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等於環保?你怎麼看|趕快tech我 EP7.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怪獸科技公司,用10分鐘帶你探索最新科技趨勢。
收聽Podcast:https://linktr.ee/monstech_inc
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很多人買特斯拉是因為他有自動輔助駕駛、酷炫、環保,上一篇我們談到特斯拉的供應鏈與安全問題,這次我們換個層面探討,來談談電動車和環保的關係。
長期以來,特斯拉主打的就是電動車和環保,觸及擁有環保意識的高收入族群,像是藉由不會產生空氣汙染,或是電力相較汽油可減少更多的碳足跡等方式銷售自家產品,甚至賣碳權(Carbon Credits,碳排放額度)還成為其相當重要的營收基礎。然而,這類行銷手段所傳達的概念究竟是否為真,或是部分為真,我們可以從不同爭點方向來思考。
碳權小解析

爭點一:減碳增碳,假假真真?

在台灣,不少人認為使用電力的車輛,並不會真的比使用汽油的車輛更減碳。原因在於,台灣發電的最大宗是來自燃煤發電,這樣的發電模式仍然會造成大量的空汙和碳排,無從達到減碳,頂多只是把造成負面影響的時間稍微往後挪罷了。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表示,各州發電方式的不同,造成在美國不同州的減碳程度完全不同。例如美國中部主要仰賴煤炭發電,導致純電動車的碳排放量比汽車還高出許多,減碳效益甚至不如插電式的油電混合車。因此他認為,只想透過運具電動化達到減碳或許是不夠的,同時還需要考慮當地發電的基礎建設狀況
然而,劍橋大學等跨國研究團隊發表在專業科學期刊《自然-永續性》(Nature Sustainability)的研究顯示,一個國家發 1 度電的碳足跡若低於 750 公克,即便電動車的馬達效率不夠好,電動車的碳足跡依舊比燃油車低。換言之,除了印度、波蘭等燃煤發電占比七成以上的國家,全球多數國家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都有減碳效益
不過兩個論述間有個共識,就是在發電設施以「綠能」為主的前提下,電動車確實可以達成減碳,但各自對於為了達成有效減碳,綠電應佔總發電量的比例拿捏甚為不同。

爭點二:比燃油車更節能?

從能源轉換率面來看,多數學術研究都認同電力的能源轉換率高於燃油車。有一研究曾將一公升的汽油換算成所能發出的電量,將電動機車和一般機車的續航力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電動車平均能行駛 88 公里,而新型燃油車頂多也只能行使 57 公里,中間相差近 30 公里。
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該數據會隨著車輛重量而有所改變。大部分的研究發現,當電動車的重量越重,其轉換率也會隨之下降,衰減程度甚至大於燃油車——不過即便如此,通常轉換率還是高於燃油車。然而,該研究並未考慮長期使用下的狀況,且未來燃油車技術轉換率突破也不無可能。

爭點三:電池更污染環境?

電動車最常被詬病的就是電池問題,除了上一篇談到的危險性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電池壽命。越高級的電子產品之所以在電池的續航偏弱的原因,在於電池記憶效應,不斷地放電、充電讓蓄電量快速衰減。
根據車輛全球定位公司 Geotab 的報告,確實電動車在續航力上仍需加強,因其大約每 6 年半就需要更換電池;反觀燃油車的動力機組壽命,基本上可用超過 15 年。
因此,電動車電池的壽命不長也使得電池的回收成為了最大的問題。電池中所使用的稀土會對環境造成不可復原的危害,在有效的回收機制發展出來以前,對於環境造成的負面效應都是無可避免的。
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是當前趨勢,但是現階段成本過高難以獲利;綜觀而言,或許在未來油車、電車在各自技術突破下,都可以成為對環境影響及小且功能方便的運具。特斯拉亦不僅止於專注在電動車的發展,也期待能加速世界朝向使用可永續能源的轉變,翻轉其他地區綠電尚未普及的問題,真正達到能源轉型。

🤖追蹤怪獸科技公司:懂科技,你也可以。
👉https://www.instagram.com/monstech.inc/
歡迎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還可以抽紅包ㄛ:按我贊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9K會員
401內容數
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看過這麼多成功的人的例子,聽過這麼多厲害的人他們的分享,有時候自己卻好像只是在原地踏步呢?《怪獸科技公司》第二季將從科技產業的角度切入,透過跨領域的視野,帶你掌握各種必備的自我管理能力與心法,一起用科技去思考你的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串流影音服務獲得勝利的網飛,並沒有滿足於當前的成功,更開始有了大膽的想法:生產原創作品。於是 2011 年,網飛第一部原創影集《紙牌屋》上線,自此,網飛同時也成為了內容的生產者,甚至和戲院簽屬租約,播放自家的影視作品,藉此獲得能和同業競爭影視獎項的機會。
Netflix,中文譯作網飛,是一家美國企業,也是現代大眾耳熟能詳的影視串流平台(OTT)的霸主。不過回溯網飛的發展歷程,這個串流平台霸主並不是原本就以串流起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網飛的歷史。
追溯付費訂閱制的起源,他並非 21 世紀才出現的產物,而是早在 18 世紀時,訂閱制就已經被報社使用作為商業模式。由於訂閱制最核心的概念在於持續性的需求,且這樣的需求往往會隨著社會有所更新,因此,以報紙而言,報紙滿足社會持續對於知的需求,每天的內容也都不是重複的。
睽違近一年,特斯拉於近日發布車輛安全報告(Vehicle Safety Report),公布其 2018 年至 2022 年 Q3 車禍發生數據。談到特斯拉及其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Autopilot,不免讓人思考:這類技術究竟是會讓人鬆懈,導致車禍案件增加,抑或真能大大降低車禍風險,讓人安心上路?
了解完整個亞馬遜的發展脈絡,會發現這間公司的三大企業文化關鍵字:追求顧客至上、創新和等待長線。亞馬遜不僅徹底翻轉零售業的運作模式,底層的雲端運算技術更是促成許多行業數位轉型的關鍵,顛覆過往的社經規則,全面性地衝擊社會;而其之所以能成為電商巨頭的原因,其實和它背後商業模式非常有關,AI 飛輪運作模型。
2022 年,多數科技巨頭受到大環境導致的經濟衰退影響,反映在 Q2 至今的財報,尤其是以數位廣告為主要獲利模式的 Meta 甚至呈現了負成長,谷歌的廣告營收增長也低於預期——但卻有一家並非以廣告為主的科技公司逆流而上,亞馬遜。不過究竟為何它能在競爭激烈的數位廣告市場殺出重圍?
在串流影音服務獲得勝利的網飛,並沒有滿足於當前的成功,更開始有了大膽的想法:生產原創作品。於是 2011 年,網飛第一部原創影集《紙牌屋》上線,自此,網飛同時也成為了內容的生產者,甚至和戲院簽屬租約,播放自家的影視作品,藉此獲得能和同業競爭影視獎項的機會。
Netflix,中文譯作網飛,是一家美國企業,也是現代大眾耳熟能詳的影視串流平台(OTT)的霸主。不過回溯網飛的發展歷程,這個串流平台霸主並不是原本就以串流起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網飛的歷史。
追溯付費訂閱制的起源,他並非 21 世紀才出現的產物,而是早在 18 世紀時,訂閱制就已經被報社使用作為商業模式。由於訂閱制最核心的概念在於持續性的需求,且這樣的需求往往會隨著社會有所更新,因此,以報紙而言,報紙滿足社會持續對於知的需求,每天的內容也都不是重複的。
睽違近一年,特斯拉於近日發布車輛安全報告(Vehicle Safety Report),公布其 2018 年至 2022 年 Q3 車禍發生數據。談到特斯拉及其自動輔助駕駛系統 Autopilot,不免讓人思考:這類技術究竟是會讓人鬆懈,導致車禍案件增加,抑或真能大大降低車禍風險,讓人安心上路?
了解完整個亞馬遜的發展脈絡,會發現這間公司的三大企業文化關鍵字:追求顧客至上、創新和等待長線。亞馬遜不僅徹底翻轉零售業的運作模式,底層的雲端運算技術更是促成許多行業數位轉型的關鍵,顛覆過往的社經規則,全面性地衝擊社會;而其之所以能成為電商巨頭的原因,其實和它背後商業模式非常有關,AI 飛輪運作模型。
2022 年,多數科技巨頭受到大環境導致的經濟衰退影響,反映在 Q2 至今的財報,尤其是以數位廣告為主要獲利模式的 Meta 甚至呈現了負成長,谷歌的廣告營收增長也低於預期——但卻有一家並非以廣告為主的科技公司逆流而上,亞馬遜。不過究竟為何它能在競爭激烈的數位廣告市場殺出重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全球科技巨擘 Sony 與日本汽車龍頭 Honda 強強聯手,透過合資公司 Sony Honda Mobility 推出的首款電動車 AFEELA,於 CES 2025 正式亮相,其流線型的外觀設計與強調車內娛樂體驗的創新概念,立刻吸引眾人目光。
【補貼消失不等於末日:特斯拉如何在電動車寒冬中逆風翻盤?】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看似危機四伏,但卻可能暗藏轉機的話題——2025年電動車市場的挑戰,尤其是特斯拉如何在寒冬中尋找突破口。 這不僅關乎電動車產業的未來,也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神經。 稅收補貼取消:電動車的「保護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香港 – 2024年6月24日]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致豐集團」或「集團」,股份代號:1710.HK)之全資子公司DELTRIX (Kazakhstan) LIMITED於2024年6月24日與哈薩克斯坦專業經營加油站廣告網絡的 Star Media公司達成重要戰略性夥伴合作,將通過Star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全球科技巨擘 Sony 與日本汽車龍頭 Honda 強強聯手,透過合資公司 Sony Honda Mobility 推出的首款電動車 AFEELA,於 CES 2025 正式亮相,其流線型的外觀設計與強調車內娛樂體驗的創新概念,立刻吸引眾人目光。
【補貼消失不等於末日:特斯拉如何在電動車寒冬中逆風翻盤?】 大家好,我是股市基友,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個看似危機四伏,但卻可能暗藏轉機的話題——2025年電動車市場的挑戰,尤其是特斯拉如何在寒冬中尋找突破口。 這不僅關乎電動車產業的未來,也牽動著無數投資者的神經。 稅收補貼取消:電動車的「保護
Thumbnail
電動車:驅動未來的綠色革命 近年來,電動車正在掀起一場汽車產業的綠色革命。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電動車正迅速從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讓我們深入探討電動車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影響。 當前趨勢 電動車市場正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於環保議題的重視與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增加,電動車(Electric Vehicles, EVs)成為了未來交通工具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其中,EV動力傳動系統(EV Powertrains)中的電動機技術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EV的效能與性能有著重大影響。
[香港 – 2024年6月24日]致豐工業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致豐集團」或「集團」,股份代號:1710.HK)之全資子公司DELTRIX (Kazakhstan) LIMITED於2024年6月24日與哈薩克斯坦專業經營加油站廣告網絡的 Star Media公司達成重要戰略性夥伴合作,將通過Star
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科技的不斷進步,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s,EVs)正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
Thumbnail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Thumbnail
在追求永續環境的今日,電動車被視為解決城市污染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然而,電動車普及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顯著的挑戰:如何有效提高電動車的使用便利性和續航里程。來自未來的解決方案——「能線通途」EnerPath,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創新的答案。
Thumbnail
在過去兩年間,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似乎從一個超級被追捧的明日之星,跌落到一個人人喊打的沒料企業。這基本上可以從特斯拉 TSLA 的股價看出......
Thumbnail
最近幾隻尖牙股都一直往上邁進,該佈局的在2023都先撒網了,倒是特斯拉往下噴的讓我有點興趣。 特斯拉在上週公佈的最新財報不如預期,由於其降價促銷壓縮利潤,2023年第四季毛利率降至17.6%,為自2019年以來最低。同時特斯拉也預期 2024年電動車成長速度可能會明顯低於去年,受此利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