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說要把自己歸零,卻很難做到。為什麼我們如此害怕清空自己?|專訪溝通表達師林依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陣子很幸運地專訪到聲音表達溝通老師林依柔,出乎我意料的是,從聲音到溝通,竟可以一路聊到認識自我,幾乎把我以往接觸的身心靈概念,全都串連了在一起,依柔老師完全就是個實行家。

自小學習古典音樂的依柔老師,在彈鋼琴時,領悟到了一點,一台鋼琴,可以演奏貝多芬也可以演繹李斯特,不一樣的情緒、不一樣的時代背景、不一樣的故事組成的樂曲,都能透過同一台鋼琴被演奏出來。

這是因為,鋼琴是淨空的。

因此,它可以被不同的情緒共振,再將這份情感傳遞出去。

而其實人也是如此,當「我執」能被放下,我們才能去與他人共振,也就是所謂的能去「換位思考」,才能理解他人的想法,打開溝通的第一步。

在依柔老師身上,我看見了這個能力有多麽重要,因著她用孩子喜歡的聲音與孩子互動,她懂了孩子想說卻不敢告訴大人的話,因著她能理解大人的想法,她成了親子之間溝通的橋樑。

在家庭中是如此,在企業中也是如此,從老闆、主管到員工,她擁有與大家打成一片的能力,也同時具有調和的溝通力。

聊完之後,我不斷思考的是,那

為何我們做不到淨空?是什麼阻礙了我們?

想起蔡康永前一陣子受訪時,曾說過的例子。在當主持人時,有些人會急欲出頭、搶來賓話或是尷尬填滿空白,就是害怕自己「不被看見」。但其實,蔡康永說:

「我做主持人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這件事,就是我不是要來展現自己的,我是來展現別人的,我自從想通了這件事以後,我真的輕鬆了很多很多。

因為別人不會因為這樣就忽略你的,你不會因為要展現別人,結果別人就忘記有你這個人的存在,不會的,會這樣想是因為太緊張,太擔心自己透明了。」

淨空,即是如此,把自己縮小,才能聽見別人說話,把自己放空才能與他人共振,而這並不代表你會變得透明、會被別人看輕。

因為說話的聲量高低、發言次數多寡並不等同於我們在他人心中的份量。

raw-image

一個人的形象,取決如何回饋談話的對方,以及在面對外界挑戰時,會如何回應?這就牽涉到聽「懂」對方情緒後,如何讓這份情緒流動,而不往心裡去......

更多依柔老師人生與聲音的智慧,都在寫在這篇專訪,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

https://bit.ly/3kT15g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C的沙龍
64會員
42內容數
詞,是精煉的情緒感受,很美。 藉由一篇篇的故事而非詞語注釋,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詞裡封存幾千年前的茶香餘事與愛恨情仇。 讀詞門檻並沒有想像中的高, 秉持著「相信自己讀詞的感受」,將詞中感受到的情感傳遞到每個人心中。 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是文學讀懂我的困境,點出我的盲點,同時擁抱我的脆弱。
K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5/04/26
好久沒有寫文章了,也很久沒有寫日記了,總覺得現在打出來的文字沒辦法一步到位,沒辦法像之前寫的那麼好。 蠻好笑的,現在看回以前的文字,總覺得那些文字不像是我寫的,當下寫的時候很焦慮,覺得自己無病呻吟,每天都在擔憂同一件事,大家會不會看了也覺得很厭煩。 今天打開「每天寫一點」的資料夾,發現自己 20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2023/09/25
這個世界不再公平、美好、良善,當我們愈長愈大,總有一天會需要踏入現實世界,漁夫王時刻,指得就是這「第一次」的經驗,很痛,卻是美好的,因為是蛻變的開始,是踏上自我旅程的起點。而我最近一次又被現實世界重擊,是申請上 Erasmus 碩士 ,卻在與各國學長姊詢問各種職涯問題後,掙扎了許久,最終決定放棄。
Thumbnail
2023/09/19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自己對於工作十分謹慎嚴肅,認為效率與成果第一位,十分不解其他年長我的同事,為何可以嘻嘻哈哈。當我看到公司的同事在員工旅行的時候嘻嘻哈哈,奔來跑去,我開始懷疑,是否只有將自己用許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住自己,才叫做長大?或是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成熟的人究竟該如何表現自己?
Thumbnail
2023/09/19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自己對於工作十分謹慎嚴肅,認為效率與成果第一位,十分不解其他年長我的同事,為何可以嘻嘻哈哈。當我看到公司的同事在員工旅行的時候嘻嘻哈哈,奔來跑去,我開始懷疑,是否只有將自己用許多的條條框框限制住自己,才叫做長大?或是說,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成熟?成熟的人究竟該如何表現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社交場合、職場演講或日常交流中遇到口語表達的問題呢?例如詞不達意、說話沒重點等困擾。 別擔心!這次專訪《表達力決定你是誰》這本書的作者林依柔老師,身為聲音表達力教練的她,會分享一些口語表達技巧,更厲害的是自信心引導讓你心想事成。學會表達與正向能量的平衡,不要再讓不自信的口語表達阻礙您的前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在社交場合、職場演講或日常交流中遇到口語表達的問題呢?例如詞不達意、說話沒重點等困擾。 別擔心!這次專訪《表達力決定你是誰》這本書的作者林依柔老師,身為聲音表達力教練的她,會分享一些口語表達技巧,更厲害的是自信心引導讓你心想事成。學會表達與正向能量的平衡,不要再讓不自信的口語表達阻礙您的前
Thumbnail
「初階課的用意是希望你們將練習手法,成為生活中聆聽內在聲音的鑰匙,漸漸『缽開心房』。」當時 Irene 老師在課堂說的話,只被我當成單純的雙關語玩笑。在數個月後,缽卻在我身上促進某些轉化,最明顯的是對於自己的言行帶著更多肯定,願意敞開與他人做交流。
Thumbnail
「初階課的用意是希望你們將練習手法,成為生活中聆聽內在聲音的鑰匙,漸漸『缽開心房』。」當時 Irene 老師在課堂說的話,只被我當成單純的雙關語玩笑。在數個月後,缽卻在我身上促進某些轉化,最明顯的是對於自己的言行帶著更多肯定,願意敞開與他人做交流。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在與人溝通表達時,你會不會常出現這樣的情況﹕ 當有人向你詢問問題時,你認真的回答一長串,最後他給的回應只有一聲﹕「蛤?你說什麼?」 每次只要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你總是會怯場,明明準備那麼久,畫到嘴邊卻總變成支支吾吾,突然懷疑自己不會講話? 你跟某些人對話時,總是會發生牛頭不對馬嘴的事,你明明講得很清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依柔老師除了運用大量的舉例,讓我們可以快速理解之外,針對一些技巧,也是鉅細靡遺地提供教學步驟,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跟著執行。不僅如此,在每一個章節後,都還有精心設計的練習題,讓讀者可以做練習,真的是一本實作性極高的書,完全呼應了依柔老師說的:「說話不是一種藝術,而是可以學習的技術。」
Thumbnail
在這本書中,依柔老師除了運用大量的舉例,讓我們可以快速理解之外,針對一些技巧,也是鉅細靡遺地提供教學步驟,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跟著執行。不僅如此,在每一個章節後,都還有精心設計的練習題,讓讀者可以做練習,真的是一本實作性極高的書,完全呼應了依柔老師說的:「說話不是一種藝術,而是可以學習的技術。」
Thumbnail
前陣子很幸運地專訪到聲音表達溝通老師林依柔,出乎我意料的是,從聲音到溝通,竟可以一路聊到認識自我。自小學習古典音樂的她,在彈鋼琴時,領悟到了一點,一台鋼琴,可以演奏貝多芬也可以演繹李斯特,因為鋼琴是淨空的。因此,它可以被不同的情緒共振,再將這份情感傳遞出去。
Thumbnail
前陣子很幸運地專訪到聲音表達溝通老師林依柔,出乎我意料的是,從聲音到溝通,竟可以一路聊到認識自我。自小學習古典音樂的她,在彈鋼琴時,領悟到了一點,一台鋼琴,可以演奏貝多芬也可以演繹李斯特,因為鋼琴是淨空的。因此,它可以被不同的情緒共振,再將這份情感傳遞出去。
Thumbnail
溝通的重要性,結果只是為了要讓自己被聽到,是嗎? 在多少的大學管院裡,我們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而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斷藉由身教、遠古至今的理論經文來引導下一代講話方式、個人團體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但是關於溝通的多樣性,我們又熟知多少?
Thumbnail
溝通的重要性,結果只是為了要讓自己被聽到,是嗎? 在多少的大學管院裡,我們強調溝通的重要性,而我們身為父母、師長,也不斷藉由身教、遠古至今的理論經文來引導下一代講話方式、個人團體的溝通方法及技巧,但是關於溝通的多樣性,我們又熟知多少?
Thumbnail
本來能夠讓我們抒發情感的載體,竟不幸成為了在背後追趕我們的巨輪。直到有天,我們終於被這巨輪壓倒,自此對自我能力生疑,或對這些「興趣」失去興趣。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職場中累積的經驗,和透過Human Design 人類圖重新看見自己,讓我重捨創作的自信,也修練出一套自己的心法⋯⋯
Thumbnail
本來能夠讓我們抒發情感的載體,竟不幸成為了在背後追趕我們的巨輪。直到有天,我們終於被這巨輪壓倒,自此對自我能力生疑,或對這些「興趣」失去興趣。隨著一年又一年的過去,職場中累積的經驗,和透過Human Design 人類圖重新看見自己,讓我重捨創作的自信,也修練出一套自己的心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