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於心,你了解心嗎?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思想上不談該如何?而談此為何?談該如何停留在判定,談此為何有了決定,明白的心有了神明。你了解心嗎?神就在裡面。
你了解心嗎?
佛說:眾生都是佛。我沒出家為何是佛,佛是在說我們都是凡人,佛字像個腦字,是個很煩的人,很會想像容易胡思亂想的人。
佛不講神,但希望能像神一樣被供俸,老子說腦是器官,心才是人性代表,而神藏於心,供俸神明是供俸人性,希望神明保佑,身體健康、發大財、國泰民安還有阿褔(家中的阿貓阿狗)等,是神明跟心在連接嗎?因為心想事成,不得不相信神明的存在,真的有神明嗎?
老子才說:神藏於心,動則為神,有為之動為欲神,無為之動為元神。動與不動都有神,那肯定神明是存在的,想非所想,老子在講真實的人性,卻又想成神明去,佛家了解了實境,凡人是腦想出問題,腦放空什麼都不想,叫冥想,冥想讓佛帶出了境界,開始我們有了供俸神佛,我們能理解老子講的話神藏於心嗎?心中明白了!不就是神明,不就暸解人性,你暸解神嗎?
眼見成相在心,多加相由心生,匯聚了想像,許多的相壅塞在腦,太多的想像讓腦難以判定,孰是真孰是假,不明白那個判定是正確的,請示拜了廟神,願望終實現,而認定了廟中的神明,老子說神藏於心,意思是明白的心有了神明,個人存在的神性似乎明白了什麼,那心是什麼?心是人的本體,缺乏了本體綜合的決定,一般人都處在腦的判定階段,猜測懷疑致使本體無法做出決定,許多事情變的是是而非,且又不明不白。
老師駡著在神遊的學生心不在焉,心神不專學習怎會進步,老師也曾年輕過,也有過少年維特的煩惱,心神無法專一,錯過了許多學習的機會,現只能嘆息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課業精進需要心力,付出多少心力,就有多少收穫,付出的代價是少不了的。
金錢的價值看得到,體力的付出獲取金錢,付出的價值看到了,課業可以用體力付出嗎?心不在焉,在怎麼努力付出,課業還是徒勞無功,心要怎麼使力,心神不定要如何學習?此句話告訴了心力的方向,心的力道表現是種神性,心神專一心力產生了,人性中俱有的神性,正是那心力的表現。聚精會神,心力表現,課業進步,看到了心力付出的代價。
古人體驗到,體力表現出動物的本能,但人類又優於動物,要怎樣表達人性的本能?之後有所感受,差異在於腦部,發達的腦可分辨、可記憶,判定了許多事情,同時也發現決定事情,似乎不是腦在決定,眼在看、耳在聽、口在說是人對外接觸的窗口,對外的窗口會動搖腦的判定,眼耳口觸動了腦,腦在下判定,經綜合的判定後,才有決定的動作,那是誰在綜合判定的,細思一想,對外的窗口加上腦發生行為動作,於是三點一撇勾有了心字,各器官聯合成了綜合體,綜合了腦的判定,是綜合體做出了決定,這綜合體稱本體,是人性發展的本體稱為心,本體的心表現出七情六慾,心意已決代表了決心,表現在外是堅強的意念,那是種心力勝過出賣的體力。所以老師才說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多讀書有了目的,過程中去認知本體,感受著匯聚的眼耳口腦,那是在培養心力,直到心中有所明白,明白的心有了神明,認知了人性所在,否則到老還在知人知面不知心,徒流於傷悲。
綜合腦的判定,表現出人性面,寬廣的人性面,心做出了決定,可說是人性的本體,人與動物有明顯的區別,在於心力和體力,人性多了心力,而腦獨佔了一方,但心決定了一切,老子言:神藏於心,是心力展現出人的神性,創意與發明正是人類神性的表現。理性的認知老子思想,不是談該如何?而是談此為何?該如何停留在腦判定,此為何似乎有了明白,明白心何物?老子思想是在談心,世人對心甚不暸解,也神化了神明,達摩才如似說以心傳法不立佛法。自由的心有了隨心所欲,明白的心有了神明。
avatar-img
5會員
56內容數
所想未必所見到,所見未必所想到,社會亦是如此,想非所想真真假假,公平正義並非所想,邪魔歪道並非所見,社會真假慾望在作祟,萬惡淫為首,慾望滿出為淫,貪是作惡的首要念頭,邪魔正義想非所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您所通靈感應的訊息一定是真的嗎???有求證嗎?? 一旦您發現研究傳承數萬年數百萬年的學術理論是錯的。還要繼續嗎??? 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記得。這和宗教無關。內在本身自神通就有。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除盡自身鬼邪魔鬼需要超強烈烈陽火。在洗腦過程中您被廢武功。 故必須從習武功開始。喚醒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Thumbnail
您所通靈感應的訊息一定是真的嗎???有求證嗎?? 一旦您發現研究傳承數萬年數百萬年的學術理論是錯的。還要繼續嗎??? 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記得。這和宗教無關。內在本身自神通就有。心靈自身就是神是上帝。 除盡自身鬼邪魔鬼需要超強烈烈陽火。在洗腦過程中您被廢武功。 故必須從習武功開始。喚醒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你知道嗎,我們的內在其實早已給了我們所有需要的一切了,但我們有辦法看見嗎,還是我們仍然只活在大腦裡而不是心裡呢?
Thumbnail
這世間萬象,如一幅瑰麗錦繡,卻非天外飛來之物,而是心神幻化之景。此境非冷酷堅實,乃心靈之鏡,映照自身之影。試想,宇宙洪荒,非大爆炸之聲而起,而是眾生一嘆,意識交融之響。 人心念力,如畫家揮毫,描繪眼前世界。渴慕陽光,則金芒灑落;心生畏懼,則陰影幢幢。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透過這種「身體性的心靈」的思路,我們會意識到傳統的「他心問題」建立在一種心靈與行為的二元上面。而實際的情況中,我們不僅僅可以直接經驗到他人的心靈,我們自己的心靈也以同樣的方式直接表達於行動上。
心知我心,相約心靈。悟真吾假,正反兩覺。 心知你心,相約意願。波菜青菜,綠豆紅豆。 心知他心,相約夢想。德行嗔恚,能量笨巧。 這段文字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和理解。它以心知我心、心知你心、心知他心作為開頭,強調了心靈相通的重要性。 接著描述了不同人之間的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目
羅雲師兄 日常生活當中,是否能夠覺察自己內心是否安住?心念是否清淨?或總是心猿意馬、妄想紛飛,雜念、邪念不斷地湧現?如果我們自己反省一下,心念無法調伏,無法令它清淨,到底原因是出在什麼地方?
Thumbnail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