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影評|《盲柳與沈睡的女人》過份晴朗的村上式迷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真有棵樹名叫「村上春樹」,那麽靠文學大院這一側,固然長滿了寫實的綠葉、魔幻的異花,但伸進電影之家的枝椏,只竄新綠、蓓蕾不生。一直要到《盲柳與沈睡的女人》問世後,樹上才終於開出一朵光影奇花。雖然它,不甘花落而寧為標本,雖然它,輕巧到讓觀眾(包括我)跟著故事裡的女人一起打盹,但最起碼在大多數時間裡,它美麗,脫俗,飄香,叫人一見難忘。


如俄羅斯娃娃般的奇特動畫

「跟真的痛比起來,想像的痛更痛,」而心靈的震爆,可能遠比地震可怕。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描述311大地震後,平凡銀行員片桐在家裡遇上不請自來的巨大青蛙,邀他一同潛入地底,消滅蠢蠢欲動的大蠕蟲,好拯救東京免於下場巨震的摧殘。同事小村呢,一樣遭逢巨變,不僅家貓不見了,連老婆恭子也不告而別,灰心到想放飛自我的他,於是接受委託伶著神秘的包裹前往北海道,又在返鄉陪侄子看病時,憶起妻子曾說過一個,小蠅挾帶「盲柳」花粉飛進了沈睡女子耳中的詭異故事...。

多篇小說改寫的多線敘事,夢境與現實交疊、故事中有故事,織就出一部真假莫辨,如俄羅斯娃娃般的村上春樹動畫。法國作曲家皮耶弗德斯(Pierre Földes)首度跨足大銀幕,便以這雄心勃勃的編導企劃,為村上電影闢出一條新途。

raw-image

終於在戲院見到你了,魔幻村上

打從1981年《聽風的歌》登上大銀幕開始,30年間,村上文學屢獲影人青睞。非但「最會寫劇本」的韓國大導李滄東,都願意扛下改編的艱鉅任務,拍出後來技驚坎城的《燃燒烈愛》,去年(2022)取材同名短篇、由濱口龍介執導的《在車上(Drive My Car)》(參見我的影評),更一舉勇奪奧斯卡的殊榮,將村上電影推向了巔峰。

然而,所有改編都一樣面臨著「忠於原著」或「跳脫原作」的永恆命題及拉扯。尤其村上春樹的文風,素以瑣碎、繁複、充滿爵士樂的即興感而聞名,無形中又拉高了翻拍門檻,因而導致舊作們評價褒貶不一,取材上也相形侷限。

如今僅有《聽風的歌》和《挪威的森林》兩部電影源自長篇寫實之作,其他則悉數從短篇中獲取靈感,再大幅度修改、擴寫,更像一種「再創作」。令鐵粉遺憾的事,還不只這一樁。在這些真人劇情片中,寫實成了首選,而村上標誌性的超現實色彩,也只能靜悄悄地在銀幕上絕跡。

raw-image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的動畫形式,或許正是「魔幻村上」久候的靈魂伴侶。

這部片,不但將小說中的怪奇事件視覺化,在敘事上,也盡可能保留原始對白與文本,而忠實呈現出作者獨特的文風和語感。就拿改編自《生日女孩》的橋段來說吧。故事的核心,在於女主對友人分享,20歲生日對初次見面的打工餐廳老闆許願的奇遇。為了保留遐想的空間,文本中的時序不斷切換:從當初女子見到老闆,跳到現在對友人說「我(的確)許了個願」,接著便直接略過願望的內容,而切換至老闆聽完的反應,最終,又回到和朋友對話的現今。這段宛如電影分鏡般的描述,被原封不動地搬進動畫,未作多餘的斧鑿,算是相當明智之舉。

製作手法也同樣兼容了村上式的真實與荒誕。不同於一般動畫的轉描機技術,角色們先以真人演出,再據以描繪,使人物表情顯得栩栩如生。但四周如幽魂般的透明人影、輪廓花白而筆觸粗獷的背景,卻又輕易地引發出一抹異樣感受。種種設計,讓「村上電影沒有村上味」的魔咒終被打破,而作者也終能在大銀幕上,盡情施展他的文字幻術。

raw-image

別妄想在戲院,遇上100%的村上春樹

但電影的村上,終究不是文學的村上;而皮耶的盲柳,也注定不會是村上的盲柳。

姑且不論那令人出戲的英文配音,美感意識的差異,也是小小敗筆。的確,村上文學中時常講述的孤獨、失去,放諸四海皆準,而那些時不時引用的古典樂、爵士樂和西洋名著(瞧瞧那隻滿口尼采、海明威和托爾斯泰的文青青蛙吧),一直以來拉近了村上與世界的距離,也啟發了皮耶。但村上的美學觀,就算不是卡夫卡式的悲劇,也始終帶有尼采的空無、基里訶的詭譎,更曖昧隱含著日本的物哀意識。

raw-image


對於皮耶而言,電影是救贖,它必須扮演那道曙光、那個正向能源的水閥;而村上這盞魔幻之花,純為成為凍結美麗的標本。

婚變的小村、沮喪的恭子、自厭的片桐,需要的不過是一個警鐘似的地震,提醒他們走下長長的暗梯,正視自我、接受改變,便可靜候好事上門。是以,皮耶補上小說中沒有的收尾,讓片桐意外升遷,讓恭子搬到新居、找回失貓,雙雙迎來光明的人生續章。

更不用說那勇敢裸辭的小村了,影片最終,不管是以貓靈走進黑盒來代表靈魂歸位,或是以他魂靈出竅、消融於天際,來象徵昇華和成長,全在表達同一件事:只要轉念,拋開現狀的枷鎖,生命大震的裂谷就能癒合,人生的挫折就能一筆勾銷。

但,真有那麼容易嗎?

raw-image

村上手中的筆,並沒有那麼執著於晴朗。

《青蛙老弟,救東京》的片桐,在腦海裡演完救國救民小劇場後,最後仍是一個頭禿肚肥包莖的魯蛇;仔細推敲《生日女郎》,搞不好她根本許了個「可以一直許願」的怪願望,因為她說朋友忘記20歲許的願望,只是因為「你已經許過願了」,而許再多願都改變不了自己。至於融《UFO降落在釧路》、《隨盲柳沈睡的女人》和《發條鳥與星期二的女人們》於一爐的關鍵人物小村,在每段故事中,都不曾迎來人生大逆轉。

甚至在第三篇中,他勇敢辭職的理由不過是老婆(沒錯,小說裡他仍已婚)有豐厚的收入頂著,何況後來尋貓行動無功而返,又惹得對方泣訴歷來罪狀,未來恐怕只能任由基里訶畫作般的星期二女人們,繼續在心上投下長長的暗影。

合理猜想,在村上春樹心中,地震,只是剛好,衰敗,也是尋常,在現代社會中誰不是如鬼如魅,看似醒著其實卻在做夢,只能像沈睡女子那樣張開耳朵,任憑飛蠅一點一滴地,啃噬自己的生命。面對這必然的衰敗,創作者無需刻意挽救、不必賦予意義,只要能在平凡日常中找到一絲新奇,最後再像大和民族鍾愛的春櫻那樣,花開一瞬,隨風飄落,便是美的極致了。


*原文發表於釀電影連結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藝術北飄者的沙龍
51會員
78內容數
身為非藝術背景、卻三天兩頭跑展覽的「美術館路人」,除了仰賴直覺定錨眼前作品,更愛問問自己是感覺激動、寧靜、或泫然?還要自虐地,連結當下的人生處境連結,才甘願返回紛擾的現世。於是決心用書寫,實踐艾倫狄波頓《藝術的慰藉》的唯心觀點,捨棄高冷論述、直探藝術所誘發的感觸。請準備好,跟著藝術一起「走心」吧!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25
地震,是電影的本名。在我心上,它也餘震不斷。那震央,實非人們爭相挖掘的豐富政治意涵,或者超譯出「以小幸的名字呼喊悠多」、「小幸和悠多的盛夏光年」那樣的男男禁戀,反倒是源自中文名裡,普通並且普世的「青春」二字。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4/11
一部典型的奉氏電影,無誤。幽閉場域,蝕骨等級的黑色幽默,浮沉階級底層的主人翁,打勾打勾再打勾。《米奇17號》,架空於後地球時代,以交錯的時序鋪陳殖民星艦「消耗工」米奇遭遇的一連串荒謬事件,把領導者馬歇爾夫婦的冷血、體制的殘酷,毫無掩飾地攤開在觀者面前。但我想問,五年十年後,我們還會記得誰?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2025/03/08
這部問鼎奧斯卡的大片,輕輕一推,便將我推落前塵怒海,捲入那段權當「夾心主管」專門戶的往日時光。而這跨越聖、俗藩籬的異樣共感,我稱之為——「副手的詛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東尼瀧谷》的敘事層層堆疊。前半段內斂得使人昏昏欲睡,直到東尼要求久子穿上妻子的衣服,衝突感才爆發出來:面對陌生女子的死,還有她留下來的滿屋子衣服,為什麼而哭呢?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短篇小說,收錄在《萊辛頓的幽靈》,由市川準執導,坂本龍一配樂,被視為最成功的村上春樹改編電影之一。
Thumbnail
《東尼瀧谷》的敘事層層堆疊。前半段內斂得使人昏昏欲睡,直到東尼要求久子穿上妻子的衣服,衝突感才爆發出來:面對陌生女子的死,還有她留下來的滿屋子衣服,為什麼而哭呢?這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短篇小說,收錄在《萊辛頓的幽靈》,由市川準執導,坂本龍一配樂,被視為最成功的村上春樹改編電影之一。
Thumbnail
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莱辛顿的幽灵》其中篇章〈东尼泷谷〉,已故名导市川準的作品,他以冷冽独到的电影手法,将简短的文字转化成扣人心弦的影像,打破了「村上作品不能改编成电影」的魔咒。「尾形一成」、「宫泽理惠」的精湛的演技表现,搭配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经典配乐,使电影画面与配乐相得益彰,「西岛
Thumbnail
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莱辛顿的幽灵》其中篇章〈东尼泷谷〉,已故名导市川準的作品,他以冷冽独到的电影手法,将简短的文字转化成扣人心弦的影像,打破了「村上作品不能改编成电影」的魔咒。「尾形一成」、「宫泽理惠」的精湛的演技表现,搭配日本音乐大师「坂本龙一」的经典配乐,使电影画面与配乐相得益彰,「西岛
Thumbnail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的動畫形式,或許正是「魔幻村上」久候的靈魂伴侶。這部片不但將小說中的怪奇事件視覺化,在敘事上,也盡可能保留原始對白與文本,忠實呈現出作者獨特的文風和語感。
Thumbnail
《盲柳與沈睡的女人》的動畫形式,或許正是「魔幻村上」久候的靈魂伴侶。這部片不但將小說中的怪奇事件視覺化,在敘事上,也盡可能保留原始對白與文本,忠實呈現出作者獨特的文風和語感。
Thumbnail
電影《願睡如夢》(夢みるように眠りたい/To Sleep so as to Dream)娓娓道來一段跨越多年,穿梭交錯在月亮、櫻花、桔梗、武士、私家偵探之間,未完成的愛情救援故事輾轉,巧妙地融匯了武打、懸疑、解謎與愛情等戲劇元素,更以破天荒的黑白默片、字卡與辯士解說電影的綜合類型...
Thumbnail
電影《願睡如夢》(夢みるように眠りたい/To Sleep so as to Dream)娓娓道來一段跨越多年,穿梭交錯在月亮、櫻花、桔梗、武士、私家偵探之間,未完成的愛情救援故事輾轉,巧妙地融匯了武打、懸疑、解謎與愛情等戲劇元素,更以破天荒的黑白默片、字卡與辯士解說電影的綜合類型...
Thumbnail
我們終究必須透過語言的濾鏡來認知世界和他者,而濱口竜介導演在這樣的前提下,仍然捕捉到了某些超越言語的,看似最魔幻、但其實也最符合原始本能的真誠瞬間,這是他電影獨特的魅力。
Thumbnail
我們終究必須透過語言的濾鏡來認知世界和他者,而濱口竜介導演在這樣的前提下,仍然捕捉到了某些超越言語的,看似最魔幻、但其實也最符合原始本能的真誠瞬間,這是他電影獨特的魅力。
Thumbnail
雖然《在車上》是改編成村上的電影,但是後來你會發現有些地方已經超越了村上的語言,因為村上的小說之所以難以改編成電影,正是因為其文字的非日常性,村上小說裡人物所說的話語,如果改成現實的語言,怎麼樣都會有種刻意感,但在濱口龍介的電影語言下,卻形成了另一種語言。
Thumbnail
雖然《在車上》是改編成村上的電影,但是後來你會發現有些地方已經超越了村上的語言,因為村上的小說之所以難以改編成電影,正是因為其文字的非日常性,村上小說裡人物所說的話語,如果改成現實的語言,怎麼樣都會有種刻意感,但在濱口龍介的電影語言下,卻形成了另一種語言。
Thumbnail
日本2021年電影《在車上》是近年少見在國際上獲得多項獎項與備受讚賞的電影作品,改編於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合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描述喪妻戲劇導演家福裕介與寡言的汽車代駕美沙紀,兩人每天的車程中,省思這個人生道路點滴與每人心中難解的結。
Thumbnail
日本2021年電影《在車上》是近年少見在國際上獲得多項獎項與備受讚賞的電影作品,改編於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合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描述喪妻戲劇導演家福裕介與寡言的汽車代駕美沙紀,兩人每天的車程中,省思這個人生道路點滴與每人心中難解的結。
Thumbnail
電影中讀本與排演過程成為一種戲劇中的戲劇,並提示著現實的回憶跟虛構的劇本之間並不是如此可以簡單二分,甚至是互通聲氣,好比夢境跟現實的關係:反映了一種真實。整體來說如此形式相對複雜的結構。《在車上》無疑是一次十分優秀劇本示範,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表現。
Thumbnail
電影中讀本與排演過程成為一種戲劇中的戲劇,並提示著現實的回憶跟虛構的劇本之間並不是如此可以簡單二分,甚至是互通聲氣,好比夢境跟現實的關係:反映了一種真實。整體來說如此形式相對複雜的結構。《在車上》無疑是一次十分優秀劇本示範,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表現。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電影可以反映出世界的真實,但是日本更多數的是改編自小說的虛構。在前篇〈2019 東京影展|鏡頭內的真假與虛實〉介紹的是遊走於「真假」與「虛實」之間的日本電影,但是另外一部分,改編自小說、漫畫、舞台劇的電影,導演透過影像重新賦予這些故事新生⋯⋯
Thumbnail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Thumbnail
與電影比較,分析小說裡的描寫與電影真實呈現的畫面,兩者間氣氛與節奏的掌控,還有帶給讀者(觀眾)有什麼樣不同刺激?小說裡不斷出現的「自我意識」(應該說手記的形式本來就是書寫自我內心世界的文體),後設地反覆檢討或是真實披露;相較電影所呈現出的視角及秉持的態度,兩者的差異與呼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