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糾紛浮上檯面,爛尾樓隱憂再現?

2023/03/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良建商、還我公道!家在哪裡?]
[一屋二賣,悲痛無助!我們只是勞工家庭!]
嘉義縣民雄鄉最近一處新建案,登上新聞版面。原因是疑似發生建商一屋二賣的狀況產生,共計5戶透天厝的新建案,據說收取訂金超過千萬後,再次委託仲介做房屋銷售,甚至順利售出,原本的買家調查後發現,該批預售屋2021年9月保存登記,2022年7月信託出去,2022年12月做移轉,建商前前後後轉手兩次,來回賺了超過3000萬
高雄預售屋竣工日到期超過3個月,建商要求消費者無條件等2年。
台南善化區萬X建設疑似惡性倒閉,導致已購客拿到產權有疑慮的新建案。
這些都是近一、二年間發生的建案糾紛,雖只是零星個案,但當事人遭逢巨大的財務損失,相信是難以承擔。然而相對於受害的已購戶們,建商們又因為那些原因,讓他們選擇這樣做呢?

1. 升息不斷,造成資金成本提升:

目前升息4次,共計利率提升0.625%,相較於國外動則5%6%,其實國內還是相對溫和,然而建設公司財務槓桿高,假設2億元的貸款資金,升息後每年利息增加125萬,每月多繳10萬利息,若未有充裕的資金,這些多餘的利息支出都會影響到營運狀況,非常可觀。

2. 信用管制,導致建商貸款成數下降:

購地貸款從原本可以貸到7成,修正四次後僅剩5成,餘屋貸款從原本5成以上,修正四次後僅剩4成,換而言之,購地成本增加了快2成,可以週轉的逾屋貸款卻少了超過1成,一來一往等於要多準備3成的資金,假設是個5億的案件,需多準備1.5億的資金,影響甚鉅。
PS:餘屋貸款:建商取得使照後,未售出的房屋可以做餘屋貸款,可以說是建商的週轉金來源之一

3. 原物料與勞力成本節節上揚,缺工缺料

由於科技業擴廠需求,開出更好的雇用條件,導致營造業者缺工,加上國際局勢的動盪,進口原物料受到限制,都未因疫情趨緩而得到紓困,相反,反而成為一種新常態,成為一個不可逆的過程,過去建築成本評估的方式,都已無法準確計算出應支出的成本,也間接造成預售屋交屋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10年後才交屋的建案產生。

4. 購地貸款限期18個月動工,未如期動工會調升貸款利率

央行規定,購地貸款須於18個月內動工,原本出發點是為了抑制建商養地的風氣,但疫情期間諸多不確定性,造成部分建案不是不想動工,而是沒有人動工,造成建商動工上的壓力。雖然在2023年2月央行有放寬規定,列舉出兩大「不可歸責借款人因素」的因素,包括:
A. 受疫情等大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缺工缺料等情形,致影響動工時程
B. 因建案特性不同,像是建案規模、建築法規規範要件差異等因素,致公務機關審照時程較長者。
但這些因素的認定仍相當嚴苛,甚至還需由政府認定,限制仍然嚴苛。

5.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直接造成預售屋交易量衰退,缺乏現金流

2023年1月,平均地權條例的修法正式通過,未來預售屋很有可能禁止轉讓,雖不朔及既往,但仍造成許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直接反應在全台成交件數上。根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的資料彙整,2022年全台預售屋成交件數同期比就明顯衰退,2022年8月↓34%,9月↓49%,10月↓53%,11月↓64%,12月↓55%,與2021年成交狀況成明顯對比,也表示消費者對預售屋興趣缺缺,讓建商預售屋成交更是不易。
上述五個原因,都讓中小型建商苦不堪言,雖說仍有無良建商存在,惡性倒閉相信仍會持續發生,但相信也有很多正派但辛苦經營的中小型建商,在接下來的困境中,也許克服困難,成為體質良好的建商;也許大建商併吞、接手;也或許,撐不過難關,糾紛上報的新聞再次上演。

如果您也跟我一樣,關注房地產的相關議題,歡迎收聽我的podcast頻道,能帶給您更多收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供房站-房地產新聞podcast
供房站-房地產新聞podcast
從事不動產數十年,七年級後段班的我,看過每一個買賣屋後的精采故事,也經歷過市場的波瀾,透過podcast與文字,希望能提供你有利的資訊,讓你買賣屋上走的更順遂更順利。位於Firstory平台上的供房站podcast縮網址:https://reurl.cc/Q4nQDq 希望你會喜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