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簡論《寒食日即事》的微言托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名作。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今屬河南.南陽)。他是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至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時期活躍的詩人,文學史將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根據晚唐.孟棨《本事詩》的記載:唐.德宗缺一個「知制誥」(撰寫聖旨)人才,中書省提名請求御批。德宗批覆:與韓翃。然而,當時有兩個人名叫「韓翃」,於是中書省又以兩人同時進呈。德宗批:與曾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可見《寒食即事》一詩之名氣相當高,連皇帝都知悉,而且非常之賞識。

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用意有很多討論,最常見的說法是這首詩有「諷刺之意」。然而到底在諷刺什麼?且讓我們先交待「寒食」風俗。清明節前一天謂之「寒食日」,當天必須禁火。但依據漢朝的制度,當天皇宮仍用鑽火方式燃燭,以分送貴戚重臣。「五侯」原指東漢的昏君桓帝册封五位宧官為王侯。而在本詩用以代稱唐朝的王侯貴戚。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兩句在描述唐德宗某年寒食日的情景,但見春風吹拂,柳絮四處飄散。至於「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兩句,描寫入夜之後,皇宮仍派人分送王侯貴戚一些蠟燭,於是輕柔的煙氣,在他們的宅第飄散開來。

歷代詩評家都提及這首詩有諷刺之意,可是韓翃的筆法實在太含蓄;從字面上看,袛是描繪寒食日長安皇宮的風情畫。那麼,他的寫作用意究竟何在?

原來東漢桓帝時所謂的「五侯」,都是被寵幸的宦官,而唐朝自唐肅宗、代宗、德宗執政以來,宧官勢力越來越大,已經相當程度影響到朝廷正常的施政。寒食日理應禁火,皇帝却送王侯貴戚之家躐燭,顯然違反既有風俗,而有「雙重標準」之虞。韓翃為什麼要重提漢代皇家的往事?顯然在提醒皇帝,莫對近臣過度寵幸。

清朝.吳喬在《圍爐詩話》中批評道:「唐之亡國 ,由於宦官握兵,實代宗授之以柄。 此詩在德宗建中初,衹"五侯"二字見意,唐詩之通於《春秋》者。」原來韓翃的寫作用意在此,他是以微婉的詩句,提醒唐皇帝務必明察自己的偏頗。

任何時代都有貼近「權力核心」的大臣,他們享有特殊待遇, 得到特別寵幸, 政治權柄不惜犧牲公平原則,以「雙重標準」對待這批人,正是王朝衰敗、覆亡的主因。 古代詩人講究「委婉譎諌」,韓翃這首《寒食日即事》自然也不例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7.7K會員
86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Thumbnail
2025/04/05
「邊讓今朝憶蔡邕,無心裁曲臥春風。舍南有竹堪書字,老去溪頭作釣翁。」(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九) 李賀這首短詩猶如一枚時光膠囊,將「歷史記憶」、「當下體驗」及「未來想像」壓縮在短短28個字之中。從表面的文字來看,詩人似在表達一種隱逸情懷,但細讀之下,我們會發現:其中蘊含著更為複雜的時光辯證。
Thumbnail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Thumbnail
2025/02/22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夏,杜甫來到成都,已經兩年多。承成都尹嚴武的資助,生活逐漸穩定。和村野父老往來,承鄰里村民見贈一籠櫻桃,杜甫非常開心,作了《野人送朱櫻》一首抒發他的欣喜及飄泊西南的複雜感受,此為杜甫七律的精品。
Thumbnail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Thumbnail
2025/02/11
最近因討論台灣中華郵政《麗人行》郵票,溯源至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代畫家李公麟的《畫麗人行卷》,進而追本至詩聖杜甫的新樂府詩《麗人行》,這樣的巧合,無疑是經典的奇妙聚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837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引用典故:四愁 籍籍征西萬戶侯,新緣貴婿起朱樓。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騎君翻在上頭。 雲路招邀迴綵鳳,天河迢遰笑牽牛。 南朝禁臠無人近,瘦盡瓊枝詠四愁。 白話講解: 李商隱與同年兼好友韓瞻間的佳話,李商隱祝賀好友新婚,借此
Thumbnail
韓同年新居餞韓西迎家室戲贈(837年) 唐 · 李商隱 七言律詩引用典故:四愁 籍籍征西萬戶侯,新緣貴婿起朱樓。 一名我漫居先甲,千騎君翻在上頭。 雲路招邀迴綵鳳,天河迢遰笑牽牛。 南朝禁臠無人近,瘦盡瓊枝詠四愁。 白話講解: 李商隱與同年兼好友韓瞻間的佳話,李商隱祝賀好友新婚,借此
Thumbnail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Thumbnail
今天立夏(5/6) 暑氣來襲。 適合曬棉被、給植物多吃點水。 [全唐詩]有一篇文宗皇帝的夏日聯句。 唐朝開成三年的夏天 唐文宗作了「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當時有五位學士皆作了後面兩聯,但唯獨大書法家柳公權所做的兩句深得皇帝讚賞: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
Thumbnail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名作。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今屬河南.南陽)。他是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至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時期活躍的詩人,文學史將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Thumbnail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是唐代詩人韓翃的名作。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今屬河南.南陽)。他是唐.代宗大曆(766年--779年)至唐.德宗建中(780年--783年)時期活躍的詩人,文學史將他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
Thumbnail
《早玩雪梅有懷親屬》唐韓偓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 無人同悵望,把酒獨裴回。 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 何因逢越使,腸斷謫仙才。 【候】,節候。 押韻字 「媒」,與「開,回,才」同屬十灰韻部,廣韻為蟹攝。切音mue5, 白音mui5/muai5,客家話 moi。 -oi vs -ai 音! 閩南語
Thumbnail
《早玩雪梅有懷親屬》唐韓偓 北陸候才變,南枝花已開。 無人同悵望,把酒獨裴回。 凍白雪為伴,寒香風是媒。 何因逢越使,腸斷謫仙才。 【候】,節候。 押韻字 「媒」,與「開,回,才」同屬十灰韻部,廣韻為蟹攝。切音mue5, 白音mui5/muai5,客家話 moi。 -oi vs -ai 音! 閩南語
Thumbnail
迢遙立信守方城,無論濤囂天地崩。
Thumbnail
迢遙立信守方城,無論濤囂天地崩。
Thumbnail
晨起寒侵背,日輪越嶺東。凝陰籠四野,凜凜歲云終。 年終晴景窮,墨客感飄蓬。悵望來時地,棲遲寒風中。
Thumbnail
晨起寒侵背,日輪越嶺東。凝陰籠四野,凜凜歲云終。 年終晴景窮,墨客感飄蓬。悵望來時地,棲遲寒風中。
Thumbnail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Thumbnail
華夏畫風會走上「寫意」而非「寫實」的風格上,和宋徽宗趙佶用心經營的宮廷畫院有關。由於趙佶本身賞畫和繪畫時首重立意和意境,所以朝廷在招考畫家時常以詩句為題,要求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比較誰才是可以畫出詩中意境者的能手。 要用什麼樣的情節才能鋪陳出這場北魏末期的政治巨變的悲劇性呢?大家不妨一起思考吧!
Thumbnail
《相見歡》五代南唐李煜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 擡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 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
Thumbnail
《相見歡》五代南唐李煜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原文: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譯文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 擡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 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作者簡介: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廣東韶州人,開元年間曾任相位,為初唐重要詩人。與陳子昂同有「開一代詩風」的評價。詩風「和雅清淡」,影響王維、孟浩然一派詩人極深。
Thumbnail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作者簡介: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廣東韶州人,開元年間曾任相位,為初唐重要詩人。與陳子昂同有「開一代詩風」的評價。詩風「和雅清淡」,影響王維、孟浩然一派詩人極深。
Thumbnail
2020/10/07 比紅兒詩 其三十五(唐‧羅虯) 雕陰舊俗騁嬋娟,有箇紅兒賽洛川。                                                                                           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Thumbnail
2020/10/07 比紅兒詩 其三十五(唐‧羅虯) 雕陰舊俗騁嬋娟,有箇紅兒賽洛川。                                                                                           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