動車乘坐體驗會暈車,加速模式:0-100公
Thumbnail
EPA新規對混合動力逆襲:對EV電動車行業和傳統車企前景的影響
Thumbnail
2023年汽車可靠性調查發現電動車仍面臨充電和電池問題,消費者對電動車整體體驗評價較低。特斯拉市場領導,但仍有硬體、油漆和裝飾以及空調系統等問題。文章討論了電動車的問題和可靠性,並探討了充電站的發展和影響。
Thumbnail
歐美當初推動電動車產業,無疑是站在環保的道德至高點上,希望透過這樣的產業變革,重新洗牌全球汽車市場。他們期望透過先發制人的戰略布局和專利佈局,於領先科技對全球產業創造下一波的收割機會。然而,幾個關鍵因素讓他們開始重新考慮這個計畫的可行性。
Thumbnail
近日,歐洲議會通過2035年禁售燃油車法案,Toyota社長無預警地宣告提前卸任,坦承「這是我的極限」。 這些大刀闊斧的舉動,深刻影響了汽油車的前景,隱喻「全球品牌都會變綠」的預言正在實現。時代翻轉,考驗著領導者的先機洞察與決斷力,我想起了柯達。 柯達並非被競爭對手打敗,而是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