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再思考 | 不斷溯源的論證,要如何停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從前面的章節我們知道,論證的基礎語法是由「因為…,所以…」構成,面對這種有原因的結構,我們可以透過「為什麼?」、「為何?」去一直不斷往前詢問理由,直到論證者被問倒或是其理由真的足夠支撐結論。但是這樣下去,在論證的過程中,難免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本章主要說明的就是「什麼樣的論證形式是不會被一直追問下去的」,以避免這種被打破砂鍋問到底、極耗費時間的窘境。

筆記內容

論證的前提(理由)是可以不斷被追溯尋回的,例如以下的範例:

「為何要努力?」

「因為努力可以掌握更多技能,所以要努力。」

「為什麼努力可以讓人掌握更多技能?」

「因為透過努力練習可以讓你學會你以前不會的技能。」

「為什麼努力練習可以讓你學會你以前不會的技能?」

「因為練習做以前不會的事情,熟悉了之後就學會了。」

「為什麼一直做不會的事情就可以學會?」

看起來是不是很像在找麻煩?有些問題的確可以一直追溯到起因並獲得解答,但是就上面的例子看起來就有點像是故意要去詢問你一些常識類的知識,而通常常識類的知識是較難以解釋清楚的,「因為那樣做不好,所以我選擇這樣做。」這是由經驗來取得的較適合的行動模式,難以解釋。而一般人也不會去細想為何會如此,因此論證會變得難以解釋清楚。

遇到這種可以一直追溯下去、難以停止的情形,作者對此提出了一些方式,讓人較不易對你的論證一直追溯下去,這個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將原因「模糊化」。有以下四種小技巧:

  1. 防衛—弱化前提(理由),利用「可能」、「某些」、「我認為」…等說法,來防衛你的論證,讓論證不會一直被溯源。套用到上述的第一個回答,若將其改為「因為努力可能可以讓人掌握某些技能,所以要努力。」在回答中加了「可能」,較讓人不易反駁,對方若是繼續追問,你可以回答,只是「有可能」來終止對方繼續追問。
  2. 擔保—若是詢問者相當信任你,可以使用「我保證」、「我確信」之類的用語加強你對論證的肯定性來中止詢問。套用到上述的第一個回答,語句會是「我保證努力可能可以讓人掌握某些技能,所以要努力。」當然,要強調的一點是,若是要使用擔保來中止論證,詢問者必須要非常信任你,否則詢問者反而會因為你過於肯定而加強追問力度。
  3. 評估—使用評價性或規範性的言語,例如「好」、「壞」、「對」、「錯」…等,此種描述方式並沒有具體詳述,即便提出論證者與傾聽者兩者的標準並不同,但只要有相同的評價就能達成共識。套用到上述的第一個回答,答句會是「因為努力很好(是對的),所以要努力。」,對提出論證者來說,努力是學會新技能,而傾聽者則認為,有花費時間就是有努力(對比起來,標準較低),但他們都認為努力是好的,因此可以達成共識,中止論證。
  4. 貶值—先提出反對意見再處理它。主是要是利用「…(語句1)卻…(語句2)」的結構。在此種語句結構下,語句1會被弱化,語句2則會被加強。舉例來說「我很窮卻很努力」,此句話弱化了「窮」卻強化了「努力」;「我很努力卻很窮」,此句話弱化了「努力」卻強化了「窮」。類似的兩句話,有沒有覺得第二句話給人「努力無用」的感覺,第一句話卻給人「他以後可能會有錢」的感覺呢?所以套用到上述的第一個回答,若答句為「努力可能不能讓你馬上成功卻能逐步提升自己。」相較之下似乎也比較不容易反駁了。

章節心得

過於武斷的論證是比較容易反駁的,文中提出的讓你的論證較不易被反駁(易於停止)的小技巧,是不是也說明了其實世間的事情大多不是絕對而是比較含糊的呢?反過來想,是不是表示過於絕對的用詞,例如「一定」、「只能這樣」這類詞語的論證是較為容易被駁倒的呢?

承上述所言,我認為這個章節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當我看到過於肯定的論證會較不易去輕信它,因為少了「含糊」的緩衝,其可信度其實是會降低的。(較易被反駁)

參考資料

再思考

再思考



作 者:華特・西諾—阿姆斯壯

原文作者:Walter Sinnott-Armstrong

譯者:吳妍儀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9/03/14

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佩姬觀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讓對方心服口服的說話法。   ●根本就沒有必要聽從那些沒有道理、缺乏邏輯的話。 如果聽到人家說:「可以先讓我用嗎?我真的非把這份資料印出來不可。」我們應該反問:「為什麼你要搶在我前面影印?」 接著,假設對方真的因為某些事情急須使用,那再去斟酌該狀況的合理性。 如果可以接受對方的狀況,內容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一章「如何反駁論證」,當面對一個令人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合理的反駁它,指出它的不合理之處,引出更多的論證及隱藏的想法呢?如何透過合理的反駁取得更多的資訊?本章告訴你如何執行。這是「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筆記,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一章「如何反駁論證」,當面對一個令人懷疑的論證,要如何合理的反駁它,指出它的不合理之處,引出更多的論證及隱藏的想法呢?如何透過合理的反駁取得更多的資訊?本章告訴你如何執行。這是「再思考」這本書的最後一章筆記,有興趣的讀者千萬不要錯過喔!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十章「如何避免謬誤」,從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了解什麼樣的論證才是好論證,那麼在能力不足,無法判斷時,要怎麼樣以較簡單的方式避免自己被論證所誤導呢?本章提出了日常常見的謬誤,讓讀者認知到可能被論證欺騙的點,讓讀者能夠有所警覺。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本章主要說明的就是「什麼樣的論證形式是不會被一直追問下去的」,以避免被打破砂鍋問到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不斷解釋原因的窘境。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七章「如何停止論證?」,本章主要說明的就是「什麼樣的論證形式是不會被一直追問下去的」,以避免被打破砂鍋問到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來不斷解釋原因的窘境。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種種因素而產生盲點,造成自身無法發現新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這些新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呢?本章告訴你,從拆解語句中,發現論證的存在。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六章「如何看到論證?」,我們已經從前一章了解自己可能受到種種因素而產生盲點,造成自身無法發現新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這些新想法,修正自己的觀點呢?本章告訴你,從拆解語句中,發現論證的存在。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Thumbnail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再思考」這本書,主要筆記內容來自於第四章「論證能做什麼?」,從第一章到第三章是團體間因為種種原因陷入僵局,無法聽進任何有悖於自身觀點的話語,讓論證無法進行。我們為何需要論證?論證能帶給我們什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